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15291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6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

《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

第一章总则1

第一条规划编制1

第二条文本性质1

第三条概念界定1

第四条规划依据2

第五条规划范围2

第六条规划年限2

第二章目标定位与发展重点3

第七条规划背景3

第八条规划原则3

第九条指导思想5

第十条发展目标5

第十一条发展定位6

第十二条倾力打造的服务行业6

第十三条重点发展的服务行业8

第十四条积极培育的服务行业10

第十五条重点打造的服务业集聚区类型11

第三章总体规划与功能定位13

第十六条总体布局架构13

第十七条1个服务业高地——“双心双轴七区”的组成格局15

第十八条3条服务业聚合轴(带)16

第十九条4个区域性服务业集聚中心17

第二十条23个服务业集聚区18

第四章行业发展规划26

第一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26

第二十一条定位与目标26

第二十二条发展战略26

第二十三条重点产业26

第二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规划32

第二十四条定位与目标32

第二十五条发展战略32

第二十六条重点产业33

第二十七条重点投资计划36

第三节公共服务业发展规划37

第二十八条定位与目标37

第二十九条发展战略38

第三十条重点发展产业38

第五章扶持政策42

第三十一条用地政策与财政政策42

第三十二条税收政策与奖励政策42

第三十三条服务平台与基本管制42

第三十四条人才培养与引进政策43

第六章保障措施44

第三十五条转变思想观念44

第三十六条积累服务人才44

第三十七条筹措多方资金44

第三十八条加强组织领导44

第三十九条激发企业活力44

第四十条健全法制建设45

第四十一条优化发展环境45

第四十二条建立评价体系46

附件:

1.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2030)-区位图

2.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2030)-社会经济发展空间分异图

3.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2030)-市域服务业布局现状图

4.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2030)-城区服务业布局现状图

5.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2030)-市域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图

6.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2030)-市域服务业发展规划空间结构图

7.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2030)-市域服务业发展集聚区布局图

8.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2030)-城区服务业发展规划空间布局图

9.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2030)-市域服务业发展规划近期建设图

10.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2030)-城区服务业发展规划近期建设图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编制

为促进新沂市打造“充满活力、竞争力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新型服务业发展格局,使服务业成为新沂市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城乡生活环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力量。

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由市发展改革和经济贸易委员会、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徐州师范大学区域与城市研究中心、江苏淮海发展研究院共同编制《新沂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2030)》。

第二条文本性质

本《规划》是新沂全市服务业发展与布局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

规划既是预期性的,也是约束性的。

其中,发展目标、部门发展方向等内容是预期性的,主要依靠市场主体行为实现;

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等内容是约束性的,各级政府和市场主体都必须严格执行。

第三条概念界定

服务业是指生产和销售服务商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即提供非实物产品为主的行业。

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实际工作中一般将服务业视同第三产业。

我国将服务业具体划分为三个大类:

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包括基础服务、金融(银行、证券、保险)、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

生活性服务业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

公共服务业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服务业集聚区是以某一服务产业为主体,相关服务产业相配套,产业特色鲜明,空间相对集中,具有资源集合、产业集群、服务集成功能,服务业集聚度达到一定水平的区域。

服务业集聚区包括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区和公共服务业集聚区。

生产性集聚区包括专业产品市场区、现代物流园区、软件与服务业外包产业园区、金融业务服务区等。

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区又包括中央商务区、休闲旅游集聚区、中央商业区、餐饮娱乐区和商贸零售业街区等。

公共性服务业集聚区包括体育专项训练服务基地、科技教育园区等。

第四条规划依据

1.江苏省政府《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

2.江苏省政府《江苏省服务业“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2006-2010)

3.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发改委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意见》(苏发改服务发〔2007〕52号)

4.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苏发〔2005〕17号)

5.江苏省政府《江苏省利用外资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意见》(苏政发〔2002〕98号)

6.江苏省地方税务局《江苏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纲要》(苏地税发〔2005〕156号)

7.江苏省发改委《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苏发改服务发〔2007〕52号)

8.徐州市政府《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

9.徐州市发改委《徐州市服务业“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2006-2010)

10.徐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2009)

11.新沂市政府《新沂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12.新沂市政府《新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

第五条规划范围

即新沂市市域所辖范围,包括新沂城区、新安镇、合沟镇、北沟镇、草桥镇、窑湾镇、瓦窑镇、港头镇、棋盘镇、唐店镇、马陵山镇、新店镇、双塘镇、高流镇、时集镇、邵店镇、阿湖镇、新沂经济开发区和无锡-新沂工业园。

总面积1616平方公里。

第六条规划年限

近期规划(2009-2015年)

远期规划(2016-2030年)

第二章目标定位与发展重点

第七条规划背景

1.发展优势。

交通枢纽地位突出,物流环境优越;

地方旅游资源丰富,建设成效显著;

自然禀赋组合合理,物产丰富多样;

五大工业板块形成,产业初具规模;

服务业态不断增加,客商投资踊跃。

2.存在劣势。

结构性矛盾突出,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

市域人口规模少,市区人口集聚受其及中心城市徐州的影响;

传统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尚待提高;

各方思想认识不到位,影响服务业的整体和全面发展;

工业化质量和整体水平不高,生产性服务业信息化程度较低;

部分项目占地时间较长,工程进展缓慢。

3.发展机遇。

中国成为外资最看好的投资市场;

新的区域政策带来新机会;

科学发展观与发展方式转变;

服务需求转型与生活模式质变;

产业分工的细化与专业化;

城市发展的服务化与特色化。

4.面临挑战。

周边城市纷纷崛起,区域竞争压力增大;

服务业内部结构层次较低,高端服务产品供给相对不足;

服务业集聚区效应不明显,空间布局不尽合理;

人才受高等级城市吸引现象突出,服务人才紧缺问题亟待解决。

第八条规划原则

1.培育重点。

在发展面向生活的传统服务业基础上,重点推进面向生产、服务生产的现代服务业,实现服务业的整体推进、全面发展。

重点产业的布局要集中于城北新区、经济开发区、沭东工业园区,结合高速公路出入口、港口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壮大。

2.集聚规模。

坚持功能集聚的规划布局,逐步完善产业类型,在空间上形成业态集聚,功能完善的特征。

同时按照功能相似性划分区域集聚区,实现服务业的规模发展,提升产业功能及规模效应。

逐步形成功能互补、各具特色的省级、地市级和县级服务业集聚区体系。

要求各类服务业集中布局于集聚区,各镇的服务业集聚区要特色明显。

3.优化布局。

将新安镇、新沂经济开发区、新沂—无锡工业园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新沂市区和各个镇作为统一系统,按照一体化战略要求,统筹考虑各镇的服务业发展,逐步构筑起行业特色各异、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一体化发展空间,实现新沂市服务业发展空间的拓展。

加强区域合作,加大新沂与周围的地区宿迁、淮安、连云港、徐州其它县(市、区)以及苏鲁交界地区之间的合作。

发挥优势,互补弱势,达成产业间的整合发展、城乡间的互动发展,提升区位优势及产业特色。

优先发展新沂的物流、旅游、商贸的优势产业集聚、形成新沂服务业的特色,实现新沂以物流、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产业的集聚区,最终形成特色化布局的区域格局。

4.凸显特色。

以“生态新沂”、“人文新沂”、“活力新沂”为发展目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遵循人与环境友好发展的原则,突出发展以休闲、度假、观光、文化、康体等为主的湖滨生态旅游和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并积极开发与之相关的商务、商贸服务业,打造生态品牌,增强新沂服务业品牌化辐射。

5.全面开放。

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把握国际新一轮产业转移和长三角核心地区资本、技术外溢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主动学习苏南、上海等长三角核心地区乃至国际服务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扶持本土服务性企业做大做强,培育若干龙头企业,同时积极引进新型业态,吸引国内知名品牌落户新沂,提升对市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支撑和服务能力,并积极向外拓展辐射范围。

6.政府推动。

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减少交易成本,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调配作用,市场推进企业发展,企业实施运作功能,调动企业的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

充分发挥各镇的积极性,规划在各镇均布局一服务业集聚区,引导镇区产业发展和产业集中布局。

7.信息支撑。

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拓展信息服务领域,提高信息服务的产业化水平及服务业的信息化水平。

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加快电子商务支撑平台和现代物流、专业市场等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新沂服务业的现代化支撑。

8.联动发展。

坚持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的联动和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服务业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服务和支撑能力,通过产业融合,创造市场需求,拓展服务业空间,以服务水平的提升促进农业与工业的发展;

以农业与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业水平。

同时,在服务业内部,要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以及各行业部门间的协调和融合,积极开拓生产性服务空间,大力吸引外来消费需求,以协调实现各行业部门的互促发展。

第九条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选择;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是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徐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的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工业城市,长江三角洲北翼、徐州都市圈东部重要节点城市”的总体目标,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坚持全面开发、市场导向、凸显特色、融合发展等原则,以服务业集聚区为载体,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构建有序竞争、多元主体、多种业态、合理布局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强化城市服务和流通功能,使服务业成为支撑新沂市一二产业发展、繁荣城市经济、便利人民生活、强化城市功能的重要支柱。

第十条发展目标

在规划期内:

(1)新沂市服务业总量的增加要快于第二产业的增加;

(2)新沂服务业增长速度要快于GDP的增长速度;

(3)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要有根本性的提升。

具体指标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分为三个档次:

极速增长(21%)、高速增长(20%)、快速增长(18%),以高速增长为例至2015年超过150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43%;

至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其中中心城区服务业占比达到60%;

至203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左右,占GDP的比重提高到55%左右,相当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水平,其中中心城区服务业维持达到60%,镇区服务业全面提升和扩张;

全市建设形成3个辐射力强、集群效应明显的省级服务业集聚区,5个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地市级服务业集聚区,15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县级服务业集聚区。

表3-1:

新沂市服务业产业规划目标(极速增长)(单位:

亿元)

年份

2008年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2030年

服务业增加值

44.88

64.63

167.63

383.50

1551.47

服务业GDP比重

35%

37.5%

44%

51%

58%

表3-2:

新沂市服务业产业规划目标(高速增长)(单位:

62.49

155.50

312.77

971.42

37%

43.8%

50%

55%

表3-3:

新沂市服务业产业规划目标(快速增长)(单位:

61.44

140.56

258.97

735.32

36.5%

43.5%

48%

53%

第十一条发展定位

淮海经济区新兴的服务业高地;

华东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

长三角北翼综合性商贸服务中心;

京杭大运河传统文化旅游明珠;

江北鲁南地区生态旅游服务基地。

第十二条倾力打造的服务行业

1.现代物流服务业。

以建成“华东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为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主导产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为依托,以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规模化为方向,依托区位、交通、产业等优势,形成三层结点模式:

“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

重点建设新沂的港口物流、集装箱物流、粮食物流、建材物流中心。

(1)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网络。

加快新戴运河“六改四”工程、窑湾港、徐连高速港头出入口、宿新高速、205国道东北段改造、古镇大道、沿湖大道、山水大道、249省道改造、新沂南站危险品专用线、陇海铁路动车线改造、粮食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建设,构建以新沂运河港口为中心、以公路、铁路网为骨架的多种运输方式,不断提高物流集运能力。

高起点规划布局和加快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

优化物流基地布局,形成具有高时效性的现代物流中转和配送体系。

(2)大力引进和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

积极引进境外现代物流企业,大力扶持本土第三方物流企业,引导企业转变观念,增加投入,延伸供应链服务环节,提高服务水平。

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推动传统运输、仓储、货代、流通等企业存量资产重组,尽快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核心业务能力较强的物流主体,使新沂的物流企业尽快向新型、高效的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加快实施物流人才培养战略,满足物流行业升级发展对从业人员素质提高的要求。

2.商贸流通服务业。

提升以大型综合性商贸中心和专业市场为支撑的商贸流通功能。

用现代技术和新型业态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重点建设无锡国际招商城等一批具有一定区域服务功能的大型综合性商贸中心和专业市场,增强服务功能,提高辐射能力,按照便民利民原则,进一步完善商贸网点规划布局,积极引进大润发、红星美凯龙等企业,推广连锁经营,通过竞争改造传统业态经营理念,提升企业效益。

(1)完善市场流通设施布局。

推进市场流通设施布局的战略调整,形成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区。

以发展特色、增强功能为重点,规划建设市级商业中心、镇级商业中心和专业特色街等三级商业中心。

大力推进区域商业中心和社区居住区商业流通设施建设。

(2)合理规划布局商业网点。

以新沂市区老城区为商贸中心、以高流镇、马陵山镇、草桥镇、棋盘镇为核心的中心镇副商贸中心以及其余的一般镇村商业网点。

(3)大力培育各类专业市场。

打造新沂市国际商贸城和汽车、建材以及各种生产资料等专业化的商品交易中心。

促使其规模化发展、市场化运作、集群化布局,形成一批具有省级辐射力的专业化市场。

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服务组织,构建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和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建设辐射面广、带动作用强的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3.旅游休闲服务业。

确立以山水古镇游览为龙头,宗教人文体验为核心,生态休闲度假为基础的旅游开发战略,突出生态山水、明清古镇、宗教和五千年花厅文化特色,以“一山一湖一古镇”的优势资源和农业、自然山水特色资源分布为基础,依托交通网络和城镇体系布局,把新沂建设成为江北鲁南新兴的旅游服务基地。

(1)重点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规划建设骆马湖环湖观光大道、山水大道和瓦窑至窑湾的古镇大道,使新沂旅游形成环线;

大力建设马陵山和骆马湖两大旅游经济区;

重点培育文化休闲动感马陵山、运动休闲乐园骆马湖和运河风情古镇窑湾三大休闲精品;

开发休闲新城、湖滨度假基地、湖心度假岛和塔山沭河休闲农庄四大旅游亮点。

建成“一条旅游新干线,两大旅游经济园区,三大精品,四大亮点,构成休闲北斗七星”的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2)着力发展文化体验旅游。

发挥新沂的文化资源优势,开发以民俗风情、文化遗存等旅游产品为依托的休闲、度假、观光、文化、体育等多种形式的旅游,积极发挥旅游产业综合功能。

在加快建设支柱性产业的同时,积极发挥旅游业在凝聚新沂精神、振兴新沂文化、展示新沂形象、增进人民福利等方面的积极功能,努力扩大就业容量,促进城乡交流,协调地区发展,在建设“和谐新沂”的战略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3)积极融入苏北旅游网络体系。

依托新沂市的区位优势,重点与淮安、连云港、徐州、山东、苏南等的区域旅游合作,积极融入苏北旅游网络体系。

使新沂成为淮扬文化和齐鲁文化的传承枢纽。

4.金融保险业

积极吸引金融机构。

新沂市按照本市的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和“一事一议”的方略,全方位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到新沂设立总部和分支机构。

同时,对新设立的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给予积极的政策扶持,打造区域性金融集聚区,调动各类金融机构服务新沂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促进金融机构在新沂市良性竞争发展。

大力强化银企对接。

强化银企对接,推行联保制。

拓宽中小企业获得贷款途径,实现金融产品和企业发展项目间的良性互动;

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进行市场监管和风险控制,使金融行业各项程序规范化、合法化,促进当地金融服务业与经济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

加快改革金融体制。

对一些现有银行等金融单位的资产进行整合,提升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巩固和完善传统保险品种,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发展企业保险业务和服务三农的农业保险,创新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和品种,推动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物资业务相结合,支持发展对外贸易。

积极进行民间融资。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多方面资金投入到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中。

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

加大对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国内外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来新沂市投资发展。

第十三条重点发展的服务行业

1.工业设计。

加速企业工业设计的成长不仅是提高新沂市工业水平的需要,更是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第三大工业城市”的战略需要。

新沂市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工业设计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工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创立知名品牌,促进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

促进优势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新沂市的工业设计应该注重产业导向和市场需求,立足本市产业基础,以满足本市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突出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全面提高企业、产业竞争能力。

通过在优势产业领域中组建行业工业设计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对工业设计的共性技术研发,促进新技术与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从而提高制造业企业的竞争能力,加快优势产业的发展。

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配置。

新沂市的各企业领导者应认识到设计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工业设计发展的重要性。

对于年轻的设计师,企业一方面应该耐心的培养,给与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鼓励他们提高对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掌握,让他们充分发挥创造力强的优势,为企业工业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另一方面,企业应该着力改善企业内部的设计环境,注重工业设计师的人力资源配置,加强工业设计的团队建设,使得企业内工业设计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2.创意产业。

以互联网产业、设计产业、教育产业为发展重点,以打造“苏北创意产业基地”为目标,培育市场、企业和人才,引进资金、智力和企业,把新沂建设成为苏北地区重要的创意产业中心。

政府规划引导,企业市场运作。

发展创意产业,政府要加大规划引导力度,要将产业规划、土地资源规划和空间规划综合起来统一思考,要明确开发的时序和开发模式,政府要加大创意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为企业创造需求,让企业按市场化原则进行操作。

品牌提升战略,产业簇群发展。

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品牌的支撑,而品牌的创建应以自主品牌培育为基本,完善有利于品牌培育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采取各种措施,引导、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品牌经营,通过“共担投入、共享利益、协调运作”的品牌培育市场化机制,打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的创意品牌。

地区间的产业竞争主要是产业簇群间的竞争,如美国洛杉矶娱乐产业簇群、澳大利亚LINDFIELD郊区影视产业簇群等。

为了提升地区的竞争力,地方政府应按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壮大的规律,采用产业簇群理论来制定产业政策,以提升本地区产业簇群的竞争力。

3.房地产业。

以打造“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为目标,为居民提供环境友好、生活舒适的住宅,以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产业支撑,构建房地产开发体系,促进房地产业与其他社会服务业的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