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18377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9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

《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

从社会经济系统的角度来看,企业作为资源转换体,它的功能就是将各种社会资源转换成为有用的商品和服务,从而来满足社会的需要。

通过资源的有效转换,为企业提供了经济效益,同时财富的不断增加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就业、保护环境做出了贡献,促进所在地区的发展。

按照企业的规模来划分,我们通常把企业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但是在不同的领域对大中小企业的划分又有不同的标准。

以工业企业来说,大型企业的注册资金在4亿元以上,从业人员数在2000人以上,销售额在30000万元以上,资产总额在40000万元以上。

按照企业法律形式可以分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下面的案例中我分析的大型企业就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2.2财务困境的概述

(1)财务困境的界定

财务困境又称为“财务危机”或“财务困难”,对于财务困境国内外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对它的研究一直都是财务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虽然国内外学者都对财务困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其中的分歧不断,争论不断,至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国外学者Altman认为财务困境是一种经营不善、现金流短缺或者无力支付债务,从而濒临破产的状态。

而Beaver认为企业宣告了破产、债券违约、银行透支、未支付优先股利才是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表现,他把财务困境的涵义扩大了。

本文中的财务困境是指企业因丧失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而无法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

表现为企业处于经营性现金流量不足以抵偿现有到期债务,而被迫采取更正行为的境况。

我国较多大型企业为上市公司,若上市公司因财务状况异常,发生连续亏损而被采取特别处理,股票前加“ST”标志的,则意味着陷入财务困境。

(2)财务困境的表现形式

财务困境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企业严重亏损及现金流量不足;

第二,不能支付优先股利,无力偿债、资不抵债,存在违约风险,违约可以是技术上的,也可以是法律上的;

第三,破产清算。

这三种困境状态的逻辑关系是,企业严重亏损以及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将导致不能支付优先股股利,无偿债能力,资不抵债,最终将导致企业破产。

总体体现在图2:

图2企业财务困境图

(3)财务困境的特征

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危害性,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财务困境都会不同程度地给企业造成破坏、混乱和恐慌;

第二,紧迫性,一旦发生其破坏性的能量就会被迅速释放并呈快速蔓延之势;

第三,非偶然性,形成财务困境的原因很多,最主要问题在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不善所致;

第四,渐进性,当内部管理混乱的状态持续一段时间,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财务困境就会出现。

所以,当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后,不仅仅会使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遭受损失,而且会影响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产生的后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财务结构明显恶化。

长中短期的债务搭配不当,长中短期的投资比例失调,生产结构不合理,资产中存货、应收账款比例过大;

第二,信誉不断降低。

信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一旦信誉遭到迫害,那么企业筹资融资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第三,经济效益下降。

企业一切经营活动最终成果体现在经济效益,销售额下降的同时成本不断上升,那么盈利就会缩减,甚至出现亏损。

3我国大型企业财务困境的现状及形成的原因

3.1我国大型企业财务困境的现状

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大风暴,全世界许多大企业和大集团纷纷陷入了财务困境,濒临破产倒闭。

中国大批出口加工企业一夜倒闭,特别是浙江一带的企业几乎都卷入了风暴。

在2008年最后三个月中,约有4525家企业破产,较上年同期增长54%,2008年总计有15535家企业破产,较2007年增加24%,比如咱们熟悉的三鹿奶粉就是当时典型例子。

还有中国最大的造纸企业——玖龙,就因开支大,无力还贷款而破产。

再看近年来,2012年,我国大型造船企业频频破产。

今年,就连我国最大全球四大光伏企业之一的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因陷入财务困境越来越深而宣布破产。

再说那些上市的大型企业,2012年共2494家上市公司中有47家公司净资产为负值。

据证券时报数据部统计,截至今年2月份,共有1616家公司公布业绩预告,153家公布业绩快报,22家公司公布年报。

在这1758家公司中,有98家公司亏损亿元以上,17家公司甚至巨亏10亿元以上。

如表1所示,巨亏公司除了大部分为钢铁企业外,中兴通讯亏损28亿元排名第九,该公司第四季度在前三季亏损17亿元的基础上再亏10亿元,从2011年盈利20.6亿元到2012年度亏损27亿,净利润同比下降231%。

2011年4月上市的庞大集团也在上市第二年开始大幅亏损,从上市当年盈利6.5亿元到2012年亏损2.8亿元,净利润下降204%。

表12012年大型企业亏损情况

单位:

亿元

排名

名称

净利润

1

*ST远洋

-95.5916

11

*ST彩虹

-17.2242

2

中国铝业

-82.3375

12

S上石化

-15.4847

3

中国中冶

-69.5150

13

天威保变

-15.2463

4

*ST鞍钢

-41.5700

14

云维股份

-11.7076

5

马钢股份

-38.62323

15

新钢股份

-10.4444

6

山东钢铁

-38.3651

16

振华重工

-10.4367

7

安阳钢铁

-34.9784

17

蓝星新材

-10.3926

8

华菱钢铁

-32.5447

18

航天机电

-8.8926

9

中兴通讯

-28.4096

19

一汽汽车

-7.5647

10

*ST韶钢

-19.5159

20

中粮屯河

-7.3657

数据来源:

网易财经

再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济南轻骑曾经就两次陷入财务困境,第一次在2002年,当时企业总资产在几年间从10亿迅速上升至40亿,于是企业到处并购扩张,高速扩张占了企业大量资金,企业的主营业务逐渐萎缩,企业不得不负债经营,资产负债率高达267%,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困境;

企业在中间几年是在多年亏损和微利之间不断地徘徊,经过了两三年的恢复,企业有利稍微的好转,可是好景不长,企业在2010年再度陷入财务困境,导致这第二次困境因素有许多,比如市场竞争激烈、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禁止摩托车的政策,以及第一次困境遗留的问题等等。

由此可见,我国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现象一直没有好转,每年都有大批大型企业由于财务困境而处于破产的边缘。

3.2我国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

3.2.1内部因素

(1)大型企业出现现金流量管理不善

第一,应收账款数额巨大甚至形成坏账。

以国内大型工业企业为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全国大型工业企业应收账款总额82189.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7.63%,比流动资产总额增速快了5.6个百分点。

应收账款总额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流动资产总额的比重为22.68%,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08%。

全国大型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12.05次,比去年同期降低0.02次“应收账款规模正呈现出规模大、风险高的特点。

另据我们对大型企业财务状况的监测,去年大型企业财务安全状况是近十年来最大的。

”这是一位资深的学者在论坛上讲的。

表1显示,这些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下降,凸显企业面临资金紧张局面。

大型企业本身资金规模比一般企业大很多,所以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很多贷款,而且在企业运作状况良好,盈利较多的时候贷款会更多,但一当企业出现财务方面的问题,急需用资金时,就会想要收回贷款来解决需要,可是这些巨大的贷款又迟迟收不回,从而导致大型企业应收账款数额过大,账龄过长,慢慢地这些应收账款就形成坏账,企业的流动资金就会逐渐缺乏,给企业资金周转带来困难。

而且很多大型企业的销售部门常常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只注重账面上的高收入而没有对客户的信用状况深入地进行了解就赊销,忽略了款项能否及时收回的风险。

而财务部门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地控制、考核,致使大型企业存在“报表盈利,账上无钱”的现象,严重的会出现“盈利破产”的现象。

表22012年中期大型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

2012年中期应收账款

2012年中期营业收入

2012年中期应收账款(万元)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万元)

同比(%)

三钢闽光

32.75

-57.99

895,558.36

-5.44

101,968.12

54666.17

%ST铜钢

0.01

-99.4

1,075.40

7.19

542.34

21930.7

史丹利

20.61

-23.32

271,848.80

17.81

20,225.62

17461.82

荣华实业

0.92

-99.93

15,822.06

10.79

861.67

16366.4

深振业A

10.26

151,370.72

41.64

109,954.13

14746.38

东方财富网

第二,存货大量积压。

2012年,全国50家大型的服装企业库存合计约570亿,相比2011年,上述50家大型服装企业库存533.73亿,同比增长6.76%。

此外,中银绒业、大杨创世、华孚色纺、美邦服饰在2012年的存货都超过20亿,从上可见这些大型的服饰企业存货之高。

许多的大型企业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业绩辉煌的时候大量生产产品,以确保产品在市场上的供求,可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对市场的考察,或是对竞争对手产量的考察等等,一旦市场上产品呈现饱和状态,供大于求时,就会导致产品大量积压,产品卖不出去了,那么大型企业的业务收入就会大大的减少,直接影响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

所以产品销售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要获得持续的资金收入,就必须保证产品销售渠道的畅通。

大型企业的产品过剩还有一个原因是存货周转速度慢,加上如果存货没有很好地管理,那么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也将是一笔不晓得的损失。

第三,生产成本费用过高。

我们都知道“利润=总收入-总成本”,所以生产成本也是影响大型企业利润的一个重要因素。

生产成本一般由料工费三部分组成。

随着现在全球经济的发展,我们对资源是急切需要。

但由于人们对资源的不合理开采、浪费,致使全球资源现在是相当匮乏,进而导致原材料价格逐步上升。

像是大型企业对原材料需求比一般企业更大,所以大型企业在原材料这块的花销占比很大。

大型企业的从业人员都在2000人以上,那么这些员工的薪酬支付也成了大型企业的重大负担,如果企业经营状况持续下滑的话,就会造成人员冗余,人工成本更大。

大型企业经营中免不了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一旦企业盈利减少,这些费用同样加重企业财务上的负担。

比如广州浪奇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23亿,同比增长57.51%,但净利润仅有2340.07万元,同比只增长了3.04%。

原因在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上人力成本和运输成本的增加,是主营业务成本达到了30.30亿,同比增长64.06&

可见,大型企业生产成本费用过高也是影响企业财务的重要因素。

(2)大型企业负债过度

在2012年,我国的光伏业受到重创,许多大型光伏企业纷纷亏损,陷入财务困境。

比如无锡的尚德,在其第一季度财报发布时已经承认,“债务负担使公司破产的可能性”已成为投资者应持续关注的风险。

财报显示,尚德电力第一季度毛利率仅为0.6%,而总债务却达到35.8亿美元。

2012年一季报显示,尚德的负债率高达81.66%,账面现金仅为4.74亿美元。

与此同时,眼下的尚德还背负着沉重的到期债务偿债压力。

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3月份尚德到期短期债务为15.75亿美元,可转债5.11亿美元。

 此外,尚德的银行贷款也从2005年底的0.56亿美元,攀升至去年底的17亿美元,不到7年暴增近30倍。

图3无锡尚德2011-2012年资产负债情况

新浪网

虽然适度的负债经营可以让企业获得财务杠杆效应带来的收益,但是,许多大型企业管理者却没有意识到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当总资产收益率大于借款利率时,举债能够为企业带来积极效应;

另一面当总资产收益率小于借款利率时,举债会给企业带来负面效应。

过度的负债会使企业的支付能力变得非常脆弱,甚至还会出现支付危机。

一旦企业信用链条上某一环节出现了故障,或者到期债务无法及时用现金来偿付,就会陷入财务困境。

大型企业也会出现债务结构不合理,包括企业使用的长短期债务的结构和所有债务的到期日结构不合理。

如应当筹集的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负债,加大了风险;

应筹集的短期资金却采用了长期负债,加大了资金成本。

债务到期日过分集中也会使企业面临巨大的还款压力。

在大型企业发展过程中,仅仅依靠自身资金是不够的,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来筹集资金,如发行股票、公司债券、银行贷款等等。

在企业选择资金来源时若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盈利能力和承受能力,没有处理好融资渠道、方式、额度和偿还期问题的话,将直接影响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的稳定。

(3)大型企业主营业务逐渐萎缩或缺乏竞争力

中国网2012年8月份报道皖维高新12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三大主营业务全面萎缩,报告期内利润率出现近50%的下降,除去投资收益后,公司净利润仅有580万。

如表3所示:

表3皖维高新报告期内主营业务变动情况

行业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营业利润率

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

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

营业利润比上年增减

化工

892,972,168.99

808,465,155.65

9.46%

-9.02%

-11.16%

2.18%

化纤

174,644,786.16

125,048,367.66

28.40%

-28.38%

-35.98%

8.50%

建材

226,790,400.97

186,380,706.42

17.82%

-35.43%

-12.86%

-21.29%

中国财经网

所有企业只有具备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大型企业也不例外。

所以首先,企业应当拥有一个具有竞争能力的核心产品,然后,围绕核心产品再考虑是否要进行多元化经营。

没有根植于核心竞争力而实行盲目的多元化发展战略不但不利于企业在外部扩张中培植新的核心竞争力,反而有可能使原本的竞争优势也丧失殆尽。

如果新项目挤占了优势主业的资金却不能带来相应的经济利益,就会拖垮优势主业,最终导致企业内部整体因资金匮乏而陷入财务困境。

2012年就报道泉州两家大型纺织企业:

凤竹和协盛协丰。

凤竹纺织虽然上半年实现盈利,但是其主营业务亏损了3278.82万元,协盛协丰上半年的营业额也下跌了17.5%,毛利更是下跌53.3%,共计亏损2780.8万元。

主营业务的大幅缩水,成为这两家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主因。

很多大型企业在运作初期因为拥有了核心竞争力而突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竞争对手的出现,同等或者类似的产品相继涌现,如果企业没有对自己的核心产品进行维护,那么主营业务就会逐渐萎缩,大型企业就会面临财务困境。

(4)大型企业内控不到位

虽然大型企业制订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同样会有内控制度的不健全,管理人员权责不明的现象。

大型企业内部各部门管理人员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高管人员间,在资金使用管理,利益分配上经常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

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滥用职权、营私舞弊,监察审计人员与企业部门互相勾结的现象也屡屡存在,纵使大型企业有再全面的内控制度,也往往发挥不了真正的作用。

而且很多大型企业负责人员本身能力有限,虽有良好的内控制度,但执行力不够,无法察觉违规行为,也无法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损失扩大。

这些问题造成内控失效,使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5)大型企业治理结构的不合理

这里分析的是大型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它们的股权结构中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点,在大企业国有股和法人股不流通的情况下,如果股权非常分散,控股股东对企业资源的侵害将因为找不到最后负责的大股东而更加难以遏制,企业就更容易陷入财务困境;

第二点,企业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小且分散,非流通股股东在股权结构中比例较大,股权集中度较高,使得控股股东容易操纵董事会和管理层,而且大股东的行为缺少有效制约,使得企业的正常经营受到严重干扰,处于不健康的财务状况中。

再说大型企业关联方方面,大型企业因为自身的因素往往存在很多关联方,这些关联方是避免不了,就会出现关联方交易频繁。

大型企业通过关联交易向企业转移利润,保住其再融资资格,实现“圈钱”的目的;

再通过关联交易甚至直接划转资金,名目张胆地占用企业的资产,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最后,大型企业因为本身资格够硬,规模大,社会地位较高,所以往往会对外担保,但这些巨额担保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一旦被担保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担保责任变为实际负债,大比例的担保损失导致企业业绩大幅下滑,大型企业就极容易由此陷入财务困境。

3.2.2外部因素

(1)激烈的市场竞争

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面临同一个问题就是市场竞争激烈。

大型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地位决定了盈利能力的高低,如果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缺乏核心竞争力,或者是主营业务没有太大的突出特点,那么企业的利润率将会大幅下降,从而导致企业亏损,陷入财务困境。

竞争规律体现在五种竞争力上:

新对手入侵,替代品的威胁,客户的侃价能力,供应商的侃价能力,以及现存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

经营者在制定决策时要充分认识和考虑以下几点:

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潜力与生命周期,竞争者的优势与劣势,替代产品的威胁,消费者偏好的改变,原材料市场的变化,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等,这样才有助于趋利避害,必要时及时做出调整。

在2012年7月,运动服市场前十位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合计为67.4%,超过2/3的市场被前十位品牌占据。

其中,两个外资品牌NIKE和adidas占据前两位,本土品牌李宁排在第三,第四位以后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均不到5%,竞争相当激烈。

(2)宏观经济状况影响

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对企业的发展影响重大。

大型企业同样也免不了受经济周期的变化的影响,经济繁荣和萧条期,企业都将呈现不同的经营模式以应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经济萧条时客户需求下降,产品价格随之下降,销售额也下降,加剧市场竞争,企业利润减少,如果没有及时为适应宏观经济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就有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

(3)国家政策不断变化

为了整体利益,国家往往制定一些政策、法律、法规对某些行业进行调整,这些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国家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证券监管规定、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企业破产法都是影响财务困境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能会对一些大型企业的生产要素、产品市场份额,或者产品销售价格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减少大型企业的利润,使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4)体制因素

上市公司多为大型企业,很多都是由原来的国有制企业改制而来的,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甚至受到政府部门的过度干预,使得许多大型企业不能够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来运作。

截至2007年12月31日河南36家上市公司中,国有控股就有25家,占到总数的69.44%。

河南政府给这些大型企业安排兼并当地一些困难企业、解决职工就业等政策性任务。

这些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受到了河南政府的干预,不能完全按市场化来运作。

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人员大多直接由政府任命,这下大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经营思想理念陈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只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却没有商业头脑,从而使得企业的经营机制没有完全改变过来,也没有建立起完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所以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与这些因素也密切相关。

 

4避免大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对策

就不同的大型企业而言,导致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各有不同,所以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所不同,对应的措施也各种各样。

4.1从内部来分析

(1)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可以预知财务危机的征兆。

当可能危害大型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经营者提早做好准备或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财务损失,并控制危机的进一步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