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1095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

《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

帮忙带孩子,照顾孩子呗。

帮儿媳妇带孩子,是婆婆的法定义务吗?

那倒不是,但很多当婆婆不都是这么做的嘛,她不愿意帮我,分明是瞧不起我。

您认识的女性中,有没有婆婆没帮着带孩子的呢?

-

有啊。

那她们都觉得自己的婆婆瞧不起自己吗?

那倒没有。

同样是婆婆没帮忙带孩子,因为什么其他人都能接受,而您却认为婆婆是瞧不

起您呢?

……(沉默)难道是我的问题?

是您对这件事的看法存在问题。

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

多选:

1、该求助者的情绪症状包括()。

(A)烦躁(B)紧张

(C)愤怒(D)抑郁

2、该求助者的躯体症状包括()。

(A)食欲下降(B)头痛

(C)睡眠问题(D)头晕

单选:

3、按照合理情绪疗法的ABC论,该求助者的A是()。

(A)食欲下降入睡困难(B)经常与丈夫吵架

(C)婆婆不肯帮忙接孩子(D)婆婆瞧不起自己

4、按照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该求助者的C是()。

(A)烦躁(B)与丈夫吵架

(C)愤怒(D)食欲下降

5、按照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包括()。

(A)歪曲的认知(B)不合理信念

(C)现实的刺激(D)非理性思维

6、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最可能是()。

(A)一般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问题

(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D)精神病性问题

7、该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

(A)乱贴标签(B)选择性消极注视

(C)绝对化要求(D)过分概括化

8、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提问方式包括()。

(A)间接询问(B)直接逼问

(C)开放式询问(D)封闭式询问

9、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技术包括()。

(A)指导(B)鼓励

(c)释义(D)情感反应

10、在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两次沉默可能包括()。

(A)反抗型(B)思考型

(C)情绪型(D)内向型

11、这段咨询最可能是发生在()。

(A)心理诊断阶段(B)领悟阶段

(C)修通阶段(D)再教育阶段

12、合理情绪疗法中最常用、最具特色的技术是()。

(A)合理情绪想象技术(B)RET自助表

(C)合理自我分析报告(D)产婆术式辩论

2011年5月

一般资料;

求助者,男性,22岁,大学生。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你好!

请问我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

我最近心情不好,经常感觉紧张、烦躁,不能集中注意力,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你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你的心情不好吗?

我复习考研已经一段时间了。

前一段时间,我突然发现以前复习的好多内容都记不清楚了。

我心里一下子就慌了,上自习的时候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看一会儿书就想到"

这次再复习不好怎么办?

考不上研究生前途就渺茫了!

"

,一想到这些我就非常紧张,拼命告诉自己"

抓紧时间复习,要提高学习效率"

可越是这样,就越紧张不安,越难以集中精力复习,学习效率也大大下降。

以前学习的内容忘记很多,现在你急切地想复习好,但越是急切,你越是紧张、烦躁,对吗?

求助者:

是啊,您能帮帮我吗?

你认为导致你出现这种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以前学习的效果不好,如果效果好的话,就不会出现现在的问题了。

哦,你认为以前学习效果不好是问题的原因,对此我有些不同的看法。

你说的原因在心理学中只能称为问题的诱发性事件,而不是导致你问题的直接原因。

不是直接原因?

那什么是直接原因呢?

直接原因是你对以前学习效果不好这件事的想法。

想法?

什么意思?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某个周末的傍晚,你在校园里散步,这时你的一个同学迎面走来,你高兴地与他打招呼,但他却与你擦肩而过,根本就没理你。

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样?

我会很生气。

他怎么可以这么轻视我!

那我现在告诉你,他之所以没理你,是因为他刚接到邻居的电话,说他家里出了急事,让他尽快赶回家。

你们相遇的时候,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家人现在的情况,正在为家人担心,根本没有察觉到有熟人和他打招呼。

哦,原来是这样。

现在,你还会生他的气吗?

当然不会!

你看,你与同学打招呼这件事,两种情况都是他没有理你,但你前后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

那是因为你对这件事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的确是这样。

我们回到你现在的问题,很多考研的同学在复习的时候都遇到过挫折,这是很常见的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出现你这种状态,为什么呢?

(沉默)……是我想法的问题?

是的,正是你的想法导致了你现在的问题。

(A)紧张(B)烦躁

(C)焦虑(D)气愤

2、该求助者的心理状态主要是()。

(A)强迫(B)抑郁

(C)焦虑(D)恐惧

3、心理咨询师在这段咨询中使用的提问方式包括()。

(A)间接询问(B)开放式提问

(C)直接逼问(D)封闭式提问

4、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的参与性技术包括()。

(A)内容表达(B)倾听

(C)内容反应(D)情感反应

5、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举了在校园里遇见同学的例子,说明其()。

(A)激励求助者改变(B)缓解求助者情绪

(C)启发求助者思考(D)释放求助者压力

6、与该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刺激事件是()。

(A)学习效率下降(B)近来难以入睡

(C)复习效果不好(D)注意力不集中

7、该求助者的沉默最可能是()。

(A)情绪型(B)思考型

(C)茫然型(D)内向型外语学习网

8、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的非言语行为的作用包括()。

(A)加强言语(B)配合言语

(C)实现反馈(D)传达情感

9、这段咨询最可能是发生在()。

(A)领悟阶段(B)心理诊断阶段

(C)修通阶段(D)再教育阶段

10、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应做的工作包括()。

(A)鼓励情绪宣泄(B)修正不合理信念

(C)建立合理信念(D)强化求助者问题

11、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求助者达到()。

(A)自我关怀(B)自我指导

(C)自我批评(D)自我接受

12、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包括()。

(A)EPQ(B)16PF

(C)SAS(D)SCL-90

13、在本案例中,咨询目标应该由()。

(A)求助者决定(B)双方共同商定

(C)咨询师决定(D)上级咨询师定

14、合理情绪疗法,适用于()的求助者。

(A)年轻、文化水平较高(B)偏执

(C)年老、文化水平较低(D)自闭

2010年11月

案例九:

一般资料:

求助者,男性,46岁,会计。

求助者半年前调入某单位任会计,开始感觉还可以,一个月前因工作失误遭领导批评,并觉得同事们开始疏远自己。

从此,白天工作打不起精神,有时晚上睡不着,心情郁闷、烦躁。

一周前因失眠、食欲不振去医院检查治疗,按照医嘱服用安定,感觉效果不佳,前来寻求帮助。

求助者自述:

现在领导和同事们对我都不好,我主动与他们接近,希望搞好关系,但是他们不以同样的态度回应我,我真后悔来到这个单位。

你说我在这里连同事关系都搞不好,还能干好什么呢?

我的人生太失败了!

72、该求助者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属于()。

(A)工作问题(B)态度问题

(C)生理问题(D)社会问题

73、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的特点包括()。

(C)持续时间较短(D)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74、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现实刺激是()。

(A)半年前工作调动(B)服药效果不好

(C)一月前挨过批评(D)患了神经衰弱

75、按照埃利斯的观点,引发该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最直接原因是()。

(A)社会因素(B)环境因素

(C)生物因素(D)认知因素

76、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持续的时间大约是()。

(A)一周(B)一个月

(C)半年(D)无法确定

77、按照埃利斯的ABC理论,该求助者的B包括()。

(A)领导批评了我(B)我的人际关系差

(C)同事们疏远我(D)我的人生太失败

78、该求助者抱怨“我主动与他们接近……但是他们不以同样的态度回应我”,用了()。

(A)黄金规则(B)反黄金规则

(C)主动沟通(D)不折腾原则

79、“我连同事关系都搞不好,还能干好什么呢?

,这种说法的错误包括()。

(A)绝对要求(B)以偏概全

(C)糟糕至极(D)脱离现实

80、合理情绪疗法的首要目标()。

(A)解决个体情绪困扰(B)消除个体行为障碍

(C)纠正个体错误认知(D)促进个体自我成长

81、合理情绪疗法可划分的阶段包括()。

(A)心理诊断(B)领悟

(C)建立关系(D)修通

82、合理情绪疗法的适用对象主要包括()。

(A)智力水平较高者(B)老年人

(C)文化水平较高者(D)少年儿童

2009年11月

案例五:

求助者,女性,30岁,大学毕业,医院技术员。

案例介绍:

求助者与母亲关系不和,情绪低落一个月。

心理咨询师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后,使用了合理情绪疗法,下面是咨询过程片断。

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一直处于目前这种情绪状态中?

那还用说吗?

我们俩经常吵架,从小我妈就打我,直到我20多岁了还打我。

不久前,她在生日那天穿了件旧衣服,说是子女不给买新的。

还经常为一些小事给我打电话,哪怕是我在出差时也不例外。

她还在我婆婆面前说我父亲老不正经.……,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吗?

你想改变与母亲的关系吗?

想,但很难改变,而且我讨厌她。

假设你母亲是老年痴呆、半身不遂、还骂人,你怎么办?

当然要管她了,是自己的母亲嘛。

那现在你母亲还不到这个程度吧。

你前面说的,都是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但它们可能并不是你情绪低落的直接原因。

那是什么原因呢?

是你对这些事的看法。

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结果。

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你头脑中的一些不合理的想法造成的,那么你或许就能控制你的情绪。

(沉默)怎么会是这样呢?

你觉得我们的情绪是不是会受想法控制呢?

认为是好事,就高兴;

认为是坏事,就生气。

的确是这样,看样子我的问题也可能是因为我的一些想法在作怪。

就你的问题来说,别人也可能遇到。

都是一些很平常的事,问题是你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和价值观去要求别人。

要想改善同母亲的关系,你不能要求她怎么做,而只能从你做起。

可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想法里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

你还要明确,如果想改善和母亲的关系该做些什么?

看来我的态度方面是有些问题。

40、该求助者的主要心理问题包括()。

(A)情绪低落(B)内心矛盾

(C)行为冲动(D)认知偏差

41、按照埃利斯ABC理论,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不是()。

(A)歪曲的认知(B)不合理信念

(C)现实的刺激(D)评价性观念

42、按照埃利斯ABC理论,该求助者的A包括()

(A)母亲为小事打电话(B)经常与母亲吵架

(C)母亲从小打求助者(D)求助者讨厌母亲

43、按照埃利斯ABC理论,该求助者的C包括()。

(A)情绪低落(B)讨厌母亲

(C)照顾母亲(D)体谅母亲

44、该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包括()。

(A)绝对化要求(B)以偏概全

(C)选择性概括(D)糟糕至极

45、该求助者的沉默最不可能是()。

(A)反抗型(B)怀疑型

(C)思考型(D)内向型

46、该求助者沉默之前心理咨询师在对话中使角的技术是()。

(A)释义(B)引导

(C)解释(D)指导

47、这段咨询最大可能是发生在()。

(A)诊断阶段(B)领悟阶段

(C)修通阶段(D)巩固阶段

48、在这段咨询的最后几句话中,心理咨询师主要是在帮助求助者()。

(A)强化合理信念(B)改变不合理信念

(C)寻找合理信念(D)建立合理的信念

2009年5月

案例四:

一般资料:

求助者,男性,34岁,外企高级职员。

案例介绍:

求助者办公室位于写字楼二十二层。

去年5月12日他正在电脑前处理文件,突然觉得屏幕有些晃动,后来桌子椅子都剧烈摆动。

此时,有人大喊:

“地震了!

”求助者不顾一切地随着慌乱的人群往楼下跑,很长时间才跑出大楼、随后觉得心慌、双腿发软,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跑下来的,后怕不已。

后来听到四川地震的消息,更是心有余悸。

虽然知道余震不会比主震强烈,但求助者上班后,一坐到电脑桌边就觉得心慌,烦躁不安,总觉得会发生危险,会被困在这个大楼里,担心自己无时间逃生,越想越难受,必须马上找人说话心里才踏实。

上班只能勉强处理一些联络协调等事务性工作,以至需要处理的文件越压越多。

开始还能找别人帮忙,时间长了也不好总麻烦别人。

非常苦恼,非常着急,因而前来求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敏感胆小。

四年前曾晕倒过一次,事后并未查明原因,为此担心害怕,觉得自己有一天会突然死去,近期经常借故不到办公室。

32、对求助者较为恰当的态度包括()。

(A)无条件尊重(B)热情

(C)积极的关注(D)共情

33、对该求助者社会功能的判定是()。

(A)没有受损(B)轻度受损

(C)中度受损(D)重度受损

34、该求助者的特点包括(,)。

(A)有对特定场景的回避(B)个性敏感

(C)属于创伤后应激障碍(D)曾经患病、

35、对该案例还需了解的资料包括()。

(A)求助者成长史(B)求助者的家庭情况

(C)负性生活事件(D)求助者的工作状况

36、该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是()。

(A)绝对化要求(B)过分概括化

(C)糟糕至极(D)夸大与缩小

37、按照埃利斯的ABC理论,该求助者的A是()。

(A)发生地震(B)个性敏感

(C)曾经昏厥(D)胆小怕死

38、按照埃利斯的ABC理论,该求助者的C包括()。

(A)担心害怕(B)不能工作

(C)焦虑烦躁(D)无安全

39、对该求助者恰当的咨询目标是

(A)恢复正常工作(B)积极应对危险

(C)改善焦虑情绪(D)努力克服胆怯

40、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的咨询谈话的关键包括()。

(A)对求助者进行教育(C)接受求助者的反应

(B)促成求助者开朗(D)暗示求助者悲观

41、多选对该求助者可以使用的咨询方法包括

(A)合理情绪疗法(B)放松训练

(C)阳性强化疗法(D)脱险演练

2008年5月

案例八:

这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第二次咨询谈话片断: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引起你情绪反应的不是外界发生的一些事件,而是你对这些事件的看法。

要改变你的情绪,不是去改变外界的事件,而是改变你对事件的看法和评价。

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结果。

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你头脑中一些不合理的想法造成的,那么你或许就能控制你的情绪。

我有些明白了,我原来认为我去应聘,他们就应该要我,是有些不合理。

但我有些不自信,我怕他们说我笨,说我没本事。

我还害怕就是聘我了,我也胜任不了。

我们举个例子,你从楼上往下看,你会觉得所有的人都比你矮,你趴在地上往上看,所有的人都比你高。

所以,站在同一高度,有可能别人比你高,也有可能别人比你矮,对吧?

(沉默)我明白了,可我做不到啊。

你总不能呆在家等着别人开着宝马车来请你吧?

因此,建议你在家收集一些相关的报纸,找出与你专业有关的岗位,然后去投投简历,好吧?

求助者:

对对,我明白了。

78.心理咨询师说“按照心理学的观点,……”这段呈现的是( 

 

)。

A.诊断阶段 

B.修通阶段 

C.领悟阶段 

D.教育阶段

79.合理情绪疗法无法帮助求助者达到的目标是( 

A.自我关怀 

B.自我指导 

C.自我批评 

D.自我接受

80.根据ABC理论,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不是( 

A挫折和遭遇 

B.歪曲的认知 

C.评价性观念 

D.不合理信念

81.在该案例中,根据ABC理论,求助者的A包括( 

A不敢找工作 

B.被逼找工作 

C.不愿找工作 

D.找不到工作

82.在该案例中,根据ABC理论,求助者的C包括( 

A.难找工作 

B.与父母冲突 

C.情绪焦虑 

83.适合使用合理情绪疗法的求助者范围是( 

A.年轻、文化水平较高 

B.偏执 

C.年老、文化水平较低 

D.自闭

84.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所扮演的角色是( 

A.指导者 

B.说服者 

C.分析者 

D.辩论者

85.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积极关注,应体现在关注其( 

A.自述不善于表达 

B.想找工作 

C.强调自己做不到 

D.参加应聘

86.求助者说“可我做不到啊”所表现的是( 

A.依赖 

B.阻抗 

C.移情 

D.多话

87.心理咨询师在本段咨询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错误是( 

A.指导求助者如何应聘 

B.错误理解合理情绪疗法

C.举例明显误导求助者 

D.咨询偏向解决具体问题

88.纵观本次谈话的内容,可以判定其属于( 

A.摄入性会谈 

B.鉴别性会谈 

C.治疗性会谈 

D.咨询性会谈

二级真题—合理情绪疗法

案例七:

求助者,女性,42岁,自由职业者。

求助者家庭条件优越,自己在家照看两个女儿。

求助者少年时期学过钢琴,曾经梦想要成为钢琴家,后因故中断。

大女儿4岁的时候,就被她安排学琴,后来考入音乐学院,求助者很欣慰。

她也想让小女儿学琴,可小女儿却不顺从,就是不想学音乐。

求助者非常伤心,她觉得小女儿不明白她的苦心。

为此很苦恼,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

我要她学音乐,跟她姐姐一样,也是为她好啊!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两个女儿也不会一样。

……

我是她妈妈,她为什么就不听我的话呢?

您小时候,妈妈说的话您都听吗?

有时候听,有时候不听。

这就对了,不可能别人说的所有话我们都需要照办。

那我所做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努力是否白费,而在于您要求小女儿必须听您的话去学琴。

实际上,学不学音乐都可以成才,您却坚持她一定要学音乐,您的烦恼就来自于此。

如果她将来学习不好,又没有一技之长,这一辈子不就毁了吗?

我感到很着急,为她担心。

难道一个人没有音乐特长,就真的活不下去了吗?

你不也是没学成琴,不也过得很好吗?

哦……

65、按合理情绪疗法,该求助者出现的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

(A)情绪推理(B)糟糕至极(C)追求完美(D)非黑即白

66、在合理情绪疗法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包括()

(A)与不合理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