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心理测量历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4043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 心理测量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 心理测量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 心理测量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 心理测量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 心理测量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2 心理测量历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2 心理测量历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2 心理测量历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2 心理测量历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2 心理测量历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2 心理测量历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2 心理测量历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2 心理测量历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2 心理测量历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2 心理测量历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2 心理测量历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2 心理测量历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2 心理测量历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2 心理测量历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2 心理测量历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 心理测量历史.docx

《2 心理测量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 心理测量历史.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 心理测量历史.docx

2心理测量历史

幻灯片1

第二讲

心理测验的历史回顾

幻灯片2

心理测量与测验的历史回顾

●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量思想与实践

●中国近代心理测量的发展历程

●近二十年来中国心理测量和测验

的发展概况

●国外对于心理测量和测验的早期探索

●国外科学心理测量的发展与应用

●科学心理测量的贡献与不足

幻灯片3

第一节中国的心理测量思想与实践

一、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量思想与实践

二、中国近代心理测量的发展历程

三、近二十年来中国心理测量和测验的

发展概况

幻灯片4

我国心理测验简史

●我国古代心理测验有关历史

●孔子(551-479B.C):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将人按智力分成上智、下愚和中人

●孟子: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要知道物的重量须用称,要知道长度须用尺,物尚且如此,何况要了解人呢?

但他未提出具体的方法。

●初萌于商周,兴盛于隋唐的科举取士制度

●(商周:

六艺;汉代:

五经;隋唐:

八股文)

 

幻灯片5

一、中国古代的人才测评思想与方法

●孔子的个体心理差异思想

●孟子的“心理可测”思想

●我国古代先哲的“知人之法”

●周代的“试射”

●《六韬》:

“知有八征”

●《吕氏春秋》:

“八观六验”

●诸葛亮的“知人七法”

●刘劭的“八观”

●汉代考试、隋唐以后的科举考试

●民间的“抓物试儿”(周岁试儿、抓周)

●智力游戏工具:

九连环、燕几图、蝶几图、七巧版

幻灯片6

孔子的个性差异思想

●性相近,习相远。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论语》

返回

幻灯片7

孟子的心理测评思想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可以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返回

幻灯片8

周朝的“试射”选拔

古者:

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

射者,男人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

天子之制,诸侯岁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以射宫。

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而中多者,得与于祭;其容体不比于礼,其节不比于乐,而中少者,不得与于祭。

——《礼记·射义》

返回

幻灯片9

《六韬·选将篇》:

“知有八征”

●周武王:

如何知道“士之高下”?

●太公曰:

知有八征

●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辞

●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

●三曰与之以间谋以观其诚

●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

●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

●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

●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

●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

返回

幻灯片10

●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祥

●即提出某些问题来考察其理解的程度;

●二曰穷之辞以观其变

●即详尽追问而考察其反应;  

●三曰与之以间以观其诚

●即间接打探以考察其是否真诚;

●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

●即坦率交谈以考察其德行;

●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

●即让他管理财务以考察其是否正直廉洁;

●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

●即以女色相试以考察其操守;

●七曰告知以难以观其勇

●即告知以危难形势以考察其勇气;

●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

●即使其醉酒来考察其神态。

幻灯片11

贤主论人之道:

“八观六验”

——《吕氏春秋·季春纪第三·论人》

●八观

●通则观其所礼

●贵则观其所进

●富则观其养

●听则观其行

●止则观其所好

●习则观其所言

●穷则观其所不受

●贱则观其所不为

●六验

●喜之以验其守

●乐之以验其僻

●怒之以验其节

●惧之以验其特

●哀之以验其人

●苦之以验其志

返回

幻灯片12

●八观

●通则观其所礼

●贵则观其所进

●富则观其养

●听则观其行

●止则观其所好

●习则观其所言

●穷则观其所不受

●贱则观其所不为

如果他显达,就看他礼遇什么人;

如果他富有,就看他赡养什么人;

如果他尊贵,就看他举荐什么人;

如果他听言,就看他采纳什么意见;

如果他闲居,就看他喜好什么;

如果他学习,就看他说些什么;

如果他困窘,就看他拒绝什么;

如果他贫贱,就看他追求什么放弃什么

返回

幻灯片13

喜之以验其守

乐之以验其僻

怒之以验其节

惧之以验其特

哀之以验其人

苦之以验其志

●让他高兴,以检验其节操;

●使他快乐,以检验其有无邪念;

●激他发怒,以检验其气度;

●使他恐惧,以检验其有无卓异的品行;

●引他悲哀,以检验其仁爱之心;

●置他于困苦,以检验其意志。

幻灯片14

诸葛亮的“知人七法”

●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

●知人之道,有七焉:

●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诸葛亮文集》之《知人性》

返回

幻灯片15

●一是要“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在是非曲直之间观察他的选择,看他是否有一个正确的标准;

●二是要“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与他深入辩论来判断他的应变能力如何;

●三是要“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向他询问计谋,来了解他的谋略与见识,看他是运筹帷幄,还是胸无点墨;

●四是要“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告诉他大难临头,看看他的胆量,是威武不屈,还是束手就擒;

●五是要“醉之以酒而观其性”,让他喝醉酒,看看他是不是酒后无德,小人得志;

●六是“临之以利而观其廉”,用利禄去打动他,看看他是不是为利所动,利欲薰心;

●七是“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让他去完成一件事情,看看他是否能言行一致,讲求信义。

幻灯片16

“九品中正”制与刘劭《人物志》的“八观”

●汉末三国时期,曹操和曹丕建立了“九品中正”的选士制度。

州郡县设大小“中正”官,评选士为“九品”。

●刘劭受命制定了“都官考课法”七十二条,用以考核百官。

●他在《人物志》中的“八观”篇中论述了如何根据人的实际行为,检验其才性。

●观其夺救,以明间杂

●观其感变,以审常度

●观其志质,以知其名

●观其所由,以辨依似

●观其爱敬,以知通塞

●观其情机,以辨恕惑

●观其所短,以知所长

●观其聪明,以知所达

返回

幻灯片17

观其夺救,以明间杂

观其感变,以审常度

观其志质,以知其名

观其所由,以辨依似

观其爱敬,以知通塞

观其情机,以辨恕惑

观其所短,以知所长

观其聪明,以知所达

●一观、对您夺取和救济的态度,以分辨善恶如何混杂在一起。

●二观、感情变化和态度反应,以了解他日常为人处事的准则、态度。

●三观、至性本质,以知他为什么得到那样的名声。

●四观、动机,以分辨他的作为是否似是而非。

●五观、对他人的爱敬态度,以判断他的事业是顺利还是坎坷。

●六观、情绪表现,以分辨他是宽厚仁爱还是无知鄙陋。

●七观、知处,以了解他的长处。

●八观、是否智慧聪明,以分析他所能通达的境地。

幻灯片18

中国民间的“抓物试儿”(周岁试儿、抓周)

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

男则用弓矢纸笔。

女则刀尺针镂,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之为试儿。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篇》

返回

幻灯片19

汉代考试方法:

皇帝策试、“射策”

●为了增加和不断扩充大批统治人才,汉代统治者逐渐形成了察举、皇帝征召等方式的选士制度。

●皇帝策试:

皇帝提出有关治理国家的问题,要求被举荐者口头或书面作答,评定其水平高低。

多用于考试各类举士。

●射策:

将各个问题分别写在竹简之上,由应试者随意抽取作答。

多用于考试博士弟子。

返回

幻灯片20

明清的科举考试制度:

过程与步骤

●初步考试:

●童试:

州县督学考试合格后称“秀才”。

●岁试,每年考一次,这是一个选优的过程。

●科试:

每三年一次,确定参加乡试的资格。

●正式考试(三场):

●乡试:

每三年一次,考中后称“举人”。

有资格做县令

●会试:

乡试下一年二月份举行,考中后称“进士”。

进士每年的名额大概有300名左右

●殿试:

会试后第二个月进行,皇帝在太和殿亲自考试,考中分一、二、三甲,可直接做官。

一甲为状元、榜眼、探花。

返回

幻灯片21

明清的科举考试制度:

内容与方法

●考试内容:

四书五经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书:

《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考试方法

●隋唐:

口试、贴经、墨义、策问、诗赋

●宋朝:

策论(经义论策)

●明清:

八股文、经义、策论

返回

幻灯片22

什么是“八股文”?

●朝廷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也不能有个人见解。

●答卷按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的格式写,后四段必须各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称“八股文”。

返回

幻灯片23

中国古代的“九连环”

●要解开“九连环套”,至少需要移动诸环341次

●九连环可追溯至秦昭王时期。

●秦昭王谴使者遗君王后以玉连环,曰:

“齐多智,尔解此环不?

”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锥破之,谢秦使曰:

“谨以破之”(〈国策·齐策〉)

●现在已成为国内外的一种益智游戏工具

返回

幻灯片24

中国古代的七巧板

●七巧板的发明可能在18世纪初,源于蝶几。

●在欧洲,大约在1805年出版的《新编中国儿童谜解》中有24幅七巧图,并附有一份木制的七巧板。

随后,1810年在法国,1818年在德国和美国都纷纷出版了关于七巧板的书。

返回

幻灯片25

宋代的《燕几图》

●《燕几图》为宋朝黄长睿著

●用七张大小桌子拼成76种不同的几何图形。

●“燕几”包括

●两张4x1的长桌,

●两张3x1的中桌

●三张2x1的短桌。

返回

幻灯片26

明代的“蝶翅几”

●明代戈汕根据“燕几图”原理,又设计了“蝶翅几”,并著有《蝶几谱》(1617)。

●蝶翅几有13件大小不同的梯形和三角形案几。

可拼成蝶翅的形状。

●蝶翅几分开以后,则可拼成一百多种图形,能组成亭、山、鼎、瓶、蝴蝶等形状,变幻无穷。

●七巧板是在“燕几图”与“蝶翅几”的基础上,变桌为板之后,发展出來的。

返回

幻灯片27

我国古代的人格分型

●黄帝内经“通天”篇,按阴阳来分型

●太阴型:

贪而不仁,不齐湛湛,为内而恶出,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

●少阴型:

小贪而贼心,见人而忘,常若有得;为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病而无恩

幻灯片28

太阳型:

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想

发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

用,虽然败,而常无悔

少阳型:

好自责,有小小官则高自宜,好为

外交,而不内附

阴阳和平型:

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

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

尊行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

幻灯片29

二、中国近代心理测量和测验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科学心理测验传入中国,较有影响的事件有:

●1915年,克雷顿在中国广州曾对500名儿童试用过心理测验,施测项目有机械记忆、比喻等

●1916年,樊炳清引入比奈-西蒙智力量表;1922年,贾培杰将其译为中文。

●1920年,廖世承、陈鶴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先开设测量课。

●我国的测验运动,从“五四”前后到1928年是其最昌盛的时期。

幻灯片30

●从1929年开始,测验运动一蹶不振,社会上对测验的要求减弱,进而转向厌弃。

●1931年6月艾伟、陆志韦、陈鶴琴等倡议组织的中国测验学会在南京正式宣布成立,这标志着中国心理和教育测验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但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由于战事不断,心理工作者不得不中断当时正在进行的工作,之后心理测验工作处于较长时间的停滞状态。

 

幻灯片31

●1949年到1978年近30年时间内,心理测验在我国长期被视为禁区,既停止了教学也停止了研究,无人敢问津。

●20世纪70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心理学获得了新生。

●林传鼎、吴天敏、张厚璨等一批心理学家着力于心理测验的恢复工作。

●1979年春,他们在武汉举办了第一个全国性的心理测验培训班,这是测验工作恢复的开始。

幻灯片32

三、30年来中国心理测验量表

的发展概况

1.目前国内修订的智力量表主要集中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和瑞文测验上。

2.在各种功能的量表中,以智力、人格测验发展得较为完善。

3.在收集到的能力测验量表中,包括一般能力倾向测验、各种特殊能力测验。

其中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学习能力测验量表占的比重较大。

现阶段的特殊能力测验量表,大多数是应用于职业选择和职业兴趣调查的量表。

幻灯片33

4.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用于心理发展和心理治疗效果诊断的临床医学量表日渐增多。

是近年来量表编制的热点之一。

5.国内自编测验的形式绝大部分是问卷和文字形式,编制测验的方法有些单一化。

幻灯片34

中国心理测量学需要改进的方面:

1.我国的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多是引进和修订国外的量表,引进修订国外成熟的量表,可以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已有的工作经验,对中国心理测验的研究工作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使得单纯修订国外量表存在着局限性,因为引进的西方测验中的项目未必都具有跨文化普遍性,并很容易遗漏中国文化中认为有意义的现象与行为特征。

一个根本的途径就是要着力于编制中国自己的测验,做好本土化研究。

幻灯片35

2.一些对较具体的心理特质进行测量的心理测量量表,比如自尊量表、学业成就量表、阅读测验等,它们适用于心理学具体领域的研究,有较强的针对性。

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专门收集整理已修订、编制量表的机构,使用者可能会在选用时觉得像大海捞针一样缺乏选择的标准,或根本不知道有哪些量表可以用于自己的研究工作。

对此呼吁有关方面制定规则,要求各地修订或编制的心理测验量表向有关机构登记并在心理学刊物上发表信息,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修订或编制量表,以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方便使用者选用适合的测验量表。

幻灯片36

3.绝大多数心理测验工作者编制的量表都是比较规范的,但就量表的使用来说,目前还存在不够严肃之处。

比如滥用量表、对测验结果妄做评价,测试人员缺乏测验专业知识等。

对此,测验工作者要加强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幻灯片37

第二节科学心理测量的产生与发展

一、西方近代心理测验的兴起

二、近代心理测量的早期尝试与先驱者的

探索

二、科学心理测量的蓬勃发展与应用

三、心理测量的贡献与局限

幻灯片38

西方近代心理测验的兴起

1.智力低下分类及训练对心理测验的促进

 近代心理测验与对智力低下和疯人(insane)的处理的关心分不开。

因为要寻找统一分等标准。

 最早有Esquirol(1838,法国医生,艾斯克罗)论Mentalretardation至正常人中间的分等。

他主要用言语来作分等标准。

  Seguin(法国人,沈干)对训练MR作出特殊贡献(提出生理训练方法)。

训练感觉能力、运动控制,并用形板测验作检查手段。

幻灯片39

2.实验心理学对心理测验的影响

 早期实验心理不注意个别差异,而只注意对人类行为作概括性的公式描述,Wundt(冯特)于1887年在Leipzig(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实验室,在此受训练的注意了个别差异——注意视、听和其他感官的感觉性,以及反应时,这时主要用生理测验。

另一方面,注意实验背景影响实验结果,所以注意观察时候的条件化标准,这对心理测验有影响。

幻灯片40

●SirFrancisGalton的贡献:

●Galton(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1884年建立一个人类计量学实验室,测视、听觉的敏锐,肌力测验,反应时间,以及其他一些简单的感觉运动功能,他还应用ratingscale及questionnaire自由联想。

用统计来分析个别差异。

幻灯片41

Kraepelin(1895):

用一长串测验来测量一个人的心理基本原素,其中主要的测验为简单的算术演算,测验实验效果,记忆,疲劳和分心。

Ebbinghaus(1887,艾宾浩斯):

用计算,记忆广度,填句来测验学校儿童,发现填句与成绩相关。

幻灯片42

3.Binet早年的努力:

用测量颅骨,颜面,手形和分析书写的方法。

1905年的量表:

30个项目,难易顺序,50个3—11岁正常儿童,测验M.R及成人,包括各种功能,如判断,领悟,推理。

1911年的量表:

加了一些年龄水平,延伸至成人。

幻灯片43

4.团体测验的兴趣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由Rot-estM.Yerkers负责的一个委员编制出ArmyAlpha.和ArmayBeta。

幻灯片44

二、近代心理测量的早期尝试与先驱者的探索

●19世纪后半期,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社会分工日趋精细,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十分重视雇佣人员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水平,因而也日益重视对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心理测量正是在这一条件下兴盛起来的。

●心理测量运动始于费希纳

幻灯片45

●几个重要人物及其探索研究:

●冯特

●高尔顿

●卡特尔

●比奈

 

幻灯片46

冯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是实验心理学之父,是心理学派中结构主义思想的创始人,也是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范畴而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最大功臣。

冯特(WilhelmWundt,

1832~1920)

幻灯片47

●冯特将人的心理现象分解为感觉、意象、感情等各种简单的心理元素,探索由简单的心理元素组合成复杂的心理复合体的规律性,试图发现人类行为的一般规律。

●冯特发现,不同被试对同一刺激的反应常常不同,研究者最初以为是实验设计程序的问题,经过长时期的实验才认识到,这种差异并非偶然的错误,而是个体能力上的真正差异。

●冯特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被试在感知能力、反应速度和联想的内容上都互不相同,这为日后开展对个体差异的测量学研究提出了课题。

幻灯片48

以冯特为首的实验心理学家对心理测量发展的另一方面影响表现在对测量情景的控制上。

实验控制的思想在测验中就自然演变为测量的标准化问题。

这种测验过程的标准化过程最终成为心理测验的特性之一。

幻灯片49

●高尔顿是英国心理学家和遗传学家,差异心理学之父,英国优生学的创始人,也是心理测量学上生理计量法的创始人。

高尔顿出身英国贵族,16岁在伯明翰医学院学医,后改进剑桥大学,1843年获博士学位。

之后在剑桥大学继续研习医学,旋因父亲逝世而辍学,从此未再继续求学。

 

高尔顿(FrancisGalton,1822-1911)

幻灯片50

●1869年,高尔顿出版了《遗传与天才》一书,提出人的智力由遗传而来。

(遗传决定论者)他设想人的智力水平是呈正态分布的,其差异是可以测量的

●1883年他出版《人类能力及其发展的研究》一书,首次提出“心理测量”的概念。

 

幻灯片51

●1884年,高尔顿在伦敦国际博览会上成立了一个“人类测量实验室”,参观者可得到自己的身高、体重、视觉和听觉的敏锐度、压力、拉力、反应速度和其他运动技能的量化信息。

●博览会闭幕后,高尔顿把实验室搬到伦敦南克盛顿博物馆,继续工作长达6年之久,通过这个方法,高尔顿积累了有关简单心理现象的个别差异的大量系统的资料,可以视为第一个大规模系统测量人的个体差异的尝试。

幻灯片52

●另外,高尔顿在他的实验室里发明了许多测量仪器,有用于测量视觉辨别的高尔顿棒,有用于测听力的高尔顿笛。

●高尔顿对心理与教育测量史上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把统计方法应用于对个别差异资料的分析中,他创造了一种简单的计算相关系数的方法,其后被他的学生皮尔逊所继承和发展,创立了积差相关公式

幻灯片53

●高尔顿之所以重视对人的感知方面的测量,是由他的学术观点决定的,受17世纪英国教育学家洛克关于“一切知识来源于感官”的影响,认为感知辨别力是最高的心智能力,并试图通过对感知辨别力的测量结果来推估人的智力水平,但由于其学术观点具有片面性,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但他在测量人的感知觉的过程中,创用了等级评定量表、问卷法,为以后的心理测量学的发展做了方法学上的贡献

 

幻灯片54

卡特尔是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是功能学派中哥伦比亚学派的领导人,他早年留学德国,是冯特的学生,后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又与高尔顿来往密切,回国后,继承两人的思想,竭力推动心理测量运动的发展。

卡特尔(J.M.Cattell,

1860~1944)

幻灯片55

卡特尔于1860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亚州伊其顿,他16岁进拉斐特学院。

1880年毕业后赴欧洲,先到德国哥廷根大学,后转入莱比锡大学,成为冯特的学生。

他将实验心理学与测验运动结合起来,完成了题为《反应时的个别差异》的博士论文,获博士学位。

幻灯片56

●1890年,他在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心理测量与测验》,在文章中提到了他的一些主张,如:

他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必须立足于实验和测量,才可能具有自然科学的准确性。

心理测验的手段和方法必须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并主张建立“常模”,用来比较个人测试的结果。

●他的主张对于心理测验的编制具有重要意义,是测验标准化思想的萌芽,为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幻灯片57

●卡特尔提到了他为评定学生的智力水平所进行的一系列心理测验,略介绍如下:

●1.握力测量。

●2.动作速度测验。

●3.触觉两点阈测量。

●4.引起痛觉的最低点的测量。

●5.辨别重量最小差别的能力的测量。

●6.对声音反应时的测量。

●7.说出四种混合在一起的颜色名称的速度的测量。

●8.把一根50厘米的线平分为二,测被试的准确性。

●9.对10秒钟时间判断的测量。

●10.复述听过一次的字母数目的测量。

幻灯片58

●冯特、高尔顿、卡特尔对心理测量的研究主要包括人的基本心理能力,虽未取得预想的结果,但却为心理测量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树立了人的心理属性可以测量的理念。

 

幻灯片59

医学和精神病学家的工作

●19世纪以前,智力落后者常常遭受与精神病人同样的待遇,被禁闭甚至被拷打。

●直到19世纪初,人们才认识到智力障碍和精神病两者的区别,法国医生埃斯克罗是第一个对两者做出区分的人。

他认为智力落后是与生俱来的且难以改变,而精神病则多是后天形成的,可通过一定的措施加以治疗。

●埃斯克罗把言语能力作为诊断智力障碍的重要依据。

这对比奈的影响显而易见,比奈的智力测验也是以言语能力为主。

幻灯片60

比奈是法国功能主义心理学思想的代表,被誉为现代智力测验之父,是现代特殊教育研究的先驱,他初学法律,后改学医学,继而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后一直致力于智力测验的研究。

比奈(AlfredBinet,1857-1911)

幻灯片61

●比奈在探索测量智力的方法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由于受颅相学思潮的影响,他曾经花了许多时间去测量聪明儿童和愚笨儿童的头盖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