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财务管理常考考点知识归纳.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5507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财务管理常考考点知识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银行财务管理常考考点知识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银行财务管理常考考点知识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银行财务管理常考考点知识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银行财务管理常考考点知识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银行财务管理常考考点知识归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银行财务管理常考考点知识归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银行财务管理常考考点知识归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银行财务管理常考考点知识归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银行财务管理常考考点知识归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银行财务管理常考考点知识归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银行财务管理常考考点知识归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银行财务管理常考考点知识归纳.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银行财务管理常考考点知识归纳.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银行财务管理常考考点知识归纳.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银行财务管理常考考点知识归纳.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银行财务管理常考考点知识归纳.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银行财务管理常考考点知识归纳.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银行财务管理常考考点知识归纳.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行财务管理常考考点知识归纳.docx

《银行财务管理常考考点知识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财务管理常考考点知识归纳.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银行财务管理常考考点知识归纳.docx

银行财务管理常考考点知识归纳

  二、金融市场环境

  1.金融性资产的含义及特点:

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

  2.金融市场上利率的决定因素

  利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风险附加率

  纯粹利率是指无通货膨胀、无风险情况下的平均利率。

纯粹利率的高低,受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关系和国家调节的影响。

一般说来,利息率随平均利润率的提高而提高。

利息率的最高限不能超过平均利润率,利息率的最低界限大于零,不能等于或小于零。

第一节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两种。

第二节 基本的财务比率

财务比率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短期偿债能力比率(衡量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剔除存货的原因)

二、长期偿债能务比率 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已获利息倍数

三、资产管理比率、周转率和周转天数、

四、盈利能力比率、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净利率

四、可持续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不增发新股并保持目前经营效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政策(资本结构、股利支付率)条件下公司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

(三)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

  1.根据期初股东权益计算可持续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收益留存率

2.根据期末股东权益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收益留存率/(1-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收益留存率)

(五)超常增长

 1.超常增长的销售额=销售额×(1+实际增长率)-销售额×(1+可持续增长率)

  2.超常增长所需资金=实际增长情况的资产额-可持续增长情况的资产额

  3.实际增长情况的负债-可持续增长情况的负债;实际增长情况的所有者权益-可持续增长情况的所有者权益

  本期采购量=本期销售量+期末存货量-期初存货量

  本期采购支出=本期采购本期支付的货款+以前期采购本期支付的货款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在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一)资金时间价值系数之间的关系

  复利终值系数与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年金现值系数与投资回收系数互为倒数;年金终值系数与偿债基金系数互为倒数。

  预付年金的现值系数与普通年金的现值系数相比期数减一系数加一;预付年金的终值系数与普通年金的终值系数相比期数加一系数减一。

  

(二)利率之间的关系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实际周期利率之间的关系:

  实际周期利率=r/m

  i=(1+r/m)m-1

  其中:

r表示名义利率,i表示实际利率,m表示年内计息次数。

第二节 债券估价

  一、债券价值的计算

  债券价值是债券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

折现率为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二、债券价值的影响因素

  1.债券价值与必要报酬率是反向变动的

  2.债券价值与到期时间的关系(利息支付期无限小的情况、考虑利息支付间隔期的情况)

  3.债券价值与利息支付频率的关系

  折价出售的债券,债券付息期越短价值越低;溢价出售的债券,债券付息期越短价值越高。

三、债券的收益率

  平价购买的债券,到期收益率等于票面利率;折价购买的债券,到期收益率高于票面利率;溢价购买的债券到期收益率低于票面利率。

第三节 股票估价

  一、股票价值的计算

  

(一)零成长股票:

D/Rs

  

(二)固定成长股票:

D1/(Rs-g)

  二、股票的收益率

  使得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等于现金流出的折现率。

  1.零成长股票:

D/P0

  2.固定成长股票:

D1/P0+g

  3.非固定成长股票:

分阶段折现求折现率

第四节 风险和报酬

 三、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报酬

  

(一)证券组合的预期报酬率和风险的确定

  组合的预期报酬率是组合内各资产报酬率的加权平均数;组合的风险不是组合内各资产风险的加权平均数。

  

(二)投资组合的风险计量

  只要两种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1,证券组合报酬率的标准差就小于各证券报酬率标准差的加权平均数。

四、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必要收益率=Rf+β(Km-Rf)

一、资本投资评价的基本原理

  投资项目的收益率超过资本成本时,企业的价值将增加;投资项目的收益率小于资本成本时,企业价值将减少。

第二节 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估计

 一、假设不考虑所得税

  初始现金净流量=-原始投资额(长期资产投资、垫支流动资金)

  营业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付现成本=利润+非付现成本

  终结点现金净流量=营业现金净流量+回收额(流动资金的回收、固定资产残值回收)

二、假设考虑所得税

  初始现金净流量=-(长期资产投资+垫支的流动资金)

注意:

假设还要使用企业原有的资产或者是售旧购新的问题,还要考虑原有资产变现净损益对于所得税的影响。

  变现净损益=变现价值-账面净值(原值-已提折旧)

  营业现金净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净利润+折旧=收入×(1-所得税税率)-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折旧×所得税税率

  注意:

  

(1)折旧是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

  

(2)折旧抵税的年限是预计的尚可使用年限与税法规定的尚可使用年限中较短的一个。

  终结点现金净流量=营业现金净流量+回收额(流动资金的回收、固定资产残值回收)

  注意:

还要考虑固定资产残值净损益对所得税的影响

  变现净损益=实际残值-账面净值(原值-已提折旧)

三、项目系统风险的估计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税后债务成本×债务比重+权益资本成本×权益比重

  权益资本成本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确定,贝他系数的确定使用类比法

  β资产=类比公司的β权益/[1+(1-类比公司的所得税率)×类比公司的产权比率]

  本公司的β权益=β资产×[1+(1-本公司的所得税率)×本公司的产权比率]

第一节 现金和有价证券管理

  一、企业置存现金的原因

  交易性需要;预防性需要;投机性需要

  二、现金收支管理的策略

  1.力争现金流量同步(使交易性的现金余额降到最低水平)

  2.使用现金浮游量3.加速收款4.推迟应付款的支付

三、最佳现金持有量

  

(一)成本分析模式

  企业持有的现金,将会有三种成本:

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

  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具体计算,可以先分别计算出各种方案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之和,再从中选出总成本之和最低的现金持有量即为最佳现金持有量。

一、信用政策的内容

  信用政策包括:

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

  二、信用标准

  企业在设定某一顾客的信用标准时,往往先要评估它赖账的可能性。

这可以通过“五C”系统来进行。

  所谓“五C”系统,是评估顾客信用品质的五个方面,即:

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

三、信用政策决策问题

  Δ销售利润=Δ收入—Δ变动成本—Δ固定成本

  Δ应计利息=占用资金×资金成本率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日赊销额×平均收账期×变动成本率

  存货占用资金=存货平均余额

  —应付账款占用资金=应付账款平均余额

  Δ坏账损失

  Δ收账费用

  Δ折扣成本

  税前净损益>0,则政策可改变。

第三节 存货管理

  一、储备存货的有关成本

  

(一)取得成本

  

(二)储存成本

  (三)缺货成本

  二、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

  1.假设前提

  2.计算公式

  三、基本模型的扩展

  1.订货提前期(不影响经济订货批量)

  再订货点是指在提前订货的情况下,企业再次发出订单时,尚有存货的库存量。

  2.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

  注意各公式与基本模型相对比记忆。

  3.保险储备

  再订货点=交货时间×平均日需求+保险储备

  TC(S,B)=Ku×S×N+B×Kc

  求使得TC(S,B)最小的B即可。

  

二、可转换债券的基本要素

  1.标的股票2.转换价格 3.转换比率4.转换期5.赎回条款 6.回售条款 7.强制性转换条款

  

(二)商业信用的主要形式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

  (三)应付账款的决策通过计算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进行。

  

二、营运资金政策

  

(一)营运资金持有政策

  宽松的营运资金政策、适中的营运资金政策、紧缩的营运资金政策。

  

(二)营运资金筹集政策(注意各个政策的特点)

  配合型筹资政策、激进型筹资政策、稳健型筹资政策。

第八章股利分配

第一节 利润分配的内容(了解)

(1)股利分配的项目

(2)股利分配的顺序

第二节 股利支付的程序和方式(了解)

(1)股利支付的程序

(2)股利支付的方式

第三节 股利分配政策和内部筹资

  一、股利理论

  

(一)股利无关论

  

(二)股利相关论

  影响股利分配的因素包括:

  1.法律限制

  2.经济限制

  3.财务限制

  4.其他限制

二、股利分配政策与内部筹资(各自的优缺点)

  处理好三个要素的关系:

  净利润-股利=本期留用利润

  

(一)剩余股利政策

  首先确定留用利润(结合按照目标结构需要的权益资金),然后确定股利

  

(二)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

  首先确定股利,然后确定留用利润

  (三)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首先确定股利,然后确定留用利润

  (四)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首先确定股利,然后确定留用利润

第四节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

一、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相比较的特点

  

二、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对于公司和股东的影响

第九章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

第一节 资本成本

  一、资本成本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包括:

总体经济环境、证券市场条件、企业内部的经营和融资状况、融资规模。

  二、个别资本成本

  

(一)债务成本

  

  

(二)留存收益成本

  1.股利增长模型法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

  3.风险溢价法

  (三)普通股成本

三、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Σ个别资本成本×权数

第二节 财务杠杆

 一、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二、三个杠杆系数的定义公式、计算公式和相关结论

第三节 资本结构

一、资本结构原理

二、资本结构的管理

第十章企业价值评估

第一节 企业价值评估概述

  一、企业价值评估的含义

  企业价值评估简称价值评估,是一种经济评估方法,目的是分析和衡量企业的公平市场价值并提供有关信息,以帮助投资人和管理当局改善决策。

  价值评估提供的是有关“公平市场价值”的信息。

价值评估不否认市场的有效性,但是不承认市场的完善性。

  二、企业价值评估的对象

  

(一)企业的整体价值(四个方面)

  

(二)企业的经济价值

  1.区分会计价值与市场价值

  2.区分现时市场价值与公平市场价值

  (三)企业整体经济价值的类别

  1.实体价值与股权价值

  2.持续经营价值与清算价值

  3.少数股权价值与控股权价值

(四)企业价值评估和项目评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二节 现金流量折现法

一、现金流量模型的种类

  

(1)股利现金流量模型

  

(2)股权现金流量模型

  (3)实体现金流量模型

二、现金流量模型参数的估计

  

(一)现金流量的确定

  1.分为两个阶段

  2.编制预计报表

  3.根据报表计算现金流量

  实体现金流量的计算:

  

(1)实体现金流量=息前税后营业利润+折旧与摊销-营业流动资产增加-资本支出

  营业现金毛流量=息前税后营业利润+折旧与摊销

  营业现金净流量=营业现金毛流量-营业流动资产增加

  实体现金流量=营业现金净流量-资本支出

  

(2)实体现金流量=息前税后营业利润-净投资

  股权现金流量的计算:

  

(1)股权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债权人现金流量

  

(2)股权现金流量=税后利润-(净投资-有息债务净增加)

(二)后续期现金流量增长率的估计

判断企业进入稳定状态的两个标志

  在稳定状态下,实体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和销售收入的增长率相同,因此,可以根据销售增长率估计现金流量增长率。

三、现金流量模型的应用

  假设00年增长率为10%,01年增长率为8%,02年增长率为6%以后各年稳定,此时可以将02年作为后续期第一年来计算现金流量现值。

  

(1)现金流量的确定(注意拐点现金流量的确定)

  

  

(2)折现率、折现系数的确定

  本年折现系数=上年折现系数/(1+本年折现率)

  (3)计算价值

第三节 经济利润法

  一、经济收入、经济成本、经济利润和会计的不同

  二、经济利润模型与现金流量模型相比的优缺点

  经济利润模型与现金流量模型在本质上一致的,但是经济利润具有可以计量单一年份价值增加的优点,而且能够把投资决策的流量法与业绩考核的权责发生制统一起来。

 三、计算

  企业实体价值=预测期期初投资成本+Σ未来各年经济利润现值

第四节 相对价值法

 一、相对价值模型的计算公式

  

(一)市价/净利比率模型

  本期市盈率=内在市盈率*(1+增长率)

  

(二)市价/净资产比率模型

  (三)市价/收入比率模型

  二、相对价值模型的驱动因素

  三、相对价值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四、模型的修正(剔除关键因素)

第十一章期权估价

第一节期权的基本概念

一、期权的基本概念

二、期权的到期日价值

三、期权的投资策略

四、期权价值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期权价值评估的方法

一、期权估价原理

二、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

三、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

第三节实物期权

一、扩张期权

二、时机选择期权

三、放弃期权

第十二章产品成本计算

第一节 成本计算概述

  一、成本的分类

  

(一)成本按转为费用的方式分类

  

(1)可计入存货的成本,按“因果关系原则”确认为费用

  

(2)资本化成本,按“合理地和系统地分配原则”确认为费用

  (3)费用化成本,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费用

  

(二)成本按其计入成本对象的方式分类

  1.直接成本

  2.间接成本

  注意二者的区别

  二、成本计算的要求

  分清四个费用界限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间接成本分配的原则

  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因果原则、受益原则、公平原则、承受能力原则。

  四、成本计算制度的类型

  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和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的对比

第二节 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一、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通用公式

  间接项目分配率=待分配间接费用÷各产品分配标准合计

  某产品应分配间接费用=分配率×该产品分配标准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通常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等。

二、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

 

(一)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成本分配方法

  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2.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3.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4.约当产量法

  5.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

  6.定额比例法

三、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

  联产品的分配方法:

售价法、可变现净值法、实物数量法

第三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一、品种法的基本特点

二、品种法举例

第四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一、分批法的基本特点

二、分批法举例

第五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一、逐步结转分步法

二、平行结转分步法

第十二章成本性态与本量利分析

第一节成本性态分析

一、成本按性态的分类

二、成本估计

第二节 成本、数量和利润分析

一、成本、数量和利润的关系

 基本的损益方程式

  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方程式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注意:

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的概念;

  区分制造边际贡献和产品边际贡献;

  变动成本率和边际贡献率二者之和为1。

二、盈亏临界分析

  盈亏临界点和安全边际的确定

  1.用销售量表示

2.用销售额表示

  3.盈亏临界点作业率或者安全边际率

  关系公式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利润=安全边际×边际贡献率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三、影响利润各因素变动分析 

(一)分析有关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套用本量利基本方程)

(二)分析实现目标利润的有关条件(已知利润倒求某一参量)

(三)敏感分析

  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参量值变动百分比

  根据敏感系数绝对值的大小衡量敏感与否。

第三节变动成本计算

一、变动成本计算的特点

二、变动成本法的应用

第十三章标准成本管理

第一节 成本控制概述

  一、成本控制的原则的含义及应用

  二、成本降低和成本控制的区别

第二节 标准成本及其制定

  一、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相对比的特点

  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相对比的特点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第三节 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

  一、各成本项目差异的计算

  二、差异的责任归属

  三、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与闲置能量差异的区别

第四节 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

  一、标准成本系统账务处理的特点

  1.存货账户只登记标准成本;

  2.专门设置差异账户来记录各种成本差异;

  3.在会计期末对成本差异进行处理(两种方法)。

  二、标准成本系统账务处理程序

第十五章业绩评价

第一节 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

  一、成本中心的含义

  二、成本中心的类型(标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注意书上的例子)

  三、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

  标准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

既定产品质量和数量条件下的标准成本

  费用中心的考核指标:

费用预算

四、责任成本

  1.责任成本是特定责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

  2.责任成本计算的特点

  3.确定可控成本的原则

第二节 利润中心的业绩评价

  一、利润中心的含义

  二、利润中心的类型

  三、利润中心的考核指标(计算及特点)

  边际贡献、可控边际贡献、部门边际贡献、部门税前利润

  四、内部转移价格

  四种转移价格的含义、适用范围及特点

第三节 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

 一、投资中心的含义

  二、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

  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指标的计算以及优缺点

第四节部门业绩的报告与考核

 一、成本控制报告

 二、差异调查

 三、奖励与惩罚

 四、纠正偏差

第十六章作业成本计算与管理

 第一节作业成本计算

 一、作业成本法的涵义

 二、作业成本法的程序

 三、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第二节作业成本管理

 一、作业成本管理概述

 二、产品盈利分析

 三、生产作业分析

 四、资源耗用模型和短期经营决策

第十七章战略管理

第一节战略管理概述

 一、战略的涵义

 二、战略管理的涵义

 三、战略管理的过程

 四、战略管理理论

第二节战略分析

一、影响战略的外部因素分析

二、影响战略的内部因素分析

三、SWOT分析

第三节战略制定

一、总体战略的选择

二、竞争战略的选择

第四节财务战略

一、基于发展阶段的财务战略选择

二、基于创造价值/增长率的财务战略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