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练习题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0179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练习题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练习题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练习题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练习题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练习题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练习题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练习题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练习题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练习题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练习题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练习题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练习题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练习题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练习题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初三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练习题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练习题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练习题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D、硝酸钾(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正确。

故选D。

【点评】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3.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银和稀盐酸

B.铁和硫酸锌溶液

C.硝酸钾溶液和食盐水

D.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根据复分解反应条件判断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A、金属活动顺序表中,Ag在H后边,所以Ag不会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故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金属活动顺序表中,Fe在Zn的后面,所以Fe不会把Zn从硫酸锌溶液中置换出来,故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盐溶液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物中有水、气体或沉淀,反应才发生,则硝酸钾溶液和食盐水不发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酸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物中有水、气体或沉淀,反应才发生,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反应可以发生,故D符合题意。

4.下列离子组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2+、Cu2+、NO3﹣、Cl﹣

B.Na+、Mg2+、SO42﹣、Cl﹣、

C.Na+、K+、CO32﹣、SO42﹣

D.Na+、Ba2+、Cl﹣、NO3﹣

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分别含有大量的H+、OH﹣.A、Cu2+和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能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B、Mg2+和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能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C、CO32﹣与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能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D、四种离子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正确。

【考点】考查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的知识。

5.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

A.仅①②

B.仅②③

C.仅①③

D.①②③

【答案】B

①中氢气燃烧生成水,但是氢气不能一步转化成氧气;

②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③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由以上分析可知,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②③。

故选B。

6.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A.AgNO3溶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K2CO3溶液

D.Na2SO4溶液

A、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无色、无色,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K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

分别滴加Na2CO3溶液,产生气泡的是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

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D、硫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均不反应,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7.下列物质所对应的俗名,错误的是()

A.NaOH烧碱

B.Na2CO3纯碱

C.CaO生石灰

D.NaHCO3火碱

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化学式为NaOH,正确;

B.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化学式为Na2CO3,正确;

C.氧化钙俗称生石灰,化学式为CaO,正确;

D.NaHCO3是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俗称小苏打,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错误。

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选用试剂及操作

A

CaCO3(CaCl2)

加水,将固体溶解后过滤

B

Cu粉(Fe粉)

加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C

KCl溶液(MgCl2)

加适量NaOH溶液,过滤

D

CO2气体(水蒸气)

将气体通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A.AB.BC.CD.D

A、除去CaCO3中的CaCl2,根据CaCO3不溶于水,CaCl2溶于水,加水,将固体溶解后过滤,正确;

B、除去Cu中的Fe,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发生反应:

Fe+2HCl="

=="

FeCl2+H2↑,然后再过滤,即可得到Cu,正确;

C、除去KCl溶液中MgCl2,加适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

MgCl2+2NaOH==Mg(OH)2↓+2NaCl,虽然能除去MgCl2,但又引入了新的杂质NaCl,错误;

D、除去CO2气体中的水蒸气,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将气体通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正确;

9.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发生反应且无明显现象的是(  )

A.BaCl2与Na2SO4

B.HCl与NaHCO3

C.KNO3与NaOH

D.NaOH与HCl

A、BaCl2与Na2SO4能反应由白色沉淀生成,故此选项错误;

B、HCl与NaHCO3能反应有气体生成,故此选项错误;

C、KNO3与NaOH不能反应,故此选项错误;

D、HCl和NaOH能反应但无明显现象,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项为;

D.

【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来判断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在解答时特别注意习题中限制条件:

生成沉淀、气体等,并要熟悉常见的有色的离子.

10.某同学将镁和金属X的混合物共2.4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0.22gH2,则金属X可能是(  )

A.A1

B.Zn

C.Fe

D.Cu

【答案】A

假设该金属全部是镁,2.4g镁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则:

解得:

X=0.2g

因为收集到0.22gH2,所以另一种金属产生氢气的质量必须比同质量的镁产生氢气质量多,铝产生的氢气都比相同质量的镁产生氢气多,铁、锌产生的氢气都比相同质量的镁产生氢气少,而铜不与酸反应,所以可能是铝;

故选A。

【点评】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

成正比。

二、填空题

11.现有下列四种物质:

A.生石灰B.稀硫酸C.熟石灰D.碳酸氢钠

请用合适的物质字母代号填空:

(1)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____;

(2)可用作干燥剂的是______;

(3)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

(4)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______.

【答案】

(1).B

(2).A(3).C(4).D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

物质的用途由物质的性质决定。

(1)稀硫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可溶的硫酸铁和水。

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稀硫酸;

(2)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可用作干燥剂的是生石灰;

(3)氢氧化钙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坚硬的碳酸钙。

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熟石灰;

(4)碳酸氢钠能与发酵时产生的酸性物质反应。

可用于培制糕点的是碳酸氢钠。

所以答案为BACD。

1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

如图1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操作①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⑤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实验中缺少过滤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实验二:

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

(4)配制时,除如图2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试剂瓶、镊子和_______(填一种仪器名称).

(5)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采用如图2所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填“>”、“<”或“=”)20%.

【答案】

(1).瓶塞没有倒放

(2).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3).引流(4).胶头滴管(5).<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实验一:

如图1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操作①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瓶塞没有倒放;

(2)操作⑤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

(3)该同学实验中缺少过滤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4)配制时,除如图2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试剂瓶、镊子和胶头滴管;

(5)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采用如图2所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0%.

【考点】考查粗盐(含有泥沙)提纯实验。

13.甲乙两同学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甲同学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乙同学实验时观察到有气泡发生:

甲乙同学将反应完成后试管中的溶液倒入洁净的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废液杯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

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CaCl2

猜想2:

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CaCl2、HCl

猜想3:

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写化学式)

【验证与探究】甲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则猜想________正确;

乙同学取少量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氧化铁粉末,发现溶液变黄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都认为将该溶液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最佳方法是___。

【归纳与总结】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________。

【答案】

(1).NaCl、CaCl2、Ca(OH)2

(2).2(3).Fe2O3+6HCl=2FeCl3+3H2O(4).加熟石灰中和至中性(5).生成物是否有剩余

本题通过化学反应后的溶液成分,考查了酸、碱和盐的化学性质。

在猜想反应后溶液成分时,除了有反应生成的物质,还要考虑反应物过量问题。

猜想与假设:

甲中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乙中盐酸和碳酸钠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甲乙同学将反应完成后试管中的溶液倒入,洁净的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说明液体中没有碳酸根,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存在过量的盐酸或氢氧化钙。

因此:

猜想1:

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CaCl2;

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CaCl2、HCl;

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CaCl2、Ca(OH)2;

验证与探究: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

甲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则猜想2正确;

氧化铁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乙同学取少量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氧化铁粉末,发现溶液变黄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表达与交流:

经验证猜想2正确,废液中含有盐酸,盐酸能与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

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可利用加熟石灰中和至中性;

归纳与总结:

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14.仓库中有一包氮肥的包装标签模糊不清,有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

(1)操作③用玻棒搅拌的目的是。

(2)请完成下表(已知AgCl和BaSO4是难溶于水和酸的白色固体):

假设和现象

判断和化学方程式

a

若现象I为无氨味。

则样品中不含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b

由操作②现象判断。

该样品一定含有__________离子。

c

若现象Ⅲ为白色沉淀,现象Ⅳ为无沉淀。

则样品中含有(写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

若现象Ⅲ为“无沉淀”,现象Ⅳ为白色沉淀。

则样品中含有(写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现象Ⅲ、Ⅳ都无现象,则该氮肥可能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若操作②现象为无气味、现象Ⅲ、Ⅳ无现象,则该氮肥可能是(只写一种)。

【答案】

(1)使样品充分溶解

(2)a.碳酸氢铵b.铵根c.硫酸铵(NH4)2SO4+Ba(NO3)2=BaSO4↓+2NH4NO3

d.NH4ClNH4Cl+AgNO3=AgCl↓+NH4NO3(3)NH4NO3尿素

(1)氮肥都是易溶于水的,溶解时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

(2)碳酸氢铵常温下能分解出氨气,可闻到氨气的刺激性气味,如果现象Ⅰ中无氨味,说明样品不含碳酸氢铵;

铵盐与碱反应产生氨气,根据操作②加熟石灰研磨有氨的刺激性气味,说明样品中含铵离子;

样品加水溶解后加入硝酸钡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我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样品中含硫酸根离子,即含硫酸铵,样品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样品溶液中不含氯离子,样品中不含氯化铵;

如果样品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加入硝酸钡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样品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样品中含有氯化铵,氯化铵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铵;

ⅡⅢⅣⅤ

(3)如果操作②中有氨味,样品溶液中加硝酸钡和硝酸银溶液均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硝酸根离子,即该氮肥可能是硝酸铵,如果操作操作②中无氨味,说明该氮肥不是铵盐,样品溶液中加硝酸钡和硝酸银溶液均无明显现象,则很可能是常见氮肥中的尿素。

三、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

15.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它与水反应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现将一定量的Na2O2加入盛有87.6g水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称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过氧化钠和水的总质量减少了3.2g(假定水蒸气的挥发忽略不计).请回答:

(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g.

(2)假定上述Na2O2中含氧的质量为m1,反应生成的NaOH中含氧的质量为m2,则m1______________m2(填“=”“>”或“<”).

(3)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答案】

(1).3.2

(2).=(3).16%

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即为氧气的质量,即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g;

(2)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2Na2O2+2H2O═4NaOH+O2↑

15616032

xy3.2g

x=15.6g

y=16g

m1=7.8g×

×

100%=3.2g,m2=8g×

100%=3.2g,m1=m2;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6%

答: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