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优质课《纸桥》大班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5569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优质课《纸桥》大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幼儿园优质课《纸桥》大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幼儿园优质课《纸桥》大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幼儿园优质课《纸桥》大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幼儿园优质课《纸桥》大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幼儿园优质课《纸桥》大班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幼儿园优质课《纸桥》大班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幼儿园优质课《纸桥》大班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幼儿园优质课《纸桥》大班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幼儿园优质课《纸桥》大班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幼儿园优质课《纸桥》大班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幼儿园优质课《纸桥》大班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幼儿园优质课《纸桥》大班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优质课《纸桥》大班教案.docx

《幼儿园优质课《纸桥》大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优质课《纸桥》大班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优质课《纸桥》大班教案.docx

幼儿园优质课《纸桥》大班教案

《纸桥》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

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纸桥》大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纸桥》大班教案1

  一、设计意图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大班科学活动《纸桥》通过情境式设计鼓励幼儿挑战困难,运用对纸张的改变进行自由探究、分享经验、逻辑推理,鼓励幼儿在多次的互动探究中发现不同形式的纸桥面的特点。

  二、活动目标

  1.在玩纸过程中积累改变纸的形状可以使纸桥的承重能力发生变化的经验。

  2.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纸的承重力的探索感知,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三、活动过程

  科学活动需要教师设计一个严谨的教案,所以在活动设计时我们就将搭建纸桥时的一些不定因素进行了排除,比如说河的宽度要一样,桥墩的宽度也要一样,因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出现的情况也会不一样,比如桥墩的距离不一样,那么桥面的承重也不一样,所以今天的活动重点是让幼儿探索桥面变化后承重力有没有变化。

孩子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是引导幼儿,幼儿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哪一种纸桥最坚固。

  在一开始设计时我将活动设计为三部分,也加入了一些记录表请幼儿记录,先是设计情景开展造纸桥活动,第二部分请幼儿用积木检验是否可以通行,第三次是在探索发现哪一种方法的桥面最坚固。

后来在试教中发现记录表放置在活动中起到的作用并不大所以舍弃了,同时我们也发现大班幼儿的经验积累已经很充分了,所以在试教后决定将造桥和检验桥是否可以通行放置到了同一环节,再在第三环节拓宽幼儿思维让幼儿在探索发现更多的方法,比一比哪一种方法可以使桥更坚固。

  试教时,我总害怕孩子没有朝我想的方向进行,所以就在幼儿没有探索后就讲出了各种方法,使得幼儿只是在检验我讲述,而没有很好的进行思考探索。

后来在刘老师和周老师的强调后,我也更加的明白科学活动需要是教师的引导以及幼儿的探索,要给予幼儿更多的机会自己讲述自己探索。

所以整个活动从幼儿出发,尽量引导幼儿观察、体验、探究、思考,调动孩子进行探索学习,从根本上改变幼儿被动学习的局面,让他们轻松愉快地进行探索,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习的境界。

  在活动呈现的时候我也发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比如说在幼儿的每一次操作后进行梳理时没有讲到点上,没有让幼儿很好的了解更深一层次。

所以在活动中有一些混乱。

希望在一次次的科学活动中我对科学课堂的理解也能更进一步,对科学活动的开展也能更加顺手。

《纸桥》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发现改变桥面形状可以使纸桥承重力发生改变。

  2.通过自我检验及与同伴之间的相互比对,获得不同造型桥面有着不同承重力的经验。

  3.积极动手动脑,体验探索与交流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家家红瓶子每人2个、A4纸每人半张、自制小河每人一条、雪花片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发现改变桥面形状可以使纸桥承重力发生改变。

  活动难点:

探索增加纸桥承重力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情境故事导入:

《小马过河》,激发幼儿兴趣。

  1.师:

小马带着三个雪花片怎样才能过河呢?

  2.引导幼儿了解桥的结构。

  师:

今天让我们用纸和瓶子来帮小马造一座桥吧!

桥都有哪些部分组成呢?

  3.提出要求,幼儿尝试搭建纸桥。

  二、探索增加纸桥承重力的方法。

  1.引导幼儿把三个雪花片放到桥面上,看纸桥是否能承受。

  师:

桥除了美观,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承载物体。

刚才你们造了各种各样的纸桥。

现在我们就来试一试,你设计的纸桥能不能帮小马顺利地带着雪花片过河?

请把雪花片放在桥的中间试一试!

  2.抛出问题:

发生了什么?

你的纸桥能承受住三个雪花片的重量吗?

那怎样才能让纸桥承受住三个雪花片的重量呢?

  3.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请成功的幼儿上前演示自己的操作方法。

  5.教师小结:

原来改变桥面的形状可以增大纸桥的承重力。

  三、再次操作,看谁的纸桥最坚固。

  1.提出操作要求:

在不改变桥的长度和桥墩数量的情况下,让所有的雪花片都站在纸桥上就是胜利者。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验证成功幼儿归纳的优秀经验。

(如果成功者不多,教师可以演示桥面折成波浪的方法)

  

(2)评出最牢固的纸桥。

引导幼儿探索能让纸桥更坚固的方法。

  四、集体交流总结

  1.归纳小结:

桥面折叠后拱起来能承受更多的力,桥面折叠成波浪能承受更多的力。

改变桥面形状能增大桥的承受能力,所以能让我们的纸桥更坚固。

建筑师们也是根据这些原理,建造了许多坚固的桥,如美国的金门大桥和中国的赵州桥。

小朋友只要多动脑筋多动手,也能成为伟大的工程师。

  2.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拱形桥。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区角中探索能让纸桥更坚固的方法。

《纸桥》大班教案3

  大班科学:

有趣的纸桥

  活动名称:

科学:

牢固的纸桥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操作,知道改变纸的形状可以使纸桥的承受能力发生变化。

  2、鼓励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感知,同样的纸折成山形最牢固,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活动,萌发幼儿对物体呈种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1、人手一张A4纸,两个油泥盒子,一根吸管。

  2、每组一盒塑料积木。

  3、折纸扇,石棉瓦,平常的瓦片等等。

  1、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

你见过桥吗?

是什么样子的?

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平常我们见过的桥都是用水泥钢筋或者木头做成的,今天我们也要做一座自己的小桥,这座桥能够放一块积木在上面。

  教师介绍材料:

积木、纸、吸管。

  提出要求:

两块积木座桥墩,吸管是桥下面的流水,纸用来做桥面。

  2、幼儿制作纸桥。

  1幼儿进行第一次操作,并请做好纸桥的幼儿将纸桥展示在桌子上。

  提问:

你成功了吗?

你是怎么做的?

  教师进一步提出要求:

这次要在桥上放三块积木,你可以把你的纸桥变一变。

  2幼儿进行第二次操作,并将完成的作品放在桌子上。

  提问:

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你的纸发生了什么变化?

游戏:

比比谁的纸桥最牢固?

  刚才大家做出的纸乔都能够放三块积木,现在我请大家来比赛,看看谁做的纸桥能够放的积木最多?

  (提出要求:

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比赛,并数一数最多在桥上能够放多少积木)

  从每组选一个小朋友上来展示:

比一比谁的纸桥最牢固。

  讨论:

你做的纸桥最多能够放几块积木?

为什么你的纸桥能够放这么多积木?

  3、帮助幼儿了解简单原理

  结论:

“当纸弯曲之后能够承受的重量变大,弯曲的次数变多,承受的重量也就变大了,而且弯曲的次数越多,承受的重量越大,纸桥也就越牢固。

  4、扩展幼儿的经验,日常生活当中,你还发现哪些东西是利用弯曲后来使它便牢固的?

(瓦、折纸扇、瓦楞纸等等)

  5、总结,激发幼儿对物体呈种现象的兴趣。

  活动延伸:

  请幼儿制作山形的纸桥,通过弯曲次数的变化,看看谁的纸桥最牢固。

《纸桥》大班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尝试,发现同一个物体改变它的形状,它的承受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变。

  2、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及探索愿望,并能与同伴合作分享自己成功的体验。

  4、培养幼儿凡事动手试一试的思维方式,在不断的动手尝试中体验实践的意义。

  5、让幼儿了解创造发明并不神秘。

  二、活动资源准备:

  1、广告纸若干、易啦罐做成的“小国王”若干、椅子、积木若干。

  2、电脑课件故事《纸桥》

  三、活动过程:

  1、利用课件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与兴趣。

  师:

小朋友你想去童话王国吗?

好,现在我们一起进入童话王国,看看童话王国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一边看一边动脑筋想问题。

  2、幼儿根据课件提出的问题,利用操作材料自由地探索。

  

(1)师:

“小朋友你们想当建筑师帮助纸国王用一张纸造一座坚固的纸桥吗?

瞧,纸国王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纸宝宝,你们能把这一张纸宝宝变形,让它变成一坐可以让国王站上去的纸桥吗?

  

(2)师:

“小朋友真聪明你们把纸宝宝变成波浪型的纸桥,国王就可以站桥上了,真棒!

  3、在幼儿已经了解把纸变形的基础上,拓展幼儿的思维,让幼儿了解,一张纸改变了形状它所承受的力也不同了。

激发幼儿带着问题继续实验,并向同伴说说自己成功的桥是怎样做成的,可以做成怎样的纸桥。

  

(1)师:

“小朋友,真棒做了这么多的纸桥,谁能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的纸桥是怎样做的?

  

(2)师:

“小朋友你能告诉老师你的新发现吗?

(纸改变了形状后它承受的力也改变了)

  (3)师:

“小朋友,你们真棒帮国王造了一座坚固的纸桥,国王可高兴了,可是他说波浪型的纸桥不好走,走起来很难受,还想请聪明的小朋友帮帮他,让波浪形的桥面可以平整一点,好走一点,你们谁想到了好办法?

在桥面上在放些什么?

(放多一张纸)

  4、游戏体验,师幼合作利用纸桥的原理造一座“快乐桥”。

  

(1)师:

“瞧,现在国王可以舒舒服服地过桥,去看看美丽的世界了。

  

(2)师: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做工程师用纸宝宝为我们造一座快乐大桥,你们可以去邀请客人老师一起来帮忙。

”(幼儿造桥)

  小百科:

纸广泛流传,普遍为人们所使用,造纸技术进一步提高,造纸区域也由晋以前集中在河南洛阳一带而逐渐扩散到越,蜀,韶,扬及皖,赣等地,产量,质量与日俱增。

造纸原料也多样化,纸的名目繁多。

《纸桥》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知道纸桥的承重力与物体的放置位置、桥面形状及桥墩的数量有关。

  2、探究纸桥承重力度,掌握简单的记录方法,学会记录、交流实验结果。

  3、乐于参加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难点:

  了解物体的放置、桥面的形状及桥墩的数量等能够影响纸桥的承重力度。

  动手改变纸桥承重力量,交流、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积木桥,背景音乐,白纸,双面胶,雪花片,记录表每组两份,1-10数字卡片,不同高度的纸筒若干,硬币若干等。

  经验准备:

家园合作,引导幼儿认识并知道生活中不同桥的造型,如:

平面桥、石拱桥,索桥、吊桥……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境故事导入:

《小马过河》

  出示提前摆放好的积木桥与用雪花片拼插好的小马,播放背景音乐《绿色通道》并讲故事,引入活动主题。

  二、基本部分

  1、创设情景,小马闯关一:

探索搭建不同的桥

  

(1)以幼儿提前了解到的生活中各式各样桥的造型为基础,教师实际操作,引导幼儿搭建平面桥,幼儿观察,启发幼儿探索拱形桥面的搭建方法。

  师:

小朋友们还记得之前爸爸妈妈给你看的桥吗?

今天我们动手自己来建座漂亮的小桥吧!

  

(2)五人一组,把幼儿分成人数相等若干组,引导幼儿利用提供的白纸作为桥面、不同高度的纸筒作为桥墩,搭建平面和拱形两种不同造型的纸桥。

  (3)引导幼儿猜测不同桥面的承重情况。

  师:

小朋友们小马想带着身上所有的雪花片过河,你觉得他能过去吗?

  哪座桥小马能顺利通过?

  2、创设情景,小马闯关二:

操作实验,验证猜想,评选大力纸桥。

  

(1)介绍图表,引导幼儿用数字贴图的形式记录实验结果。

  

(2)请每组幼儿分别把雪花片放到搭建好的平面桥上,发放第一张记录表,比赛放置雪花片的数量并把相应的数字卡片贴到图表中。

  师:

比赛开始,看看哪组小朋友在桥面上放置的雪花片数量最多?

  (3)相同的方法,请幼儿把雪花片放置到拱形桥上,并记录结果。

  (4)请幼儿依据记录图表交流、分享自己的成果。

  师:

A:

请每组的小朋友分享一下你们组平面桥和拱形桥分别放了几个雪花片?

你认为哪种形状的桥是大力桥?

  教师小结:

纸桥的承重能力与桥面的造型有关。

  B:

请获胜组的小朋友说一说你们的方法是什么?

  教师小结:

纸桥的承重能力与物体放置的位置有关。

  3、创设情景,小马闯关三:

为大力纸桥加力。

  

(1)依据教师的总结和每组幼儿的分享发放第二张记录表,引导幼儿调整雪花片的放置位置尝试重新放置,验证大力之桥的承重力。

  

(2)引导幼儿添加1个桥墩,增加纸桥的承重力,并记录结果。

  师:

小朋友们想一想:

小马想把雪花片和钱币都从小桥上运过去,怎样才能使小桥运送更多的东西呢?

  (3)请幼儿依据记录表分享实验结果。

  师:

A:

你是如何做到把所有的雪花片都放到纸桥上的?

  B:

放置了几枚硬币、几个雪花片?

  教师小结:

纸桥的承重能力与桥墩的数量有关。

  4、创设情景,小马闯关四:

总结——谁是真正的“大力王”?

  师:

小朋友们,你知道那种小桥最有力量吗?

  怎样才能使纸桥变得更有力量呢?

  

(1)改变桥面的造型。

  

(2)改变物体放置的位置。

  (3)改变桥墩的数量。

  三、结束部分:

游戏结束——“谁是游戏王”

  把之前幼儿在家中了解到的生活中各式各样桥的造型图片再次展示给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复习桥的名字,同时分成不同的组带领幼儿一块儿做游戏,比比谁记住桥的名字最多,记得多的一组获胜,即为本次的“游戏王”。

  活动延伸:

  ——生活实践

  请幼儿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附近的小河边或小湖边观察有什么形状的小桥,并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纸桥》大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了解物体放置方法、改变桥面形状、桥墩多少与纸桥承重力的关系。

  2、通过自我检验及与同伴之间的相互比对,不断探索增加纸桥承重力的方法。

  3、积极动手动脑,体验探索与交流的乐趣。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积木桥墩(桥墩固定)、白纸、雪花片插在小木棒上(每份数量相同,用于操作与测量)

  【活动过程】

  一、纸桥有多坚固。

  1、介绍纸桥和测量方法,让幼儿猜猜:

纸桥上能放多少雪花片?

  2、交代操作要求:

  

(1)可以通过折一折,卷一卷的方法改变桥面形状。

  

(2)雪花片可以随意摆放,但必须要放在桥面上。

  (3)听到教师的口哨声必须马上集合。

  3、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正确取放雪花片。

  

(2)引导幼儿尝试新的方法。

  4、交流。

  

(1)请成功的幼儿介绍优秀经验。

  

(2)对比和评价操作方法相似,结果却不同的纸桥,分析原因。

  (3)让操作失败(桥倒塌,雪花片散掉)的幼儿分析失败的原因。

  教师小结,引出第二次操作。

  二、谁的纸桥最坚固。

  1、提出操作要求:

让所有的雪花片都站在纸桥上就是胜利者。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验证成功幼儿归纳的优秀经验。

  

(2)引导幼儿探索能让纸桥更坚固的方法。

  3、交流。

  

(1)评出最牢固的纸桥。

(如果成功者不多,教师可以演示桥面折成波浪的方法)

  

(2)请成功的幼儿归纳优秀经验,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A桥面更宽更厚能承受更多的力。

  B桥面折叠后拱起来能承受更多的力。

  C桥面折叠成波浪能承承受更多的力。

  D把雪花片放在桥墩上能放更多。

  三、我们的长江大桥。

  1、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桥墩和纸,要求小组成员合作造出长江大桥,放上所有的雪花片。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创新方法。

  

(2)引导幼儿相互合作。

  3、展示幼儿作品。

  4、教师小结:

桥墩能起到支撑的作用,改变桥面形状能增大桥的承受能力,所以能让我们的纸桥更坚固。

  建筑师们也是根据这些原理,建造了许多坚固的桥,如美国的金门大桥和中国的赵州桥。

小朋友只要多动脑筋多动手,也能成为伟大的工程师。

  【活动反思】

  1、实践活动的要求应该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这次活动我只安排了一次总体要求,忽略了学生们在实践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错失了层次的把握,应该分阶段设计活动内容,指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改变形状”是承重力不同的关键。

  2、实践活动中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并给予客观的评价。

本节课中我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记录单”的办法给学生一个评价的平台,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有评价他人和自我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有利于今后的实践活动的开展,这个“评价单”会起到一个无形指挥棒的作用,让合作学习在有序的组织下,和谐的进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通过这节课的实践操作,使我认识到我对综合实践学科特点的把握还有不足之处,今后我会严谨的学习课程改革的理论,将最新的理念运用到活动设计上,提高自我的设计综合活动的能力,提升业务素质,做一个践行综合实践改革的教育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