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验收指标试行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5140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验收指标试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验收指标试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验收指标试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验收指标试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验收指标试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验收指标试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验收指标试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验收指标试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验收指标试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验收指标试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验收指标试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验收指标试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验收指标试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验收指标试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验收指标试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验收指标试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验收指标试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验收指标试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验收指标试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验收指标试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验收指标试行Word文档格式.docx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验收指标试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验收指标试行Word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验收指标试行Word文档格式.docx

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依托专业建设的省级以上校内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少于1个。

5.人才培养质量(15分)

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符合创新创业人才成长需要,培养规格定位准确;

人才培养方案细致、可操作性强,依托专业建设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普遍较强,创新成果较多;

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并获奖。

服务社会能力(5分)

专业建设能密切联系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在与产业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领域成效显著,建立了持久、高效的工作体制机制;

毕业生广泛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初次就业率较高。

6.建设成果(12分)

建设成果的创新性(6分)

建设成果为原创,创新性强;

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和对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建设成果的价值(6分)

建设成果水平较高,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广东省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验收指标(试行)

观测内容

基本情况

(10分)

指导思想

教育理念

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性配套改革,突破旧有模式,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理论研究

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研究和社会调研,形成了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研究成果。

培养方案

(15分)

培养目标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明确培养目标,定位科学合理.培养目标明确。

方案设计

具备较为完整和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点突出,特色鲜明,对本领域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人才培养定位准确,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行性

措施具体,可操作性强,并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

教学改革

(20分)

教学内容和方式改革

教学内容能够贴近社会实际,教学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即时动态更新,有新编教材;

在实验区内推广了小班教学或互动式、研究型教学,主动将科研成果带入课堂。

考核方式改革

实行多元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知识应用和自主学习能力考察,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配套一系列灵活的过程考核制度。

保障体系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素质精良,专职教师的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兼职教师队伍积极参与教学,水平较高,数量充足。

项目负责人(专业带头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教学条件

实践实验条件优良,教室、实验室教学设备齐全、先进,基本教学资料齐备,教材选用严格,图书资料(含网络数据库和数字化图书)丰富,使用方便。

管理与运行

建立了长效的协同育人机制,有完备的运行管理制度并得到校内有关部门的紧密配合,重视过程管理,有稳定的经费投入和运行机制。

经费政策保障

学校重视,在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有明确的鼓励和支持政策。

培养效果

人才综合素质

自实验区成立以来,学生发明专利和发表高水平论文或其他创新成果较多,人才培养综合素质好,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突出,创新创业能力较强,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获奖较多,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广泛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建设成果

成果的创新和示范

建设成果为原创,创新性强,水平较高,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和对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广东省精品视频公开课验收指标(试行)

教师风采

口才

讲解深入浅出、清晰透彻,个性鲜明,易于理解。

知识

对学科领域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都比较熟悉,学术造诣深厚。

能力

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教学特色鲜明,通过提问、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习者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好。

敬业

准备充分,严谨认真,维护师德。

课程内容

内容组织

理论联系实际,课内外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内容本体

课程内容具备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丰富性;

具有特色。

技术保障

网站建设情况

学校建设有专门的课程网站并开通了课程共享渠道,网站点播数量较多且播放清晰顺畅。

课程视频制作情况

课程视频录像拍摄和制作水平较高,讲数超过4讲,每讲时长达到30分钟以上。

课程制作达到了国家规定的“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修订版)”的要求。

(40分)

建设成果的创新性

与同类课程比较,本课程在某一(些)方面有实质创新,具有鲜明特色。

实践应用情况

课程已经在本校或者其他高校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检验,课程对于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教学促进作用明显,课程的反响较好,评价较高。

成果价值

课程建设成果丰富、体系完备且课程质量较高,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方式和前沿的教学内容,注重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在国内同类型课程中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

推广及影响力

课程符合网络传播的特点,已被其他高校或单位采用,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反馈良好。

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验收指标(试行)

基本情况(10分)

基本完成了申报时预设的各项建设目标。

课程建设团队(10分)

课程负责人

具有良好师德,学术造诣深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负责本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

教学能力强,教学特色鲜明,教学成效显著。

团队成员

团队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

团队成员中包括专业教师和教育技术骨干,任务分工合理。

课程建设与实施(20分)

内容定位

课程定位明确,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重要的支撑或促进作用,且与前导、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培养规律安排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模块或教学单元,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分配教学时数,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内容选择

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

适应开放教育和辅助学习需要,有助于学习者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和手段

重视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能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教学效果好。

课程资源(25分)

资源建设

课程基本资源质量高,能系统反映本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设计,及时反映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科技发展的成果,持续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资源。

资源组织

各类基本资源均按照教学单元、专题或模块的框架,予以合理、有序的组织、配置和应用,与知识点、技能点对应清晰,导航简明。

教学录像

教学录像与教学大纲或教学日历匹配,进程合理;

课程内容完整,授课人表述准确。

教学录像布局合理,能充分展现课堂教学活动实况和本课程特色,录像制作水平较高,图像、声音播放清晰流畅。

教案或演示文稿

教案或演示文稿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内容准确、系统、完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其他基本资源

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及其他类型基本资源契合教学要求,针对性、适用性强,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实质性帮助。

知识产权保护(10分)

原创性和非原创性资源处理

知识产权清晰。

原创性资源比例较高。

非原创性资源,除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适当引用已经发表作品的非原创性资源,且已指明作品的名称和作者的姓名(名称)外,均已获得许可使用的授权。

建设成果(25分)

开放共享情况

已建设开放的网络平台并开通较为畅通的共享渠道,课程网上共享已具有一定的点击量,受到好评。

建设成果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对教学改革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课程的资源已在高校推广应用,对同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发挥积极作用,对社会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有益帮助。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验收指标(试行)

指标内涵说明

项目团队基础(10分)

项目团队

项目负责人学术水平较高且具体主持该项目,项目团队职称、学历及学科背景结构合理,团队各成员间分工协作良好。

项目实施及建设情况(35分)

建设实施情况

项目按照既定实施方案进行建设,对于各阶段建设任务及完成情况都有清晰阐述。

改革举措落实情况

项目申报时预设的各项改革举措如期实施,计划解决的问题已如期得到解决。

保障和支持情况

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学校充足的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能够调动项目需要的研究资源和设备。

建设成果和应用推广(35分)

项目选题和建设成果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对推动我省相关领域教学改革和教学水平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项目成果新颖,水平层次较高,有具体的实践成果。

项目建设成果消化、吸收、应用和整合、集成、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并在本校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解决了本学校或本专业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共享和推广

项目成果受益面广,已在本校相关专业或同类院校中得到应用和推广,或项目建设成果已其他单位完整采纳。

项目特色(10分)

项目水平与特色

项目在专业与课程建设、教材、教学软件等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及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等方面具有的较高水平,具有自身特色。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评审指标(试行)

1.建设目标与支持保障(15分)

专业定位

专业定位准确,思路清晰,符合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质量意识强。

专业建设措施

专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分期建设目标明确,体现学科优势和特色。

专业建设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支持保障

在专业发展、课程和教材建设、人才引进和青年教师培训等方面有切实有效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2.师资队伍(15分)

整体结构

队伍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发展趋势好。

教授、副教授比例较高,有高水平、高学历学科专业带头人,并有效推动本专业的建设。

形成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师资培养

专业师资引进、培养规划和配套措施;

有学校和行业、企业相结合的师资培养联动机制,能利用社会资源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教师素质

队伍整体素质高,有良好的科研背景和专业技术背景;

专业主干课程由教授、副教授讲授;

科研促进教学成效明显。

项目立项以来,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或同等层次的教学奖励超过1项。

3.教学条件(10分)

教学资源

教学基本设施(含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资料、校园网络建设等)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充分开发、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网上资源、电子教材等)。

用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及现代教育技术等专项的建设经费充足。

4.建设成果(45分)

立足于区域文化和产业,社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计划)设计科学,具有显著的专业办学特色,很好地反映培养目标对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要求。

课程与教材建设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符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改革与建设有计划、有措施、成效显著,近五年建成省级以上精品开放课程≥1门;

依托专业建设,形成一系列高水平的教材成果。

专业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完善,运行有效,成效显著;

专业指导委员会能实质性、制度性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对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质量有得力的监控措施且执行情况良好;

社会需求调研制度化。

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文科部分专业本条可适当放宽)

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科学合理,及时动态更新。

不断改革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创造条件促进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实施效果良好;

有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能满足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学要求;

实习时间有保证,措施完善,效果好;

实践教学队伍结构合理,满足教学需要;

专业实验室场地充足、设备完善,运行投入常态化,开放共享。

5.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15分)

人才培养质量

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水平较高;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

佐证材料中含有高水平的学生创新或获奖成果。

社会声誉

毕业生的综合评价好。

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声誉好,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大。

在同类学校或同类专业中反响好,专业建设成果示范辐射作用成效显著,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特色项目

在专业建设中形成优于其他同类专业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

广东省教学团队验收标准(试行)

评 审 标 准

1团队建设(25分)

团队建设基础

团队建设单位与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组织机构建设紧密结合,设置合理;

以系列课程或专业搭建的团队建设平台,符合学校课程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的实际;

团队具有多年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基础,团队成员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高;

团队教风建设成效明显,师德高尚,教书育人氛围好,整体教学效果优良。

团队结构

团队具有良好的梯队结构,老、中、青结合,可持续发展趋势好;

团队学缘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合理,规模适度;

团队成员整体素质高,具有博士及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高,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⒉团队带头人(15分)

学术地位

团队带头人应为本学科(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职称,具有较强的指导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能力;

近五年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多,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形成独有建树的学术思想,为本学科发展做出较突出的贡献。

学术成果

近五年主持过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精品开放课程或主编过省级以上精品教材或国际规划教材,取得的成果在同领域学科专业内影响力较大;

教学工作成绩突出,获得的其它省部级以上教学奖励;

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过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或获得省级以上教学名师称号。

课程建设与授课

团队带头人长期致力于团队课程建设并做出重要贡献,熟悉本学科专业及课程体系的教育教学改革趋势,或主持过省级以上有关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项目;

承担团队核心课程主讲任务,坚持每学年在本校为本科生讲授专业课一门以上,教学效果优秀。

3.团队教学工作(30分)

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体系科学、完整;

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反映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

出台教材编写规划和鼓励教材研究的政策、措施;

近五年承担过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任务,教材出版层次高。

自编教材特色鲜明,使用效果好。

教学成果

团队教师主持过省级特色专业、重点专业、省级精品课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质量工程项目建设;

团队教学改革成果显著,获得过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励二等奖以上奖励;

获省级立项以来团队承担的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多、经费多、项目来源级别高;

团队公开发表的教学改革论文(著)数量多、质量高,教学改革论文反映出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创新性强。

团队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实践,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团队支持和鼓励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政策、措施具体有力;

教学改革特色鲜明,特色点符合团队建设目标,如团队设置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等且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4.团队梯队培养与发展规划(20分)

培养中青年教师

团队有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包括国内外进修学习、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计划,且科学、措施得力;

形成了传帮带的稳定机制,团队建设具有可持续性,青年教师培养成效显著;

具备吸引外来教师进修学习的学科(专业)或课程优势,有接受教师进修学习的管理规定、办法,效果好。

带动作用

团队建设目标明确、具体,符合学校发展定位,为学校培养新的省级团队做出探索和贡献,对其他团队建设,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5.团队科研与教研(10分)

科研情况

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多、经费多、项目来源级别高;

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多,水平高。

科研与教学的结合

形成了科研促进教学的有效机制,包括组织机构与人员等,为科研转化教学提供了制度保障;

科研成果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应用,科研促进教学作用明显,人才培养效果好。

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验收评审指标体系(试行)

指标内涵及相关主要观测点

建设基本情况

(75分)

实践教学

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基地建设思路清晰;

企业深度参与基地教学,校企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培养方案和考核标准,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和实践项目;

校企合作共同指导学生实践教学项目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共同管理实践教学过程,共同评价教学效果,共同考核学生实践成效;

实践教学体系完备,实践教学内容贴近生产实际,应用性强。

师资建设

基地建设双方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培养实践教师队伍,开展了师资互聘交流,有较多高水平学科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指导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队伍由高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教师队伍具有专业领域实践经历,结构合理,核心骨干相对稳定。

条件建设

基地的面积、空间、结构布局科学合理,安全、环保符合国家标准,应急设施和措施完备,软硬件设施完善,满足教学需要;

与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校内实践实验场地能够互补,形成完备的实践实验教学条件保障体系。

管理制度

教学运行、学生管理、安全保障、资金使用等规章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

管理制度规范化、人性化,以学生为本;

管理层次完善,目标责任明确,运行机制合理。

建设成效

校企深度融合,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完备,共同开发的实践课程资源丰富,共同编写教材和并建立了实训项目库;

依托实践基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创业项目、专利发明、论文发表数量有所增加;

实践教学成果丰富,依托基地建设衍生了一批省级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项目、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等。

基地运行情况

满足学生实践需求

场地、设备、实践条件等满足本校相关专业学生实践需求。

基地开放共享

基地面向其他高校开放,与其他学校、单位建立开放共享机制。

经费使用情况

基地运行经费充足,能够满足实践教学运转需要且运行经费投入制度化,经费保障制度完备;

合作单位对基地的建设运营投入经费,支持基地发展。

特色与创新

(5分)

基地建设富有自身特色,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条件建设、管理模式、运作管理、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创新性的做法,且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广东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评审指标体系(试行)

实验教学(30分)

教学体系

建立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涵盖基本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等;

教学内容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融入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成果;

有自编实验教材,且水平较高。

教学方法

重视实验技术研究,实验项目选择、实验方案设计有利于启发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

实验教学手段先进,引入现代技术,融合多种方式辅助实验教学;

建立多元实验考核方法,统筹考核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提高实验能力

教学效果

专业覆盖面广,实验开出率高,教学效果好,学生实验兴趣浓厚,对实验教学评价总体优良;

学生实验基本技能宽厚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实验创新成果多,学生有正式发表的论文或省部级以上竞赛奖等;

实验教学成果丰富,正式发表的高水平实验教学论文多,承担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成果突出

教学队伍(20分)

制度建设

学校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规划科学;

政策措施得力,能引导和激励高水平教师积极投入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队伍培养培训制度健全落实,富有成效。

队伍状况

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学术水平高,具有高级职称,教学科研实践经验丰富,热爱实验教学,管理能力强;

实验教学队伍结构合理,与理论教学人员互通,骨干力量相对稳定,保持动态平衡;

实验教学队伍教学科研创新能力强,实验教学水平高,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

实验教学队伍教风优良,治学严谨,勇于探索和创新。

设备与环境(30分)

信息平台

建成网络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

具有丰富的网络实验教学资源;

实现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

运行机制

实验教学开放运行,保障措施落实得力,中心运行良好;

实验教学评价办法科学合理,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和改革创新

场地和仪器设备

中心实验场地充足,实验室面积、空间、布局科学合理。

实验仪器品质精良,组合优化,配置合理,数量充足,满足现代实验教学要求;

仪器设备使用效益高;

改进、自制仪器设备有特色、教学效果好;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健全落实;

设备与环境维护措施得力,设备完好

经费投入情况(10分)

实验教学运行经费投入制度化;

仪器设备维护经费足额到位

主要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

建设成果达到申报预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