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5241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

《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

(1)锅炉启动前检查结束,即可进行锅炉上水工作,联系化验员准备充足、合格的软化水。

(2)做好上水前的检查工作,汽水系统各仪表齐全完好,疏放水门应关闭。

(3)如锅炉内有水,应经水质合格后可继续上水,否则应全部放掉,重新上水。

(4)启动除氧水泵,将除氧器水位上到合适位置。

(5)启动给水泵,先用手动上水,将水上至中等水位后把旋钮打至自动位,并观察其水位的变化(严禁上至高水位)。

(6)上水过程中,应经常巡视检查给水管路、省煤器等设备应无漏泄现象。

3、锅炉升压

(1)在升压过程中,要密切监视水位的变化。

(7)当汽压升至工作压力时,应对锅炉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异常,应停止升压,待故障消除后再升压。

(8)化验员对水质进行化验,根据结果决定是否要进行定期排污。

(9)锅炉启动正常后,对锅炉全面检查一次,如无异常,可继续升负荷。

10)锅炉启动中的注意事项

a)经常检查炉内燃烧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和调整。

b)加强对炉水及蒸汽品质的监督,不合格时可通过连排、

定排等手段加以改善,若严重超标时应停炉处理,待合格后再重新启炉。

4、锅炉排污

为了保持受热面内部的清洁,避免炉水发生汽水共腾以及蒸汽品质变坏,必须对锅炉进行有序的排污。

(1)连续排污

将炉水表面下含盐量最大的部分水排出,以维持一定的炉水含盐量。

连续排污量的多少,应根据化验报告的炉水碱度和氯根而决定。

正常的炉水碱度为w20毫克当量/升;

正常的炉水氯根为w400毫克当量/升。

a)连续排污投入前,应确认连排膨胀器处在投运状态。

b)投连续排污时应缓慢,防止水击振动。

c)连排的投入、解列原因和时间应做准确记录。

d)连续排污在正常情况下直接排到连排扩容器,正常运行中,根据化学人员化验炉水品质的结果确定排污量的大小。

e)当连续排污扩容器不能正常投入运行时,连续排污直接排入地沟中。

(2)定期排污

主要是排出锅炉底部的沉淀物,以保证炉水的质量和安

全。

定期排污量为每班进行一次(原则上8小时排一次),应在化学人员的监护下进行

a)开始排污时,应先对各排污管进行疏水暖管,防止水冲击,如发生水冲击,应关闭排污门,待水冲击消除后再进行排污。

b)定期排污过程中如发生异常情况或排污系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排污。

c)定期排污的注意事项:

a、定期排污应在汽压稳定,水位较高,负荷较低时进行。

b、定期排污时要注意水位的变化,如发生水位不正常时应立即停止排污。

c、不准同时开启两个以上的排污阀排污。

d、定期排污的操作顺序是先开启离开炉本体的第一道阀

门,再缓慢开启第二道阀门进行暖管和调整排污量。

关闭时,先关第二道阀,再关第一道阀。

e、两台或多台锅炉使用同一排污总管时,不允许同时进行排污。

f、当开启或关闭排污阀时,严禁用锤敲击排污阀手柄,也不允许用套管加长手柄的办法,以防发生事故。

d)遇下列情况应禁止排污:

a、锅炉发生故障时(锅炉水位高除外)。

b、排污系统故障时。

C、给水泵启停或故障切换时。

d、锅炉增减负荷时。

5、锅炉正常停炉

(1)停炉前的准备

a)校对水位计一次。

b)关闭连续排污,取样(炉侧)。

(2)停炉

将给水打到手动,补水至高水位,锅炉熄火,停给水泵关闭除氧器进汽门。

(3)停炉后的备用

c)冬季停炉备用应做好防寒防冻措施

a、应认真巡视检查设备,保证所有门窗关闭严密。

c、设备停运期间,对不应存水的管路认真检查,打开所有

放水门,如能判断管路存水又无法放净应联系检修处理,并做好详细记录。

d、对发现的设备缺陷,尤其是暖气、通水管路或设备的缺

陷,应立即联系检修处理,处理结束后及时投入运行。

三、采暖系统操作规程

1、启动前的检查

检修工作已全部结束,并验收合格。

2、系统补水、运行

(2)检查各分区供、回水阀门严密关闭,排气阀开启。

(3)将补水泵按钮打到手动,启动补水泵。

(4)补水过程中严密监视水箱水位,保证系统正常补水。

(5)各排气阀门见水后关闭。

(6)系统水压达到0.2MPa时,启动循环泵,将补水泵控制打到自动。

(7)检查各管路和阀门有无漏泄,发现漏点,应及时修复,不能修复的停止补水,修复后继续补水。

(8)各系统补水和循环1小时后,无异常,启动波纹管交换

(9)保证回水压力在0.2MPa--0.24MPa。

(15)补水箱水位在1m以上。

(16)根据室外温度调节好供水温度。

3、供暖的停止

(1)先停波纹管换热器进汽。

(2)停循环泵、补水泵。

室外温度与热网二次供水温度表

序号

室外温度

供水温度

回水温度

1

2

3

4

四、锅炉机组事故及故障处理

1、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

(1)发生事故时,运行人员应在班长、项目经理的直接领导下,

带领全体人员迅速、果断地按现场规程规定处理事故。

(2)项目经理和班长的命令除对人身及设备有直接危害时除夕卜,否则坚决执行。

(3)事故现场应服从统一指挥,密切配合、迅速处理,以便尽快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

不得违章干预,无关人员应立即自觉退离。

(4)处理事故时,应沉着冷静、周密分析,操作正确、迅速。

(5)发令人发布命令应准确清晰,受令人接到命令后应复诵无误,若有疑问应向发令人询问清楚,命令执行完毕后应迅速向发令人汇报。

(6)发生事故后应根据仪表的指示、事故信号、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情况和系统外部的象征,判断事故的性质、发展趋势、危害程度,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防止事故的扩大,限制事故的范围,消除事故根本原因,迅速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

(6)不论出现何种事故,运行人员均应到现场确认,并核对有关仪表指示,任何异常现象出现时,都不应首先怀疑仪表的正确性,以避免异常事故的扩大。

(7)迅速消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危害,必要时应立即停运、隔离故障设备;

保持非故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8)采取一切可行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查明原因并消除后,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在确定设备不具备运行条件或运行对人身及设备有直接危害时,应停炉处理。

(9)当发生本规程例举以外的事故,运行人员应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判断,主动采取对策处理,但必须遵守有关规定。

(10)处理事故的每一个阶段,都要迅速汇报,不得随意猜测和盲动,以防止事故的扩大。

(11)如果在交接班时发生事故,交班人员应继续在本岗位上处理事故,接班人员协助处理,直至事故处理告一段落或接班班长同意接班后,方可交接班。

(12)事故处理完毕后,运行人员应实事求是地把事情发生的时间、现象及所采取的措施如实、详细地记录在交接班日志内。

2、事故停炉和故障停炉的条件

紧急停炉条件

(1)给水及蒸汽管道破裂,不能维持正常运行或威胁人身、设备安全时。

(2)所有水位表损坏,不能正常监视汽包水位时。

(3)安全阀动作后,无法回座。

(4)炉内承压部件因某种原因漏泄时。

(5)炉水、蒸汽品质严重低于标准,经多方面调整无法恢复正常。

(7)承压汽水法兰、管道、阀门等泄漏,且无法隔离时。

3、典型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锅炉水位故障

(1)锅炉满水现象

a)所有水位表指示高于正常水位,水位高值报警。

b)给水流量比正常运行时不正常的增大。

c)严重满水时蒸汽温度下降,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蒸汽品质恶化。

d)蒸汽含盐量增加。

(2)原因

a)蒸汽阀开启太快、太大,或安全阀启座,使汽包压力下降太快,造成炉水急剧汽化,形成虚假水位。

b)给水自动失灵或给水泵工作失常,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

c)对水位监视不够,调整不及时或误操作。

d)水位表失灵,运行人员误判断。

e)负荷及汽压变化较大,运行人员控制调整不当。

f)水位计水位漏泄,造成虚假水位,运行人员误判断,导致

调整不当

3)处理

a)校对所有水位表,证实确以升高。

b)将给水自动改为手动,减小给水量并进一步校对水位

锅炉缺水

1)现象

a)水位低于最低允许水位,严重时看不见水位。

b)水位警报器发出声响和低水位信号灯亮。

c)蒸汽温度升高。

d)双色水位计呈全红色。

e)锅炉排烟温度升高。

f)给水量不正常的小于蒸汽流量。

g)严重缺水时,可以在锅炉近旁嗅到焦味。

2)原因

a)运行人员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不够或误操作。

b)自动给水调整失灵。

c)锅炉给水阀及逆止阀发生故障。

d)锅炉排污管道、排污阀出现严重泄漏未及时发现。

e)给水泵发生故障造成给水压力下降。

当锅炉汽压和给水压力正常,而汽包水位降至最低允许

水位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a)进行汽包各水位计的对照与清洗,以检查指示是否正确

b)将自动装置退出,改为手动上水。

c)开大给水门加强上水。

当锅炉水位从水位计中消失时,可采取下列措施:

a)进行汽包的叫水,其操作程序为:

a、先开启水位表的放水旋塞

b、后关闭水位表的气旋塞

c、再关闭水位表的放水旋塞,一关一开重复几次,此时应注意水位表内是否出现水位。

d、最后开启气旋塞,关闭放水旋塞

b)经叫水后,水位表中出现水位时,可增加给水使水位恢复正常,注意不要把水上过头。

c)经叫水后,水位表中不出现水位时,严禁向锅炉上水,必须立即紧急停炉。

汽水共腾

1)现象

a)汽包水位计内水位发生剧烈波动,严重时看不清水位。

b)严重时,蒸汽温度急剧下降,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

2)原因

a)炉水品质严重低于标准,悬浮物或含盐量过大,含有油质。

b)排污不及时,水处理不合格

c)负荷变化大,汽水分离效果不好。

d)汽水分离装置损坏。

e)化学加药调整不当。

(3)处理

a)降低负荷,保持稳定运行。

b)将给水自动改为手动,适当降低水位,同时加强水位计

的冲洗对照。

c)加强排污工作。

d)通知化验员加强炉水取样分析,及时指导排污放水工作

e)炉水品质未改善前,稳定负荷运行,不得加负荷。

f)故障消除后,应恢复正常运行。

给水流量突降或中断

a)给水压力、给水流量迅速下降并报警。

b)蒸汽流量迅速下降。

a)给水泵故障,备用给水泵未能及时投入。

b)给水管道泄漏或爆破。

c)给水自动调节设备系统失灵。

d)主汽门关闭。

a)给水自动装置不正常时,应立即将自动切至手动,开大给水调节阀,手动操作提高给水泵,维持给水流量正常。

b)当给水流量下降而未中断时,应紧急减少燃料量,降低机组负荷及蒸汽压力,维持炉内燃烧稳定,要求迅速恢复正常给水压力。

c)根据给水流量控制负荷。

d)应迅速提高给水流量,尽快恢复锅炉正常出力。

e)如给水流量中断,汽包水位低水位时,锅炉应自动停炉,否则手动停炉。

f)查明断水原因后,听项目经理令重新点火。

锅炉燃烧异常

1)原因

a)燃烧器喷出火焰偏斜,在同等燃气压力下较正常运行锅

炉负荷减少,造成原因主要是由于燃气净化不纯,燃烧器火嘴结渣,降低燃气或风的流速,降低着火频率,进而使火焰中心上移。

b)燃气火焰呈暗红色或发白发亮刺眼,烟气含量不在控制范围内,原因是配风不均,应加强调整。

c)燃烧器灭火,原因送风机出现故障,燃气压力过低、电器误动作造成保护装置的动作。

2)处理

a)如为燃气品质问题,如能维持运行,则加强巡检,如超过24小时燃气品质仍无法恢复,联系天然气公司。

b)如为燃烧机问题,如能维持运行,则加强巡检,及时联系燃烧机厂家修复。

锅炉超压

(1)锅炉超压的现象

a)气压急剧上升,超过许可工作压力,安全阀动作。

b)超压报警信号动作。

c)蒸汽流量减少,蒸汽温度升高等。

(2)锅炉超压的原因

a)用汽设备发生故障突然停止用汽。

b)运行人员操作失误。

(3)锅炉超压的处理

a)保持护水位、减弱燃烧。

b)若安全阀不能自动排汽时,可人工启动安全阀,打开对空排汽门。

c)加强给水和排污,降低锅内温度。

d)检查超压原因和本体设备有无损坏,再决定停炉或恢复运行。

锅炉受热面损坏

a)从检查孔等不严处向外喷烟气或水蒸汽。

b)热水锅炉补水量不正常增大或蒸汽锅炉给水流量,水位

下降,蒸汽压力降低。

c)燃烧不稳,严重时炉熄火d)烟气温度下降。

e)炉内有响声。

a)给水、炉水品质长期不合格,使受热面结垢腐蚀或受热面超温损坏。

b)局部热负荷过高,受热面结垢速度加剧,使受热面高温腐蚀发生。

c)燃烧调整不合理,受热面长期过热。

d)长时间低负荷运行,水循环不良。

e)燃烧器安装或使用不当。

f)安装、焊接质量不良,材质不合格。

g)安装或检修时,管内被异物堵塞,致使水循环不良。

h)运行中严重缺水,炉管过热。

i)操作不当,使锅炉受热不均或超压运行。

j)锅炉给水中断造成受热面过热时,又突然大量进水冷却。

k)炉膛内发生严重爆炸,使受热面损坏。

l)水动力工况不稳定或炉膛热负荷分配不均匀,使部分受热

面内工质流量与管外热负荷不相适应,造成受热面超温。

m)火焰中心偏斜,升压速度太快等,导致水循环破坏。

a)应紧急停炉。

b)停炉后应尽可能维持水位,如水位确无法维持,应停止上水。

4)预防措施

a)保证给水和炉水质量合格,以减少受热面结垢和腐蚀。

b)防止水循环故障,避免锅炉长期低负荷下运行;

在正常运行时汽压、水位、负荷变化幅度不可太大,太快.启停过程中严格控制升降负荷速度;

调整好燃烧,避免受热不均,而引起水循环故障;

定期排污量不可太大,并控制排污时间。

c)加强停炉期间保养防腐。

省煤器损坏

1)现象

a)省煤器漏泄处有异音,从不严密处向外喷烟气和蒸汽。

b)泄漏严重时,热水锅炉补水量不正常增大或蒸汽锅炉给水流量不正常增大,汽包水位下降,汽压及负荷下降。

c)排烟温度下降。

d)烟囱有漏水现象。

2)原因

a)水品质长期不合格,管壁结垢,腐蚀。

b)烟气腐蚀、磨损。

c)水温度、流量变化大,金属疲劳。

d)安装、焊接质量不合格,材质不对。

e)发生再燃,使管壁超温爆管。

f)省煤器进水门未开。

应紧急停炉。

a)在运行中应尽可能保持进水流量和温度的稳定,避免给水流量骤变。

b)保持合格的进水品质,防止省煤器氧腐蚀和其它腐蚀。

c)定期检查省煤器的腐蚀、磨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蒸汽管道或给水管道损坏

a)损坏处保温材料潮湿、渗水或漏汽、漏水并有泄漏声。

b)损坏严重时有响声及汽水喷出。

c)蒸汽或给水压力、流量变化异常。

a)长期超温、超压运行,管壁减薄,使金属强度降低。

b)材质不良,制造、安装质量不合格或设计不当,影响自由膨胀。

c)投运时暖管不充分,造成严重水冲击。

d)给水品质不良,造成管内结垢、腐蚀。

e)运行中流量、温度、压力大幅度波动。

a)当管道损坏不严重且不至于很快扩大故障时

a、调整锅炉参数,保持运行工况稳定并加强损坏处的监视

b、泄漏处周围做好安全措施,防止汽、水喷出伤人。

c、密切监视损坏部位发展趋势。

d、做好事故预想,申请停炉。

b)管道爆破,使爆破点后工质温度急剧升高,导致管壁严重超温,无法维持锅炉正常运行或威胁人身、设备安全时,应立即紧急停炉处理。

c)停炉后应尽快将故障段与系统解列。

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

a)蒸汽管道振动或有冲击声。

b)蒸汽压力摆动。

a)送汽前没有充分暖管和疏水。

b)有水或湿蒸汽进入管内。

c)疏水管位置不合适或疏水系统设计不合理,无法疏水。

a)开启发生振动或有冲击现象的蒸汽管道系统各部疏水门。

b)联系检修处理不牢固支、吊架。

c)修改不合理的疏水系统。

给水管道内发生水冲击

a)管道振动或管内有水冲击声。

b)给水压力摆动。

a)给水管道充水时未排净管道内的空气。

b)给水泵运行不正常,水压变化大。

c)给水管道支、吊架不牢。

d)给水温度剧烈变化。

e)管内工质的压力、流量、温度发生剧烈变化。

a)将给水管道空气门全开,排净管内空气。

b)保持给水压力、温度稳定。

c)联系检修处理不牢固支、吊架。

安全门故障

a)锅炉汽压达到或超出安全阀起跳压力时,安全阀拒动。

b)锅炉汽压未达到安全门起跳压力,安全门提前起跳。

c)安全门起跳后,汽压已降至其回座压力以下而安全门仍不回座或回座不严密。

a)安装、检修工艺不良,校验不准确。

b)运行中安全门零部件变形卡涩,弹簧失效等使启闭受阻,

动作不灵活。

c)长期关闭,阀芯与阀座互相粘住或其它部件锈死。

d)频繁启闭使密封面被冲刷损坏。

a)安全门起跳后,汽压降到了回座压力以下还不回座,则应联系检修,就地检查采取措施。

b)当压力超限,安全门拒动无泄压手段时,应立即停止锅炉运行。

c)安全门起跳后,汽压已降到其回座压力以下,经采取各种措施仍不回座,应立即停炉。

d)有条件时要对起闭不正常的安全门进行重新校验。

停电故障

控制盘电源中断

控制盘无显示。

a)控制盘电源保险丝熔断。

b)与控制盘电源对应的电源故障。

a)确认电源故障,联系检修迅速恢复电源。

b)汇报项目经理,维持机组稳定运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操作,严密监视主要运行参数的变化。

c)无法控制锅炉正常运行,应紧急停炉,待控制盘电源电源

恢复后,再按热态启炉要求恢复机组正常运行。

锅炉房停电

(1)原因

a)主进线断电

b)电源保险丝熔断。

c)锅炉房内有线路短路,冲断主进线开关。

(2)处理

a)迅速关断各炉进气管路阀门。

b)待电源恢复后,再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4、火灾事故处理、预防发生火灾时应进行下列工作

(1)及时报告项目经理,并通知本地区消防部门。

(2)注意不使火灾蔓延,火灾威胁到系统安全运行时,经项目经理同意进行紧急停炉处理。

(3)灭火时应根据情况分别使用不同的灭火设备,用一切方法保护设备不受损,并注意下列事项:

a)电气设备失火时应先将电气设备停用断电,禁用水、黄砂及泡沫灭火器,应用CO2灭火器、干式灭火器。

b)没有保温层的高温蒸汽管道着火时,灭火时应注意防止热管道突然冷却收缩破损。

(4)发生火灾时,值班员必须做到:

a)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b)加强对运行系统及设备的监视。

c)做好事故预想和准备,随时按照项目经理的命令进行操作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每班对燃气管路及各阀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汇报项目经理。

2)燃烧机投入后,应就地检查投入情况,着火情况,确认燃烧机正常运行。

3)交接班时值班员要进行详细检查消防器材,超过使用期限的灭火器,由项目经理负责通知消防及时更换,消防器材要放在指定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