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19691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他想,这可是白捡来的便宜,不费一点力气就能吃上美味的兔肉。

(2)、这时他是一种什么心情?

指名读书上的句子。

“他越想越高兴,一路唱着歌,提着死兔子回家了。

(3)、说一说谁读得好,为什么?

4、指导观察第二幅插图。

(1)、谁看懂了图意?

生1:

农夫一边提着兔子回家一边想,要是有许多只兔子都撞在树上来,那多好呀。

生2:

农夫一边走一边想,总是有兔子撞到树上来,该多好!

(2)、师:

所以农夫第二天还来等兔子。

5、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1)、农夫为什么要守株待兔呢?

因为农夫捡到一只兔子后,他就想还会有兔子撞上来的,所以他每天都守在树边等。

因为农夫觉得每天捡只兔子回家,就不用种地了,他不想干活,所以天天守在树边等。

(2)、练习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出农夫的心情。

6、表演故事内容,体会人物心情。

(1)、练习扮演农夫,读出农夫的侥幸心理。

(2)、师生评议,谁演得好,读得好。

7、农夫后来还能得到兔子吗?

为什么?

小组讨论。

农夫再也没有得到过,因为兔子撞上树这件事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它只是一种巧合,不可能总遇上这等好事。

(四)、课外延伸,发展想像。

1、农夫再也没有等到兔子,他会想些什么呢?

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2、小组交流。

3、练习续编故事。

4、评评谁编得好,授于“故事大王”称号。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懂得了不要存侥幸心理,总想不主动努力而希望得到意外收获。

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采用了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集体交流反馈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激励评价者。

在认识生字这一块上我采用生字搬家,学生观察发现,了解偏旁表义的特点,帮助学生学习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基础上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小组内发言,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培养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课文朗读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学生在练读中体会文本的意思。

在朗读课文这个环节,我利用音乐图像,配表演朗读的形式,给学生创设美的意境,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从中体会美、感受美、受到美的熏陶,也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新的课程理念中提到,课堂上的评价应该多元化,不仅有教师的评价,还应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在教学过程中,我及时给学生以激励性评价,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并参与到互评中来。

总之,我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重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立足于发展,致力于创新,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4个生字,会规范书写9个生字。

知道木和耒做部首时,最后一笔为点。

3.借助字典或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文言文中字的不同意思。

4.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5.读懂课文内容,结合注释、插图和想象理解寓言内容。

6.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并尝试运用。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读懂课文内容,结合注释、插图和想象理解寓言内容。

【教学难点】

感悟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带来的后果,找到“守株待兔”的生活立足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学过或者读过寓言故事吗?

现在老师考考你。

2、出示寓言故事图片,学生进行猜测。

3、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就是文言文寓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4、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文言文《司马光》,现在我们回忆一下如何学习文言文?

5、出示文言文学习三部曲。

读准字音读好句读读出韵味

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

想象画面复述故事感情道理

6、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细细品味。

二、讲授新课

(一)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结合注释,试着给课文划分停顿。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第一行生字(课件出示)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2)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

(3)古文识字

(4)出示认读生字(课件出示)

isò

ngshì

待宋释冀

3、根据字的意思认知字音(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而身为宋国笑。

出示:

为不同字音的不同意思。

iA做,行,做事B当做,认做C变成D被                        

iA替,给B表目的C对,向。

师提问:

在本句中,“为”读哪个音?

读一读。

而身为(wé

i)宋国笑。

4、出示“耒”字:

(1)出示“耒”的图片:

上面用把手,下面有犁头,它是翻土用的农具。

(2)现在这个"

耒"

字已经演化成汉字的一个部首。

凡是以它做偏旁,都一定与耕作或古代的用具有关系,想一想咱们学过的字,哪个是以“耒”做偏旁的?

耕耘

(3)注意:

“木”和“耒”做部首时,最后一笔“撇”写为“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

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1、出示课文。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出自《韩非子•五蠹》

2、作者简介

韩非子,即韩非,为韩国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著作有《韩非子》一书。

3、出示题目,理解“株”和题目的意思。

(1)“株”什么意思?

出示图片:

这就是树桩子,树被砍去留在地面的部分。

(2)守株待兔什么意思?

4、趣味链接:

猜字谜

(打一字)

守株待兔中的“株”指树,扣“木”;

按地支兔对应“卯”,所以“守株待兔”打一字应该是“柳”。

5、出示课文停顿: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6、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三)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

守、株、待、宋、耕、触、颈、释、其

1、记生字:

开动脑筋记生字。

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找一找:

左右结构:

株待耕触颈释

上下结构:

守宋

独体字结构:

(2)换一换:

“株”换掉“木”加上“王”,是“珠”。

“耕”换掉“井”加上“云”,是“耘”。

“颈”换掉“页”加上“力”,是“劲”。

2、组词语:

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守、株、待、宋、耕、触、颈、释、其”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

守:

上面的“宀”要把下面的:

寸盖住。

组词、造句

株:

左窄右宽,注意左边的“木”最后一笔为点。

待:

左窄右宽,左边为“彳”,不要写成“亻”。

宋:

上下等宽,上扁下长。

耕:

左右均等,注意左边的“耒”最后一笔为点。

触:

左右均等。

注意左边的“角”写窄。

颈:

左右均等,左边最后一笔为提。

释:

左右均等,左边最后一笔为点。

其:

注意下横比上横长,最后一笔为点。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课堂练习

三、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2、继续预习课文,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读了这篇文言文,在《守株待兔》这则语言中蕴含着什么道理呢?

我们下节课进行探究。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巩固生字: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守株待兔》,再来看一下课文读通顺了吗?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守株待兔》。

板书:

守株待兔

(一)理解文言文,品读感悟

1、出示句子: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词意:

树桩。

撞到。

走:

跑。

折:

折断。

句意: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2、出示句子:

因:

于是,就。

放,放下。

耒(lěi):

一种农具。

冀:

希望。

复:

又,再。

得:

得到。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3、出示句子:

身:

自己。

为:

被。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二)理解句意,感悟道理

(1)文言文中“走”是“跑”的意思。

回忆含有走的句子。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儿童急走追黄蝶。

(2)古文中走是跑,那哪个字是“走”的意思呢?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3)学生想象画面:

一只兔子跑得非常快,砰,撞在树桩上,撞断脖子死了。

被谁看到了?

(种田人)种田人看到撞死的兔子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结合图片和提示看谁能绘声绘色地讲出来。

生自由练说

白白得到一只兔子,还美美地吃一顿,种田人有了这次意外的收获后,第二天他是怎么做的呢?

谁能用书上的话来回答

(1)因:

于是。

(2)一个“因”字不仅说出了释其耒而守株的原因,还把一二两句很自然地连接起来了。

古人中一个字往往表达一个意思。

(3)再读读这句,注意在“因”后停顿。

(4)为什么种田人释其耒而守株?

侥幸得到兔子

因为白白捡到一只兔子,所以他释其耒而守株。

因为没费一点力气就得到一只兔子,所以他释其耒而守株。

(5)生想象种田人是怎样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的?

并自己尝试着做一做。

(6)像他这样什么也不做,一心守着树桩子,满脑子都是兔子来撞死,你能用一个词形容种田人吗?

他这是:

白日做梦、痴心妄想、坐享其成、不劳而获、心存侥幸。

种田人一直在树桩旁等着兔子来撞,结果会怎样呢?

 

(1)结果是:

一无所获为宋国笑

(2)看来,种田人守的不只是树桩子,还守的是自己的白日梦,他等来的不是兔子,反而是一无所获,为宋国笑。

你会嘲笑他吗?

(3)想象说话:

如果这个守株待兔的人就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我想对这个守株待兔的人说:

你真傻呀!

你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那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怎么能天天想好事呢?

"

你赶快种地吧。

你这个懒家伙,想要不劳而获只会饿死!

(4)假如这个"

守株待兔"

的人听到了你们对他说的话,他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这个"

的人听了就会觉得我们说的有道理,从此不在那里等待了,他的庄稼又丰收了。

那个"

的人听了就会想,我才不会相信你们这些小家伙的话,继续坐在树桩旁等待,结果饿死了!

(5)小结: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感悟到了其中的道理,那就是不要白日做梦,否则就会一无所获。

幸福的生活靠劳动来创造。

4、深化主旨

(1)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守株待兔”的意思了吗?

守株待兔:

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2)古人用简短的故事教我们做事、做人,我们今人也在活学活用中展现我们的智慧,你能活学活用这个成语吗?

(3)出示对联:

上联:

笑看人生百态 

下联:

坐等世间闲财

横批:

(4)读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其一:

做事不能不能不努力就希望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正所谓: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其二:

不能把偶然的现象当成经常发生的事。

(三)拓展阅读

1、课件出示

2、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3、互相交流,说说

根据寓言故事,说说“南辕北辙”的意思。

南辕北辙: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1、把《守株待兔》这个小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你的家人听。

2、找《曾子杀猪》《老马识途》这两则寓言读一读。

1、关于劳动的名言: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班固

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陶铸

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

——高尔基

2、小结: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

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做守株待兔故事中的种田人,也不要做南辕北辙这则寓言中那个到楚国去的人。

其实,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课外读一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