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8465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5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docx

《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docx

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

政治常识重点、难点突破要点

核心问题讲的是国家权力的分配问题

前言:

▲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决定

政治经济

反作用

政治根源于经济,由经济决定;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治与阶级的关系

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

3、治和国家政权的关系

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

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经济利益

(政治与阶级的关系)

是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保证

(政治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第一课我国的国家制度

1、国家的国体、政体及其相互关系与影响因素

决定影响因素历史条件

★国体政体阶级力量对比

反映传统习惯

君主立宪制国际环境

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共和制

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共和制

2、政体的基本类型

国家元首(君主)----世袭

产生

议会(立法)政府(行政)

负责

(1)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总统)----议会选举产生,无实权

议会政府(行政)

(立法、组织、监督等权)

(2)议会制共和制

国家元首(总统)总统选举产生

产生

负责

议会相互对立政府

(只有立法权)(行政权)

相互牵制

(3)总统制共和制

3、议会制共和制与总统制共和制

不同点:

第一,国家元首的产生办法不同。

在议会制共和制下,国家元首由议会选举产生;在总统制共和制下,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

第二,国家元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在议会制共和制下,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只拥有虚位,没有实权;在总统制共和制下,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实权。

第三,国家元首、议会、政府(内阁)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同。

在议会制共和制下,政府(内阁)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来组织,政府及其阁员对议会负责,当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如果新议会仍然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总辞职。

在总统制共和制下,政府由当选的总统组织,政府及其阁员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总统不向议会负责,也不能解散议会,议会也不能以不信任案迫使总统辞职,只能在总统或政府成员有违法行为时提出弹劾。

共同点:

第一,两者都是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

第二,两者的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是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

民主共和制与议会制君主制两种不同政体之间的主要区别是(2000年春季高考题)

A国家元首是否拥有实权B国家元首的权力是否受宪法限制

C国家元首是否由选举产生D国家元首是否受议会的制约

解析:

民主共和制国家的元首不一定有实权,而议会制君主制的元首一定没有实权。

议会制君主制的元首受议会制约,而民主共和制国家的元首不一定受议会制约。

4、议会制与议会不能等同

议会制就是由成年公民定期选举,产生一定数额的代表(议员),组成议会以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制度。

它是一种政治制度,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核心和基础;而议会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关和代议机关。

5、议会制民主共和制与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不同点:

(1)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是以议会作为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则是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但其权力由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2)产生的条件不同。

前者是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结果,而后者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

(3)前者不设君主,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有一定的任期。

后者设有君主,并且是世袭的,没有任期。

相同点:

(1)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2)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的,都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3)都设有议会,议会在国家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行政监督权等,政府(内阁)由它产生,并对它负责。

(4)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即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三个不同的机关来行使。

(5)都是由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并反映这一性质,是中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6、三种政体的比较

政体基本类型

内容

君主立宪

议会制君主制

民主共和制

议会制总统制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及职权

世袭、象征性、无实权

选举、虚位、无实权

选举、有实权

国家权力中心不同

议会

总统

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关系不同

监督与被监督

(议会产生政府)

相互对立、相互斗争

议会产生方式及职能

选举;立法、组织、监督权,财产决定权。

选举;立法、监督权。

实行国家

英、泰、比、西、瑞典、挪威等。

意、德、芬、奥地利、印度、新加坡。

美国、墨、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尼。

7、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广泛性

新型的民主

真实性

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人民当家作主

对人民民主

人民民主专政工农联盟是政权基础

对敌对分子专政

新型的专政

8、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关系

民主

专政

相互

 

区别

适用范围不同

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和人民内部

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力量

实施方式不同

以政治权利平等实现,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基本特征

以国家力量的强制为实施特征

功能不同

是为了实现统治阶级和人民的意志和要求,更加有效地管理国家。

是为了巩固特定的国家政权,以保证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

相互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社会政治基础,专政是民主的政治保障。

9、国家职能与国家性质的关系

决定

国家性质国家职能

反映

10、我国的国家职能

对内

 

职能

1、依法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2、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4、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搞好社会的公共事务。

对外

职能

1、防御外敌的侵略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发展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空间。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11、对内职能与对外职能的关系

基础和后盾

对内职能对外职能

延伸和继续

12、我国的权力机关体系

最高立法权

最高任免权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决定权

我国最高监督权

权力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机关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县、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

体系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13、国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只有一个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

只有一个中央政府国务院

单一制只有一个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只有一个国际交往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

14、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比较

特别行政区

民族自治区

 

 

设立的地区不同

在港、澳、台地区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自治程度不同

享有高度自治权

有一定的自治权

社会制度不同

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解决的问题不同

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

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少数民族群众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愿望而设立。

共同点二者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实现的地方行政区域。

15、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共同点:

第一,都是中共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第二,都是享有自治权,而不是主权.

不同点:

(1)二者的对象不同.

特别行政区是指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民族自治区是指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2)二者解决的问题不同.

特别行政区是为了妥善解决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设立的;民族自治区的设立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即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促进各民族大团结和共同繁荣.

(3)二者建立的根据不同。

特别行政区是根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一国两制”的构想,在尊重世界与中国历史、现实的基础上提出设立的;民族自治区是根据民族三原则,依据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和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而设立的.

(4)二者实行的社会制度不同.

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民族自治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5)二者的享有的权限不同.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除外交权和国防事务权外,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此外,在国务院授权下,还可以在经济文化领域方面处理某些涉外事务.后者的自治权包括(见书)

(6)二者起的作用不同。

特别行政区对于保持香港、澳门、台湾的繁荣与稳定,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民族自治区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民族的自治平等结合起来,把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繁荣发展结合起来,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少数民族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16、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原则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途径在中央和地方适度分权

(凡涉及国家的全局利益,属于全国性并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决策和贯彻实施的问题,必须由中央决定。

凡属于地方问题,由地方政府机关自主安排和处理。

国家的性质与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性质是指国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规定性,是讲什么是国家。

它既包括国家的阶级属性,也包括国家的社会属性,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国家的本质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

它是国家性质中最根本的属性。

第二课我国的国家机构

1、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关系

国家机构

决定(性质)决定(设置)

体现、维护物质载体

决定

国家性质国家职能

反映

2、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

系各部委员会

说明:

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之间不是一种三权分立关系

a)我国中央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本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

全国人大是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国家权力是统一的,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是一切国家机关活动的中心。

b)我国中央各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各国家机关按职权范围行使职责,不三权分立超越权限,否则就是越权或滥用职权。

c)中央国家机关之间存在着制约因素。

如,最高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最高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它们都不受国家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全国人大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职务。

3、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一、区别

(1)含义不同: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社会事务。

以德治国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范畴不同:

以德治国属于思想建设范畴,属于精神文明。

依法治国属于政治建设范畴,属于政治文明。

(3)依靠手段不同:

以德治国主要依靠道德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行为。

依法治国以法律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行为。

二、联系

两者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4、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i.民主集中制原则(树立民主意识)

ii.对人民负责原则(树立公仆意识)

iii.依法治国原则(树立法制意识)

三个原则集中到一点就是为了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5、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对象:

特指选举人大代表和当选人大代表

公民有权按照自己愿意选举人大代表

内容:

公民有被选举为人民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公民可依照法定程序,罢免不称职的人民代表

中国公民

资格:

年满18周岁

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地位:

是公民的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政治素质

文化素质

被选举人应具备一定的素质健康条件

议政能力

6、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即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而不是立法上的平等。

(2)不能指绝对的平均主义。

如宪法规定,不满18周的公民不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这不等于说法定年龄的公民与不足法定年龄的公民之间存在不平等,而是由于参加政治生活的公民需要一定的行为能力。

(3)反对一切特权。

(4)我国宪法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

要消灭这种不平等,不仅需要运用法律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物质生活水平。

7、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原则

没有权利就没有义务,没有义务就没有权利从法律关系上来说

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又是义务的承担者

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从法律关系的主体来说

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民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相成,相互促进的从我国来说

要认真行使权利,要自觉履行义务对公民的要求来说

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一、含义不同。

公民是指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在我国,公民的概念与国籍相一致,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所以,确定是不是我国公民的唯一条件,是看他是否取得了中国国籍。

人民是指国家的主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有着不同的含义。

在我国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二、范围不同。

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却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

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

三、性质不同。

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第三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1、政党产生的条件

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政治条件资本主义民主制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关系的产物

思想条件资产阶级自由、

民主、平等观

2、政党、阶级、国家之间的关系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国家的积极性质;任何政党都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政党同国家政权的紧密联系,是政党区别于其它政治性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作为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一般由政党来领导,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性质是同执政党的阶级性相一致的。

在国家政权存在的情况下,各种政党和其它政治组织所进行的政治活动,其主要内容都同国家政权有关。

3、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政党必须领导国家政权领导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

益的根本途径当代世界各国一般由

政党能够领导国家政权政党具备领导国家政权的主观条件政党领导国家政权

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工人阶级的政党阶级性

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政治纲领

利益代表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行为准则

以马列主义、毛指导思想

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

5、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6、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生活的领导方式

政治领导根本

组织领导保证统一不可分

思想领导灵魂

7、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之间的关系

第一、三者分别是我国的国体、政体和领导核心。

第二、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并通过它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

第三、我国工人阶级对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

党的主张和政策通过人大成为国家的法律和决定。

党的领导是巩固发展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保证。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它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而工人阶级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是通过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的。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政体,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党集中人民的意志,形成路线、方针和政策,然后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从而实现对国家的领导。

人民代表大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必须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党的领导是巩固、发展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保证。

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是什么?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说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为什么?

符合国情,深得民意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任务的艰巨性

关键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怎么样?

必须把两个基本点统一起

9、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民主党派参政地位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执政和参政不同,但又密切联系着。

(2)中国共产党执政才能确保民主党派参政,民主党派参政有助于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执政,执政和参政都是为了巩固人民政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共产党必须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民主党派必须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组织上相互独立,法律上地位平等,它们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4)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要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

10、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

人民政协

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

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国家机关。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全国人大具有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决定权。

联系

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的不同点与共同点

(1)二者的性质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2)二者的职能不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具有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

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建立同级其他国家机关的基础。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3)人民政协不是各民主党派的政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行使国家职能,它也不是政党,更不能把它等同于我国的政党制度。

共同点:

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

政协不是国家机关

理由

(1)从国家机构重要特征来看,国家机构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政协不同于国家权力机关,它不直接对国家事务进行决策,政协的提案\建议没有约束力.政协也不同于国家行政机关,它也不直接去负责处理浩繁的行政事务.

(2)从政协的组成来看,它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而国家机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从政协全国委员会同地方委员会的关系看,地方委员会同下一级地方委员会的关系是指导关系,而不是国家机构上下级之间的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政党包括执政党和非执政党,执政党的性质也应由它所代表的阶级的性质决定,即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而不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三次会议的排列顺序

(党的会议、人民政协、人民代表大会)

原因:

(1)这是由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人民代表大会各自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2)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因此,必须首先召开党的会议,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

(3)政协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

因此,召开党的会议后,继而召开全国政协会议,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人士和各界民主人士的意见,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这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民主,促进国家重大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4)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因此,党提出的方针、政策和人民政协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必须再提交全国人大讨论通过,使之变为国家意志,以保证党对国家的领导。

小资料:

人大与党的关系

第一,在法律上,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党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人大有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对政党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应予以追究。

第二,在国家政治体制中,人大是在党的领导之下,是接受党的领导。

体现:

(1)党要实施对人大和国家的领导。

(2)党的领导也要遵守宪法和法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内容:

政党关系

地位:

政治基础

我国的政党制度基本方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活动准则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制度优越性:

机构:

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

人民政协有利于两个文明建设

有利于实现统一大业

我国国家性质决定中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度

我国经济基础

第四课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民族基本特征

共同语言

共同地域相互联系是识别

民族基本特征共同经济生活相互依存民族的依据

共同心理素质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之间的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与联邦制的区别

(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国家统一为前提的,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法律赋予的一定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单一制国家的地方行政区域,直接受中央的管理和统一领导,其权力是中央授予的;联邦制除联邦中央政府外,各成员国按联邦宪法的规定,还有自己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3)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可以制定地方性自治法规;联邦制国家除了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外,各成员国也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4)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公民只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联邦制各成员国的公民除有自己的国籍外,同时,还拥有联邦的国籍。

(5)在对外关系上,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不能代表国家行使外交权,只能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外交权;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但有的联邦国家允许其成员国有某些外交权。

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活动

联系:

都是有神论,都相信有超自然的神灵存在,都是唯心主义世界观,都不符合科学。

区别:

(1)从定义上看,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封建迷信活动是指神汉、巫婆、算命先生、风水先生等通过装神弄鬼、占卦算命、看风水等手段,愚弄群众、妖言惑众、骗钱害人的活动。

(2)从组织状况看,宗教有整套的宗教经典、教义和教规,有他们所信奉的哲理,有正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