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4200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

《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

黄冈中学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黄冈中学2011届高二期末联考

语文试题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蛊惑(gǔ) 晕针(yūn)石棱(líng)沟壑(hè) 鳞次栉比(zhì)

B.肖像(xiào)亘古(gèng)汲取(jí) 藤蔓(màn)咫尺天涯(zhǐ)

C.狡黠(xiá)裹挟(xié) 提防(dī) 颤栗(zhàn)焚膏继晷(guǐ)

D.逃遁(dùn)传衍(yǎn) 希冀(yì)手肘(zhǒu)举首鹄立(hú)

答案:

C(Ayùn,léng;Bgèn,wàn;Dj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留连 嶙峋 厮斗 肿胀 蜃气迷蒙

B.屏弃 发韧 褶皱 央浼 颓壁残垣

C.狼籍 浚理 遴选 废弛 忧游自在

D.怪诞 蕴藉 搠倒 窸窣 摧人入梦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2012》在全球公映,影片中用电脑技术制作的电光石火、山崩海啸的惊骇场面,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B.在地震、海啸、干旱、洪涝等灾害发生时,许多国家的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对于中国达人秀选手刘伟的表现,评委高晓松用匪夷所思来形容:

“我们用手弹钢琴都要练习很多年,何况你用脚!

”伊能静更是感动得泣不成声。

D.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就在“富二代”“官二代”风靡网络,引发无数热议的同时,演艺圈里的“拼爹”游戏也风起云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地沟油、染色馒头、瘦肉精等不断挑战民众“抗毒”能力的诸多食品安全问题出现之后,一场旨在以打击违法食品添加剂为主题的餐桌安全“整风运动”强势拉开。

B.赴日留学生汪某因要不到学费连刺母亲九刀的事,近日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

然而,这已不是中国留学生第一次将刀指向自己的亲人。

C.近来,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划,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D.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是老百姓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不法商贩无德,政府监管不力,打击力度欠缺是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定的一项是()

A.勤勤恳恳的合同工接受的是比正式工少得多的工资;没有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在“萝卜招聘”中黯然出局;兢兢业业的公务员眼看别人“又跑又送”,突破了“天花板”……

B.水库有多少蓄水?

沿线灌溉需要多少水?

用水时间能否错开?

省防指细算水账:

以水库现有蓄水量,通过统筹调度、错时用水,可以满足沿线农田灌溉需求。

C.北京市祭出史上最为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京15条”,其中第十条是一枚重磅炸弹,“外地人购房须提供五年纳税证明”等规定,被业内人士认为“很给力”。

D.这一阶段的物理实验课程不再是让学生做单个实验,而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完成实验和分析、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各种实验现象,并最终获得自己的实验结论。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昆曲这十年

艺言

  10年间,美丽的昆曲走过了怎样的历程?

这一古典艺术将以怎样的身姿走进时尚的当代?

  《十五贯》、《牡丹亭》、《桃花扇》……浸润着600年中华传统文化的昆曲,滋养了一代代人对戏曲、对古典艺术的喜爱。

如今,昆曲正渐渐成为一张中华文化的名片,其清雅的美学特质,其传递的中国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正随着“水磨腔”飘扬在国际舞台上。

  可以说,昆曲的文化价值超越了民族与国界,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

如何善待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何让她的古雅为今人所理解和欣赏?

十年来,昆曲让我们看到了民族艺术充满活力的景象。

  昆曲延承着中国韵文发展的脉络,文人墨客创作出了一部部传世之作。

这些剧目历经数百年来一代代戏剧家的精心锤炼,其艺术形态已非常成熟,堪称昆曲表演艺术的精华——加大对这些优秀的传统剧目及整体表演艺术的挖掘和抢救、传承和创新,是昆曲保护与发展的基石。

  2005年,文化部和财政部实施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每年资助昆曲院团整理、恢复和创作上演传统名剧,同时创排新编历史剧。

  经过整理和恢复,一大批传统名剧都得以被拂去历史的尘埃,重露姿容。

这些优秀传统剧目的上演,亦较好地继承了原著的精神内涵和昆曲传统的舞台表演形态。

 

  与此同时,不乏昆曲新作的问世。

这些作品既传递出今人对昆曲艺术的理解,也表达了艺术家对这个时代的思考。

比如尝试着让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产生共鸣的《关汉卿》、《红楼梦》等新作。

  昆曲艺术虽在明清之间一度辉煌,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但这之后曾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低谷期,其传承一度陷入危机。

1956年4月17日,由国风昆苏剧团创作的昆曲《十五贯》在北京连演46场,观众高达7万人次,并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赞赏,使昆曲焕发了新的生机。

  如果说当年的《十五贯》是一颗“火种”,加强昆曲人才队伍培养则是保证这颗“火种”不灭的保障。

一个剧种的生存和发展,既要依靠剧目,更要依靠一代代优秀的表演人才。

昆曲作为以舞台为载体的“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如此。

  值得欣喜的是,昆曲艺术在当代中国已经初步拥有以老艺术家为核心,以中生代演员为骨干,以及一批生力军和后起之秀的“四代同堂”的人才梯队。

全国各昆剧院团内部已基本完成新老交替,年轻一代走上舞台中心。

这些年轻人以光彩照人的形象,扎实见功的表演技艺,吸引了更多观众领略昆曲之美,并让人们对昆曲未来怀有更为饱满的信心。

  可以说,古老的昆曲让年轻的艺术生命得以施展才华,已流传数百年的传统剧目,又因新人的演绎而展现出一派青春气息。

  昆曲这十年,是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前所未有的、整体性昆曲抢救和传承的十年,取得了令人欣慰的阶段性成果。

不过,在这一领域还有许多课题甚至难题,需要各界人士共同努力。

  十年树“曲”,兰苑芳菲。

我们期待着在未来,古典的昆曲与变迁的时代交融得更好,让昆曲的传统文化之美,走进更多人的心中。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5月19日第24版,有删改)

6、从原文看,下列关于“昆曲”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代代中国人对戏曲、对古典艺术的喜爱正是源于《十五贯》、《牡丹亭》、《桃花扇》等浸润着几百年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昆曲。

B.昆曲因其清雅的美学特质,和传递的中国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

C.昆曲的文化价值已经超越了民族和世界,这是昆曲在近十年来呈现的新特点。

D.昆曲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面临着如何让现代人接受、理解和欣赏的一系列问题。

7、下列句子中,不能作为“十年来,昆曲让我们看到了民族艺术充满活力的景象”的依据的一项是()

A.文人墨客延承着中国韵文发展的脉络,创作出了一部部传世之作。

B.国家加大了对优秀传统剧目的挖掘和抢救、传承和创新,整理、恢复和上演了一批传统剧目。

C.一批传递出今人对昆曲艺术的理解、反映艺术家对当下的思考的昆曲新作问世。

D.年轻演员走上了舞台的中心,让古老的昆曲展现出一派青春的气息。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使昆曲的良性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B.经过整理和恢复,一批传统名剧呈现了符合时代特点的精神内涵和表演形态。

C.昆曲艺术在明清之间一度辉煌,但此后一直处于低谷期,其传承面临危机。

D.优秀表演人才特别是优秀年轻演员迅速成长,让昆曲的发展有了有力的保障,再也没有忧虑。

9、文章一、二两部分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昆曲十年来呈现的变化,请结合各部分内容,分别为这两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每个小标题不超过1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剧目推陈兼顾出新/昆曲舞台青春飞扬,昆曲剧目推陈出新/昆曲人才新老交替。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1届高二期末联考

语文试题

评析人:

黄冈中学高级教师刘折谷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蛊惑(gǔ) 晕针(yūn)石棱(líng)沟壑(hè) 鳞次栉比(zhì)

B.肖像(xiào)亘古(gèng)汲取(jí) 藤蔓(màn)咫尺天涯(zhǐ)

C.狡黠(xiá)裹挟(xié) 提防(dī) 颤栗(zhàn)焚膏继晷(guǐ)

D.逃遁(dùn)传衍(yǎn) 希冀(yì)手肘(zhǒu)举首鹄立(hú)

显示答案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留连 嶙峋 厮斗 肿胀 蜃气迷蒙

B.屏弃 发韧 褶皱 央浼 颓壁残垣

C.狼籍 浚理 遴选 废弛 忧游自在

D.怪诞 蕴藉 搠倒 窸窣 摧人入梦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2012》在全球公映,影片中用电脑技术制作的电光石火、山崩海啸的惊骇场面,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B.在地震、海啸、干旱、洪涝等灾害发生时,许多国家的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对于中国达人秀选手刘伟的表现,评委高晓松用匪夷所思来形容:

“我们用手弹钢琴都要练习很多年,何况你用脚!

”伊能静更是感动得泣不成声。

D.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就在“富二代”“官二代”风靡网络,引发无数热议的同时,演艺圈里的“拼爹”游戏也风起云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地沟油、染色馒头、瘦肉精等不断挑战民众“抗毒”能力的诸多食品安全问题出现之后,一场旨在以打击违法食品添加剂为主题的餐桌安全“整风运动”强势拉开。

B.赴日留学生汪某因要不到学费连刺母亲九刀的事,近日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

然而,这已不是中国留学生第一次将刀指向自己的亲人。

C.近来,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划,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D.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是老百姓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不法商贩无德,政府监管不力,打击力度欠缺是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定的一项是()

A.勤勤恳恳的合同工接受的是比正式工少得多的工资;没有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在“萝卜招聘”中黯然出局;兢兢业业的公务员眼看别人“又跑又送”,突破了“天花板”……

B.水库有多少蓄水?

沿线灌溉需要多少水?

用水时间能否错开?

省防指细算水账:

以水库现有蓄水量,通过统筹调度、错时用水,可以满足沿线农田灌溉需求。

C.北京市祭出史上最为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京15条”,其中第十条是一枚重磅炸弹,“外地人购房须提供五年纳税证明”等规定,被业内人士认为“很给力”。

D.这一阶段的物理实验课程不再是让学生做单个实验,而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完成实验和分析、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各种实验现象,并最终获得自己的实验结论。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昆曲这十年

艺言

  10年间,美丽的昆曲走过了怎样的历程?

这一古典艺术将以怎样的身姿走进时尚的当代?

  《十五贯》、《牡丹亭》、《桃花扇》……浸润着600年中华传统文化的昆曲,滋养了一代代人对戏曲、对古典艺术的喜爱。

如今,昆曲正渐渐成为一张中华文化的名片,其清雅的美学特质,其传递的中国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正随着“水磨腔”飘扬在国际舞台上。

  可以说,昆曲的文化价值超越了民族与国界,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

如何善待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何让她的古雅为今人所理解和欣赏?

十年来,昆曲让我们看到了民族艺术充满活力的景象。

  昆曲延承着中国韵文发展的脉络,文人墨客创作出了一部部传世之作。

这些剧目历经数百年来一代代戏剧家的精心锤炼,其艺术形态已非常成熟,堪称昆曲表演艺术的精华——加大对这些优秀的传统剧目及整体表演艺术的挖掘和抢救、传承和创新,是昆曲保护与发展的基石。

  2005年,文化部和财政部实施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每年资助昆曲院团整理、恢复和创作上演传统名剧,同时创排新编历史剧。

  经过整理和恢复,一大批传统名剧都得以被拂去历史的尘埃,重露姿容。

这些优秀传统剧目的上演,亦较好地继承了原著的精神内涵和昆曲传统的舞台表演形态。

 

  与此同时,不乏昆曲新作的问世。

这些作品既传递出今人对昆曲艺术的理解,也表达了艺术家对这个时代的思考。

比如尝试着让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产生共鸣的《关汉卿》、《红楼梦》等新作。

  昆曲艺术虽在明清之间一度辉煌,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但这之后曾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低谷期,其传承一度陷入危机。

1956年4月17日,由国风昆苏剧团创作的昆曲《十五贯》在北京连演46场,观众高达7万人次,并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赞赏,使昆曲焕发了新的生机。

  如果说当年的《十五贯》是一颗“火种”,加强昆曲人才队伍培养则是保证这颗“火种”不灭的保障。

一个剧种的生存和发展,既要依靠剧目,更要依靠一代代优秀的表演人才。

昆曲作为以舞台为载体的“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如此。

  值得欣喜的是,昆曲艺术在当代中国已经初步拥有以老艺术家为核心,以中生代演员为骨干,以及一批生力军和后起之秀的“四代同堂”的人才梯队。

全国各昆剧院团内部已基本完成新老交替,年轻一代走上舞台中心。

这些年轻人以光彩照人的形象,扎实见功的表演技艺,吸引了更多观众领略昆曲之美,并让人们对昆曲未来怀有更为饱满的信心。

  可以说,古老的昆曲让年轻的艺术生命得以施展才华,已流传数百年的传统剧目,又因新人的演绎而展现出一派青春气息。

  昆曲这十年,是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前所未有的、整体性昆曲抢救和传承的十年,取得了令人欣慰的阶段性成果。

不过,在这一领域还有许多课题甚至难题,需要各界人士共同努力。

  十年树“曲”,兰苑芳菲。

我们期待着在未来,古典的昆曲与变迁的时代交融得更好,让昆曲的传统文化之美,走进更多人的心中。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5月19日第24版,有删改)

6、从原文看,下列关于“昆曲”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代代中国人对戏曲、对古典艺术的喜爱正是源于《十五贯》、《牡丹亭》、《桃花扇》等浸润着几百年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昆曲。

B.昆曲因其清雅的美学特质,和传递的中国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

C.昆曲的文化价值已经超越了民族和世界,这是昆曲在近十年来呈现的新特点。

D.昆曲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面临着如何让现代人接受、理解和欣赏的一系列问题。

7、下列句子中,不能作为“十年来,昆曲让我们看到了民族艺术充满活力的景象”的依据的一项是()

A.文人墨客延承着中国韵文发展的脉络,创作出了一部部传世之作。

B.国家加大了对优秀传统剧目的挖掘和抢救、传承和创新,整理、恢复和上演了一批传统剧目。

C.一批传递出今人对昆曲艺术的理解、反映艺术家对当下的思考的昆曲新作问世。

D.年轻演员走上了舞台的中心,让古老的昆曲展现出一派青春的气息。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使昆曲的良性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B.经过整理和恢复,一批传统名剧呈现了符合时代特点的精神内涵和表演形态。

C.昆曲艺术在明清之间一度辉煌,但此后一直处于低谷期,其传承面临危机。

D.优秀表演人才特别是优秀年轻演员迅速成长,让昆曲的发展有了有力的保障,再也没有忧虑。

9、文章一、二两部分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昆曲十年来呈现的变化,请结合各部分内容,分别为这两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每个小标题不超过1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为兄轼下狱上书

[宋]苏辙

  臣闻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

臣虽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恳,惟天地父母哀而怜之。

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

今者窃闻其得罪逮捕赴狱,举家惊号,忧在不测。

  臣窃思念,轼居家在官,无大过恶,惟是赋性愚直,好谈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论事,其言不一。

陛下圣德广大,不加谴责。

轼狂狷寡虑,窃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

顷年通判杭州及知密州日,每遇物托兴,作为歌诗,语或轻发,向者曾经臣寮缴进,陛下置而不问。

轼感荷恩贷,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复有所为。

但其旧诗已自传播。

臣诚哀轼愚于自信,不知文字轻易,迹涉不逊,虽改过自新,而已陷于刑辟,不可救止。

  轼之将就逮也,使谓臣曰:

“轼早衰多病,必死于牢狱,死固分也。

然所恨者,少抱有为之志,而遇不世出之主,虽龃龉于当年,终欲效尺寸晚节。

今遇此祸,虽欲改过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无由。

况立朝最孤,左右亲近,必无为言者。

惟兄弟之亲,试求哀于陛下而已。

  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昔汉淳于公得罪,其女子缇萦,请没为官婢,以赎其父。

汉文因之,遂罢肉刑。

今臣蝼蚁之诚,虽万万不及缇萦,而陛下聪明仁圣,过于汉文远甚。

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

兄轼所犯,若显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

若蒙陛下哀怜,赦其万死,使得出于牢狱,则死而复生,宜何以报!

臣愿与兄轼,洗心改过,粉骨报效,惟陛下所使,死而后已。

臣不胜孤危迫切,无所告诉,归诚陛下,惟宽其狂妄,特许所乞,臣无任祈天请命激切陨越之至。

10、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早失怙恃     怙恃:

父母的代称

B.自此深自悔咎    咎:

遭殃

C.而已陷于刑辟    刑辟:

刑法、刑律

D.惟宽其狂妄     宽:

宽容

11、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反映兄弟情深的一组是()

①惟是赋性愚直,好谈古今得失。

②惟兄弟之亲,试求哀于陛下而已。

③轼早衰多病,必死于牢狱,死固分也。

④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

⑤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⑥臣闻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1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呼天抢地的语气陈述人命关天的危迫,继而动之以手足之情,晓之以如焚之忧,感人至深。

B.苏轼性格愚直狂狷,恃才傲物,又爱纵谈古今,舞文弄墨。

曾经上章论事,观点不一致,因而获罪下狱,不可救药。

C.苏轼的一段话,一谓苏轼少有大志,又遇杰出明主,深欲报效朝廷;一谓平素在朝势力孤危,一旦身陷囹圄,除兄弟外无人搭救。

D.苏辙想捐出自己的官职为苏轼赎罪,不敢存非分之想,只希望能救兄长出狱,使兄长不至于死在狱中。

四、(24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臣闻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

(3分)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欲改过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无由。

(3分)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

(4分)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

(1)臣听说因为残酷的困境而大喊苍天,因为难忍的痛苦而呼号父母,是人感情最强烈的表现。

  

(2)虽然我想改过自新,洗心革面来报效贤明的君主,却缺乏那样的途径。

  (3)我想请求(朝廷)收回我所担任的官职,来为兄长苏轼赎罪,(我)不敢期望最终能减轻他的罪过,只要能够让他免于死在牢狱之中就是幸运的了。

参考译文:

  臣听说因为残酷的困境而大喊苍天,因为难忍的痛苦而呼号父母,是人感情最强烈的表现。

臣虽然像小草一样卑微,但在受危难压迫时候也有恳求,恐怕只有天地和父母能够为臣之心而哀伤并且同情怜悯臣吧。

臣年幼便失去了父亲,无所依靠,只有哥哥苏轼与臣相依为命。

如今私下里听到他犯了罪,被抓进了监狱,我们全家惊讶悲号,担心的是他不可揣测预知的将来。

  臣私下想,苏轼无论个人生活还是在朝廷为官,都没有什么大过错,只是性格过于鲁莽直率,喜欢谈论比较古今的经验教训,而且几次上的奏折中观点不一致。

陛下您圣德广大,没有对他进行谴责。

但苏轼过分狷狂,缺乏考虑,自以为拥有天地宽容的恩德,不知道敬畏,更不知道抑制自己。

近年他担任杭州通判和密州知府期间,每每看到一些事物便有感而发,写成诗歌,语言有些显得轻慢,以前曾经通过一些同僚的手呈给陛下,陛下放在一旁没有过问。

苏轼终感激皇上对自己的恩德和宽容,从此深深悔过,不敢再有轻慢的行为。

但是他以前写的诗已经渐渐传播开来。

臣真心哀叹苏轼的愚昧在于他的自信,不知道文字轻易地写出来后,里面的不恭敬言辞带来的影响,虽然他已经改过自新,但事实上已经触及了刑律,不可以挽回。

  苏轼在被捕之前,派人来对臣说:

“我过早衰弱多病,一定会死在牢狱里。

死也是我应当承受的。

然而遗憾的是,年少时我抱有建立一番作为的志向,也遇到了世上难遇的贤明君主,虽然当年干了太多糊涂事,最终想在晚年对朝廷有些微的报效;现在遇上了这样的灾祸,虽然我想改过自新,洗心革面来报效贤明的君主,却缺乏那样的途径。

况且我在朝中显得最为孤单,即便是以前显得亲近的那些人,也一定不会为我说话的。

只能指望兄弟亲情,让你帮我向陛下求情了。

  臣既同情他的志向,而且无法抗拒手足之情,所以为他冒着死的危险向陛下进言。

以前汉朝淳于公犯了罪,他的女儿缇萦请求朝廷将自己收为官婢,以此来赎她的父亲。

汉文帝因此免了淳于公的肉刑。

如今臣如蝼蚁般微小的真诚,虽然怎么也比不上缇萦,但是陛下聪明仁圣却远远超过汉文帝。

臣想用所在的官职赎臣的兄长苏轼,不敢期望到最后可以减轻他的罪过,只要让他不死在牢狱里就已经是幸运的了。

臣的兄长苏轼所犯的罪,如果确实在他的诗文中显现,他是一定不敢不承认而因此被从重处罚的。

如果能得到陛下您的同情怜悯,赦免他的死罪,让他能走出牢狱,他就跟死而复生没什么区别了。

这样的恩德怎样才能报答呢?

臣愿意和兄长苏轼,洗心革面改过自新,粉身碎骨报效陛下,只要是陛下的差使,一定死而后已。

臣如今非常慌张和迫切,话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归结我上面所说的给陛下就是:

希望您能包容他的狂言妄行,恩许臣的乞求。

臣不能承受这种祈天请命的惶恐心情,已经快到了极限。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南宋]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这首词上阕的末句用了什么修辞?

有何作用?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词思考,词的下阕的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