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0935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测量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心理测量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心理测量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心理测量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心理测量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心理测量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心理测量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心理测量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心理测量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心理测量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心理测量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心理测量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心理测量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心理测量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心理测量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心理测量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心理测量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心理测量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心理测量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心理测量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测量学.docx

《心理测量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测量学.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测量学.docx

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量学》复习要点

1、测量就是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该定义的三个要素

(1)事物

(2)数字(3)法则

2、任何测量都应该具备的两个要素:

参照点和单位。

参照点有两种,一种是绝对零点,即零点的意思是“无”。

一种是相对零点,只是人定的参照点,零不代表没有。

好的单位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有确定的意义;二,有相同的价值。

3、测量量表按照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四种水平,即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

4、心理测验(心理测量):

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5、心理测验的性质:

(1)间接性

(2)相对性(3)客观性

6、心理测验的分类:

(1)按测验的功能分类:

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人格测验

(2)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

文字测验、操作测验

(3)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

客观测验、投射测验

(4)按测验的方式分类:

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5)按测验的要求分类:

最高作为测验、典型行为测验

7、正确的测验观:

(1)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

(2)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8、心理门诊中运用较多三类心理测验:

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评定量表。

9、20世纪心理测验的主要发展方向:

(1)操作测验的发展(2)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3)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4)人格测验的发展

10、近年来我国的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测验的本土化,编制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智力测验,适应行为量表.

11、三个重要人物:

高尔顿:

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英国

卡特尔:

对促进心理测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美国

比内:

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法国

12、团体常模:

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常模的选择需要以下的过程:

确定一定的总体、确定目标总体、确定样本。

13、样本数目的大小要适中:

总体数目较小,则需要100%的样本。

如果总体数目较大,相应的样本也大,不能少于30~100。

全国性常模,一般应该在2000~3000人为宜。

14、常模团体的条件:

(1)群体的构成必须明确界定(2)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3)样本的大小要适当(4)标准化扬祖是一定时空的产物

15、取样的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组抽样(分层比例抽样&分层非比例抽样)、分层抽样

16、常模的类型:

发展常模、智力年龄、年级当量

17、发展顺序量表最早的范例是葛塞尔发展程序表

18、皮亚杰的研究主要是守恒的概念

守恒:

是指这样的一种认识:

两种等量的物体只要无增无减,无论怎么改变组合,他们在质量、重量、长度、数量机容量等方面依然是相等的。

19、智力年龄:

比内——西蒙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龄的概念。

注意计算方法:

一道题等于两个月的智龄。

假如某儿童6岁组的题目全都通过,7岁组的通过4题,8岁组的通过3题,9岁组通过2题,该儿童的智龄为6岁+2×4月+2×3月+2×2月=6岁+18月=7岁6个月。

20、百分等级:

一个测验分数的百分等级就是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百分比。

百分位数:

相对于某一百分等级的分数点就叫做百分点或百分位数。

还有四份位数和十分位数

21、标准分常模:

将原始分数和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

因为它的基本单位是标准差,所以叫标准分数。

22、

名称

平均分

标准差

标准九分

5

2

标准十分

5.5

1.5

标准二十分

10

3

T分数

50

10

离差智商

100

15

比内离差智商

100

16

最早使用智力年龄的是比内,最早使用离差智商的是韦克斯勒。

23、比率智商:

IQ被定义为心理年龄MA与实足年龄CA之比。

24、常模表:

最简单而且最基本的表示常模的方法就是常模表。

25、简单的转换表:

就是奖单项测验的原始分数转换成一种或者几种导出分数。

26、信度:

是指同一被试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者另一套的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所的结果的一致程度。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27、信度的估计方法:

重测信度(稳定性系数)、副本信度(等值性系数)、内部一致性信度、评分者信度

确定信度可以接受的水平:

信度系数rxx≥0.70则测验可信

重测信度的时间间隔一般是2~4周,一般不超过6个月

如果两个复本的施测相隔一段时间,则称重测副本信度或者稳定与等值系数。

28、影响信度的因素

样本特征:

(1)样本团体异质性的影响(2)样本团体平均能力水平的影响

测验长度:

(1)测验越长,测验的测题取样或者内容取样就越有代表性(2)测验越长,被试的猜测因素影响就越小

测验难度

时间间隔:

支队重测信度和不同时测量时的副本信度有影响

29、效度:

在心理测验中,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或者简单的说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准确性。

效度的定义也可以通过真分数的概念和方差分析方法加以说明。

30、内容效度:

指的是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取样的适用性,从而确定测验是否时所欲测量的行为领域的代表性取样。

31、内容效度的评估方法:

1、专家判断法:

步骤是(1)定义好测验内容的总体范围(2)编制双向细目表,确定内容和技能各自所占的比例(3)评定量表来测量测验的整个效度 2、统计分析法 3、经验推测法 

32、构想效度:

是指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上的构想或特制的程度,即测验的结果是否能证实或解释某一理论的假设、术语或构想,解释的程度如何。

33、构想效度的估计方法:

(1)对测验本身的分析:

测验的内容效度、测验的内部一致性指标、分析被试者对题目的反应特点

(2)测验间的相互比较:

相容效度是构思效度的一个证据、区分效度是构思效度的有一个证据、因素分析法是建立构思效度的常用方法

(3)效标效度的研究证明

(4)实验法和观察法证实

34、效标效度:

又称实证效度,反映的是测验预测个体在某种情景下行为表现的有效性程度。

分为同是效度和预测效度两类。

一个好的效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效标必须能最有效地反映测验的目标,即效标测量本身必须有效。

(2)效标必须具有较高的信度,稳定可靠,不随时间等因素而变化。

(3)效标可以客观地加以测量,可用数据或等级来表示。

(4)效标测量的方法简单,省时省力,经济实用。

35、效标效度的估计方法:

相关法,区分法,命中率法。

36、效标的功能:

预测误差、预测效标分数、预测效率指数

37、难度P=通过的人数R÷总人数N(通过率)P值越接近于0.5区别力越高。

38、项目区分度:

也叫鉴别力,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

(-1,+1)

1、复习时间有限,主要做哪些练习?

特别强调大家做真题,把书从头到尾看一看,然后做真题、核对答案,错题和不会的题,再去翻书,这样对自己的考试来讲就有了很好的针对性。

2、心理测量学知识重点章节和如何复习?

心理测量学知识,共7节内容,但重要程度不一样。

第6、第7节内容通俗易懂。

第6节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第一步目标分析,第二步编测题,第三步怎么把测题组织起来,第7节主要是心理测验使用时要注意什么,怎么计分,怎么解释结果等。

考题基本上是辅导题册当中的原题。

前五节是心理测量学的核心部分,比方说概述讲的是什么。

从测量开始,因为心理测量必定也是测量,开始说测量是什么,我们量过长度,称过重量,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给出这个定义后,接着讲测量包括两个基本的要素,凡是测量一定要有测量的起点,叫参照点,另外测量一定要有测量的单位。

参照点有绝对相对的区别;测量单位有好坏之分。

好的单位具备两个条件,一有确定的意义,二有相同的价值。

既然是这个参照点有区别,单位有好坏,他们之间会形成不同的组合,这个不同的组合就形成了测量的四种不同的水平,于是就有了:

命名量表、等距量表。

这些是做一个铺垫,为了让我们注意:

所关心所学习的心理测量在这四种水平当中,到底属于哪一种水平?

答案是顺序量表水平。

这个讲法实际上是做一个铺垫。

为什么?

后面要讲到测验观,你既然心理测量水平是在一个顺序量表上,那么我们在看到它的用途的同时,一定也应该注意到它的水平不高的特点,有误差,不够精确,于是就跟后面有联系了。

3、心理测验的三个基本性质是什么?

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

把测验得分数跟别人比较之后,特别是排队中他排在哪里,作为一个解释的依据,于是相对性就表现得很明显,我们努力编出来一些可以记分,可以用数字表达出来结果的方法,体现了心理测验的客观性,这是它的基本性质。

4、心理测验的分类有哪些?

心理测验的分类,有五种分类的方法。

按照功能分:

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人格测验;按照材料分:

文字测验、操作测验;按照测验的要求分:

最高行为测验,典型行为测验。

这个地方也比较形成考点,因为这个材料很容易编考题,概述就是在讲这样一些事情。

5、如何理解测验的常模及常模团体的概念?

第二节是讲测验的常模。

这个常模是在测验中,特别是有一大类测验,叫做常模参照解释分数的测验,这个是不可以少的。

举例说明,一个孩子叫小明,今年八岁了,智力测验58分。

这说明小明的智力是好还是差,单凭58分是不能作出解释的,因为你不知道满分是多少,我们要做的是:

为了解释这58分的含义,从全国范围内找来三千个都是八岁的孩子,我们都用小明刚刚做这个测验给他们做,每个人都会有得分出来,这个得分一出来我们就从高到地可以排一个队,我们再把小明的58分放进去,排在中间他的智力正常,排在高分端,小明的智力就比较好。

心理测量要做的非常重要的事就是办这件事情,所以这个测验的常模,也就是说这三千名孩子排队这个事不可以少。

什么叫常模?

刚才解释小明这58分的时候,要用的常模就是三千个孩子分数的排队,就叫常模,要想得到这个常模就离不开排队的那拨孩子,那拨孩子叫做常模团体。

常模团体的定义也是个考点。

常模团体:

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这个群体,或者是这个群体的样本。

一上来就讲什么是常模团体,给出一个概念,然后讲既然要抽出来一部分人,原来人数很多,那叫总体。

人数很多的群体,在统计学当中叫总体,抽有限数量的人出来叫样本。

简单随机取样、系统取样、分组取样、分层取样,更多的说怎么取样怎么计算不做要求。

如果是对自己要求更高一点,把刚刚说的四种取样的方法,定义是什么再去记一记就够了。

6、测验的类型这节有哪些复习重点?

关于第二节当中测验的类型这部分很重要。

我们知道测验分成三大类型,发展常模,标准分数常模,标准分数常模是希望大家能很好的理解,而且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记住。

什么叫标准分数?

标准分数是把某一个原始分数和平均数的距离一减,以标准差为单位去衡量,因为它用的基本单位是标准差,所以它叫标准分数。

这个概念要明白,而且要记住,我们常用的标准分数都是哪几种?

他们有什么特点?

像T分数,平均数是50,标准差的单位是10分,标准10分,平均数是5.5,标准差单位是2.5,离差智商平均是100,标准差单位是15。

这些都要记得很熟,原因就是我们后面很多测验技能的考试,它用到的哪些测验的例子,因为像韦氏成人智力测验,就用到了标准20分和离差智商。

开始基础打不好,到了后面学这些工具困难就来了,以往大家考试的时候在心理测验方面如果失分的话,往往是因为标准分数长,或者概念没有掌握好,请大家特别要重视这一部分。

说到像常模分数的表示方法,这个很简单,一个是用表来表示,一个是用图来表示,表叫常模表,也叫转换表,图叫剖析图,第二节就是这样了。

7、测验的信度这节有哪些复习重点?

第三节是讲测验的信度(测验的可靠性),我们把一个测验中间间隔了一段时间,我们给同一批人,前后测两次,或者是拿两个相等的测验,给同一批人来做,那么来看他们得分的一致性这叫信度,这是一个很朴素的定义,这个定义要记住。

考试是要考定义的,信度除了考这个之外,还重要的是什么,不要看到书上那些内容那么多,有些内容还比较难理解,实际上信度考主要一个是定义,一个就是四种评估的方法是什么:

稳定性系数,等值性系数,内部一致性信度,评分者信度把定义搞清楚,没有计算的问题,没有很复杂的问题,复杂问题就是让你解释信度的定义的心理测量学的解释,说一组分数方差和十的分数方差之间的比值叫做信度系数,像这样的一般不会进入到考试内容。

看完了我们网上的讲解,同样效度这部分也是这样,也是考最基本的概念,什么叫效度,然后效度的三种评估方法都是什么,内容效度,构想效度,效标效度,他们的定义,他们的评估方法,这些要重点看一看。

信度和效度是心理测量学当中被认为是比较重要的一块内容,但是就心理咨询师的考试来讲,恰好这一部分要求的并不高,只是要求最基本的概念。

8、项目分析这节有哪些复习重点?

第五节是讲项目分析,和前两节不一样,前两节讲信度、讲效度是针对着一个测验工具,整体上来讲可靠不可靠,有效没有有效,为了保证这个测验工具是可靠有效的,必定对于构成这个测验内部的一个个题,一个个项目要提出要求的。

比方说,内容合适不合适,这叫定性分析;难度上恰当不恰当,区分度好不好,这叫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就是所谓项目分析,这部分大家已经感觉到了,已经不是很难了。

关于理论部分前五节是重点。

9、有关心理测量学考试的问题。

11月20号心理测量学的考试,分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两部分。

理论部分8:

30-10:

00,125个题。

其中25个问题是考职业道德,100个问题是考心理学知识,这是理论部分。

考完休息半个小时,10:

30-12:

00,120分钟考实际操作技能,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案例选择题,一部分案例问答题。

心理测量学知识,在第一张卷子中考不到十道题,这不到十道题怎么准备,都是取决于看辅导题册怎么考他就怎么考。

10、心理测验技能主要复习点有哪些?

三级心理测验技能,二级心理测验技能。

三级心理测验技能有四节。

分别是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与问题评估,应急及相关问题评估。

每节三个测验,三个工具。

12个工具,考试的要求两个方面,所有工具要求的考试重点都是这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拿到一个测验怎么做,叫如何实施;第二部分如何计分和解释结果就是这两部分。

重点在韦氏成人智力测验,实施有关的内容什么重要,首先得知道,韦氏成人智力测验给成人用的,给16岁以上的,而且城市、农村两个板式。

这个要知道,再就是做的时候,分成了言语、操作两部分。

一般情况下,“先做言语后做操作”,“言语包括哪六个分测验”,“六个测验是严格限时间的,哪六个”。

这都是考点。

言语部分一个算术,再加上操作部分五个分测验、六个严格限时间,把这个东西记住,这是实施当中比较重要的。

细节的11个分测验怎么做?

比方说第一个知识,从第五题开始,连续五个题不会停下来,对了给1分不对不给分。

11个分测验,每一个都得这么去说。

如果精力来不及的话把这个东西放一放,可以先不准备他,因为相比较来讲他所占的分值并不是很高,占的分值肯定比较高的是在结果的解释上,所以结果的解释,一定是要多下功夫,书上有一个表,讲了一个人的测验结果,言语部分六个分测验,他的原始分量表分都是多少,然后言语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都是多少,有一个表,在157页上,三级来讲这个地方是必考。

比方问你量表分用的是哪一种标准分数?

要知道用的是标准20分;特点是什么?

平均数是10分,标准差的单位是3分。

再就是离差智商,平均数是100,标准差的单位是15分。

11、如何复习韦氏成人智力测验?

言语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

英文的缩写,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

另外,在韦氏成人智力测验,巩教授搞出一个简式的韦氏成人智力测验。

原来11项现在变成6项,保留下来的一定是有代表性的分测验。

这六个代表性的分测验都是什么?

言语部分有哪三个?

操作部分有哪三个?

那么,这一部分在161页中间,言语部分是以知识相似性和词汇为代表性测验。

韦氏成人智力是智力测验中的考试重点。

除此之外,联合性瑞文测验,大家把它很好的准备一下,那个相对来讲考点比较少一点。

12、如何复习人格测验?

人格测验介绍了三个自陈的量表:

MMPI、16PF、EPQ。

自成量表有四种编制的方法,要知道是哪四种。

题目有五种形式,很容易形成选择题。

三个人格测验当中重点放在MMPI和EPQ。

MMPI是每次考试必考的重点,对三级和二级来讲是同样的重要,必考的。

对三级来讲EPQ也是必考。

这个考试重点是在结果的解释上,是因为这个比较容易考到。

关于如何实施的事,如何实施他考试的时候不是太好考。

13、MMPI中有哪些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关于MMPI,请注意,用的是T分。

四个效度量表:

Q量表、L量表、F量表、K量表,他们的功能是什么?

特别是F量表,如果高分,不同情况下只做两种不同的解释,解释是这样的:

如果前面的Q量表和L量表,其中哪怕有一个量表表明结果不可信了,这个时候F的量表分高的话反映的就是装病;如果Q量表和L量表,共同说明这个测验的结果,这个人的结果是可信的,而此时L分高他反映的就不是诈病了,它反映的是这个人的精神症状严重程度比较高。

我们原来说过Q量表是看这个人答完了之后,有多少题是否都没答,多少道题是否都答了,加起来看看,讲的都是原始分,在考试的卷子上给出来的经常是T分,就是看超没超过60,如果没有超过60,合格,卷子可信。

L量表,我们原来说,15道题有10道题以上他答否就说明那撒谎,这也是指的原始分,到了卷子上,看他分是不是超过60,有一个T分超过60,F分高就是诈病,如果T量表和L量表都是60以下,F分再高就是精神症状严重程度比较高.另外,MMPI最后转成是T分,在转之前有一个加K分的问题,这个地方一定要记住,因为对三级来讲这个地方一定要考,而且还要灵活的会用,要知道,他们都是加多少K,零点几K,记熟前面说的这记得数据,疑病要加0.5K,找K分的原始分,是原始分的0.5,和T分没有关系。

在这再给大家强调一下,大家比较薄弱的地方比较容易忽略的地方,并不是四个效度量表和十个临床量表,记住他们的英文缩写,大家也比较容易去记住它,但是容易忽略的是,特别是十个临床量表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很多学员都没有重视,这部分一定会考,要把它记熟,不然拿到一个分数结果就没办法解释了。

14、EPQ中有哪些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EPQ也重要,EPQ主要就是准备它是怎么解释结果。

要知道他PENL,四个表最后也给出T分来了,那么这个T分的含义是什么。

另外,他们的结果不是有两个图吗,那两个图多去下功夫,那两个图是考试的重点,上面是剖析图,下面是EN关系图,四重气质类型和结果之间是什么样的对应关系,要记熟。

这个地方很重要,因为这个地方每次考试要考的考点。

15、自评量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三节要注意的,一定都要报可考虑筛查阳性需要进一步检查。

卷子上有时候给个精神病性因子,比方4.7放在卷子上,底下备选项面有一个该案例可确诊为精神病,一定是个诱答项,心理测验都是临床诊断重要的辅助工具,哪一个测验也不能够用来确诊,所以,碰到这样的项目一定要脑子清醒不要上当。

像SDS、SAS,考的都是最后结果出来了怎么解释的问题,可能直接给的是标准分,那你就要知道SDS标准分划界值53,SAS,50分。

有的时候给出来的是总粗分,在这种情况下,就乘个1.25,把它变成标准分数。

这几个工具,他们都是症状量表、自评量表,收集最近一星期的情况,是属于这样的工具。

16、应激与相关问题评估方面的量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四节介绍生活事件量表、社会知识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

讲课的时候一些考点都给大家说到了,把那些看一看就行。

考试的比重占的不是那么多。

心理测验学在考题中的比重?

考试理论部分和实际操作技能两大份卷子,心理测验学知识是在理论部分当中考不到10道题,理论部分是不是在100道心理学的题当中,只有这不到10道是考心理测验的,不,远远不是这样,实际上考心理测量的题大约占到将近25道题,100道题占到将近25道题。

心理测量学知识只考不到十道题,剩下的题就是从心理测验技能当中,三级或者是二级的心理测验技能,不光在第二章实际操作技能卷子上考,第一章理论卷子当中也考。

它占的比例不低,请大家要重视我们心理测验技能这部分内容。

心理测验技能与技能考试测验技能在技能考试。

操作部分考两部分,一部分是案例选择题,一百道题,第二部分是案例问答题。

心理测验技能在技能试卷选择题部分,不管是三级还是二级,在那里面定下了一定是考十道题,而且只有这十道题。

案例选择题只有这十道题,每道题一分,就是考我刚刚说这些点。

案例问答题里面,原来要么不考,要考只考一道题,就是针对着该案例,应当选用哪些心理测验,理由是什么。

心理测验的选用。

我把这个可以给大家这么说一说,作为你的参考,为了能够明确症状,和了解症状的严重程度,我们可以选用像SCL-90,SDS,SAS这样的量表;为了和精神病加以区别,我们可以用MMPI;为了探寻病因,我们可以来做一做像个性问卷,像应对方式应卷,社会支持量表。

如果案例当中讲到什么事情,说离婚给他的冲击很大等等,那么那个生活实验量表不做也可以,基本按照这个思路去安排。

注意你的写法,把可以选用的测验有尽量列得多一点,全一点,表明你知道,并不意味着说一定都做。

表明你知道标准答案当中就是这么要求的,你就按照这个来准备,其他的不会考。

****【各量表的计算方法】

智力测验

1、韦氏三个量表(成人、儿童、幼儿)采用离差智商:

T=100+15(X-¯X)/SD

2、联合瑞文:

原始分→百分等级→IQ

采用离差智商:

T=100+15(X-¯X)/SD

3、中国比内:

心理年龄(1905年)

比率智商(1916年)=心理年龄/实际年龄*100

离差智商(1960年)

T=100+16(X-¯X)/SD

4韦氏各分测验采用标准二十分

T=10+3(X-¯X)/SD

人格测验

1、MMPI、EPQ都采用T分数:

T=50+10(X-¯X)/SD

2、16PE采用标准十分:

T=5.5+1.5(X-¯X)/SD

T=5+1.5(X-¯X)/SD

心里评定量表:

SCL-90、SAS、SDS,都是不用转换T分,只用原始分划线。

****非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

平均数

标准差

标准分数

100

15

离差智商

50

10

T分数

5

2

标准九分

5

1.5

标准十分

10

3

标准二十分

****【确定信度可以接受的水平】

信度系数rxx=1最可信,表示完全没有测量误差;为rxx=0时,则所有的变异和差别都反映的是测量误差;一般原则是:

rxx<0.7时测验不能用于对个人做出评价或预测,而且不能作团体比较;当rxx大于或等于0.7而不够0.85时只能用于团体,不能用于个体;当rxx大于或等于0.85时才能用来鉴别或预测个人成绩或作为。

****【智商】

1、智商的提出——心理年龄

19世纪末,比内首创智力测验的理论和方法。

1904年比内与其助手西蒙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以后于1908年第一次进行修订。

修订后的量表首先采用了心理年龄,或称智力年龄的概念,简称心龄或智龄。

2、智商的计算方法

(1)比率智商

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提出,是心理年龄除以实足年龄所得商数,即为智力商数,或比率商数。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编制的“斯坦福-比内量表”中正式引用了智力商数并加以改进。

为去掉商数的小数,将商数乘以100,用IQ代表智商。

IQ=MA/CA*100

(2)离差智商

韦克斯勒在编制智力测验时,提出了另一个智商的计算法。

其重要特点是放弃了心理年龄的概念,但仍保留了智商的概念,离差智商是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上,它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因而是表示智力高低的一种理想的指标。

离差智商是被试者成绩与平均数之差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数。

IQ=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