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0590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3

 

2、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基础》实践一

适用于机类专业

课程代码:

JT001

一、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基础

二、学分数:

9学分(27天)

三、实践教学目标及要求

“机械制造基础”实践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基础技术课,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在实践中使学生对典型的工业产品的结构,制造过程有一个基本的体验和认识,通过结合典型产品的制造加工过程,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大工程意识,实践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从事制造和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金属加工的主要加工方法,所用设备和工具,并有初步的操作技能。

2、了解现代工业生产先进制造技术,初步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的方法与应用。

3、对毛坯和零件加工工艺有一般的了解。

4、熟悉有关的工程术语,了解生产中的主要技术文件及生产组织管理方式。

四、实践教学内容

机械制造基础实践内容分为传统机械制造方法实践、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实践、创新制作实践三大部分。

1、传统机械制造方法实践教学内容

在该部分实践教学中,学习运用铸造、焊接、热处理、零件表面处理等方法将材料制成毛坯或直接加工成零件;学习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钻削等各种加工方法将毛坯或材料成形为高精度,低粗糙度的零件;学习钳工基本操作与装配技术将零件装配为机器;学习常用量具的使用和检测技术。

2、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实践教学内容

在该部分实践教学中,学习利用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线切割、电火花成型等多种加工方法将毛坯或材料成形为高精度、低粗糙度的零件,学习中使学生受到设计、编程、加工一体化的训练。

学习利用“慧鱼”先进的工程教学模型进行部件、整机的搭建;机构创新;学习LLWIN基本编程方法,进行部件整机的系统仿真,工程模拟;

3、创新制作实践教学内容

在该部分实践教学中,学习利用“慧鱼”先进的工程教学模型进行部件、整机的搭建;机构创新;学习LLWIN基本编程方法,进行部件整机的系统仿真,工程模拟;学习AutoCAD、Mastercam.8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

 

五、实践教学安排

序号

内容

实践教学时数(天)

序号

内容

实践教学时数(天)

1

普通车床

5

8

铸造

3

2

普通铣床

1

9

数控车床

2

3

刨床

1

10

数控铣床

2

4

磨床

1

11

线切割电火花成型

1

5

钳工

4

12

创新制作

1

6

焊接

1.5

13

CAD

2

7

热处理

1.5

14

CAM

1

总计课时数

27天(9学分)

六、教材

1、《实用金工基础》王珣编

2、《数控加工》实习指导书交大工程训练中心编

3、《慧鱼基础教程》实习指导书交大工程训练中心编

 

《机械制造基础》实践二

适用于机类、近机类专业

课程代码:

JT002

一、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基础

二、学分数:

6学分(18天)

三、实践教学目标及要求

“机械制造基础”实践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基础技术课,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在实践中使学生对典型的工业产品的结构,制造过程有一个基本的体验和认识,通过结合典型产品的制造加工过程,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大工程意识,实践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从事制造和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金属加工的主要加工方法,所用设备和工具,并有初步的操作技能。

2、了解现代工业生产先进制造技术,初步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的方法与应用。

3、对毛坯和零件加工工艺有一般的了解。

4、熟悉有关的工程术语,了解生产中的主要技术文件及生产组织管理方式。

四、实践教学内容

机械制造基础实践内容分为传统机械制造方法实践、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实践、创新制作实践三大部分。

1、传统机械制造方法实践教学内容

在该部分实践教学中,学习运用铸造、焊接、热处理、零件表面处理等方法将材料制成毛坯或直接加工成零件;学习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钻削等各种加工方法将毛坯或材料成形为高精度,低粗糙度的零件;学习钳工基本操作与装配技术将零件装配为机器;学习常用量具的使用和检测技术。

2、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实践教学内容

在该部分实践教学中,学习利用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线切割、电火花成型等多种加工方法将毛坯或材料成形为高精度、低粗糙度的零件,学习中使学生受到设计、编程、加工一体化的训练。

学习利用“慧鱼”先进的工程教学模型进行部件、整机的搭建;机构创新;学习LLWIN基本编程方法,进行部件整机的系统仿真,工程模拟;

3、创新制作实践教学内容

在该部分实践教学中,学习利用“慧鱼”先进的工程教学模型进行部件、整机的搭建;机构创新;学习LLWIN基本编程方法,进行部件整机的系统仿真,工程模拟;学习AutoCAD、Mastercam.8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

 

五、实践教学安排

序号

内容

实践教学时数

序号

内容

实践教学时数(天)

1

普通车床

3

8

铸造

1

2

普通铣床

0.5

9

数控车床

2

3

磨床

0.5

10

数控铣床

1

4

钳工

3

11

线切割电火花成型

1

5

热处理

0.5

12

创新制作

1

6

热加工工艺

0.5

13

CAD

2

7

焊接

1

14

CAM

1

总计课时数

18天(6学分)

六、教材

1、《实用金工基础》王珣编

2、《数控加工》实习指导书交大工程训练中心编

3、《慧鱼基础教程》实习指导书交大工程训练中心编

 

《机械制造基础》实践三

课程代码:

JT003

一、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基础

二、学分数:

3学分(9天)

三、实践教学目标及要求

“机械制造基础”实践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基础技术课,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在实践中使学生对典型的工业产品的结构,制造过程有一个基本的体验和认识,通过结合典型产品的制造加工过程,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大工程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金属加工的主要加工方法,所用设备和工具,并有初步的操作技能。

2、了解现代工业生产先进制造技术,初步掌握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中的应用。

3、对毛坯和零件加工工艺有一般的了解。

4、熟悉有关的工程术语,了解生产中的主要技术文件及生产组织管理方式。

四、实践教学内容

机械制造基础实践内容分为机械制造冷加工、机械制造热加工、数控制造技术实践三大部分。

1、机械制造冷加工教学实践内容

在该部分实践教学中,学习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钻削等加工方法将毛坯或材料成形为高精度,低粗糙度的零件;学习钳工基本操作与装配技术将零件装配为机器;学习常用量具的使用和检测技术。

2、机械制造热加工教学实践内容

在该部分实践教学中,学习运用铸造、焊接、热处理、零件表面处理等方法将材料制成毛坯或直接加工成零件;

3、数控制造技术实践教学内容

在该部分实践教学中,学习利用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线切割、电火花成型等多种加工方法将毛坯或材料成形为高精度、低粗糙度的零件,学习中使学生受到设计、编程、加工一体化的训练。

学习利用“慧鱼”先进的工程教学模型进行部件、整机的搭建;机构创新;学习LLWIN基本编程方法,进行部件整机的系统仿真,工程模拟;

五、实践教学安排

六、教材实践教学安排表

序号

内容

实践教学时数(天)

1

冷加工

4

2

热加工

2

3

数控技术

3

总计

9天(3学分)

1、《实用金工基础》王珣编

2、《数控加工》实习指导书

上海交大工程训练中心编

3、《慧鱼基础教程》实习指导书

上海交大工程训练中心编

《机械制造基础》实践四

适用于文科、纯理科专业

课程代码:

JT004

一、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基础

二、学分数:

1学分(3天)

三、实践教学目标及要求

“机械制造基础”实践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基础技术课,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在实践中使学生对典型的工业产品的结构,制造过程有一个基本的体验和认识,通过结合典型产品的制造加工过程,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常见的机械结构特点;了解常见的金属成型加工方法和生产组织管理方式。

2、对机械加工的操作技能有一初步的体验。

3、了解现代工业生产先进制造技术,对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中的应用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四、实践教学内容

机械制造基础实践内容分为整体认识;车削加工成型;数控制造技术实践三大部分。

1、整体认识教学实践内容

在该部分实践教学中,介绍“高速台钻”这一典型产品的结构特点;参观其各零件的加工方法,了解生产组织方式;学习装配技术将零件装配为机器。

2、车削加工成型教学实践内容

在该部分实践教学中,学习利用普通车床的加工方法将毛坯或材料成形为高精度,低粗糙度的零件;学习常用量具的使用和检测技术。

3、数控制造技术实践教学内容

在该部分实践教学中,学习利用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等加工方法将毛坯或材料成形为高精度、低粗糙度的零件,学习中使学生受到设计、编程、加工一体化的训练。

五、实践教学安排

序号

实践教学内容

学时数(天)

序号

实践教学内容

学时数(天)

1

整体认识

0.5

5

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的零件设计与编程

0.5

2

钳工装配

0.5

6

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操作

0.5

3

普通车床加工概述与操作

0.5

4

普通车床加工操作

0.5

总计

3天

六、教材

1、《机械制造基础》实习指导交大工程训练中心编

2、《数控加工》实习指导交大工程训练中心编

计算机辅助制造Mastercam.8

课程代码:

JT005

一、课程名称:

计算机辅助制造Mastercam.8

二、学分制:

2学分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方面的能力,掌握Mastercam.8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

教学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将待制造的零件的几何形状用实际尺寸绘出二维或三维图形。

图形绘好后,可用Mastercam的CAM功能,编制零件的刀具路径(NCI),将NCI通过不同数控机床,使用控制系统的后处理程式转换成控制系统能接受的NC程式,然后从计算机传送到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以备加工。

1、掌握Mastercam8的基础知识

2、熟练掌握两维模型的绘制

3、熟练掌握两维模型的模拟加工

4、掌握三维模型的绘制

5、掌握三维模型的模拟加工

四、教学内容:

1、Mastercam.8的安装、界面、系统设置及数据交换等基础知识

2、两维绘图:

基本绘图、图形编辑、图形标注

3、两维加工:

二维图形刀具路径的编制,内容包括外形、挖槽、钻孔和文字图案雕刻等实例;

4、三维绘图:

线框模型、曲面模型、实体模型

5、三维加工:

三维图形刀具路径的编制技巧与实例。

五、教学安排:

章节

内容

理论教学时数

实践教学时数

基础知识

1

1

两维绘图

4

6

两维加工

2

6

三维绘图

4

4

三维加工

4

4

小计

15

21

总计学时数

36(2学分)

六、教材:

Mastercam8.实用培训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讲义: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编写

数控加工技术

课程代码:

JT006

一、课程名称:

数控加工技术

二、学分数:

5学分

三、实践教学目标及要求

“数控加工技术”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培养学生数字化加工的基本概念和能力,对学生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一体化方面进行训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数控铣床、数控车床的组成、特点与应用。

2、掌握二维工件加工程序的手工编制、计算机自动编程软件的应用以及程序的输入与加工。

3、了解数控铣床、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基本的制定方法。

4、掌握网络通讯传输加工的方法。

四、实践教学内容

1、数控铣床、数控车床的组成、特点及应用。

2、数控铣床、数控车床的编程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

数控编程的概念、种类;程序的结构与格式;坐标系和编程零点;被加工零件的工艺分析。

3、常用功能的编程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

常用的辅助功能和其它功能;常用准备功能;插补功能;刀具补偿功能;固定循环;刚性攻丝;可编程镜像;手工编程实例。

4、数控铣床、数控车床的操作。

主要内容包括:

机床操作面板介绍;程序输入、存储与编辑;机床操作与加工;设计、编程、加工一体化训练。

5、自动编程。

主要内容包括:

二维工件的计算机自动编程软件的应用。

6、网络传输加工。

主要内容包括:

DNC加工参数设置;网络通讯传输加工方法。

五、实践教学安排

章节

内容

L学

时数

S学

时数

章节

内容

L学

时数

S学

时数

绪论

2

6

数控铣床的镜象功能

1

3

1

数控机床编程基础

4

7

数控车床的操作入门

1

3

2

数控铣床操作面板和各控制键的功能

2

6

8

定位、直线和圆弧插补加工控制

1

9

3

直线和圆弧插补加工控制

1

9

9

循环指令、车螺纹指令加工控制

1

7

4

钻孔、攻螺纹、铣槽循环指令

1

7

10

子程序调用与刀具轨迹补偿

1

7

5

子程序调用与程序转移、刀具半径补偿和长度补偿

1

7

11

自动编程与网络通讯传输加工

5

11

六、教材:

《数控加工》(讲义)上海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编写

机器人设计与制作

课程代码JT007

一、课程名称:

机器人设计与制作

二、学分数:

2学分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机器人设计与制作》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新型课程,其教学目标是: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对学生在机构创新、机电一体化等方面进行训练。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要求:

1、通过对模型的制作,对各种机构有形象、直观的了解,并能加以灵活的运用。

2、能根据场地及要求,使用乐高和慧鱼教具,制作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机器人及自动装置,并能使用Robolab和LLwin编程软件对模型进行编程控制。

3、使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对模型进行控制,对PLC控制有一初步的了解。

四、教学内容

1、乐高模型机构搭建;软硬件调试(RCX、Robolab);编程控制。

2、慧鱼模型机构搭建;编程控制(LLwin、智能接口板调试);。

3、创意制作:

根据不同场地和要求,设计和制作创意模型。

4、PLC控制模型:

简介梯形图及指令编程。

五、教学安排

章节

内容

学时数(学时)

乐高模型

10

慧鱼模型

10

创意制作

12

PLC控制

4

总计学时数

36(2学分)

六、教材

1、《机器人建模与控制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编写

2、《慧鱼模型简明实验手册》上海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编写

3、《乐高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编写

4、FX2n编程手册

 

艺术铸造

适用于各专业

课程代号JT008

一、课程名称:

艺术铸造

二、学分数:

2学分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教学目标:

培养同学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铸造工艺知识,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艺术修养及工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对石膏型精密艺术铸造有一定的了解并会具体应用。

学生通过前期构思、创意,中期工艺设计制作,了解整个石膏型精密艺术铸造工艺流程及要点,熟悉各类制作仪器设备的性能及技术参数的设定,掌握基本操作,最后做出精巧艺术物品。

四、教学内容:

1、介绍石膏型精密艺术铸造工艺特点、过程及用途。

2、石膏铸粉的组成、性能及使用。

3、制模的基本知识。

4、浇注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5、石膏型精密艺术铸造工艺流程及要点。

五、教学安排:

章节

内容

学时数

创意设计、构思造型各异的精巧工艺品或精密机械零件。

16

了解各种特种铸造仪器、设备的特性和操作过程。

3

熟悉工艺制作过程。

3

会使用常用工具并进行造型设计。

8

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2

各类工艺参数的设定及数据输入。

2

具体操作加工。

2

总计学时数:

36(2学分)

六、教材:

《艺术铸造》(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讲义:

《石膏型精密铸造工艺》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编写

科技活动

适用于各专业

课程代码:

JT009

一、课程名称:

《科技活动》

二、学分数:

3学分,54学时

三、实践教学目标及要求

《科技活动》是根据学校各院教学要求,将几种典型的“机——电——计”一体化的现代新型技术的实践项目组合而成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目标是:

拓展学生对现代技术领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开展科技活动的能力。

通过该实践教学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并具有初步的操作技能;

2、了解现代工业生产先进制造技术与智能化控制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的方法与应用;

3、具有初步的将创新构思转变为图纸、将图纸转变为模型、将模型转变为实物的科技活动能力。

四、实践教学内容

《科技活动》实践课分为:

现代制造技术实践、创新制作实践、智能化控制实践三大部分。

1、现代制造技术实践教学内容:

在该部分实践教学中,学习利用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线切割、电火花成型、快速成型等多种加工方法,将毛坯或材料成型为高精度、低粗糙度的零件,学习中使学生受到设计、编程、加工一体化的训练,并学习三坐标测量技术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有关内容。

2、创新制作实践教学内容:

在该部分实践教学中,学习ROBLAB、LLWIN基本的编程方法,利用乐高、慧鱼先进的工程教学模型进行部件、整机的系统仿真、工程模拟和创新设计,使学生把头脑中构思的创新概念设计构造成原理模型,并检验其功能。

3、智能化控制实践教学内容:

在该部分实践教学中,学生将通过无人加工车间物流自动化系统的介绍与演示,对AGV自动导引车系统、自动上下料机器人系统、立体库电器控制系统进行初步了解,并建立用传感器、单片机、PLC、PC机控制等新技术控制智能化模块的基本概念。

 

五、实践课时安排

序号

内容

学时数

1

数控车床

15

2

数控铣床

12

3

加工中心

3

4

电蚀加工(线切割、电火花)

6

5

快速成型

3

6

三坐标测量

3

7

工程建模与控制

9

8

现代物流系统

3

总计

54

六、使用教材

1、《数控加工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自编(实习指导书)

2、《加工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自编(实习指导书)

3、《工程建模与控制》上海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自编(实习指导书)

4、《快速成型技术简介》上海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自编(讲义)

5、《现代物流系统简介》上海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自编(讲义)

 

电子电工基础

课程代码:

ET001

一、课程名称:

电子电工基础

二、学时数:

54学时

三、学分数:

3学分

四、教学目标及要求

《电子电工基础》是一门基础技术实践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在电子电工领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通过三相异步电动机及其控制、晶体管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印制电路板的绘制及计算机设计的实习,应达到如下要求:

1.电工实习

(1)了解常用电工工具、电工材料及常用低压电器的基础知识。

(2)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常用控制线路及安全用电知识。

(3)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等基本技能。

2.晶体管超外差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

(1)了解常用电子组件,超外差收音机的基本知识。

(2)掌握收音机的安装、调试基本技能。

(3)熟悉收音机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3.印制电路板的绘制与设计

(1)了解印制电路板的基本知识。

(2)熟悉印制电路板设计基本原则。

(3)熟悉用EDA软机设计印刷电路板的基本方法。

五、实践教学内容

电子电工基础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电工实习、晶体管收音机安装与调试、印刷电路板的绘制与设计三大部分。

1.电工实习

(1)Y—△起动控制系统的重要意义。

(2)安装Y—△起动控制系统所需元器件。

(3)Y—△起动控制线路原理。

(4)安全用电知识。

(5)Y—△起动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2.晶体管收音机安装与调试:

(1)超外差收音机基本电路工作原理。

(2)晶体管收音机常用电子组件检测方法及安装焊接工艺。

(3)收音机各级放大器的偏置电压、静态工作电流的测量。

(4)中频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曲线、三点统调和覆盖的调试方法。

3.印制电路板的绘制与设计

(1)印制电路板的作用与分类。

(2)印制电路板绘制的方法、绘图条件及设计原则。

(3)举例说明绘制电路板的基本操作步骤。

(4)绘图软件PROTEL的使用。

六、理论教学与实习课操作课时比例

1.电工实习:

6学时:

12学时

2.晶体管收音机安装与调试:

6学时:

12学时

3.印制电路板的绘制与设计:

6学时:

12学时

七、教材

1.《电工实习》

2.《晶体管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

3.《印制电路板的绘制与设计》

以上教材均为任课老师自行编写。

八、主要参考书

1.《电工学》秦曾煌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电器及其控制》李桂和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

3.《电工实习》史伯奋、朱克编写东南大学“工业发展与培训中心”

4.《晶体管收音机的维修与调试》上海无线电三厂编写上海人民出版社

5.《PROTEL99入门与提高》高鹏、安涛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计算机控制

课程代码:

ET002

一、课程名称:

计算机控制

二、学时数:

18学时

三、学分数:

1学分

四、教学目标及要求

培养及提高学生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知识,为掌握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打好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汇编语言常用指令。

2.掌握计算机的接口技术。

3.掌握微机与控制对象的连接方法。

五、教学内容

1.计算机控制课程的组成与教学实验仪器的连线及应用。

2.熟悉汇编语言的常用指令。

3.熟练掌握汇编文件的建立、编译链接和调试。

4.学会微机与控制对象的几种连接方法。

六、理论教学与实习操作课时比例

6学时:

12学时。

七、教材

1.《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吴秀清、周荷琴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计算机控制训练实验指导书》授课老师自编

八、主要参考书

相关微机原理及应用教科书。

 

异步电机的控制

课程代码:

ET003

一、课程名称:

异步电机的控制

二、学时数:

18学时

三、学分数:

1学分

四、教学目标及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借助于先进的教学实习设备:

高性能电工实习操作台,使学生对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