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素养达标检测卷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1930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素养达标检测卷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素养达标检测卷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素养达标检测卷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素养达标检测卷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素养达标检测卷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素养达标检测卷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素养达标检测卷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素养达标检测卷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素养达标检测卷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素养达标检测卷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素养达标检测卷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素养达标检测卷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素养达标检测卷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素养达标检测卷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素养达标检测卷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素养达标检测卷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素养达标检测卷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素养达标检测卷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素养达标检测卷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素养达标检测卷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素养达标检测卷含答案Word下载.docx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素养达标检测卷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素养达标检测卷含答案Word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素养达标检测卷含答案Word下载.docx

A.雅典社会是人人平等的社会

B.雅典公民享有人民主权

C.雅典是一个高度自治、轮番而治的国家

D.雅典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国家

7.苏格拉底认为,“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这说明他(  )

A.逆民主潮流而动B.对民主失去信心

C.极力宣泄个人偏见D.看到民主制度弊端

8.下图为法国画家路易·

大卫1787年创作的油画《苏格拉底之死》局部,这一油画的创作是基于这样的史实:

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判处有罪后,他的学生为他打通所有关节,可以让他从狱中逃走。

并且劝说他,判他有罪是不正义的。

然而苏格拉底却选择了慷慨赴死。

《苏格拉底之死》的法理意义和人文价值是

A.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权威性、捍卫人的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

B.屈从错判行为就是纵容罪恶、人是万物的尺度

C.凡是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该去做、美德即知识

D.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主权在民人生而自由

9.下图是古代历史上出现的某大帝国的政治版图,从版图布局上可以判定为

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面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帝国

10.有人曾如此评论雅典公民抽签方法:

“整个抽签的过程,都是神在指引,结果就是神的旨意,人们必须执行”。

这表明当时雅典

A.政治借助了宗教信仰B.忽视参与者的能力

C.政治野心家有意放纵D.虔诚信仰神的力量

11.有史家认为:

“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

”其“活力”表现为

A.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B.王权的削弱和民族国家的出现

C.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D.教权的削弱和宗教改革的开始

12.苏格拉底不再着重研究宇宙、自然等问题,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

这表明他

A.注重提升公民素质B.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

C.不满雅典民主现状D.试图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

13.罗马征服了希腊后,罗马诗人贺拉斯为此写道:

“希腊被擒为俘虏;

被俘的希腊,又俘虏了野蛮的胜利者。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希腊用武力征服了罗马B.希腊的民主政治影响了罗马

C.罗马用希腊的民主代替专制D.希腊的法律为罗马的法律提供了蓝本

14.喜剧在古希腊早期即已出现,在很长的时间内,它都不能登大雅之堂。

但是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喜剧在城邦的节日仪式中出现并且发展壮大,政府元首和政府重要的部门都是其驳斥和奚落的目标。

这表明了当时的雅典

A.民主制度赋予公民思想自由B.对一切政治权威的质疑否定

C.喜剧成为最主要的民主制度D.城邦制度日渐衰落

15.美国学者米勒在《裸体的民主》一书中指出,古希腊“裸体竞技”服务于消除差别的目标,在体育竞技中一旦脱了衣服,就很难区分穷人和富人,聪明和笨拙,是贵族、国王还是民主派了。

米勒意在表明,古希腊“裸体竞技”的习俗

A.是城邦民主制度产生的原因B.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产物

C.根源于法律至上的政治传统D.有利于公民平等意识形成

16.在古代雅典,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公民,才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在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

A.取得行政官职的限制最终取消B.与自由民身份的区别已不复存在

C.不再履行自备武装服兵役义务D.进入议事会的资历条件逐渐提高

17.古雅典执政官由公民选举产生,在克利斯提尼改革后,其地位逐渐下降,但仍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公元前487年后,厄菲阿尔特对雅典政制进行改革,执政官才在雅典政治中失丢其重要的角色。

A.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遭破坏B.折射出直接民主制发展历程

C.说明贵族势力遭到致命打击D.加剧了伯里克利改革的困难

18.有学者认为,古代人的自由是一种集体式的自由,这种自由是直接行使部分主权,或者说,古代人的个人自由是和集体自由同一的。

个人只是集体的存在,个人以某种方式被国家所吞没,公民被城邦所吞没。

他意在说明古代雅典

A.公民内部享有充分政治权利B.存在着严重的暴民政治倾向

C.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滥觞之地D.公民的个体的自由受到限制

19.在雅典,遴选出的官员在上任之前,要由“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对其进行资格审查;

官员卸任之时,还要经过陪审法庭的述职检查,如果有公民就其任职行为提出指控,陪审法庭会依法进行审理。

这表明

A.雅典政治体制注重官员的监察B.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

C.轮番而治是直接民主重要特征D.雅典三权分立体制已初具形态

20.下列关于古代雅典民主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正确的有

①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②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

③平民与贵族的斗争④观剧津贴制的实行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

21.约翰·

洛克在17世纪70年代的法国南部观察时写道∶"

好几处地方都有这种作物,乡民称之为'

西班牙小麦'

,是给穷人做面包吃的。

"

这种作物最可能是

A.玉米B.水稻C.小麦D.甘薯

22.在某一历史时期,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了解海外奇闻让人们乐此不疲,各种游记成畅销书……这最有可能描写的是

A.大航海时代的欧洲

B.郑和下西洋时代的中国

C.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

D.经济大危机时期的美国

23.16世纪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其主要依据是()

A.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大洲的联系日益紧密B.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欧美纷纷建立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改变了世界面貌D.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24.《世界通史》: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新兴的资本主义由海道向全球扩散,突破了亚欧大陆农耕世界自然经济的闭塞性。

从此开始了大航海和人口迁移、民族交融的移民大潮时代。

A.多元文明的平衡已被打破B.农耕经济在全球不复存在

C.世界各民族特征、界限消失殆尽D.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5.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

15世纪英国人年均摄糖量接近于零,但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上升至8公斤,蔗糖已不再是奢侈品。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价格革命引发货币贬值B.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的发展

C.欧洲商业中心逐渐转移D.工业革命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26.“泰西”与“远东”两个名词是几乎同时出现的:

1600年前后,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发明“泰西”一词来称呼欧亚大陆另一端的西欧。

与此同时,英语和法语出现“远东”一词来称呼欧亚大陆另外一端的东亚。

A.欧洲中心论已经产生并且影响到中国

B.海禁政策强化了国人的天朝上国观念

C.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亚间的相互了解

D.早期殖民扩张结束了欧亚间彼此隔绝

27.有学者统计列出了1600年运入欧洲的部分商品统计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A.欧洲与亚洲经贸联系更加紧密B.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地中海

C.商业革命引发交易商品改变D.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

28.1693年,康熙患疟疾,服御医药无效。

欧洲传教士献上原产美洲的金鸡纳,康熙服用后症疾速愈。

这反映了

A.传统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B.地理大发现后洲际间物种的交流

C.殖民扩张使美洲社会遭到破坏D.闭关锁国下的朝贡贸易繁荣

29.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中介绍了27幅世界地图和26幅局部区域图、这些地图应用了经纬度确定山川、市的空间位置,被称为“托勒密地图”,后人曾多次刊印。

1492年哥伦布根据这些地图开始了前往东方的航海探险。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是

①托勒密主张地圆学说

②中国的印刷术对欧洲影响巨大

③这些地图的经度谬误可能会造成哥伦布的航海误差

④15世纪东西方在经济上和料技上已出现巨大的差距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0.下面表格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其主要原因是(  )

(注:

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

A.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B.早期殖民掠夺引发“价格革命”

C.自由贸易使英国工业品大量外销D.资本主义制度已在英国正式确立

31.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

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

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A.带来物种的广泛交流,极大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B.极大促进世界整体化,成为沟通新旧大陆纽带

C.有助于世界文明交流,丰富了各地人民的生活

D.有利于世界经济互补,促进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2.16世纪的最后几十年,对于一个西班牙人来说,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

而在英格兰,1500—1600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425%,法国涨了650%。

这一历史现象导致

A.资产阶级经济实力上升B.大西洋沿岸成为贸易中心

C.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D.商品经济的发展面临困境

33.下列材料节选自一封书信,其中标注①的是

耗时三十三天从加那利群岛驶抵西印度群岛。

沿途发现许多人口众多的岛屿……替二位陛下一一占领……第三座命名为“费尔南迪纳”(西班牙国王),第四座命名为“伊莎贝拉”(西班牙女王)……我抵达①时,沿着北海岸向西行驶,发现它的面积如此之大,我认定自己到达中国境内。

随时为您效劳的远征军司令

1493年2月25日

A.英国B.好望角C.土耳其D.古巴

34.新航路开辟后,阿姆斯特丹等城市崛起,来自不同地区的商人使用不同的货币进行交易,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后来阿姆斯特丹银行发明了银行票据来解决这一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支票账务系统。

荷兰银行业的发展

A.导致欧洲贵金属的大量外流B.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C.有利于商业殖民帝国的形成D.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5.观察图一和图二,根据所学,对两幅图解读正确的是

①图一具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作用,有利于新航路的开辟

②图二对欧、亚、非、美、澳五大洲的形状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③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地理大发现的意义

④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可看出:

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36.1251年,在英国埃塞克斯郡王室自营地哈维尔庄园中,庄园公共事务由村民组成的陪审团处理,1380年起庄园的警察、检验员由村庄民众选出,1465年庄园的佃户还获得庄园内个人案件诉讼由庄园法庭处理、禁止外面的官员干涉哈维尔事务的王室特许状。

这说明

A.庄园成为中古英国的基层单位B.英国王权复兴的趋势有所逆转

C.庄园具有一定的基层自治特色D.普通民众政治参与度逐渐提升

37.俄罗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带有典型的拜占庭风格;

俄罗斯的造型艺术,尤其是圣像画别具特色,与拜占庭的圣像画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眼睛的画法是最为突出之处;

俄罗斯的国徽,也渊源于拜占庭文明。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俄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宗教影响B.俄罗斯的兴起晚于拜占庭

C.拜占庭文明对俄罗斯的影响D.拜占庭与俄罗斯具有相同的历史传统

38.研究表明,原始班图人已经进入铁器时代,他们掌握了铁器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因此,班图人足迹所至,铁器也被引人。

从材料可以看出

A.班图人南迁促进了文明的交流B.生产力的发展是班图人南迁的根本原因

C.当时非洲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D.班图人南迁前后建立了疆域广大的帝国

39.中古时期西欧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自由”是市民阶层的合法身份,农奴一旦进入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身份,领主无权强迫他们变回农奴。

这反映出

A.农奴是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B.城市中人人都有自由的身份

C.自治城市与封建势力的对峙D.封建领主势力遭到空前削弱

40.新航路开辟后,海上运输业获利颇丰,但风险很大,因此商人们采取了“入伙”制度,入伙的回报是“分红”,后来演变为股份制度(航运公司发行股票,市民、贵族、政府官员通过自愿购买成为航运公司的投资人,而且投资人承担的是有限公司——如果企业垮台了,投资者以所投的资本为限,赔完为止)。

这一制度的出现()

A.规避了海上航行的风险B.创新商业模式发展的机制

C.标志利益共享时代的到来D.推动全民皆商潮流风行

二、材料分析题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相关人群及人数统计表

人群

自由民

(含妇女和儿童)

奴隶

梅迪克(外邦人)

公民(成年男子)

出席公民大会的公民

人数

168000人

200000人

32000人

约40000人

约3000人

材料二正是在民主共和主义政治文化的引导下,《联邦宪法》(即美国1787年宪法)诞生了,正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1954年新中国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

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

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

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

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

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

1。

——摘自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回答:

(1)材料一表明,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中“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的主要表现。

(3)依据材料三,归纳新世纪前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主要变化。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哥伦布说: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二15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回答新航路开辟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3.浩瀚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资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公民大会的决议通常冠以“议会和人民的决定”或“人民决定”之名,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听取大会上的演说和辩论……雅典城邦的所有官员,在任职之前都要经过资格检查。

……每个官员在短短一年的任期内,需要接受十次任职审查。

……当选执政官的财产限制由放宽而实际取消。

国家一切公职,除十将军委员会委员外,都改用抽签选举,任何公民都可当选。

为了保证非富有的公民也能在实际上担任国家公职,这时又制定公职津贴制。

……在公民大会上,如果有6000名公民对一个犯法的公民投反对票,那么,犯法者就要面临放逐——从本城向外地流放10年。

——据吴于廑《古代的希腊和罗马》等

(1)材料对其所处历史时代的呈现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虚构的。

请据此对材料一进行分类。

(2)据材料二,提取有关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信息。

44.中世纪时,西欧城市在争取自治过程中,曾获得许多特许状,以下是部分特许状节录。

材料“任何个人来到这个市镇,只要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免受其先前领主的追捕。

“我授权我们自治市的市民们拥有每周在工作日的时间内举办一次市场的权利,定在每周四,并且和我们温切斯特、牛津或者其他我们土地上的公民们一样享有所有的自由权利和免关税权。

“伦敦市民享有充分的权力任命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市长,并任命任何一人或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法官,负责处理按照国王的法令而提出的申诉,遇有讼案即审理;

此外无论何人均不得对伦敦人民行使司法权力。

凡属市民均不得因任何纠纷而到市区之外进行投诉。

(1)从以上特许状中,城市与市民可以获得哪些权利?

这对城市发展有何影响?

(2)对国王(封建领主)颁布城市特许状的行为,你有何认识?

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

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关键是封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

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

所以,在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

这种情形使封建等级制度复杂而混乱。

材料二 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

农奴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移居城市,使得市民阶层壮大。

他们(市民)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46.人类的政治文明是复杂多样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

……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

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

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它(指雅典民主政治)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也是社会奴役与不公的一种突出体现。

这种局限性使得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军事形势越来越不利,雅典人也逐渐对民主政治失去了信心,城邦危机日益加深,民主政治越来越成为一副躯壳,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思想经众多古代学者的著作遗赠给了后世,对西方乃至近现代东方社会政治思想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摘编自沈芝《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三 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私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后来资产阶级强大起来,国王开始保护它的利益。

以便依靠它的帮助来摧毁封建贵族,这时候法便在一切国家里开始真正地发展起来,除了英国以外,这种发展到处都是以罗马法典为基础。

但是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材料一反映了隋唐时期的哪一政治制度?

有学者认为这一制度具有“民主色彩”,请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雅典民主政治中的哪些运作方式“遗赠给了后世”。

其体现“社会奴役与不公”的表现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罗马法的核心是什么?

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二铜表法》是以私法为核心内容的,其第四表家父权、第五表继承与监护、第六表所有权及占有、第七表房屋及土地以及散见于其他表中的一些规范,都是对于反映简单商品经济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

它保有原始公社的遗俗,如死者没有遗嘱,又没有继承人,则财产归属父系的最近亲属继承。

又如,故意伤人肢体而未能取得和解时,伤人者也应受到同样的伤害(第八表);

伤害自己被保护人的保护者应交给地下神即予以诅咒。

——摘编自杨光《科举考试拯救了中国》

材料二:

公元212年,卡拉卡拉帝授予被征服地臣民市民资格,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外来自由人都获得罗马市民权之后,才逐渐取消了对罗马市民法主体的限制。

罗马法的主体之所以如此狭隘,是与罗马早期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摘编自谭建华《试论罗马法形式主义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二铜表法》体现的法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适用主体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

4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27年,罗马建立第一个行省,之后,随着罗马海外征服的范围不断扩大,行省数目大为增加,行省制成为罗马统治海外领地的重要制度。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后,行省制度趋于完善。

长期的战争以及行省需要重兵驻扎,从而为军阀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行省的发展,破坏了罗马城邦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即与氏族血缘关系有联系的具有闭塞性质的罗马公民集体,最终导致罗马城邦走向崩溃。

……古代中国的县出现在春秋时期。

至战国时期,秦对外扩张活动不断加剧,县的数目也越来越多。

郡大概到春秋末期才出现,秦国郡辖县制度的形成,大概要到战国末期。

秦帝国建立后,废除分封制,确立郡县制为帝国的地方行政制度。

材料二 在秦汉时期,氏族血缘关系残余被较为彻底地铲除,但罗马帝国仍存城邦时期血缘关系的残余。

罗马与秦汉的专制政体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秦汉县的机构大,尽管秦汉郡县机构复杂,人员众多,但管理层次则是相当分明的,罗马行省机构则远不及秦汉帝国那样复杂。

罗马行省之下为城市,由于城市具有自治或半自治的性质,所以罗马行省机构设置简单;

官吏人数不多。

行省主要负责税收、司法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