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新闻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21681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新闻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新闻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新闻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新闻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新闻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新闻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

《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新闻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新闻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新闻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

-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新

  闻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

  第1题:

研究人员发现,无论人们是否进行剧烈运动,轻度脱水都会给人们带来负面影响。

  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受轻度脱水的影响。

她们的认知能力尽管不会出现明显波动,但会觉得所面对的问题变得更难。

同时,她们还会感到头疼、疲劳、无法集中注意力。

对男性而言,轻度脱水同样会让他们感觉疲劳、紧张、焦虑,并难以应对智力问题。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A.轻度脱水产生的影响是负面的

  B.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脱水影响

  C.轻度脱水危害生理心理健康

  D.无论运动与否都要给身体补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首先指出“无论人们是否进行剧烈运动,轻度脱水都会给人们带来负面影响”,然后说明了女性和男性受轻度脱水影响的具体表现。

由此可知,作者意在说明的是无论运动与否都要给身体补水,即D项为正确答案。

  第2题:

荀子认为,人的知识、智慧、品德等,都是由后天学习、积累而来的。

他专门写了《劝学》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性,肯定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倡导__________、日积月累、不断求知的学习精神。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孜孜不倦

  B.坚韧忍拔

  C.按部就班

  D.一丝不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不知道累。

  “坚忍不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按部就班”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结合文段语境,应选“孜孜不倦”。

  第3题:

英国剑桥大学专家称,早期人类的大脑比现代人类更大,而且现代人类比早期人类身材矮小10%。

这项研究颠覆了此前的理论――现代人类伴随着进化变得更高、更强壮。

科学家称,这种人类进化衰减性出现在过去一万年左右,很可能是由于农业的出现导致的。

  农业耕作出现之后,人类受限于食物种类的减少以及疾病的蔓延,所以出现了进化衰减现象。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质疑研究人员的假设?

  A.据研究,人类大规模农业耕作出现在5000年前

  B.一万年前,居住在非洲的人身材和现代人类差不错

  C.随着农业水平的提高,人类的食物种类远多于一万年前

  D.早期人类患病没有办法医治,身体残弱者在进化中均遭到淘汰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考查不能削弱类。

题干的结论是现代人类进化出现衰减现象,原因是农业耕作的出现使人类受限于食物种类减少以及疾病蔓延。

A项说大规模农耕出现在5000年前,而题中指出人类进化的衰减出现在过去一万年左右,质疑二者的因果关系;B项说明人类进化没有衰减,直接削弱结论;C项说人类的食物种类更多,质疑前提中的“因为食物种类的减少”;D项,早期人类疾病无法医治,身残体弱者被淘汰,加强了早期人类更加强壮的前提。

故选D。

  第4题:

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苏格拉底在教学法中强调促使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

  第5题:

高校某教研室某年承接部级科研项目5个,经费总额为500万元,且每个项目经费都是整数万元,已知经费最多的两个项目平均经费与经费最少的两个项目经费之和相同,问经费排名第三的项目可能的最低经费金额为多少万元?

  A.145

  B.142

  C.74

  D.71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6题:

某县人民法院审理一民事案件过程中,要求县移动通信营业部提供某通信用户的电话详单。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说法何者为正确?

()

  A.用户电话详单不属于宪法保护的公民通信秘密的范围

  B.县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县移动通信营业部提供任何移动通信用户的电话详单

  C.县移动通信营业部有义务保护通信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D.县人民法院有权检查任何移动通信用户的电话详单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用户电话用户电话详单也属于公民通信秘密的范围,A项错误;只有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才有权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人民法院无权要求提供或检查,BD项错误;县移动通信营业部有义务保护通信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C项当选。

  第7题:

书法界常有字因人贵的说法,不无道理。

而在颜真卿这里,却是字因人重,忠贞正直的人格为其瑰丽书法添辉,骨力道劲的书法为其雄壮人生增彩,做人与写字__________,在颜真卿身上得到了圆满的统一。

颜真卿的书法成就一直为后代__________,其人格同样颇具感召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交相辉映尊重

  B.和光同尘尊敬

  C.相得益彰推崇

  D.相辅相成推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由“忠贞正直的人格为其瑰丽书法添辉,骨力遒劲的书法为其雄壮人生增彩”可知,这里所说的做人与写字的关系为互相配合,更显美好。

交相辉映:

各种光亮、色彩相互照耀、映射.形容美好的景象。

和光同尘:

比喻与世俗混同,不露锋芒,多指随波逐流。

相得益彰:

两个人或两件事相互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相辅相成:

指两种事物互相辅助、互相促成,缺一不可。

符合这一关系的只有“相得益彰”。

且“为……推崇”为常见搭配。

本题选C。

  第8题:

在美国,癌症病人的平均生存年限(即从确诊为癌症到死亡的年限)是7年,而在亚洲,癌症病人的平均生存年限只有4年。

因此,美国在延长癌症病人生命方面的医疗水平要高于亚洲。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

  A.美国人的自我保健意识总体上高于亚洲人,因此,美国癌症患者的早期确诊率要高于亚洲

  B.美国人的平均寿命要高于亚洲人

  C.美国医学界也承认,中医在治疗某些癌症方面,有西医不具有的独到疗效

  D.在亚洲,日本的癌症患者的平均生存年限是8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题干由美国癌症病人的平均生存年限高于亚洲,直接推出美国在延长癌症病人生命方面的医疗水平高于亚洲。

要想削弱此论证,可从削弱论据入手,即削弱“美国癌症病人的平均生存年限高于亚洲”的观点,A项能最有效地削弱此观点,因为美国早期确诊率高才得出癌症病人生存年限高的结论,在相同的早期确诊率情况下,此论据不成立。

故选A。

  第9题:

儿童中心论违背了()。

  A.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B.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儿童中心论只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10题: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海量的信息,媒体想在竞争中_________本也无可厚非,但是用断章取义、_________的方式博取读者的注意。

却有些胜之不武。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标新立异推陈出新

  B.脱颖而出耸人听闻

  C.崭露头角弄虚作假

  D.独树一帜张大其辞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一空,“崭露头角”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

与句意不符,排除C。

第二空,根据“却有些胜之不武”可知应填一个贬义词。

  “推陈出新”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额的文化。

为褒义词,不符合要求,排除A。

  “张大其辞”指把原来的事情夸大,形容言过其实。

  “耸人听闻”指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对应“博取读者的注意”,“耸人听闻”更恰当,故答案选B。

  第11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的基本权利有()

  A.教育教学权

  B.学术研究与进修培训权

  C.学生管理权

  D.报酬待遇权

  E、参与管理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D,E。

  第12题:

商界精英们不要忘记,真正支撑企业发展的,绝非资本市场跳动的数字,而是企业卓著的信誉和靠实力打拼出的业绩。

企业以信誉作赌进行资本运作,与向魔鬼出卖灵魂毫无区别。

商界精英也不要忘记,“资本神话”虽可煊赫一时,却最终逃不脱东窗事发的命运。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

  “资本神话”的陷阱和企业成长的基石

  B.商界精英们应当以诚信为本

  C.企业的信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D.以企业信誉作赌进行的资本运作是行不通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告诫商界精英们“资本神话”终究是要破灭的,而真正支撑企业发展的是卓越的信誉和实力。

后面两句都只是详细说明了“资本神话”的陷阱。

所以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也就是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即A选项所说。

其他三项只论述了一个方面,而且概括也不精确。

本题选A。

  第13题:

甲厂经乙厂许可,在某省独占使用乙厂的注册商标。

后发现当地的丙厂也使用了该商标。

经查,丙厂是经过外省对同一商标享有独占使用权的丁厂的违法许可而使用该商标的。

甲厂的下列请求哪一个不能成立?

()

  A.请求乙厂承担违约责任

  B.请求丁厂承担侵权责任

  C.请求丙厂承担侵权责任

  D.请求丙、丁厂连带承担侵权责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工厂并未违约,故A项不成立。

故选A。

  第14题:

其实稍微对电影艺术有些认识的人就不会在票房与影片质量之间画等号。

电影票房与影片质量长期不成比例,对一个国家的电影产业来说是一件很灾难的事情,首先这会抑制有责任感的电影人的创作激情,其次还会培养观众的审美惰性,从而让他们失去对影片质量的辨别能力,让更多的烂片找到自己的市场。

这是一个以透支中国电影的基本信用为前提的恶性循环,长此以往观众将日益背离本土电影,实际上也是一个中国电影为自己掘墓的过程。

其实归根结底,对中国电影的拯救还是要靠观众。

不让中国电影成为烂片的天堂,是每一位观众的责任。

这段文字意在()。

  A.强调观众应提高对影片的鉴别能力

  B.阐明中国电影市场上烂片当道,观众难辞其咎

  C.说明不能以票房来评价影片质量,应当建立更有效的评价机制

  D.呼吁拒绝烂片,观众人人有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电影票房与影片质量长期不成比例”说明,烂片之所以有市场(质量差的电影,票房却很高),其实正是因为观众自己选择掏钱去看烂片。

而烂片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将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巨大灾难。

  “归根结底”点明文段重点,拯救中国电影要靠观众,观众有责任不让中国电影成为烂片的天堂。

因此,作者意在发出一种呼吁的声音,即为了防止这一灾难的发生,观众应当主动拒绝烂片,烂片没有了票房,自然也就失去了市场。

故选D。

A项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让烂片没有市场。

B项只是阐明了一个具体现象,并没有提到解决办法。

C项“更有效的评价机制”无从谈起,文段主要是从观众本身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15题:

冬天大规模袭击我国的寒潮大都来自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成为寒潮生成地的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西伯利亚靠近北冰洋

  B.西伯利亚纬度高,日照很弱

  C.西伯利亚地势很高

  D.西伯利亚冬季很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是在北极地带、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等地暴发南下的冷高压。

这些地区,大多是分布在北极地带,冬季长期见不到阳光,到处被冰雪覆盖着,停留在那些地区的空气团好像躺在一个天然的大冰窖里面一样,越来越冷、越来越干,当这股冷气团积累一定的程度,气压增大到远远较南方高时,就像贮存在高山上的洪水,一有机会,就向气压较低的南方泛滥、倾泻,这就形成了寒潮。

  第16题:

中国社会中的个体首先是天然地生活在一个他自己不能选择的网络中。

他的喜怒哀乐、他的成功与失败总是嵌入在他的社会网络中而难以独享。

这就是说,他在没有打算拥有社会网络的时候,别人在道义上就是他的潜在资源,而无论他愿意与否,他本身也是别人的可利用者。

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A.社会网络对中国人的重要性

  B.中国人都生活在网络世界

  C.中国的民间潜在资源

  D.中国的社团的发展基础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C项的“民间”与D项的“社团”都为无中生有,排除。

文中的“网络”特指“社会网络”,故A项比B项更确切。

  第17题:

稿子写完了,老王说过于__________,要我联系一些实际,__________些内容。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简单添加

  B.生硬补添

  C.空洞增添

  D.理论增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根据句中“要我联系~些实际”可知,第一个空填“空洞”,故答案选C。

  第18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区域政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①以经济特区为中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②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③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④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

这四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排列应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1979年,邓小平提出创建经济特区。

1990年,李鹏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同意加快浦东开发的决定。

2000年,中共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方针。

由此可知,这四个阶段按时间序排列应为:

①③②④。

  第19题:

下列关于公告与通告的区别表述错误的是()。

  A.从知照范围看,公告面向国内外,而通告则只面向一定辖区范围的群众

  B.从性质上看,公告内容属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重在知照性;通告内容专业性较强,或宣布行政措施,或告知具体事务,兼有知照和约束的性质

  C.从发布方式看,公告一般通过新闻媒体发布,通告则采用在相关地区张贴或登报、广播的方式

  D.从公文类型上看,公告属于法定公文,通告属于事务文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两者都是法定公文。

故选D。

  第20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公司专业的技术人才、雄厚的技术力量、科学的管理方法,积极创新,开拓市场,竭诚为各级教育机构和学校提供最先进的设备和最完善的服务

  B.形成高考移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地方参加高考的人数、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人数不同造成的

  C.将于2020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D.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A项,公司后缺少谓语,应该加“凭借”。

B项,“主要原因”与“是……造成的”语意重复。

D项成分残缺,“培养”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改为“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的习惯”。

C项没有语病,故本题答案为C。

  第21题:

下列经脉除哪项外均是阳经

  A.阳跷脉

  B.阳维脉

  C.阳明经

  D.冲脉

  E、督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第22题:

下列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行政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应当依法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

  B.行政机关对符合法律规定的公开基本要求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

  C.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不予公开,同时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D.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除可以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

行政机关不得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

行政机关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的标准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D项错误。

故选ABC。

  第23题: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C.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D.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24题:

五名业务骨干甲、乙、丙、丁、戊参加了一次技能测验,他们的测验成绩呈现为:

丙没有戊高,甲没有乙高,丁不比戊低,而乙不如丙高。

请问,甲、乙、丙、丁谁的测验成绩最高?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本题可用排除法。

丙没有戊高,排除C项;甲没有乙高,排除A项;乙不如丙高,排除B项。

故答案选D。

  第25题:

212,424,234,446,658,()

  A.245

  B.267

  C.233

  D.212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将各项数字拆分成三部分,看中间部分的十位数字,分别为1,2,3,4,5,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因此未知项的十位数字应为6,B项满足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