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4919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docx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docx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

简答题

一.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答:

联系——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资料。

1)空想中的历史观所包含的唯物主义成分与辩证法思想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资料。

2)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与批判给科学社会主义启发。

3)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制度提出的积极主张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参考。

区别——1)它们对社会主义产生的必然性认识不同:

空想社会主义简单的将之视为绝对真理,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把社会主义看作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2)对无产阶级的认识不同:

空想社会主义还没从众多阶级中把无产阶级区分开来,简单认为他们是一群受苦受难的人,而科学社会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3)实现社会主义道路认识不同:

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皆认为未来应进入新阶段,但空想社会主义认为通过宣传教育及典型示范等社会改良方式实现,而科学社会主义则认为要通过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方式进行推翻资本主义政权。

4)对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的认识不同。

空想社会主义是单纯思维的结果,科学社会主义立足于现实,把未来世界推断出来,不主观臆断。

二.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的内容:

农村实行余粮征集制,在工业中加速实现普遍的国有化,在商业方面实行贸易垄断,在分配方面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

评价:

积极作用:

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消极作用:

违背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3)新经济政策内容:

以余粮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

确定自由贸易的原则--冲破了货币限制,即无地区限制和货币正常化。

工业方面由全部国有化转为多种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即国家控制下的资本主义。

改平均食物分配制度为劳动报酬级差制。

评价:

在经济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发展和巩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国民经济。

实行对劳动者物质利益原则。

在国家限制和调节的情况下,暂时允许资本主义成分的存在。

实现小农生产的合作化。

三.当代资本主义有什么新现象、新特点?

如何看待?

发生了新的技术革命,垄断有了新发展,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对不发达国家的掠夺采取新的形式(建立有利于他们的政治经济手段,不公平不公正的手段),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来协调互相之间的关系。

这些新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1、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的结果。

2、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需要及资本主义垄断集团之间激烈竞争的产物,他们在不违背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改变。

3、与世界社会主义在一定时期里的力量挣扎和影响加强有密切关系。

资本主义矛盾的新特点:

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更加深化。

其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化之间的矛盾,而生产社会化的提高,使得生产资料私有化程度更加严重,从而其矛盾加深。

2、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没有根本改变。

3、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渗透和掠夺。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压低原料价格,提高高端产品的价格,拉大价格剪刀差,此外还有经济上的控制。

4、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有新的演进。

四.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是什么?

(科学社会主义有哪些基本原理?

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两大理论基石’

A.唯物史观创立的特殊重要的意义(第一块基石)1、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唯物史观正确地说明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3、唯物史观肯定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地位

B.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具有更为直接的意义(第二块基石)1、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必然性2、剩余价值学说明确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地位以及无产阶级解放的途径。

5.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意义。

1.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2.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战略构想:

①经济落后的国家也能建成社会主义②要采取渐进、过渡的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经济③大力发展工业,为社会主义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④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⑤加强政权建设,反对官僚主义

苏联在列宁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总共约6年时间。

前3年,他缺少清醒的认识,急于通过军事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后3年,他在总结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落后国家的国情有了较清晰地认识,初步探索了通过新经济政策迂回,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路子。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精神是认为落后国家要经历更长的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期间要大力发展商品市场经济,逐步消除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允许资本主义有一定程度发展,逐步扩大社会主义阵地,最后战胜资本主义,达到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电气化和政治民主化,工农化,用社会主义现代化来弥补落后国家未曾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课程。

6.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答:

斯大林战胜党内反动派后,随即发动了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完全改变了新经济政策的道路,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即社会主义苏联模式。

一言以蔽之,集权模式是也。

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弊端1.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及弊端:

①高度集权的以党代政体制②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与终身制③以人治代替法治,民主制遭到破坏④缺乏有效的人民监督体制2.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弊端①所有制形式过于整齐划一②部门管理体制过于集中③片面强调指令性计划经济、排斥市场机制④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⑤经济片面发展,国民经济比例长期失调。

历史功绩:

①多多少少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②保证了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高速度的发展工业,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物资基础;③保证了苏联反对希特勒德国的卫国战争的胜利;④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经验与教训。

消极影响:

①使苏联走上了并非最佳的发展道路;②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大发挥;③在实践中逐渐对苏联社会的进步产生了阻滞作用;④降低了社会主义的威信,减弱了社会主义的吸引力;⑤形成了消极的国际影响,对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损害。

7.联系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谈谈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要性。

1.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及弊端①高度集权的以党代政体制②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与终身制③以人治代替法治,民主制遭到破坏④缺乏有效的人民监督体制

2.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弊端①所有制形式过于整齐划一②部门管理体制过于集中③片面强调指令性计划经济、排斥市场机制④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⑤经济片面发展,国民经济比例长期失调改革必要性: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动力;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有不完善之处,需要在时间中不断改革。

八.苏联模式形成的原因

①是当时情况下实现无产阶级对国民经济管理领导权的需要②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迅速建成社会主义,摆脱帝国主义干涉威胁的需要③是与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无产阶级执政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理解直接相关的。

9.《共产党宣言》中的社会主义

基本原理:

(1)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顺利的规律

①社会发展规律,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②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关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原理

无产阶级的优点:

最先进;最富有革命性,战斗力(因为他们一无所有);最富有组织性。

此外中国工人阶级最集中,易于组织起来战斗;中国工人阶级与中国农民具有紧密的联系。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

消灭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3)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原理

(4)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

(5)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原理

(6)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策略原则

十.东欧剧变的教训根本点是什么?

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教训是什么?

东欧剧变教训的根本点:

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即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教训:

1、社会主义的改革建设应从本国的实际出发

2、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改革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P201)

3、在改革建设过程中坚持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4、社会主义的建设必须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进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也是为了社会主义社会更好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但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领导更具有说服力,战斗力,使共产党成为真正的领导核心。

7、阶级矛盾已经不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但阶级斗争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长期存在,且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激化。

8、争取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

(1)发展社会主义,必须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2)和平共处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主权,独立自主,且要警惕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干涉,渗透和颠覆。

十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定义:

一门研究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及其共产主义世界一般规律的科学。

十二、科学社会主义必须同工人运动结合的原因:

a由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决定的,是一种实践的科学,其哲学为无产阶级服务,b通过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从外部传输科学社会主义理论,c无产阶级只有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十三、《共产党宣言》是如何论述“两个必然性”理论的?

对于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现实意义?

答: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不适应生产力高度社会化的要求,阶级矛盾激化,只有用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代替私人占有,才能解放生产力,解放全人类。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两个必然"原理,但要把这两个必然性变成现实,最终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吸取了社会主义的优势,调整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宣言》中提到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措施在当今世界有的已经变为现实,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出现诸多社会主义因素,但是,这种调整还只是处在量变阶段,经济危机没有消除,两极分化愈演愈烈。

在当今世界发展生产力的两种制度模式中,社会主义更有发展效率,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在确信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同时,必须全面辩证地认识资本主义,正确对待当代资本主义新的文明成果.面对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我们只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进一步缩小差距,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论述题

1、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其历史局限?

积极贡献:

①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珍贵的思想材料。

②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包含着趋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和许多精辟的思想及论证。

③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品格

④揭示和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历史局限性:

①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

②空想社会主义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

③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他们的设想便成空话,他们的实践活动也充满幼稚的思想。

④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基础是理论原性,他们的社会主义是从道德情感出发的社会主义。

缺乏科学性。

⑤空想社会主义“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⑥空想社会主义有许多消极的成分:

如保留奴隶与奴隶劳动、殖民地、宗教神秘主义因素、劳动偏见、政治极端主义和最高领导人职务终身制等;

2、试举例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态度。

①“科学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他们当作科学来对待。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对待科学社会主义,总是随社会发展和自己认识水平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完善和修正自己的理论。

②马克思恩格斯不惟我独尊,用宗派主义态度对待别人,包括资产阶级的学者。

③马克思强调自己的理论不是教条,而应该是方法。

使用时应该实事求是的考虑实际出发点,而不应该照搬结论。

④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是达到共产主义的方法则需要各国无产阶级根据本国具体情况,独立自主的探索本国道路&制定自己方针。

3、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启示?

1)要客观地估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发展阶段;

2)社会主义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3)利用商品和货币的关系;

4)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5)正确看待和利用资本主义;

6)洋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反对官僚主义;

7)加强执政党建设,改善党的领导

①要重视市场作用。

②要重视各种经济成分的作用。

③要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

④要改革集权体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4、试述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和特点及弊病。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特征:

1、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指令性计划有高度集中性、全面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首先:

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其次: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战略。

再次:

否定和限制商品的计划经济。

2、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第一,高度集权的党的领导体制。

党和国家融为一体,国家完全隶属于党,苏共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绝对控制。

第二,限制以至取消党内民主。

第三,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

滋长了官僚主义,干部只对上级负责。

第四,总书记个人专权模式建立。

总书记独揽党政军大权,不受任何组织和法律的限制而可以随意决定重大国务。

斯大林执政期间,不需要召开党政大会了。

3、高度集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管理体制

第一,文化学术上的是非往往由党组织和党的领导人说了算。

例如:

《联共(布)党史》、《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都由斯大林审定。

第二,个人迷信、个人崇拜盛行。

个人崇拜是国家高度集权的需要,是为执行高度集权制服务的。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

第一,建成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苏联模式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第三,苏联模式有利于实行宏观经济控制和管理,改变了苏联的工业布局。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弊病:

第一,压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经济发展。

第二,干部特殊化和官僚化严重。

第三,文化专制导致社会意识贫困和教条主义盛行。

第四,长期突出阶级斗争和政治高压,使社会政治气氛和人际关系不正常。

第五,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造就了庞大臃肿的管理机构,为以后的改革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5、试述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教训。

(P212-P218)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

一是原有苏联模式积弊太深;

二是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路线;

三是西方从外部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历史教训:

一是要警惕右面的,但主要纠正“左“的错误;

二是改革必须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三是要警惕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6、如何认识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P239-P243)

认识: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创造主体,也是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三个代表是决定社会性质的。

有符合三个代表的党,不仅可以保证公有制真正落实,甚至也可以使其他形式所有制,包括集体所有制、私人所有制都改变性质来为全体人民服务。

如何实践:

⑴必须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到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⑵坚持以马义毛思为指导的新民主义文化;坚持以马毛邓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⑶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7、试述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质

①苏东巨变以后,资本主义全球化主导全球。

②全球化是指货物(或商品)与资本的越境流动,经过了跨国化、局部国际化&全球化阶段。

③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但同时也包括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全球化。

④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

其原动力是新科技革命,主动力是生产力革命。

⑤全球化同时带来很多负面恶果,如犯罪全球化、污染全球化、犯罪全球化等。

本质:

资本主义全球化主流是把资本主义剥削与压迫制度推广到全球。

不少发展中国家认为全球化实质是西方文明主导的现代化。

8、如何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

①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仍然是私有制经济。

因此其基本矛盾仍然存在。

②资本剥削现象依然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③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阶级依然是资本家阶级。

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依然发生作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依然频频爆发,并引起各种社会矛盾。

⑤当然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显示了社会主义在全世界最终胜利的客观历史趋势。

9、在当今时代,科学社会主义主要面临哪两大挑战。

1、发达资本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

2、民主社会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对挑战;

其一,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

为此,要了解三个问题:

一是为什么腐朽、垂死的资本主义还能带头掀起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是当代资本主义究竞发展到了什么样的新阶段?

三是为什么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竞争不过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其二,民主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

为此,也要了解三个问题:

一是为什么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越来越超过科学社会主义?

二是应当怎样看待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及其走势?

三是苏联东欧各国的共产党为什么大都社会民主党化,并从科学社会主义转向民主社会主义?

10、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经验。

①坚定不移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不懈地搞好党的理论、政治、组织、思想和作风建设。

③始终如一地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

④毫不动摇地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⑤努力探索反映时代特点、适合本国国情和具体历史条件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

⑥善于把握时机,勇于在历史转折关头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阶段。

11.新时代应该如何树立什么样的新观念。

(1)人类社会正面临科学技术全面加速发展时代。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并没有使资本主义摆脱必然灭亡的命运。

(2)经过全世界人民的斗争,新的世界战争并非不可避免。

(3)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的两个主题。

(4)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实现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5)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搞好本国建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6)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处理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这决定世界社会主义命运的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处于并存、共处、竞争和斗争新时代。

(7)共产党要善于联合各社会主义政党,尤其是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实行多党合作,结成广泛统一战线。

1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认识和体会

 一、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

   作为我们党的行动纲领,作为全体人民的理想信念,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在这里,社会主义是共同规律和本质特征,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的具体表现。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没有既定的答案可供参考,在实践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它作为一个历史性课题摆在了所有社会主义者面前。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积极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取得了丰硕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利弊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与矛盾,都作了全面分析和科学概括,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历史阶段、根本任务、内在动力、外部条件、战略步骤、政治保证、领导核心和奋斗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形成和完善同步发展的。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29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增长速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26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2000多美元。

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万亿元,居世界第四位;对外贸易总额17607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完善,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制度方面的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了尊重和保障。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我们在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卓有成效,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逐步加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我们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推动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维护了社会公平和正义,形成了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实践雄辩地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康庄大道。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将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胜利之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

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体现了社会主义主体的广泛性,因而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凝聚力,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中有着广泛的共识,能够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这种利益的一致性维系于我们的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共同事业。

这个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共同事业是由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决定的,也是由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决定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在本世纪头20年,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

为这个共同理想、共同目标而奋斗,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这个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共同事业集中了我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