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19997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教材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教材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教材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教材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教材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部编教材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部编教材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部编教材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教材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x

《部编教材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教材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教材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x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到余杭。

4.意义:

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魏晋南北朝的选官方法:

重门第,不重才能(九品中正制)

2.科举制度的建立:

1)隋文帝:

初步建立考试选才制度

(2)隋炀帝:

创进士科,标志着科举的正式确立

3.科举制的意义:

(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化

(2)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3)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4)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四、隋朝的灭亡

原因:

隋炀帝的暴政时间:

618年

结果:

唐朝建立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时间:

都城:

618年建立者:

长安继任者:

李世民(唐太宗)

(二)贞观之治

1、唐太宗的简历

▪2、贞观之治

(1)概念:

唐太宗在位期间,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迅速,国力逐步强盛的盛世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①吸取隋亡教训,重视人民

②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③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3)唐太宗革新措施:

政治上:

(1)完善三省六部制度

(2)制定法律,减轻刑罚

(3)科举考试科目,增设进士科

(4)严格考查各级官吏政绩

经济上:

轻徭薄赋,鼓励生产

军事上:

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二、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的政绩

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3、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三、开元盛世

1、出现“开元盛世”的原因(措施):

①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②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2、影响: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众生活安定

国力强盛,史称“开元盛世”

比较分析:

唐玄宗和他的曾祖父唐太宗有哪些共同的地方?

他们都善于任用贤才,重视吏治,注意“戒奢从简”,使政治较清明,经济有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里著名的“治世”——“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

第3课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农业1.垦田面积扩大。

2.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先进农具(曲辕犁、筒车)

3.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手工业

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

丝织工艺高超

陶瓷业发达越窑:

青瓷邢窑:

白瓷唐三彩

商业

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

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长安)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仰慕中原文化

(2)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2、唐朝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交融

1.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杂居、通婚

2.朝廷中很多重要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3、唐朝的民族政策

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诗歌代表人物:

李白(诗仙)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

代表作品: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作品特点: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语言轻快

 

杜甫(诗圣)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时代

代表作品:

《三吏》、《三别》

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精炼、凝重“诗史”

白居易(诗魔)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

《秦中吟》、《新乐府》

讽喻社会,同情人民,直如白话,通俗易懂。

书法:

颜真卿代表作:

《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特点:

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欧阳询代表作:

《九成宫醴泉碑》特点:

方折峻丽,笔力险劲

绘画:

人物画阎立本、《历代帝王像》《步辇图》

吴道子(画圣)《送子天王图》

山水画王维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遣唐使

时间:

唐朝时期

方式:

日本派使节到中国

目的:

学习唐朝先进的制度和文化

影响:

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鉴真东渡

时间:

唐玄宗时期

经过:

六次东渡,754年终达日本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

三、玄奘西行

唐太宗时期

经过4年跋涉到达天竺,带回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文件

v唐代中外交流的历史启示:

v1、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

v2、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

v3、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

1.原因

(1)唐玄宗统治后期不理朝政,日趋腐败

(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3)节度使实力膨胀,内重外轻

2.经过

(1)755年,安禄山联合史思明起兵反唐

(2)叛军南下,玄宗出逃,肃宗即位

(3)唐大将郭子仪,李光弼平叛

(4)763年平定叛乱

3.影响: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

(1)原因:

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人民赋税沉重,又灾荒连年

(2)时间:

875年~884年

(3)影响: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2.朱温建梁: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五代: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2、十国:

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和北汉。

3、北方:

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4、南方:

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

5、评价五代十国:

23、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的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9、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二、问答:

答:

如蚂蚁、蝗虫、蚕蛾、蚜虫、蟋蟀、蝉、蝴蝶、蜜蜂、七星瓢虫等。

3、除了我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家庭垃圾外,工厂、学校、医院、建筑工地等每天也在产生大量的垃圾。

5、在咀嚼米饭过程中,米饭出现了甜味,说明了什么?

11、月食:

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的中间,太阳、地球、月球大致排成一条直线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这时在地球上的人就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月食。

6、蚜虫是黄色的,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在10倍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清它们的肢体。

15、经过有效处理的废水,可以排放到湖泊、河流和海洋中,也可以渗入地下。

水分和氧气是使铁容易生锈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