谈生命说课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3869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生命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谈生命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谈生命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谈生命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谈生命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谈生命说课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谈生命说课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谈生命说课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谈生命说课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谈生命说课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谈生命说课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谈生命说课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谈生命说课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谈生命说课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谈生命说课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谈生命说课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谈生命说课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谈生命说课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谈生命说课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谈生命说课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谈生命说课稿.docx

《谈生命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生命说课稿.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谈生命说课稿.docx

谈生命说课稿

《谈生命》说课稿

引言:

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

人教版初中语文义务教

育课程标准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冰心老人的《谈生命》。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想法,如何使我的语文课变得更加的有“生活气”,

就像理化科跟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希望我的课堂和社会生活联系得更加紧

小的心眼。

冰心老人的这篇《谈生命》却是这样一篇不够“生活气”的文章。

我该如何实践我的“生活气”教学呢?

首先说说教材:

一、说教材:

(1)总体认识

第三单元的课文全是以生命为主题的散文,它们的入选体现了新课程关注生

命、关注人生的人文理念。

《谈生命》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是世纪老人冰心的一篇运用比喻、象征,带有

哲理意蕴的“生命体验”散文,语言优美,文笔生动。

文章开篇引出话题,接下来描写“一江春水”“一棵绿树”的生命历程。

最后

直抒胸臆,升华哲理。

文章揭示了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

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

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初三学生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太深刻。

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

分析能力,希望通过我所谓的生活气的学习后,能提高其对散文的欣赏能力,更

能获得对人生的新的感悟。

同时,《谈生命》还是一则极好的朗读材料。

(2)说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作者与词语,分析文章的层次,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体会

文中优美形象的语言。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像,感受文中

鲜活生动的形象,揣摩文中蕴含的生命哲理。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对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思考,感受和借鉴

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3)说重点、难点

重点:

体味语言和感悟文章内涵。

难点:

能从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中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说教法、学法

遵循“师生互动,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原则,同时将文本竭尽所能的与社

会生活相联系,即我所谓的“生活气”教学,根据九年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

我采用教法与学法是:

教法:

诵读法——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散文,读出韵味,领悟散文形象化的语言

及其象征意义。

阅读评点法——对精彩的句子引导学生鉴赏评述,并能从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中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学法:

自主学习——解决字词、作者,结构层次等浅层问题。

联系生活——引导学生透过生活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深化对生命的独特感

受,体悟快乐与痛苦相生相伴的生命法则。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cai课件,关于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的视频、图片资料,关于生命的

音频歌曲,充分发挥多媒体强大的感官冲击作用。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联系现实,紧扣课文内容,抓住学生心理,激情导入,激

起学习兴趣。

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

“生活太乏味了,没意思。

”等等之类的话,

是的,世事的喧嚣、生活节奏的加快,的确让人的神经疲惫,但我们究竟应该以

怎样的态度对待生活,面对人生,可能大多数人都没有想过。

今天,让我们倾听

冰心老人对生命的畅谈,充分体悟生命的意义。

2、明确教学目标(多媒体投影显示)(明确目标,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学

习,以求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1)朗诵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2)领会文章象征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用形象的比喻表达深刻思想内容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含蓄深沉的感情,深刻理解人生意义。

3、请一位同学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冰心的情况。

(课外查找、积累)

4、听课文朗读录音,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创设情境,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直观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有助于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具体感受课文内容(学生读课文,具体感受内容,便于深入理解课文,把握重点。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我最喜欢的词语:

我最想大声朗读的一段话:

我最想描绘的一幅画面:

6、研习课文内容,想象春水奔腾不息、小树顽强生长的画面,联系生活展开联想。

(此环节为教学主要步骤,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经历来体会、赏析课文内容)

1)作者是如何来谈生命的?

作者为什么把生命比作“水”,比作“树”?

明确:

将生命比作水、树,通过形象、贴切的比喻,使其具体化。

2)“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分别经历了哪几个生命历程或哪几种生命状态?

让你联想到人生历程中的哪些境遇?

明确:

冰消雪融、奔腾而下;水流遇阻,愤激怒吼;静静细流,一泻千里;雷雨交加,浊浪拍岸;明月朗照、水流滞缓;千条江河,流入大海。

(联想到生

命中的起起伏伏、成功失败、高潮低潮、生离死别、悲欢离合等等,以背妻男吴加方为例展示生命的两个极端。

早春中伸展出嫩枝;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伸展的小树;在大树挤压下挣脱而出;夏天满树繁花,蜂蝶飞舞,小鸟枝头欢唱;枝叶茂盛的树;秋风瑟瑟中长满果实的树;朔风怒吼、落叶盘旋的老树。

(联想到生命从生到死的过程)

3)在几种生命历程和生命状态中,“春水”“小树”表现了怎样的心理品质、情绪状态?

明确:

有快乐勇敢、享乐、愤激、怒吼、破壳、挣脱、吟唱、宁静和怡悦等词语可表现。

4)最能表达课文主题思想的是哪一句或哪几句?

明确: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5)你从课文中领悟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生命的规律又是怎样的?

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

生命的本质:

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生命的规律:

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相伴相随。

全文表达出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感情。

7、拓展、德育渗透(学以致用,通过对散文的赏析,陶冶情操,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师:

领悟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后,对你今后人生有哪些启发呢?

明确:

在人生旅途上,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

遇到困难和挫折,都是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哪怕只是一小步一小步地坚持前行,也会成功的。

五、说板书设计:

谈生命

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结束语: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我真诚地希望能够得到广大老师的帮助指正,我将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在初中语文教学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撒播辛勤的汗水和心血,收获人生的幸福和乐趣。

最后用本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愿您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谢谢大家。

篇二:

谈生命说课稿定稿

《谈生命》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下午)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冰心老人的《谈生命》。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本文的理解和处理。

一、说教材:

《谈生命》是冰心老人的一篇优美富有哲理的抒情散文。

文章开篇先引出生命这个话题,接下来用两个生动的比喻,“一江春水”“一棵绿树”来诠释了生命的历程,最后直抒胸臆,升华哲理。

文章揭示了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生命引发的思考本课的学习,相信学生都能谈出对生命的新的感悟。

同时,《谈生命》还是一则极好的朗读材料

二、说教法、学法

遵循“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原则,我采用的教法与学法是:

诵读法——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读出韵味,读出美感。

自主学习法——解决字词、作者,结构层次等浅层问题。

合作交流法——运用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学习方式,品味语言,感悟生命,推动学习深层问题。

三、说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投影图片资料,播放音频资料,以及视频片段,发挥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加深学生的感悟和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我遵循“以学为主,以学定教”的原则,以及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的思考交流中学习、展示、提升,整个教学过程我力争让我们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我的教学环节大致分成七个环节:

1、导入新课2、出示目标3、课前预习及课上展示4、朗读课文,整体感知5、研读课文,交流感悟6、拓展延伸7、感悟收获。

1、新课导入

课前播放无臂钢琴师刘伟用脚弹钢琴的精彩片段看完之后让同学们谈感受。

然后教师导课:

同学们,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才成就了社会的丰富多彩;也正是灵动神奇的生命,让我们感悟到生命丰富的内涵。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笔下的《谈生命》,倾听她对生命的诠释。

2、出示目标(通过投影展示目标,是学生学习目的明确)

1.知识目标:

积累生字词,品味赏析文中生动形象富含哲理的语言。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探究感悟生命的内涵和哲理。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能积极勇敢面对生活的挫折,懂得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和感悟生命的内涵和规律。

教学难点:

能从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中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3、课前预习及课上展示

学生的课前预习我设计了四个活动:

学习活动一:

搜集整理作者冰心的资料。

上课时让学生口述自己搜集的材料。

学习活动二、准确流畅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活动三:

积累本课生字词,理清文章的层次脉络。

对于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小练习让学生课上黑板展示,有错误其他同学帮助修改。

一)、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云翳巉岩羞怯心魂惊骇休憩骄奢枭鸟荫庇芳馨朔风丛莽

二)、词语积累(写在文后“读一读写一写”中)

巉岩:

一泻千里:

惊骇:

休憩:

荫遮:

骄奢:

三)、理清文章脉络(理清文章的层次,注意行文层次的标志性语言)

第一层:

(头两句话):

提示话题。

第二层:

(“生命像向东流?

?

也不敢信来生”):

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三层: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

?

也不敢信来生”):

描写“一棵小树”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四层:

(最后部分):

总结全文。

学习活动四: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1)作者是如何来谈对生命的领悟的?

作者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分别侧重于什么方面来说?

(比喻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

明确:

设置这个问题主要让学生体会作者通过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生命说的形象具体;“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分别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和价值。

2.)在几种生命历程和生命状态中,“春水”“小树”表现出怎样的心理品质、情绪状态?

(在原文中圈画具体的词语)

明确:

通过让学生在原文中圈画具体的词语像:

快乐勇敢、愤激、怒吼、破壳、挣脱、吟唱、宁静和怡悦等词语,让学生领悟到生活中应保持乐观、勇敢的情绪状态,也为下边研读课文中把握本文感情基调做了铺垫。

4、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的朗读录音:

通过播放课文的朗读录音,让学生揣摩悟朗读的技巧,教师并投影相关图片,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直观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有助于学生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为了节约时间我今天把图片播放的快些了。

2.自由有感情的地朗读。

学生圈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语段或者画面,以个人喜欢的方式先自由朗读,然后课堂展示,其他同学可点评或者赛读。

读完之后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可用从这句话中我读出了什么,或者我认为这句话美在哪里的等方式来赏析)

通过这个环节,即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使学生对文章语言的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5、研读课文,交流感悟

1):

“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分别经历了哪几个生命历程或哪几种生命状态?

(在课文圈点重点词语、句子)让你联想到人生历程中的哪些境遇?

(学生独立思考)

明确:

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的生长历程,学生由于课前充分的预习和前几个环节的铺垫,学生完全可以从书中圈画出相关的句子。

让学生由生命的历程感受联想到生命中的哪些境遇,可以让他学生根据春水和小树的历程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使学生领悟:

一江春水的历程展示出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有太多的起起伏伏、成功失败、高潮低潮、悲欢离合等等,但面对这些苦难和挫折时,应该保持乐观积极和的人生态度。

为了加深学生的领悟,在这里我让学生举出生活中那些有坚韧意志,顽强生命品格的人物及事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一棵小树的生长过程:

让学生去联想到生命从生到死的过程,领悟生命的价值就是创造和奉献,并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

2.)自由读最后一段,圈画一句或者几句最能表达课文主题思想的句子?

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

最后一段主要是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揭示生命的本质和规律,通过这个问题只要让学生能从中领悟到生命中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伴的,要勇敢去面对挫折和痛苦这样的道理就可以了,对于经典的语言可以黑板投影让学生加深记忆。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你从课文中领悟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生命的规律是怎样的?

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由前面两个生动的比喻所展示的生命的历程和生命的状态去把握,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然后课堂展示交流结果。

明确:

生命的本质是:

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生命的规律是:

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相伴相随。

全文表达出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感情基调。

6、拓展延伸

为了更好的达成本课目标,我设计了三个小问题:

1、仿照课文,用一个生动贴切的比喻来谈你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我设计了这个问题,为了让学生说出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独特感悟,

2:

领悟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后,对你今后人生有哪些启发呢?

(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通过学习本文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水平,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明确:

在人生旅途上,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

遇到困难和挫折,都是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进步一小步都是成功。

2、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

如果学生课上积累的不够,可以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下一节课展示。

我补充了冰心老人的一句经典: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让让学生说理解。

穿插冰心的这句话也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生命过程中的每次成功都需要汗水浇灌。

7、感悟收获。

在<怒放的生命>激昂的乐曲中,教师朗诵学过了本文你能用一句话来谈谈自己的收获吗?

(可以是自己的领悟也可以是原文中的一句话)或者用一句话用本文中的富有哲理的一句话送给自己,送给你的同桌或者好朋友作为勉励。

最后教师以赠言收束全文:

生命是珍贵又短暂的,“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有收获”,希望同学们,扬起奋发向上的风帆,能在你的生命长河中勇敢地面对困难、直面人生。

让我们为生命每一分钟喝彩!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真正能够学友所获,学以致用,有所感悟。

五、说板书设计:

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我真诚地希望能在初中语文教学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撒播辛勤的汗水和心血,收获人生的幸福和乐趣。

最后用本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愿您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谢谢大家。

篇三:

谈生命说课稿

《谈生命》说课稿

尊敬的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谈生命》

我将会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作业设计、说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是我的说教材

从整个单元信息来看:

《谈生命》为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下第三单元”第一篇,整个单元以“生命”为主题,四篇选文以散文的形式描写生命、讴歌生命,它们都融入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受和深沉思索。

就本篇课文而言:

《谈生命》是冰心于上世纪40年代所写的一篇抒情散文,她借助自然界的生命成长现象,讲述生命的一般进程以及进程中的幸福和苦难的辩证关系。

从结构上看,《谈生命》全文仅一段,但思路清晰,结构严整,是散文教学的示范作品;从语言上看,本文文字明朗,韵味深刻,像一篇精美的散文诗,且节奏感较强,是一则极好的朗读材料;从内容上看,画面感极强,易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因此《谈生命》对于指导学生进行此类文体的阅读和写作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是教师在课内现代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基本篇目。

在说九年级学情方面

我将从心理特征和知识结构两方面阐释

从心理特征来看:

九年级的学生心理发展趋于成熟,在形象思维丰富的同时,抽象思维也有了较深层次的发展,而本篇课文作为一篇写法较为隐晦且抽象的抒情散文,便需要教师训练拓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引领学生展开想象,以得法的阅读指导方法带领学生在文章的境界中感悟、升华。

另外这一阶段的孩子思维活跃,有很强的表现欲与独立的诉求,因此在教学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

从知识结构来看:

九年级的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语言的积累较之低年级学生有了很大的优势。

在学习本课以前他们已经学习了

七年级上册杏林子的《生命生命》,宗璞的《紫藤萝瀑布》

七年级下册沈石溪的《斑羚飞渡》

八年级下册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

九年级下册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

因此学生对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又受人生阅历的限制,他们的理解并不够深刻,因此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能体悟作者对生命引发的思考,并能获得对自身的情感体验。

做到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借鉴作者的人生态度,丰富学生从生命的视角对

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悟。

基于我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理解文章的主旨。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像,理解文中鲜活生动的形象,揣摩文章涵韵深沉的语言。

3.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对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思考,做到理解人生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积极进取的精神。

重难点:

由于文中“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具有很强的隐喻性,哲理深邃的语句也十分丰富,因此我把品味探究精美的语言作为本课的重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的完成不仅要求教师对文章内容的透彻理解,更要求教师能够巧妙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为了更好地达成本课教学目标,本节课我将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诵读法——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散文,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品析语言美,感悟意象美,领会情感美。

合作探究法——运用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深化对生命的独特感受,学习更深层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我的教学目标,及课容量的估算,本节课我计划1个课时完成。

从语文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考虑,我将从导入、知识积累、诵读文本、局部精读、拓展延伸,作业设计这六个方面来详细阐述我的教学过程。

导入:

我设计采用《命运交响曲》作为背景音,并激情朗诵汪国真的《热爱生命》。

以激情澎湃的音乐和韵律感极强的诗歌带领学生走近本单元“生命”的主题。

接着由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点出本节课的课题。

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朴素而美丽。

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曲关于生命的悠美篇章——冰心的《谈生命》

知识积累

在学习新课以前首要任务便是认读生字,而这篇课文生字词较少,且九年级的学生识记生字能力较强,只做简单的读写练习。

第二便是了解课文的基本背景资料,只简单了解,不过多赘述。

冰心

谢婉莹(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近现代伟大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诵读文本

1.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请学生自由读文,找出文章表示层次的语言标志。

“生命像一江春水?

?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

?

”。

将本篇无分段的课文划分出层次

第一层:

全文总起,引出话题

第二层:

生命如水,波澜起伏。

第三层:

生命如树,由生而死。

第四层:

抒发感想,阐发哲理

先总地说生命像什么,然后用“像

?

?

又像?

?

”的句式连缀起两个

层次,最后总结全文。

2.听读课文,感知情感基调。

衬以柔和的音乐背景,播放相关画面和全文的录音朗读,让学生边听边感受全文洋溢的情感基调。

激情中充满着力量,平和中洋溢着坦然。

3.自由朗读。

①教师点拨指导。

②学生练读全文。

③师生合作诵读文章。

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已经熟识了文本,对整篇文章有了整体上的把握以后,就可以带领学生对课文精要的局部进行品析。

针对冰心的《谈生命》一文,本身无需漫天撒网,处处皆作为重点,苦口婆心地讲。

在每一个有关春水、树对生命的比喻中,重点不是抽象地空谈生命的意义,展开对生命宽泛的探讨,而是应该具体到字词句上面去分析。

因为,语文课蕴含德育的成分,但是要通过“如盐入水,有味无痕”的方式进行的。

语文课不是德育课不要光想着进行德育教育,要做到亲近文本,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中去引发学生体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着力体现语文课的“语文味儿”。

所以,我在局部精读课文这一部分

设置了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

体味具体的词句,感受春水、小树的生命历程。

首先是领会课文的第2和3层

在这一部分,作者的语言十分美妙,所以教师无需干巴巴的带领学生们去分析哪部分是人生的奋斗阶段,哪部分体现了冰心怎样的人生感悟,这样的分析和讲解干瘪苍白,学生听来也就兴趣全无。

为了亲近文本我的第一环节是:

体味具体的词句,感受春水、小树的生命历程。

1.在“一江春水”部分可以带领学生们细细体味这样几个富有动态韵味和情感走向的词:

感知到生命怎样的奔腾和壮丽!

感受到生命在挫折中所爆发出来的怎样的潜力以及勇气!

陶醉于生命怎样的浪漫与丰富!

从三组词语解析中,可以自然看出形象化、人格化以后的春水他的生命历程是挫折与顺

利并行。

2.在“一棵小树”部分同样也体味两组词语,感受小树生命力量的冲动与奋进,从生命历程中的感情的起伏,领味生命最后的平静。

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文用四个字总结一下小树一生连续经历的几个过程:

泥土中欠伸、破土而出、长出嫩叶、开出繁花、蜂蝶飘翔、小鸟欢唱、浓阴如盖、硕果累累、黄叶翻飞、叶落归根的过程

明白生命从出生到消亡的客观规律

在进行前面的铺垫后,相信大部分学生对这两部分结尾相同模式的两段话已经有了自己的领悟,可以让他们分享交流一下,教师在点拨时可以说明作者在形象化地揭示了生命的一般规律后,庄严冷静的迎接消亡的豁达精神。

学习完这两部分以后便是课文的最后一层,这一层哲理性的句子较多,内蕴深厚。

几乎句句精华。

然后需要重点解析的便是以下三句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尚不美丽?

“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