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0175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7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docx

《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docx

精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例资料

二、考题解析

小学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老师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并加上引导语,导入新课。

同学们,走进第五单元,我们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认识了古代的大思想家,欣赏了美丽的古代神话,走进了雄伟独特的赵州桥,了解了名画《清明上河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幅名扬中外的画。

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场景?

(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2.老师强调易错字。

(三)再次朗读,深入体会

快速阅读三、四自然段,回答问题。

1.三、四自然段分别描写的哪里的场景?

(街市和桥北头)

2.用一个词语来形成街市?

(热闹)

3.热闹的街市上都有什么呢?

4.学生交流,师补充;师引导学生感受画家画技之高超。

5.品析桥北头的场景:

看,桥北头到了(出示图片),你能在图片中找出桥北头景色吗?

给大家讲解这幅画面。

6.生自由发言,师补充。

7.小组讨论:

这两段分别围绕哪句话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街市可真热闹、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总分的写法,好处:

文章条分缕析,结构清晰。

(四)学以致用

1.结合三、四段的写作手法,请同学们就“课间十分钟真快乐”说一段话。

2.生交流发言,师点评。

(五)迁移拓展

1.播放《清明上河图》全景图。

2.解说诵诗:

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幅名扬中外的画,记住这幅名扬中外的画。

历经风雨八百年,繁华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态众生相,尽在绵绵画中间。

名扬中外震国威,惊世之作传万年。

(六)作业小结

完善课堂发言,写一写“课间十分钟”的场景。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说一说本课你的教学重点?

【教学设计问题】

【参考答案】

基于对《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文内容的了解和对三年级学生学情的把握,我将本课教学重点设置为:

1.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2.学习第三、四自然段的写作手法。

因为学习语文,不只是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更需要学习一定的写作手法。

2.谈谈本节课你是如何落实自主、合作与探究的。

【教学实施问题】

【参考答案】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课堂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本节课中,我以学生的思考与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为主,根据相应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进行组内交流寻找答案。

例如:

对文中场景的探讨、写作方法及其作用的探讨等。

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探究方式,在互相学习和交流中拓展思维。

二、考题解析

小学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国庆大假刚过,你还记得爸妈带你去什么地方旅游过吗?

(学生自由发言)

2.今天,老师还想带着同学们去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旅游一趟,大家想吗?

3.今天我们将去的地方就是——西沙群岛。

(板书:

西沙群岛)

4.此时此刻,你还想知道什么?

(西沙群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它有哪些特点?

)要想知道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先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

西沙群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西沙群岛的景色和物产的?

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2.请说出读文后对西沙群岛的总体印象。

课文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呢?

接下来我们就逐段来体会。

(三)研读课文

1.感受西沙群岛的特点

(1)快速阅读,圈画西沙群岛有什么特点?

(2)请生回答(这段主要写西沙群岛的海水,特点是:

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①什么是“五光十色”?

为什么说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

(小组讨论:

“五颜六色”和“五光十色”这两个词语,用在这句话中,哪一个更恰当及其原因。

②引导:

仅仅颜色多就叫五光十色吗?

(通过与“五颜六色”进行比较,体会“五光十色”中的“光”的意思)

③欣赏西沙群岛海水(出示课件)。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想象海水色彩繁多、鲜艳明亮、相互交错的神奇景象。

(3)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如此美妙神奇呢?

(再次轻声读,明白五光十色的海水形成的原因。

理解出示课件)

(4)默读,学生谈西沙群岛怎么样?

(5)小结:

刚才同学们所说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这几个词就是最能表达这一自然段主要意思的词语。

2.海底分组自学讨论

(1)导言:

西沙群岛的海水是如此美丽,那它的海底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我们一起走进海底吧!

(2)默读,画一画在哪个段落并给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海洋生物?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先自己默读勾画,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谈自己的体会。

(同时出示课件)

(4)有感情地朗读这段。

(5)默读,想一想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可以用串联所画的词语的方法来归纳主要内容。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能谈谈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布置作业

1.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作者用词准确生动,读起来也非常有趣。

请同学们把好的词句摘抄在读书笔记上。

2.对西沙群岛,你们还了解多少呢?

请到课外广阔的天地中查找有关的图片和资料,收集整理成小小的调查报告,准备在班上交流。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是如何设计本节课的板书的?

你认为板书重要吗?

【教学设计类】

【参考答案】

好的板书通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这一课的板书是这样的:

先板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然后在下边板出它的几个特点,如: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等。

简单明了,起到了有效辅助教学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板书非常重要。

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在黑板上写字,本身就是很好的示范,板书的内容可以提纲挈领,给学生一目了然的提示,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板书,追求板书的美观感,关注板书的概括性,使板书成为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2.本节课你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教学实施类】

【参考答案】

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时,我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贝壳的美丽、海龟的有趣、海鸟的多,从而升华情感,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这时顺势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对西沙群岛的了解,自己喜欢西沙群岛的什么,从而巩固之前学习的知识,然后再把第七自然段呈现,继续给出他的军事意义。

让学生对它更加喜爱,进而升华至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考题解析

小学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后,请学生谈感受

1.小兴安岭给你们什么感觉?

在那里你看到了什么?

2.师总结:

大家已经被这满眼的绿所吸引了吧。

没错,小兴安岭最大的特点就是树多。

接下来,我们就来自由朗读课文,请同学们与作家一起,感受小兴安岭的魅力!

(二)读中感悟,积累语言

生自由读。

思考: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小兴安岭的?

(预想:

春、夏、秋、冬四季)(教师板书:

时间顺序)

学习小兴安岭的夏天

(1)请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看到的风景。

(教师板书:

树木、雾、太阳、野花)

①同桌相互讨论并圈出特别能表现夏天树木特点的词。

通过这些词你们感觉这些树木怎么样?

(茂密)

②还有哪些词语你觉得写得好呢,为什么?

(封、挡、遮)

(2)指导朗读:

树木竟然把蓝天封起来?

多厉害啊!

谁愿意愿意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传递给大家吗?

(3)在这个季节中还有让你心动的地方吗?

(预想:

“早晨,……整个森林……”)

(4)师生合作读:

这样的景象真是太美了,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老师读每一句话的开头部分,其余你们来接,明白吗?

(5)师小结:

夏天的小兴安岭真是枝繁叶茂,让我感觉到了强大的生命力。

可是,这么大的生命力,在刚刚苏醒的时候,又是什么样子呢?

让我们去看看它的春天吧!

(三)学生自学春、秋、冬景物

小兴安岭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地方,现在老师把大家分成三个大组,请同学们按照你们自己总结的学习方法,来欣赏春秋冬美景。

一、二组的同学来欣赏秋天的美景,三、四组的同学来欣赏冬天的美景,五、六组的同学赏析春天的美景。

(四)回顾课文

这数不清的树木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了不同的美,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

(五)课后拓展

1.这么美丽的小兴安岭,我们应该怎样去爱护它,让它永远生活在我们的世界中呢?

2.小兴安岭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物和特产,你们喜欢小兴安岭吗?

选出你们最喜欢的一段,来读一读,等一下我们来个朗读比赛。

(六)作业小结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喜欢的段落;

3.搜集关于小兴安岭的材料;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想让学生学到什么?

【教学设计问题】

【参考答案】

基于对本课教材内容的分析,以及对三年级学生特点的把握,在本堂课的学习中,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首先,是让学生掌握生字词,读音正确,书写规范,并能通过文章积累更多的美词美句,为写作打下良好基础;其次,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不同的美丽,了解小兴安岭丰富的物产资源,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学生保护森林的意识。

最后,在课文学习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感知和学习作家的写作方法,体会汉语的精准和韵味,让学生学习分析文章的思路和方式。

2.说说你分析文本的思路。

【教学设计问题】

【参考答案】

本文的文学体裁虽然是散文,但行文思路清晰明确。

即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对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描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这种行文顺序;进而按照不同的季节对课文进行逐段解读。

在研读文章内容的过程中,先抓取作家描述的对象,接着以赏析词句为主,让学生在美词、美句中了解四季不同的小兴安岭,感受汉语的强大魅力。

二、考题解析

小学语文《矛与盾的集合》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画图激趣。

1.猜猜老师画的是什么?

教师一边在黑板上画坦克一边让学生猜。

2.认识坦克的各个部分,学习“坦、履”,理解“炮口、履带”。

3.说说坦克的作用(学生介绍查到的有关资料)。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自主查阅工具书及同桌互助解决生字词,对于重点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

2.教师提问:

用一句话说说这威力无比的坦克是怎么发明的。

根据回答出示: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三)深入研读

1.抓住“合二为一”理解:

(1)盾是怎样的?

有什么特点?

(优点和不足)从文章中找出有关句子理解。

理解“固然、自卫”等。

(2)矛又是怎样的?

有什么特点?

从文章中找出有关句子理解。

理解“如雨点般、左抵右挡、难以招架、进攻”等。

体会用词的正确性。

2.这次矛和盾在一起,为什么不自相矛盾了呢?

发明家是怎样把它们结合起来的?

3.默读课文1到4段,理清发明家的思路,准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

通过故事明白道理,逐渐引导学生体会事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

4.学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

“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四)拓展提高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

(空调、带橡皮头的铅笔、取长补短等)

(五)课后练习

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不便的地方吗?

你能不能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把自己想到的生活中的不便和解决的方法写下来,作为“我的奇思异想”,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改进,收入自己的“资料袋”。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怎样在课堂上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本课你是怎么激发的?

【教学实施问题】

【参考答案】

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充满情趣。

苏联霍姆林斯基曾说:

“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波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

”那么让课变得有趣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采用创设情境营造愉快的氛围。

语文课主要是通过文章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而文章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作者的思想情感。

所以语文教学可以采用情境设置,激发学生思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语言的理解与学习。

(2)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

“学贵质疑”、“疑是思之路,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以解决问题告终。

教师的课堂提问,应该抓住关键性的内容,突出问题实质。

(3)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储存大量教学信息的能力,可储存大量的阅读材料,多媒体计算机储存的教学信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本节课导入是运用图画,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坦克的构造,为后边学习道理做铺垫。

研读课文时以问题为主线,激发学生思考,探究中理解道理,明白事理论述道理的好处。

2.本课识字量比较大,实际教学你打算如何处理?

【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本课识字量比较大,教学时可指导学生自学生字,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在自读课文的时候,标出不认识的字,凭借字典,读准字音,感知字义。

教师进一步指导识字时,重点指导以下字的读音:

坦,读“tǎn”,不读“tǎng”;持,读“chí”不读“cí”;兵,读“bīng”,不读“pīng或bīn”。

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可通过形近字的比较,加强记忆,如:

持和挂、炮和跑、担和坦、神和伸、般和船;“盾”的左上方是两笔,不要一笔写下来;“兵”的笔顺是、亻、兵,提醒学生不要写错。

二、考题解析

小学语文《静夜思》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PPT展示静夜思图片,并提问:

图上都画了什么?

看到这晴朗美妙的夜空,你想到了什么?

过渡:

你想到了这些,那在这样的静夜之中,诗人又在思考什么呢?

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静夜思》吧!

(板书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看图边欣赏。

2.打开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或者背一背!

3.学习新的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

“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

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4.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5.开火车认读生字。

6.游戏:

找朋友。

为生字宝宝找到自己的拼音朋友。

7.自由练读。

(可以大声读,小声读,同桌读,小组读,你读我听,二人齐读……)

(三)抓住重点,体会情感

1.诗中哪两句写“夜”呢?

读一读,用笔圈出不懂的字词。

释词:

明月光:

明亮的月光。

疑:

好像。

霜:

小朋友们见过霜吗?

冬天的早晨,在地面上结成的白色小冰晶就是霜,摸上去又冷又湿。

说诗意:

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2.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冷清)

师描述:

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

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并划出节奏。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注意节奏。

3.哪两句诗写“思”?

读出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在诗中写了两个动作是什么?

(举头、低头)他举头做什么,低头做什么?

谁来做一做这两个动作。

看课件,认真观察诗人是怎么举头、低头的。

给你什么感觉?

(沉重,伤心,难过)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

孩子们,你们说这句诗到底该怎么读?

师用沉重的语气范读并画出节奏。

哪些字该读重些呢?

(举,思)生试着用沉重的语气读,注意节奏。

4.现在我们理解了诗人的心情,再试着齐读一下这首诗歌。

(四)总结全文,深化中心(拓展延伸)

同学们互相说说:

看着明亮的月光,如果你是李白你会想起故乡的什么?

你通过本篇诗歌的学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五)课后作业

小诗仙们,回家后把这首诗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给家人听吧。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认为如何上好一堂古诗鉴赏课?

【教学实践问题】

【参考答案】

①重美读,以读激趣。

诵读是古典诗歌教学中激趣导学的主要途径。

要灵活运用多种方式科学的指导学生诵读,如教帅可通过示范读或者录音来纠学生的读音,指导学生读清句读,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和气势,读出作品中的抑物顿挫,跌宕起伏,读出作者寄寓在文章中的喜怒哀乐。

②善创情境,激趣导学,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导学前通过播放与诗歌有关联的歌曲、投影,展示与诗歌内容有关画面或典故引入,也可用简笔画导入,最好多种形式结合,总之力求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激趣目的。

此外,诗歌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创设意境,有助于学生理解诗句本身的诗意诗味,又能使学生了解它所适用的场合或范围,达到学以致用及活用的目的。

③引导评读,深层感悟评读,指品评感悟,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人生体验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并且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精妙之处。

目的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充满情感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独特体验,从而在学习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了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总之,我们在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上既要继承前人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又要将一些灵活、实用的方法吸收过来,争取在每一堂课上都有不同的表现,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古典诗歌焕发青春活力。

2.小学还学过李白的哪些诗歌,试着举例和背诵。

【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考题解析

小学语文《月球之谜》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

导语:

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引导学生朗读第一段,想象皓月当空的景象,小组内交流对月亮的感受和遐想)

它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啊?

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很多月球之迷。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演示)看,这就是月球,当我们来到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2.请大家找一找在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

把它划下来,并读一读。

3.哪位宇航员来给我们汇报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

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什么样的景色?

(三)抓住重点,体会情感

1.四大组轮读课文3-6段,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师梳理板书)

★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

(如,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

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

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

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推测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月球之谜的谜底。

3.师小结:

每个谜的提出都是先列举实验结果,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其中的神秘之处。

The铏氭嫙Xi撳簱4.感情朗读课文。

Thestrandу搧Chan氭牱鍖?

(四)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课文的第7自然段出现了一个省略号,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TheXiang戠偣Qi℃伅(五)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再阅读和月球之谜相关的资料,收集和月亮相关的诗句等,我们下节课交流。

TheCong㈠崟鍝侀"鏁companion噺板书设计

Tieuptheindigo悜鐭F

Luу彿答辩题目解析

1.你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教学设计】

The鏈嶅姟闈炲ridge鎬?

【参考答案】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掌握“夜幕、降临、夜空”等词语。

The鍒嗘Ma愰€?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The鐗╂枡闇€?

Cong″?

(3)提高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The鐗╂祦Wan滀笟(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2.分析一下《月球之谜》在本单元的内容和作用。

【专业知识】

【参考答案】

《月球之谜》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

它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展示月球神秘的魅力,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本课围绕了解月球之谜,通过自读自悟的教学过程展开,重点:

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完成教学目标。

本课学完之后,要为后面的语文学习提供理解课文的方法,如联系上文、借助资料袋、想象等方法,同时为语文园地六的想象作文做好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