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共65种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8905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共65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共65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共65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共65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共65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共65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共65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共65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共65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共65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共65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共65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共65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共65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共65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共65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共65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共65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共65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共65种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共65种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共65种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书目出版时间共65种Word文档格式.docx

2004年3月1日

本书分上下两篇。

上篇对宋元南戏的渊源、流变做了考论,从宏观、流动的角度来考察南戏的流变,考察了南戏在元代与北曲杂剧的交流与融合情况以及对南戏发展的影响,论述了南戏与明清传奇、清代花部以及近代地方戏的联……

太平广记版本考述(中华文史新刊)

张国风 著

33元 出版社:

2004年5月1日

 本书作者积十余年之功,搜罗《太平广记》现存版本达十余种,他在对诸版本一一考辩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和海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对其版本和引书,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万斯同与明史修纂纪年(中华文史新刊)

朱端强 著

28元 出版社:

2004年6月1日

万斯同是明末清初的 著名史学家、清初官修《明史》的主要修纂者之一。

本书征引大量文献,在对《明史》修纂全过程进行一番梳理和对万斯同个个材料进行全面考证之外,对《明史》的撰修人员及其修史思想也作了较为详尽的……

诗史释证(中华文史新刊)

作者:

邓小军 著

34元出版社:

2004年7月1日

 本书是运用诗、史互证的方法进行中国诗歌历史个案研究的论著,对历代著名诗人的创作、思想、事迹及其历史背景等进行考察。

清初诗坛:

卓尔堪与《遗民诗》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潘承玉著

32元 出版社:

2004年7月1日

“清初最富有时代的精神的诗歌是遗民的作品”,而卓尔堪及其所编辑的《遗民诗》既是清初诗歌暨遗民诗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高点,又几乎是迄今为止的清初诗歌暨遗民诗歌研究的一个盲点。

本书征引文献和论文近千种。

考……

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中华文史新刊)

曹道衡 著

17元 出版社:

在南朝历史上,兰陵萧氏先后建立了齐、梁两个皇朝。

齐、梁两代的统治时间虽不足八十年,但在我国文学史上却有其重要地位:

中国的“近体诗”即滥觞于此时,《文心雕龙》《诗品》《文选》亦出现于这个时代,在这方面,……

北宋武将群体与相关问题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陈峰

26元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成果西北大学学术出版基金、“211工程”经费资助出版:

本书揭示了北宋武将群体的形成,区分了武将世家、潜邸亲随、军班行伍、外戚成员等不同来源及其特征,并着意勾勒了北宋以文官抑制武将的轨迹。

徘徊于七宝楼台——吴文英词研究 (中华文史新刊)

田玉琪 著

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

2004年8月1日

全书主要分四章,外加结语和附录。

第一章先就吴文英生平与创作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吴文英的人生怀换,词人与史宅之的关系,吴文英与苏妾吴文英词的恐惧与梦幻心理。

第二章,分析吴文英词的艺术风格。

这一章借鉴了语……

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中华文史新刊)

方志远 著

34元 出版社:

明代是中国市民文学的繁荣时代。

本书在充分关注前人成果、广泛收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以宽广的视野、流畅的文字、严密的论证,全面细致地分析了明代市民文学的生存条件——城市与市民的特征和构成,令人信服地揭示了……

佛经的文学性解读(中华文史新刊)

侯传文 著

本书探讨汉译佛经的文学性,涉及佛经的语言、文体、叙事结构、原型、故事母题和意象类型,也涉及与文学形式和内容相关的佛教世界观,人生观和论理观。

作者在对佛经的解读中,联系古代印度文化知识,阐释佛经中角色……

屈骚精神及其文化背景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王德华 著

2004年9月1日

此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屈骚精神的诸多层面作了本质的把握与提升。

全书共分两编。

上编对屈骚作品做了文本的综合研究,下编探讨了屈骚精神形成的文化背景。

本书认为,屈原具有自我意识觉醒的理性精神——其所代表……

十国典制考(中华文史新刊)

任爽主编

2004年10月1日

十国典制考制度承唐启宋,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全书以现存古典文献特别是宋元以来的文集、碑志、方志、野史、笔记、小说为基础展开研究,从礼仪制度、法律制度、学校制度、科举……

新语探源:

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 (中华文史新刊)

冯天瑜 著

38元 出版社:

本书以探源“新语”为出发点,有力地佐证了“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这一内容,强构严谨、论据充分。

作者从“新语”生成和使用的角度对中西文化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本书的前半部分以历史沿革……

中国美学原点解析(中华文史新刊)

邹华

2004年11月1日

《中国美学原点论》,分为原点解析、原点增殖和原点更新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原点解析,是对中国美学最初源头的研究;

第二部分原点增殖,则阐明这些在最初源头上形成的东西,在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中是怎样丰富起来的;

李渔小说戏曲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胡元翎

24元 出版社:

2004年12月1日

本书旨在深入细致地开掘李渔小说戏剧的思想意蕴,展示李渔小说戏剧的独有价值,及戏剧与小说之间的互动关系。

运用了“文化、文献、文本”交错融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对具体问题逐一探讨,以系列论文的形式结构全篇,……

《金楼子》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钟仕伦

25元 出版社:

《金楼子》一般是采用札记、随感的形式,或前引名言成句,后加自己的看法;

或借题发挥以阐发自己的思想;

或记述史实以劝诫子女;

或追叙往事,聊以自慰;

或转志奇事,欲广闻见;

或记东交游,以叙友情,等等。

总之,于……

北朝法制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邓奕琦

19元 出版社:

2005年2月1日

北朝法制是汉唐之间中国封建法制从初创走向成熟的重要环节。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北朝法制的源流、发展、成就和历史地位,探索了北朝法制从初建到完成的演变规律。

作者一方面广泛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在对……

六朝史籍与史学〈中华文史新刊〉

郝润华

2005年3月1日

 本书采用考论结合、文史结合、比较分析及统计学的方法,全面论述了六朝史籍与史学的发展成就以及突出表现,对六朝史学作了系统探讨。

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中华文史新刊)

查洪德

35元 出版社:

2005年8月1日

有元一代,理学成为统治者钦定的官方哲学,对学术与文学发生了巨大而长久的影响。

但在元代特殊的社会条件下,理学之作用又不能不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从而使学术与文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本书分从学术思想、文学主……

清末邮传部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苏全有

本书是第一部系统、全面研究清代末年的邮传部的专 著。

1906年设立的邮传部,承担着建设和发展交通、邮电事业的重任,在铁路、航运、邮政、电政事业的发展和利权回收方面有不凡的表现,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

朱彝尊词综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于翠玲

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

2005年9月1日

本书以清初学者朱彝尊所编纂的《词综》为切入点,在翔实考证的基础上,论述了《词综》的文献学价值,辨析了《词综》提出的词学主张与《乐府补题》、《浙西六家词》的关系,提出了《词综》对浙西词派形成及其演变的原……

白居易长恨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张中宇

23元 出版社:

本书是对白居易传世名作《长恨歌》的综合性研究。

作者在广泛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细密的分析,提出了《长恨歌》主题的“婉转劝讽”说,并围绕这一论点的确立,解决了与之相关的“一篇长恨有风情”考辨……

释惠洪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陈自力

惠洪为北宋一代名僧,也是禅宗史上不可多得的代表人物。

他集禅、教、史、诗、文于一身, 著作涉及宋代文化的诸多方面,无论在禅宗史上还是文学史上,都具有特别引人注目的典型意义。

本书为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惠洪置于……

张家山汉律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曹旅宁

本书由24篇论文组成,集中研究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的汉初法律,如贼律、盗律、户律、捕律、津关令、奏谳书等,基本涵盖了这批法律简牍的主要内容,并特别讨论了这批汉律的制作时代等问题。

书中各篇论文……

三省制新探:

以隋和唐前期门下省职掌与地位为中心(中华文史新刊)

罗永生

三省制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本书分五章,从体制演进的角度,将三省制置于整个汉唐制度演进的环节中加以定位,并以门下省作为研究中心。

在理清汉魏南北朝门下省演变线索的基础上,特别研究了隋及唐初三省的……

北宋馆阁翰苑与诗坛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陈元锋

2005年10月1日

本书系统地研究北宋馆阁与学士院制度,揭示制度文明中的政治与文化内涵。

馆阁、翰苑造就了一批 著名的学者型政治家和文学家。

本文考察北宋知识精英阶层所特有的从政方式及生活状态。

北宋诗坛,翰林学士主持风雅,馆……

赵翼史学新探(中华文史新刊)

白兴华

18元 出版社:

2005年11月1日

本书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结合、诗史互证、比较研究等方法,对赵翼史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分析并评价赵翼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史学成就,主伙其 著作《陔余丛考》、《廿二史札记》在对历代史事的考证、对历代正……

春秋辞令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陈彦辉

2006年1月1日

本书从礼乐文化角度对春秋辞令的形态、产生、演变等问题,运用各种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先秦散文研究文献为主要材料,结合出土文献及先秦历史文化制度研究文献,揭示了春秋辞令的内涵。

主要观点有:

春秋是一个讲求……

常州词派通论(中华文史新刊)

朱德慈

 本书对常州词派进行深入研究,对常州词派的形成因素、发展历程、阶段特征、各家的词学贡献,特别是对各重要词家的创作成就、个性特色等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辨析。

黄庭坚书学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陈志平

46元 出版社:

本书着眼于黄庭坚的书学成就,在掌握大量语料和作品的基础上沟通禅学、诗学与书学,对黄庭坚书学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本书分为三篇:

上篇是黄庭坚书论研究,重点是梳理黄庭坚与“文字禅”的关系,同时详细论述其书……

八仙故事系统考论——内丹道宗教神话的建构及其流变(中华文史新刊)

吴光正 著

49元 出版社:

2006年8月1日

本书作者对八仙材料作了“竭泽而渔”式的清理,对八仙过海、八仙庆寿、吕洞宾戏白牡丹、雪拥蓝关等十三个故事系统的源流、演变作了全方位的整理。

此项研究扩大了神话的内涵与外延,从宗教史、文学史和文化史相结合的……

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中华文史新刊)

韩高年 著

2006年9月1日

本书从仪式文化角度研究先秦诗歌的形态、产生、演变等问题,综合运用各种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材料涉及先秦诗歌研究文献、出土文献及传统研究视野之外的诗学材料,体现了大文学研究理念,揭示了先秦时期诗的内涵……

孙光宪与北梦琐言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房锐

本书是对五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学者孙光宪及其笔记小说《北梦琐言》的专题研究。

作者细致考证了《北梦琐言》的重要文献来源,详细介绍了《北梦琐言》对后世史学、文学及近现代学者的影响,校正了今本《北梦琐言》……

梁启超法律思想综论(中华文史新刊)

焦润明 著

2006年11月1日

在梁启超的 著作中,讲得最多最集中的自然是法律思想。

其专论法律方面的论 著有三百余万字,而间接涉及到的文字也有数百万字之多。

就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来看,都是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无法相比的。

在这种意义上,给他冠……

历史与思想(中华文史新刊)

李振宏 著

58元 出版社:

本书分“史学理论”、“秦汉史及汉代简牍”和“思想文化”三大部分。

“史学理论”是关于历史认识论等史学理论重大问题的探入探讨。

有关历史认识论的研究,建构了以史学家主体为核心的认识论体系,是史学界历史认识研……

四萧研究:

以文学为中心(中华文史新刊)

林大志 著

2007年2月1日

本书是关于梁代皇室萧氏父子文学研究的专题 著作。

包括上中下三编,即时代与作家、创作与思想、风格与理论。

主要论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四萧生平思想考述及其与文学之关系、四萧文学思想异同之比较、四萧诗文的分类……

张九龄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顾建国 著

本书共分五章,对张九龄其人、其诗、其文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在全面理清张九龄所处的时代背景、家世渊源、成长环境、生平事迹和作品系年的基础上,将张九龄放置于初、盛唐诗坛和文坛的特定格局中,观照考察其文……

刘宋诗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陈桥生 著

2007年3月1日

刘宋诗歌在中古诗歌史上处于转折诗运之独特地位。

本书是第一部关于刘宋诗歌整体研究的学术专 著。

作者突破一般论述以“元嘉三大家”为固有中心的惯例,而以“情与理”、“才与学”、“雅与俗”这三对既对立又统一的概……

五代典制考(中华文史新刊)

40元 出版社:

五代典章制度承唐启宋,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但由于资料的不足和“正统”思想的影响,史学界很少对这一时期的典章制度进行具体细致的研究,而本书从礼仪制度、法律制度、中央官……

皎然《诗式》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许连军 著

皎然是中唐 著名的诗僧,其《诗式》是唐代诗歌理论的重要 著作,有着深刻的思想和完整的体系,对后代诗学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

本书将其置于中国诗学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以及唐中期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转型的关键时期来考察……

明代文人与文学(中华文史新刊)

傅承洲 著

2007年4月1日

本书是作者最近十几年发表的明代文学论文的结集,收论文二十八篇,分上、下两编。

上编是关于明代作家生平、 著述的考证和文学理论及其创作实践的阐释。

下编是关于明代小说的版本、类型、思想和艺术的研究。

其中一些论……

戏曲与演剧图像及其他(中华文史新刊)

元鹏飞 著

42元 出版社:

2007年7月1日

戏曲与演剧图像及其他》由上下两编组成,上编着重论述图像与戏曲的关系,探讨图像的产生、功能及其表现方式的演变;

根据戏曲场上案闲兼备的特点,论述图像与演出的关系,等等。

下编则主要是由图像引发的对于戏曲演剧……

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华文史新刊)

刘进才 著

2007年8月1日

本书首次系统地把语言运动、现代文学与国文教学纳入一个互动共生的文化整体加以考察,从原始资料入手,以历史主义的态度还原晚清以来语言运动发生的政治、思想及文化背景,阐明现代文学的语言动力机制,探讨现代汉语……

南宋金元时期的道教文艺美学思想(中华文史新刊)

申喜萍 著

2007年9月1日

本书是对南宋金元时期道教文艺美学思想所作的断代史研究,作者从道教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绘画与雕塑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详尽而细致地揭示了南宋金元时期的道教文艺美学之全貌。

南宋金元时期道教的发展,对社会……

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夏静 著

考察中国文学思想发展史可以看到,文学观念的形成和演进,一方面来自于文学内部的传承,另一方面,更受制于思想传统的强大控制力量,尤其在文学观念尚未独立的先秦两汉时期。

这是许多重要文论命题的原生时期,文学思……

著述与宗族:

清人文集编刻方式的社会学考察(中华文史新刊)

何明星 著

本书借助张舜徽先生对600部清人文集研究的成果,通过对清人文集的编刻方式的统计分析,及与宗族的象征——族谱的编刊活动的比较,从社会学的视角探讨清人图书文化活动在宗族传承、科举教育和学术研究中发挥的轴心作用,揭示传统著述、编刊与宗族是一种相互适应的文化生态关系。

1860年之后的印刷技术变革打破了这种生态关系,对著述、出版以及社会各层面的影响迄今尚存。

探索现行制度与传统文化积累之间的转换与对接,对当代图书出版事业有很大帮助。

走向世俗-宋代文言小说的变迁(中华文史新刊)

凌郁之 著

2007年11月1日

本书以宋代文言小说为主要考察对象,从宏观上把握并描述唐宋小说史的流变,揭示其观念发展、风格变迁的表现和原因。

本书探讨了宋人小说与宋代文化文学转型的内在关联,分析了文言小说向说话的倾斜、向戏曲的拓殖以及……

唐与新罗文化关系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党银平 著

2007年12月1日

全书共分八章。

第一章从文化教育发展史的角度梳理新罗文化教育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过程。

第二章阐析新罗留学生入唐游学风尚形成的内外原因。

第三章探索唐代对新罗留学生的特殊管理方式。

第四章考辨唐代是否曾为新罗留学……

宋代声诗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杨晓霭

2008年1月1日

诗与乐是孪生姊妹,音乐与文学同根同源。

本书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对诗歌在宋代的入乐问题进行了文献梳理与理论论证。

通过宋代声诗概念的界定,揭示了宋人声诗观同传统礼乐观的关联;

通过对围绕声诗而展开的社会活动……

周秦《尚书学》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马士远

48元 出版社:

《尚书》学史研究在通论性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对断代《尚书》学史研究至今还未全面展开,《周秦〈尚书〉学研究》是作者在这一领域进行的深入研探。

周秦时期是整部《尚书》学史的源头时期,所存史料零散而且……

宋代士绅结社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周扬波

36元 出版社:

将“士绅”界定为具有影响力的知识阶层,“社”界定为民间自发组织,并将宋代的士绅结社分为乡约、经济合作会社、民间救济组织、士绅武装、耆老会、文艺会社六大类,分别述其源流,考其发展,着重论述其对宋代社会政……

云间派文学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刘勇刚

2008年2月1日

南宋心学学派,又称“陆学”、“象山学派”等,是由南宋陆九渊创建的一个理学学派。

在南宋理学的发展史上,以朱熹为首的“理”本体派和以陆九渊为首的“心”本体派占有重要的位置。

目前,对朱熹一派的研究无论是在哲……

清代仪征刘氏《左传》家学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郭院林

2008年3月1日

本书稿以刘氏家学特别是《左传》学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家族学术研究的特点和价值。

将专人研究与专书研究相结合,重点论述了刘师培的学术成就,并以刘氏治学为例,归纳了清代学术发展的规律。

元曲悲剧探微(中华文史新刊)

张文澍

2008年3月1日

本书以元杂剧中的悲剧作品为研究对象,以西方传统悲剧理论为参照系,借用比较文学、民俗文化考证和历史考证等多重方法,论证元曲名 著《窦娥冤》、《赵氏孤儿》、《梧桐雨》和《汉宫秋》的悲剧类型、悲剧性质和悲剧深……

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中华文史新刊)

熊海英 著

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