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浠水县三角山旅游风景区导游词.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8604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浠水县三角山旅游风景区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整理浠水县三角山旅游风景区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整理浠水县三角山旅游风景区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整理浠水县三角山旅游风景区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整理浠水县三角山旅游风景区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整理浠水县三角山旅游风景区导游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整理浠水县三角山旅游风景区导游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整理浠水县三角山旅游风景区导游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整理浠水县三角山旅游风景区导游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浠水县三角山旅游风景区导游词.docx

《整理浠水县三角山旅游风景区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浠水县三角山旅游风景区导游词.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浠水县三角山旅游风景区导游词.docx

整理浠水县三角山旅游风景区导游词

?

安装时应用相应的安装件进行固定,并且垂直、牢固,不允许悬空放置,不应放置室外(如特殊情况需室外放置,必须做好防水处理)

测试工具:

INTER3945ABG无线网卡、PC终端和PPPOE拨号软件。

?

线缆在线缆走道的第一根横铁上均应绑扎或用尼龙锁紧扣卡固,电缆应绑扎牢固,绑扎线或绑扎带的间隔均匀且相互平行,松紧适度,不得勒伤电缆

1)室内天线安装

⑧弦心距:

从圆心到弦的距离叫做弦心距.

B、当a<0时

13

施工单位名称:

集成费小计1*?

%   0.00

 浠水县三角山旅游风景区导游词

 

各位领导、各位老总、旅游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我来自大别山南麓、闻一多故乡——浠水县三角山旅游风景区。

首先,我给大家讲一件事:

在2002年8月11日,我们三角山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他游览了三角山后,对这里的风景赞不绝口,回去后又到处宣传。

他在省人大十届一次会议上与代表座谈时讲:

“有人说大别山风光很好,与庐山比不相上下,我抽个星期天专门到黄冈浠水的三角山去看了一下,确实很好”。

为什么俞书记到处宣传三角山呢?

那是因为我们三角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3A级旅游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离退休干部疗养基地、省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下面我将三角山隆重的推荐给大家。

     三角山是一座革命山。

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鄂、豫、皖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四军、红十五军、红二十八军、新四军五师和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的重要革命根据地。

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李先念、高敬亭、张体学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先后在此浴血奋战,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革命遗迹随处可见。

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湖北省境内唯一保存的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有当时作为新四军后方医院的“碧仙洞”;有刘邓大军挥师南下时,指挥著名高山铺战斗的指挥所“古寨东门”,其珍贵照片至今保留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

现在每年前来考察的部队官兵、组织传统教育的学生和开展红色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

     三角山是一座文化山。

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陆羽、吴承恩等历代文化名人都把三角山当作吟诗作赋、陶冶性情的最好去处,并留下了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

其中“三角山摩崖石刻”被列为省级保护文物;“笔架飞瀑”壮观奇特,载入了《中国名胜辞典》;李白、杜甫饮酒赋诗的地方“白甫堡”保存完好;苏东坡、郑板桥在“西陵崖”题留了手迹;“六一登高”传为欧阳修晚年登临三角山留下的石刻。

这里还是一座宗教名山。

自唐代慈应祖师开山建寺至今已有1370多年历史,唐盛时期曾有“三十六寺庙,七十二庵观”、“三千和尚,八百道人”的盛况,已恢复建成的紫云禅寺、金轮寺和三角寺常年香客不断。

     三角山是一座风景山。

这里有大小山峰28座,主峰海拔1055米,森林覆盖率达81.6%,有千年以上古树100多株,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0多种,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较高,水体富含人体所需微量元素高达17种,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8℃,不潮湿,无蚊蠓,是武汉最近的观光旅游、避暑休闲胜地。

每年夏天,许多省里的退休老领导都是三角山的常客。

     三角山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断开发,现建有旅游避暑宾馆36栋,可同时接待1500多人,可供游览的景点有156处,年接待游客达30多万人次。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我们真诚的欢迎大家在方便的时候,带着团队、带着朋友、带着家人,来我们三角山吃野菜、喝野茶、品野味、赏野花,这里有笔架飞瀑、奇石异洞、杜鹃竹海让您陶醉,这里有有惊无险的滑草、溜索、吊桥、飞车表演让您刺激,这里有挑战自我的绝壁攀岩、鹰沟峡谷、天梯、野人寨,让您大饱眼福,这里有傣族风情园、上刀山、下火海、民族歌舞表演让您欢乐无限……

     来吧!

朋友们!

三角山敞开大山的胸怀欢迎您的到来!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湖北省博物馆。

 

(如大家所想的一样,)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收藏、研究、展览历史和革命文物的中心,共收藏文物约70万件,其中有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举世瞩目的珍品。

当然,在这些文物里面,就其发掘的意义和价值而言,恐怕得首推目前展出的曾侯乙墓出土文物。

 

所谓曾,就是曾国,侯,就是诸侯国的国君,乙是他的名字,连起来讲,就是曾国国君乙的坟墓,其间出土的不仅有被世界第一小提琴手梅柳英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还有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漆棺、漆器、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种类繁多的兵器、车马器、乐器以及玉器、金器和许多日常用品等。

在我国古代史上,一次性出土文物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全为国内所罕见。

众多的出土文物反映了从墓葬制度到祭祀、宗教礼制、战争、科学技术以及日常生活等社会的各个方面。

它实际上反映的是当时的文化。

因此,我们到湖北省博物馆,不仅仅是去参观几件出土文物,而更重要的是去追忆古老的中华文化。

那么,曾侯乙墓反映的是一种什么文化呢?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国古代区域文化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第二摇篮,它孕育了长江流域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三种区域的文化中,以楚文化至为重要,而那时的楚文化只是综合了中原文化的末流和楚蛮文化的余绪,特色还不多,水平也不高,几乎是不足称道,一直到了春秋中期,才有了发展。

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大动荡、大转变时期,不仅学术上百家争鸣,而且战争频繁,群雄割据,诸侯争霸。

楚国正是在这样一种时候不断扩张。

与此同时,楚文化在不断的交流、吸收、融合之中,逐步形成了有异于中原周文化而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种区域文化。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谈一谈曾侯乙墓和曾国。

曾侯乙墓的发掘地点是在今湖北随州,距武汉市约165公里,从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来看,在礼制上它沿用了周的一套东西,但在许多器物上反映了强烈的楚文化特色,有的则是周、楚文化艺术特色的综合。

因此,很难单纯的把曾侯乙墓归于楚文化还是周文化的范畴。

学术界一般单称其为曾侯乙墓,而不称其为“周墓”或“楚墓”,有人干脆提出了曾文化的概念。

既然曾侯乙墓既不属于周,又不属于楚,而又同时具有两者的特色,我们可否说它反映的是中国上古时期文化的主流--中原周文化和南方楚文化呢?

从这一点上看,曾侯乙墓发掘的意义不亚于甚至超过秦始皇陵的发掘,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

常言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那么还是让我们一起到里面去看看吧。

 

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许多都是前所未见的珍品,它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这在同时代的墓中规模是较大的。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椁(guo)室模型,它是根据1:

10的比例制作的,其中,整个墓室分为兵室、礼室、和乐室三大厅,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

 

前面我们说过,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要想在有限的空间全部展出是不可能的,这里展出的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大家请看,这件鹿角立鹤是这个古墓中造型艺术和铸造工艺都比较高的一件杰作,它由鹿的角,鹤的身子、鸟的翅膀组合而成,当然自然界中是不存在这种动物的,它是人们想象出的一种仙鸟,放在墓穴中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守护死者灵魂,防止鬼怪侵袭,再就是护送死者灵魂升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铸造工艺也是比较讲究的,这反映了当时的青铜铸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在礼器展厅中,共展出了礼器用品38种134件,是我国历年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种类较全的一次,所以,大家在余下的时间里可以慢慢的欣赏,领略我国悠远的古文化。

 

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到楼上继续参观。

 

这里展出的是曾侯乙墓出土的兵器,春秋战国时代战争频繁,所以许多新颖的作战武器脱颖而出,此墓出土的兵器,数量多,质量精,正是当时社会大变动,技术大革新的反映。

看完兵器部分,大家是否可以勾勒出古代战争的大致轮廓和想象出他们使用兵器的类型呢?

 

最后大家将要看到的便是世界闻名的曾侯乙编钟,编钟源于我国原始社会,乐宫中最为显赫的属编钟,巨大的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全套编钟总重为2500公斤,它至今保留着优美迷人的音色,有深沉浑厚的低音、铿锵圆润的中音、清脆响亮的高音,整套编钟铸造十分复杂,要经过设计、制模、合金、浇铸、铸后加工等多道工序,编钟的装配、布局从力学、美学、实际操作上都处理得十分恰当。

这套编钟以其造型美观、铸造精美、保存完好、配备齐全、音域宽广、音色优美、音频准确而成为我国古代编钟之最。

 

现在经过考古学家们的共同努力,曾侯乙墓的全套乐器已经全部复制出来,面对这些上古时代的杰作,真叫人叹为观止,称它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大概也不为过吧?

 

为了满足各种中外游人的需要,湖北省博物馆在每天都要安排大型编钟演奏,让您徜徉于那悠悠的历史长河之畔,聆听这人间仙乐,所以,此行绝对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聆听这个时间长廊传来的音乐。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湖北省博物馆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的参观一下,半小时后在大门口集合上车。

)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莲花山旅游区观光旅游,我是景区导游员***,今天能与大家共游莲花山,感到非常高兴,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希望今天的莲花山之行,能给您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走进莲花山,我们不但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学到了修身养心的知识,聆听人与自然的交响,更是在一座文化的宝山、智慧的海洋中畅游。

现在我们来到了莲花山最具特色的景点——莲花山碑林,我们的祖先摩崖咏怀,勒石铭记,为中华大地凭添了无数人文胜景。

这座吞古纳今的碑林,为千秋万代镌刻了一部立体的文化巨著。

莲花山碑林始建于1994年,于2002年秋竣工,占地面积三万平方米,以整座山为基址,依山就势兴建而成。

山是一座碑,碑是一座山,碑林前有三座高高矗立的门碑,山下的圆形碑廊周长360米,8条旋转上行的碑廊汇通到山顶的碑阁,形成了全国罕见的一组球面建筑群。

这些错落有致的仿古式建筑,综合了南北建筑风格,造型独特,气势恢宏。

莲花山碑林容碑一万块,收刻了儒、释、道、医、武、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以及各民族文化精华,将历代艺术珍品、民间收藏品、历代书法、绘画代表作、当代名家墨迹、出土文物描图、著名科学家肖像、科学发明图解等,包容兼收,分类概括。

莲花山碑林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碑林,那么它都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碑林的总体设计以整座白猿山为主体,这样的构造既富有动态感,又能体现出碑林的雄伟气势。

其次,碑林的内容汇集了古今中外文化精粹,既继承儒释道医武的精华,又融汇了时代的特色;既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创新精神,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积极作用。

第三,碑林巧妙地将端庄、高超的书法艺术和精湛的绘画技巧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碑刻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满足了不同文化层次的需求。

第四,碑林所征集组刻的大型系列作品,不仅历史跨度大,而且内涵极其丰富。

比如《论语画解》刻石53块,《法界源流图》95块,《淳化阁法帖》98块,《中华名匾》100块,《浮图大观》105块,《周易画传》448块,《五百罗汉图》500块。

碑林的刻碑采用的是阳刻、阴刻相结合的手法,比如脸部和外露的皮肤全部用阳刻,这种刻法能达到反差效果,使图像变得更生动、逼真。

碑刻的不同刀法,还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色调。

碑林所刻的人物及书画,线条流畅,虚实分明,毫发纤真,受到书画家一致的高度评价。

碑林的石材选用河南“皇坑”出产的石灰岩青石,这种青石石质细腻,颜色均匀,历经千年仍能保持完好。

其中最难开采和制型的是大碑,莲花山碑林得到的重9吨以上的大碑都是几经周折从深山中开采,再千里迢迢运回来,其中,中心阁碑整体高9.1米,重达50吨,碑林外的主门碑中,主碑“莲花山碑林”高9.8米,重达73吨,两座副碑高7.8米,重各达40吨。

我们现在看的是一号长廊——儒家文化,主要有《四书》、《茶经》、《论语画解》等作品。

其中《论语画解》是由台湾当代著名画家江逸子在孔子诞辰二千五百周年时精心绘制,从孔子《论语》中选取51则语录和《大学》、《中庸》的各一则语录,配以工笔人物画,绘制而成《论语画解》,阐发儒学大义,笔法细腻,形象生动,图文并茂。

孔子第七十七代嫡传孙女孔德懋女士称赞此举乃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好事,并欣然题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二号碑廊——释家文化,主要有《金刚经》、《心经》、《无量寿经》等佛家上乘经文。

三号碑廊——道家文化,主要有《道德经》、《玉皇心印妙经》等。

其中《老子出关图》是我国著名画家黄迪杞经过三次反复修改的作品;还有《八仙过海图》。

四号碑廊——医学文化,主要有历代名医画像、《神农本草经》、针炙图、中药图谱等。

其中历代名医图共有160幅,是我国最全、最多的一套名医图。

中药图谱收刻了常见中药图共200余块碑。

五号碑廊——武学文化,主要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诸葛兵法》、《三十六计》等古时候有名的兵法,以及我国从商朝时期至清朝时期每个朝代的兵器、士兵服饰,还有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武术,如少林内廊秘法、李氏太极拳等。

六号碑廊——民族文化,主要有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文化的介绍、曹雪芹的《曹氏风筝图谱》、日本的《源氏物语画卷》等。

其中,《曹氏风筝图谱》为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所绘,详述风筝起放、扎糊、分类、彩绘的诀窍,图谱图样精美,技艺精湛,堪称艺术珍宝。

抗日战争期间,这一国宝流落日本,几经劫难,终得以重见天日。

日本的《源氏物语》是日本最早的小说,被誉为日本的《红楼梦》,是日本的文学瑰宝,日本画家又将这本书讲述的故事描绘成画,形成了《源氏物语画卷》。

七号碑廊——吴楚文化,主要有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汉漆器图案、秦简、《离骚》、随州曾乙侯编钟、古铜镜系列等。

鄂州是古铜镜之乡,碑林收刻的124面古铜镜均是国家一级文物,艺术价值极高。

随州曾乙侯编钟是我国成组出土编钟数量最多、重量最大,铸造最为精美的一组,充分展现先秦楚文化的辉煌,也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大奇迹。

八号碑廊——科学技术文化,主要有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史、四大发明、乾隆御题棉花图、西昌卫星发射纪念章等。

其中,《御题棉花图》由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承观画成,他将当时棉花的整个生产过程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出来,并由清朝乾隆皇帝亲笔为每幅画题诗、作序,堪称艺术与古代科技结合的上乘之作。

外围的篆刻碑廊——主要有《清明上河图》、中华胜境图、七十二候印谱、黄庭坚《松风阁》诗卷、毛主席的《水调歌头·游泳》、莲花山风景、无锡惠山泥人等。

其中《七十二候印谱》为明代著名篆刻家何雪渔所治、清代篆刻家童叔平摹刻,按二十四节气,每节气五日为一候,以每候内自然界的典型事物的变化为文,由于原刻石早已无存,这个印谱更为珍贵。

《松风阁》长卷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黄庭坚行楷书中的力作,结字内紧外松,笔法浑圆,出笔长而苍劲有力,一波三折,气势开张,昂藏有态。

《清明上河图》是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其画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清明时节汴河及其两岸的风光,以全景式的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展现了十二世纪我国都市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风貌。

《水调歌头·游泳》是毛泽东1956年畅游长江时所写,词的宏大意境和气吞山河的雄伟气势与书法的流畅奔放相得益彰,体现了一代伟人的乐观、豪迈和睿智,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中心阁是莲花山碑林的中心建筑,也是八条碑廊的汇聚处。

中心阁的外侧有12根通天柱,上面雕塑着十二生肖,中间八根通天柱,是金猴攀援;里面四根通天柱,盘绕着四条金龙;上顶外圈凸塑先天八卦,地面用大理石嵌镶后天八卦。

阁内彩绘面积约为1987平方米,将中国传统的彩绘手法和西洋写实的油画工艺结合为一体,画面真实自然,境界开阔。

穹顶正中的九条巨龙,神态各异,翻腾游动,穿云破海,九龙四周的穹壁上东边的太阳和西边的月亮相对,日月并明。

四周深蓝天空布满星辰,整个内顶为一个浩瀚的宇宙。

穹壁的外圈是四幅东春南夏西秋北冬四时的景象;第二圈是以油画展示八卦内涵:

风代表巽卦,雷代表艮卦,电代表震卦,火代表离卦,水代表坎卦,泽代表兑卦,天代表乾卦,地代表坤卦;第一圈与第二圈之间的穹壁和第二圈外与中心阁外圈的穹壁上,以灯饰形成河图、洛书布局及星座。

中心阁内最为有名的就是这组《法界源流图》碑刻了。

此图源于宋代《大理国梵像卷》,历经宋、元、明、清500余年,至清乾隆年间入贡皇宫。

乾隆皇帝视为珍宝,命宫庭画师丁观鹏在“四大活佛”之一的章嘉国师的指导下临摹而成。

原本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

此画卷刻石95块,场面宏大,描绘精细,色彩绚丽,形象繁多,其人物神态生动,形神特质千变万化,代表了清代工笔人物画和佛像画所取得的最高成就,是佛教绘画艺术的百科全书,也是我国艺术史上的奇珍。

莲花山碑林的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无数书画家、篆刻家、文史专家、收藏家纷纷献策献宝,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结晶和家藏的书画精品。

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等都相继报道,在海内外形成了较大影响。

徜徉碑林,纵横慧海,感受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得到心灵的调和与思想的充实。

来莲花山旅游,既可以饱赏自然风光之美,还可以学习养生之道、处世之理,感悟人生,陶冶性情,在旅游中感受健康与幸福,岂不悠哉乐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