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精选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4183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精选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精选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精选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精选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精选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精选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精选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精选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精选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精选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精选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精选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精选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精选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精选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精选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精选2.docx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精选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精选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精选2.docx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精选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精选

(2)

重庆市南川中学校高翼

一,选择题

1、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

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

“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

”此话表明英国

A.力图保持欧洲大国之间势力平衡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

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D.势力开始衰落,无力插手欧洲事务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西线上的重要战役有

①马恩河战役②凡尔登战役③索姆河战役④色当战役w.w.w.k.s.5.u.c.o.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

3、一战前夕,科技发明运用到武器研制上,相继问世的新武器中不包括

A.潜艇B.飞机C.坦克D.原子弹

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同盟国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B.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C.长期战争导致国家经济崩溃D.协约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

5、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上

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6、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②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④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元帅福熙说: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

此话的含义是指巴黎和会上

A.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

B.战胜国之间矛盾尖锐

C.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矛盾尖锐 

D.美日争夺中国矛盾尖锐

华盛顿会议召开时,国际形势的状况不包括()

A.英、美、日海军军备竞赛日趋激烈B.日本利用战争时机独霸中国

C.美国代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D.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异常尖锐

9.下列条约中,对英国打击最大,对美国最为有利的是()

A.四国条约B.五国海军条约C.九国条约D.凡尔赛和约

10、《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缔约各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

用和平方法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

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和平共处五项原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关于30年代至二战前国际形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挑战,逐步崩溃

世界大战的欧、亚策源地形成,局部战争开始

C.全世界面临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   

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2.希特勒说:

“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惟一办法

”以下各项,体现了希特勒这一意图的是

A.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B.进入莱茵非军事区w.w.w.k.s.5.u.c.o.m

C.建立德、意、日三国轴心          D.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13.1936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埃塞俄比亚买武器时,国联却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

这一事实

①表明法西斯国家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②反映了国联的本质特点 ③表明了英法美的绥靖意图 ④反映了国际形势不利于埃塞俄比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14.1936年8月法国政府声明:

“法西斯共和国政府……决心严格避免直接或间接对该国(西班牙)内政的一切干涉。

”这表明法国政府

w.w.w.k.s.5.u.c.o.m

A.充分尊重西班牙的主权 B.支持西班牙的革命力量

C.支持西班牙的反动势力   D.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

15.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到:

“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

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这个计划是指

A、吞并奥地利           B、割占苏台德地区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进攻波兰

16.观察右边漫画,该漫画

讥讽了英国的均势政策

讽刺了英法的绥靖政策

揭示了西方社会的和平思潮

反映了英德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

17、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

“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

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

”英国考虑的是

A、波兰灭亡后可利用德国进攻苏联   B、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C、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   D、帮助波兰独立会消耗英国国力

18.1940年德国在西线占领的国家有

A、奥地利   捷克   丹麦   挪威   卢森堡

B、丹麦     挪威   卢森堡 荷兰   比利时

C、波兰     丹麦   挪威   卢森堡 荷兰

D、丹麦     挪威   卢森堡 荷兰   苏联

19.日本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的实质是

A.东亚各国人民共同繁荣幸福   B.帮助东亚各国抵制外来侵略   

C.建立日本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  D.建立东亚地区反西方殖民侵略的同盟

20、二战中欧洲战场的转折是

A.中途岛海战B.斯大林格勒战役C.阿拉曼战役D.诺曼底登陆

21.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会议

A.雅尔塔会议B.波茨坦会议C.德黑兰会议D.开罗会议

22、下列对雅尔塔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美国依此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②在雅尔塔会议等确定的基本原则上建立③.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④是美苏两国实力均衡的重要体现⑤具有一定的进步性⑥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色彩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⑤⑥

23.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是指:

A.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B.除敌对活动以外的一切往来

C.除战争以外的一切办法 D.除一切对抗形式以外的战争形式

24.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有①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②支持联邦德国崛起③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④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美国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   B.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

C.对苏联和东欧地区进行经济渗透D.帮助欧洲复兴经济

26.下列事件表明苏联霸权主义达到顶峰的是

A.古巴导弹危机B.苏联出兵阿富汗C.修筑“柏林墙”D.尼克松出访苏联

27.克拉克回忆说:

“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这场战争指

A.朝鲜战争B.越南战争C.阿富汗战争D.伊拉克战争

28.被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共同奉为圣地的地方是

A.大马士革B.巴格达C、耶路撒冷D、特拉维夫

29.造成右图(中东地区)所示的地区战争频繁、和平进程艰辛的因素有

①地理位置②民族、宗教矛盾③资源丰富④大国干预

A.①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0.二战后,导致发展中国家出现局部战争的外部因素是

A.领土纠纷B.民族、宗教矛盾

C.地区霸权主义D.美苏等国的干涉

31.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的直接目的是

A.共同对付沙俄的威胁B.帮助意大利争夺突尼斯

C.在全球与英国争夺殖民地D.对抗法国的军事威胁

32.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

“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

”罗斯福说:

“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

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

”斯大林说:

“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

”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

A.苏联实力最强B.罗斯福野心最大

C.美苏矛盾是主要的矛盾D.大国争霸之图显现

33.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

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之所以能征服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A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

B人们厌战,渴望和平

C美国操纵的“国联”在欧洲影响深远

D.“十四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

34.下列各项,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并对战争的结束起了加速作用的有

①美国对德宣战②苏俄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③参战国国内革命形势高涨④意大利倒向协约国一方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35.电影《我的1919》为参加巴黎和会的主人公顾维钧设计了这样的一段台词:

“长久以来,中国人民期待着,期待着这个时刻的到来。

在这块土地上,诞生过举世闻名的孔子和孟子,他们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如果和会将这些领土转让给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这无疑是对中国人民的极大侮辱!

”台词中论述的问题是指

A德国领土的肢解分割问题B中国山东主权归属问题

C中国辽东半岛主权归属问题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海外殖民地分割问题

36.下列名词承载着惨酷的历史意蕴,是法西斯势力所犯下的反人类罪的黑色象征。

其中属于“德国制造”的是

①“奥斯威辛集中营”②“南京大屠杀”

③“731细菌部队”④“格尔尼卡大屠杀”

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②③

37.1941年,英美两国签署《大西洋宪章》宣布:

“他们两个国家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同意未经本民族同意的领土变迁”,“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政府形式的权利”。

对上述主张的正确评价应该是

①反映了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共同愿望

②英美完全放弃了殖民扩张的政策

③英美暂时放弃了同苏联对抗的政策

④成为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政治基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38.二战后期,主要大国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对战后世界进行安排,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

下列各项条款中,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

A.“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

B.“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

C.“我们的宗旨是……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

D.“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所得之结果,……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39.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之处是

A.均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产物  B.初期均为美国所操纵  

C.成员国都包括了所有大国D.都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40.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在欧洲采取的政策不包括

A.反苏B.中立C.势力均衡D.绥靖

41.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着一系列与人类共同命运有关的问题,如人口膨胀、疾病蔓延、资源枯竭、生态平衡、粮食匮乏、毒品贩卖等,种种问题在困扰着世界的发展与进步。

但是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影响的全球性问题是

①和平问题②恐怖主义活动猖獗③发展问题④资源问题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42.“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

”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D许多现代先进科技与二战密切相关

二.非选择题

43.阅读下列材料(12分)

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

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

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

回答问题:

①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观点和意图。

(4分)

 

②试从战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简要批驳上述观点。

(4分)

 

③针对2l世纪人类和平事业面临的新挑战,我国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

(4分)

 

44.阅读下列材料:

(14分)

材料一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

说明要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土耳其;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

一边是“自由国家”,因而“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

他宣布。

“不论在什么地方。

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

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并说:

“我相信。

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材料二尼克松说:

美国不再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

“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

我们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经济的援助。

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员的主要责任”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材料三美国总统卡特1980年1月在国情咨文中提出:

“外部势力攫取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企图,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进攻。

对于这种进攻,关国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必要手段。

予以击退。

”……这是对尼克松主义以来美国推行避免卷入局部的地区性冲突政策的一种修正。

     ——一—战后国际关系史

回答问题:

①据材料—概括指出杜鲁门主义的核心。

文中所说的“转折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5分)

 

②对比材料一、二,指出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何变化?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分)

 

③材料三表明美国的对外政策与材料二相比有什么变化?

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4分)

 

45.照片、雕朔、邮票等资料都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材料,从中可以解读出真实可靠的信史。

请为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内容作出简要述评。

(14分)

 

 

 

46.(2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德意志共和国)继承的是战败的苦果,从一开始就蒙上了耻辱的阴影,在左右两派的心目中都是一个畸形儿。

这个先天不足的畸形儿经受不住经济危机的打击。

饱受失业和破产的中下层群众对现实极端不满,渴望出现‘救星’。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

材料二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根本不在乎反对派的遭遇和对犹太人同胞的种族隔离现实。

对他们来说,德国在重新前进,而这是最重要的。

由于建立了战争工业,又进行了修筑高速公路等大工程,失业现象很快就消失了。

国家号召所有的德国人都买一辆“大众牌”轿车。

巧妙的宣传使人人感到生活在伟大的时代。

——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等:

《欧洲史》

材料三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希特勒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德国“继承的是战败的苦果”?

试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8分)这些苦果对德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的原因。

(6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试举例说明希特勒在20世纪30年代是怎样“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的”。

(6分)

 

47.阅读下列材料:

(8分)

材料一为了制止进攻性力量的增长,将开始严密封锁运往古巴的一切进攻性的军事装备。

从任何国家或港口驶往古巴的不论什么种类的一切船只,如果发现载有进攻性武器,将迫使他们转回。

本国的政策是把从古巴对西半球任何国家发射的任何核导弹看成是苏联对美国的进攻,需要对苏联做出充分的报复性的反应。

——肯尼迪关于封锁古巴的演说(1962年10月22日)

材料二……因此,怎么可以得出您现在所做出的那种完全不正确的解释,也就是说,古巴的武器是进攻性的?

古巴领土上的武器都是防御性的,这一点我请您相信,而且,我们是应古巴政府的请求才把武器运往古巴的,纯粹是为了防御。

可您却还在说这是进攻性武器。

只要不发生入侵古巴或袭击苏联和我们的其他邻国的事情,这些武器当然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

因为它们没有攻击目标。

——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摘录)(1962年10月26日)

材料三……我认为,在我们同所有亚洲友邦的关系方面,现在应当十分强调以下两点:

第一,我们将恪守我们的条约义务,例如我们根据东南亚条的组织对泰国的条约义务:

但是,第二,在国内安全问题上,在军事防务问题上,除非受到一个大国的带有核武器的成胁,美国将鼓励并有权期望逐渐由亚洲各国自己来处理,自己承担起解决的责任。

——尼克松在关岛关于亚洲政策的讲话(1969年7月25日)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4分)这次危机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3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尼克松主义”(“关岛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这一新外交方针出台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6分)

 

48.(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奥斯曼帝国,它的阿拉伯属地几乎全部为英军控制。

英国占有中东的心脏地带巴勒斯坦面临三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一是声称自己在此地有最大传统利益的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法国,二是以魏兹曼为首的锡安主义(又称犹太复国主义)者,三是以费萨尔为首的阿拉伯民族主义(阿拉伯人反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发展的一种现代社会政治思潮)者。

为了对付这三个对手,1917年11月2日,在英军向巴勒斯坦迅速推进之际,英国政府正式发表了《贝尔福宣言》:

“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

但必须清楚地理解,绝不应使巴勒斯坦现有非犹太社团的公民权利或宗教权利或其他任何国家内的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受到损害。

——《从〈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看大英帝国所主导的犹、阿“合作”》

材料二1918年11月,费萨尔和魏兹曼双双到达伦敦,以“阿拉伯人的好朋友”著称的T•E劳伦斯为阿、犹合作积极奔走┉┉1919年3月,《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在伦敦正式签订┉┉其中第3条款的内容是“在制定巴勒斯坦宪法和行政管理中,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应该保证英国政府1917年11月2日的宣言得以有效执行”。

第4条款的主要内容是“所有应该采取的必须措施是,鼓励和促进大批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并尽可能地通过密集定居和精耕细作把犹太民安置在土地上。

在采取这些措施时,阿拉伯农民和佃农的权力应该受到保护,应该帮助他们尽快地发展经济。

——《从〈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看大英帝国所主导的犹、阿“合作”》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犹、阿矛盾产生的原因?

(6分)说明《贝尔福宣言》关于犹、阿矛盾解决方案的实质。

(4分)

(2)据材料二回答,《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的签订是否有利于犹、阿合作的实现并说明理由。

(6分)你认为要实现犹、阿合作,国际社会应该怎样作为?

(4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精选

(2)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ABDDB6-10DACBD11-15DCBDC16-20BABCB

20-25CDACB26-30BACBD31-35ACBAB36-42BBCDBCD

二.非选择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40分)

43.①宣扬的观点:

战争能重新安排世界秩序;战争揭露人类的高尚品德

(2分)歌颂与美化战争,宣扬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

(2分)

②反驳:

战争本身是一种巨大的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战争中。

战争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之一,(4分)

③立场: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化解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

(4分)

44.

(1)核心是反苏扩张(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2分)

转变:

由战时同盟转变为敌对营垒;由反法西斯转变为干涉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和别国内政;由反法西同盟的一员变为要担当“世界警察”的责任,称霸世界。

(3分)

(2)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2分)原因:

经济陷人困境;国内反战和平运动高涨:

霸主地位动摇。

(3分)

(3)表明美国对外采取强硬政策.重新强调实力和军事遏制。

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在波斯湾地区的利益受到威胁:

(4分)

45.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取得反法西斯胜利的时刻,(1分)联合国家组织国际会议通过联合国宪章。

联合国正式成立。

(2分)这是反法西斯同盟国合作的结晶,是人类的进步,是世界和平的胜利。

(2分)

②联合国的宗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2分)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调节斡旋、维和行动等方式,(2分)维和世界和平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发挥了重大作用。

(1分)

③在世界和平运动的推动下,(1分)198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国际和平年宣言》,宣布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

(2分)表明世界和平浪潮的高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和平理想。

(1分)

46

(1)苦果:

德国承担战争罪责;疆界被重新划定,失去了大片领土和人口;海外殖民地以“委任统治”由战胜国加以瓜分;军备被加以限制;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答出3点,即给3分)

造成了德国的畸形发展,遭受经济危机打击沉重;埋下了复仇的种子,为后来纳粹势力的上台创造了条件。

(2分)

(2)德国民众认为希特勒能使德国重新前进;希特勒的扩军备战,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希特勒的巧妙宣传。

(6分)

(3)1936年,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3月,德国出兵吞并奥地利;1939年3月,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

(答出3点,即给3分)

47

(1)焦点:

苏联运到古巴的导弹是进攻性的还是防御性的,它们是否对美国构成了威胁。

(4分)

说明:

苏联军事力量还处于劣势,战略优势在美国。

(3分)

(2)内容:

美国将恪守条约义务,但不再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美国鼓励盟国自己承担起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

(4分)

背景:

美国实力地位严重削弱,国际战略地位下降。

(3分)

目的:

维护美国霸主地位,调整对外政策,实行战略收缩。

(3分)

48

(1)原因:

民族矛盾、宗教因素、大国控制、历史因素(6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实质:

对阿、犹双方分而治之。

为英军占领巴勒斯坦赢得政治上的话语优势。

(或答为英国插手该地区事物创造条件)(4分)

(2)答案一:

有助于犹、阿合作的实现(2分)。

因为协定的签订本身就已说明两个民族之间的冲突有避免的可能。

(4分)(或其它言之有理的理由即可)

答案二:

无助于犹、阿合作的实现(2分)。

因协定在合作问题上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方案,只是一纸空文。

(或其它言之有理的理由即可)(4分)

国际社会应有的作为是:

积极促成两个民族的和解,摒除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或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