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4057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藏.docx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藏.docx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藏

民大附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藏)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高二文______班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总分______

第Ⅰ卷(60分)

一、单项选择题(30题共60分)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条件是

A.社会经济发展B.“士”阶层壮大

C.各国招揽人才D.阶级关

系的变化

2、西汉时期灾害频发。

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

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

这反映了

A.“天人感应”学说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D.“三纲五常”学说

3、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

“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

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

纲五常”

B.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4、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仁”B.“心外无物”C.“理”D.“格物致知”

5、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对二者的评价正确的是

A.都体现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

C.都具有民主色彩D.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6、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特点的是

A.经世致用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工商皆本D.天下为主,君为客

7、儒家思想的许多积极部分不仅以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被东亚一些国家、民族所认同,被世界所推崇。

这表明

A.儒家思想已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B.优秀社会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C.人类社会的文化最终将会走向统一

D.世界文化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

8、在某中学进行的学生制作模型比赛中,有一位

同学展示了右图模型,这一模型的主要作用是

A.观测天象B.指引方向C.烹饪烧烤D.察看风水

 

9、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

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怀素

10.汉字构型独特,数量繁多,是一种形、义、音紧密结合的单体文字,记录着世界上最大一支人群的“母语”。

其演变的脉络是

A.甲骨文—金文一隶书一篆书B.甲骨文一金文一篆书一隶书

C.金文一甲骨文一篆书一隶书D.甲骨文一隶书一篆书一金文

11、清朝郑板桥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

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是

A.原始岩画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D.民间绘画

12、明清时期,像年画、剪纸画等大量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更具生活上的实用性,这主要是因为

A.白话文兴起B.理学兴盛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1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写的这副对联是在称颂

A.屈原      B.杜甫   C.杜牧      D.李白

14、小明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找到这样一段材料:

“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

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

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

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这一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本书?

A.《全唐诗》B.《诗经》C.《全汉赋》D.《元曲赏析》

15.“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一古代的四言诗歌语言优美,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它出自于

A.《诗经》B.《离骚》C.《唐诗三百首》D.《宋词三百首》

16.“饮酒仰脸要翻手。

喝茶平

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

”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

A.汉赋B.宋词C.京剧D.传奇

17.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字。

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A.中国象棋发明于宋代B.宋代发明了火药

C.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争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

18、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

“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

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

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19、近代某思想家说:

“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

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

”这位思想家主

A.民主共和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D.君主专制

20、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A.《变法通议》B.《少年中国》C.《青年杂志》D.《每周评论》

21.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

其含义是指

A.主张民主共和B.深入学习西方文化

C.挽救民族危亡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22、下列思潮,在中国产生较大影响的先后顺序是①民主与科学②师夷长技以制夷③君主立宪④马克思主义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D.④③①②

23、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

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粹主义D.民生主义

24、“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

”1923年前后,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对此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民族经济,壮大革命力量后卷土重来”

B.“继续承认欧美列强在华利益,以寻求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C.“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共,广泛地发动群众”

D.“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支持革命”

25、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包括一系列的理论与观点,毛泽东提出下列理论与观点的先后顺序①正确处理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理论。

②中国革命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④农民问题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A④③②①B.①②③④C.④③①②D.③④①②

26.“为主义而来,为主义而去”是李大钊革命一生的生动写照。

这里的“主义”是指

A.自由主义B.改良主义C.无政府主义D.马克思主义

27.“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一科学论述出自

A.孙中山《民报·发刊词》B.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C.邓小平“南方谈话”D.列宁《四月提纲》

28.21世纪初,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怎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问题的重大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9.有历史学家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分别发生在1978年、1992年和1997年。

这里所说的发生在1992年的思想解放应是

A.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30.有不少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

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均为清政府的自救运动。

上述历史事件的共同点是

A.未能触及政治制度B.以政治制度的改革为核心

C.均主张“中体西用”D.自救未成却促进社会进步

 

高二历史试题(藏)

高二文______班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总分______

二、材料分析题:

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3小题,31题15分,32题10分,33题15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5分)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也。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董仲舒复对曰: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避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

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材料五:

欲中国之不亡,必自至诚至敬尊孔子为教主始。

——摘自康有为《中华救国会》

材料六:

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

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摘自陈独秀《宪法与孔教》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

(4分)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

说明什么问题?

(4分)

 

(3)材料五、六中康有为和陈独秀对待孔教(儒家学说)的态度有何不同?

(2分)结合时代的特点,分析材料六现象产生的原因。

(3分)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的

传统文化?

(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1)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

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3分)

 

材料二:

某校学生在《中国古代纸的发明》的探究性学习中出现的一个情景:

学生甲认为纸是东汉时期蔡伦最早发明的。

他提供了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

南朝宋范晔在《后汉书·蔡伦传》记载:

“(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

、鱼网以为纸。

……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学生乙则认为纸早在西汉就已经发明了。

他也提供了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

1986年,在甘肃天水市东南放马滩5号西汉墓出土了西汉文景时期的纸质地图残片。

(2)你支持上述哪一位同学的观点?

请说明理由。

你不支持另一位的理由是什么(3分)

 

材料三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

“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

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3)为什么明清时期“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4分)

 

3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

……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

 

(1)依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

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3分)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分)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2分)

 

(3)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分)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什么会议?

(2分)

 

(5)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之间是什么关系?

(2分)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相同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每题2分,共50分)

 

26(20分)

27(15分)

(1)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领域(或主要

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

原因:

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发展。

(4分)

(2)支持乙的观点。

支持理由:

有考古材料证明西汉已经有了纸,西汉早于东汉。

学生乙的依据比学生甲的论据更可靠。

不支持理由:

学生甲对史料的掌握不全面(或学生甲对材料的解读有误),因为材料一只能说明蔡伦制成了蔡伦纸,而并不能证明蔡伦是纸的最早发明者。

(5分)

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文明进程影响最为长久。

 (2分)

(4)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科举制度的束缚。

(答对其中二点即可,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