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实录及反思.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2337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实录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实录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实录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实录及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实录及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实录及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实录及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实录及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实录及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实录及反思.docx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实录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实录及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实录及反思.docx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实录及反思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实录及反思

                            黑河市第三小学李焕梅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99页《数学广角》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自主探究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排列数和组合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渗透符号化的思想。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感知排列与组合现象。

四、教学难点:

体验排列与组合的异同。

五、教学准备:

课件、数字卡片、题卡、记录卡。

六、教学设想:

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在生活中运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但是教材对于这些知识的呈现似乎比较零乱,缺乏一个适合教学操作的程序。

为此,在本堂课中拟创设一个探索学习模式,让学生围绕“乐乐的生日”这样一个生活主题事件情境,开展主动的学习、探究,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探究过程趣味化,从而凸显学生的自主探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

(11月26日)【太棒了,你们的时间观念可真强!

】那你们知道吗,今天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乐乐的生日【课件出示小青的图像】,乐乐还邀请我们参加她的生日聚会呢,你们想去吗?

(想)她不但邀请我们,还邀请了她新结识的一位朋友——小青一起来参加他的生日聚会。

(播放录音:

“嗨,小青,你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请你到我家玩,好吗?

”)。

2、【配音】:

(“好的。

可是我只知道你家住在环城西路,不知道门牌是几号?

”)

师:

乐乐听后,调皮地眨了眨他的大眼睛,说了这样一句话,哪位同学愿意读一读(一名学生读“我家的门牌是用1和2这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

”)

师:

同学们,现在你能帮小青想想,乐乐家的门牌是几号呢?

(看谁是个最爱动脑的孩子,第一个能帮乐乐想出来的同学会得到一颗智慧星。

咱们看看谁能第一个得到,好吗?

生1:

我认为乐乐家的门牌号是12号   

师:

不错,有想法。

还有可能是几。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2:

我认为乐乐家的门牌号还可能是21。

 

师:

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为什么有的同学认为门牌号是12,而有的同学认为是21呢?

生:

因为1和2这两个数字交换位置就会组成两个不同的两位数。

 师:

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

 师:

看来,同学们都是善于思考的孩子。

师:

老师听明白你的意思了(如果学生回答的不到位,教师要用规范的语言小结)

师:

乐乐家的门牌到底是12还是21号呢?

他会说什么呢?

请同学们认真倾听,看谁是个认真倾听的好孩子。

“我家的门牌是这两个数中最大的那一个。

它是(      )。

”【配音】

预设:

生齐答:

乐乐家的门牌号是21号。

师小结:

聪明的同学们,通过你们的认真思考,老师知道了交换两个数字的位置就会组成两个不同的两位数。

你们也有这样的收获吗?

(有)

二、探究:

1、师:

好,在你们的帮助下,小青顺利地找到了乐乐家,可是被乐乐家的电子门挡在了外面。

他家的电子门必须输入密码才能打开,谁来读一读,乐乐又给小青出了一道什么样的难题呢:

“门的密码是用1、2、3这三个数字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

”(指名读,再齐读)

师:

你们能帮小青找出乐乐家电子门的密码吗?

预设:

生齐答:

能。

2、师:

老师看出来了,同学们信心十足,那么请就同学们拿出学具,以同桌为单位,进行小组合作。

请同学们听清老师的要求:

在同桌合作中,一人摆,一人将摆的结果记录下来,讨论一下,符合条件的两位数有几个呢?

完成之后,将学具放回原处,坐好。

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老师会颁发给他们合作星。

听明白了吗?

表格:

第一个

 

第三个

 

第五个

 

第七个

 

第九个

 

第二个

 

第四个

 

第六个

 

第八个

 

第十个

 

3、师巡视指导(贴星)

4、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1)同学们在合作中,表现都很好,但是,我觉得这个小组和这个小组合作时,表现更突出一些,老师奖励给他们每人一颗合作星。

(1)那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合作的结果汇报给大家听听呢?

(不错,你们真是一个善于动脑的孩子。

竟然组成这么多两位数)

(2)、生1:

遗漏

生2:

重复

生3:

无序

生4:

我是按从小到大排的,先拿出1,后面放上2或3,就组成了12和13:

(此处,如果学生的语言不规范,教师可引导学生规范的说,下面的语言学生就会有参照);下一次,把2固定在十位上,个位上可以放上1或3,就组成了21和23;再把3固定在十位上,个位上可以放上1或2,就做成了31和32。

(师:

你真聪明,按照一定的顺序思考,先固定了十位的数,再选择个位的数,按照从小到大排列。

(师:

还有哪个小组也像他这样写出了六个不同的两位数,请你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或是怎样思考的)

生2:

我写出的两位数是:

…… 我是按从大到小排的,…(注意学生的语言,及时引导、纠正、示范)

师:

让我们掌声鼓励他,能够举一反三,善于学习。

师:

哪位同学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3:

我也写出了六个两位数,分别是12、21、13、31、23、32.我是这样想的:

我先拿出1和2组成12,然后交换两个字的位置得到21,再拿出1和3,组成13和31,最后再拿出2和3,组成23和32。

师:

(竖大拇指)太棒了,想法很独到。

让我们夸夸他。

(课前教给学生儿歌或问问上课班级的孩子有没有这样的儿歌)

师:

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或你们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

(发现了)

师:

我发现咱班的同学真是太棒了,都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切记不论是重复的还是遗漏的,让学生去发现,去解决。

不要着急,包办)

4、师小结:

只要我们能像前面几位同学那样有顺序地、全面地想问题,就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贴:

有序地 不遗漏、不重复)

5、师:

我们写出了这么多两位数,那乐乐家电子门的密码到底是多少呢,这个调皮的乐乐看到小青着急的样子,不好意思地说:

“门的密码是这6个两位数从小到大排列的第4个。

密码是(  )。

师:

请同学们再看看(用手指)黑板,一起告诉小青密码是多少?

6、师:

同学们,你们真是好样的,小青输入了(同学们帮他破译的)密码,顺利地进入了乐乐的家,这时,他看见了好久没见的朋友笑笑,3个好朋友,亲热的握起了手,可爱笑笑的说:

“同学们,如果我们三个人每两人握一次手,我们一共握几次手?

7、师:

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3人两两握手,1人数,看看三人一共握了几次手?

看那个小组在合作中,表现突出,老师奖励给他们小组每人一颗合作星。

下面请同学们开始吧

8、老师小结,发星。

同学们小组合作的真融洽,哪个小组愿意给大家演示一下并说一说你们三个人一共握了几次手?

9、生演示,并汇报:

我们小组的三个人一共我了3次手。

师:

刚才在巡视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刚才这个小组的合作结果与这个小组的结果不同,请这个小组上前面来演示一下,并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生:

演示,并汇报. 

 (做个头饰乐乐,小青。

笑笑 给前面表演的同学戴)

师:

老师听明白了(教师要认真看、仔细听,及时发现生成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他们小组认为同学甲和同学乙握手与同学乙和同学甲握手不同,是两次,或同学甲的左手握乙的右手与甲的右手握乙的左手分别是我了两次),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法?

(不要急于得出结论,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去发现,得出结论)

生1:

我认为先后循序不同

生2:

我认为都失两个人握手。

师:

二年 班的孩子太有思想了,正像你们说的:

你和我握手与我和你握手,没有先后顺序之分,都是咱们两个人握手,应该算一次。

下面老师用数学符号表示一下。

(课件演示)大家一起说,三个人两两握手,一共我了几次。

(3次)

10、师:

那老师有疑问了,为什么3个数字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两位数,而3个人两两握手却只有3次呢?

谁能帮帮老师。

生:

因为两个数字交换位置,就会组成新的两位数,是有顺序的,而两人握手是没有先后顺序的。

10、师:

你贵姓,谢谢你,某老师,谢谢你帮我解开了心中的疑团。

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简单的排列组合。

(板书课题)

三、巩固应用:

1、师:

下面,让我们再去看看乐乐的生日进行的怎么样了。

原来呀,为了记住这个生日,乐乐提议去拍生日照片,可是,乐乐想把自己打扮的漂亮点,于是,他拿出了一件紫色的上衣和一件黄色的上衣,又找出了一条蓝色牛仔裤和一条红色裤子,你认为乐乐怎样穿更漂亮呢?

(课件出示服装图片)

师:

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像刚才那样,有顺序地思考问题,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有信心吗?

(有)老师相信你们。

给你们5秒钟时间思考。

师:

好,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乐乐可以有几种穿法?

生1:

我认为乐乐有4种穿法,穿紫衣服和蓝裤子,紫衣服还可以穿红裤子,穿黄衣服配蓝裤子,还可以配红裤子。

师:

不错,你是用衣服来配裤子。

(别着急,在语气上引发学生思考,生有可能主动举手)

生2:

我也认为乐乐有4种穿法,穿蓝裤子配紫衣服,还可以配黄衣服,穿红裤子配紫衣服或黄衣服。

师:

你的设计真棒,乐乐根据同学们的搭配方案,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衣服。

2、师:

可是,乐乐家离贝贝龙照相馆太远,于是,他们准备乘坐公交车来照相。

公交车的票价是5角钱,他们每个人会怎样付这5角钱呢?

有几种方法呢?

请同学们拿出题卡圈一圈。

(题卡)

师:

哪位同学愿意上前面汇报,请同学们认真倾听,看看与你的想法是否一样。

生:

我觉得他们有四种付钱的方法。

分别是一张5角、或一张1角和两张2角、或五张1角、或三张1角和一张2角……(注意听孩子的发言,及时纠正、引导)

师:

同学们,你们做的和他的一样吗?

(一样)老师也是这样想的。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呀。

3、师:

快看,乐乐穿着漂亮的衣服,在朋友的陪同下,来到的贝贝龙,、她们三人要拍合影,(你认为)有几种不同的站法?

师:

老师还想提示同学们,像这样(手指黑板12、13、21、23、31、32及板书)有序地思考。

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轻松的解决这个问题。

有信心吗?

(题卡)

生汇报(尽量让学生说,说到哪一句不清晰或不明白,教师适当引导)(随机演示)

(四)、总结:

播放录音:

同学们,我是乐乐,为了感谢大家帮我渡过了一个愉快又有意义的生日,让我学会了有顺序地思考问题,我送给大家一个礼物(出示红、黄、蓝三个礼品盒),(把祝愿的话放在了一个盒子中,)不是红盒,黄盒中也没有,那会在哪里?

(蓝盒)

课件出示:

名言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爱迪生(齐读)

师:

让我们像大发明家爱迪生说的那样,养成乐于思考的习惯,尤其是养成善于有顺序地思考问题的好习惯,相信你会发现生活中还有许多乐趣等待着我们。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反思

                                         黑河市第三小学 岳红艳

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在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不但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表面上看教材对于这些知识的呈现似乎比较零乱,实质上数学广角犹如一篇散文,形散神聚,它重在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并且经历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为此,我在本堂课中创设了一个探索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围绕“乐乐的生日”这样一个主题事件情境,通过门牌号码,猜密码,帮乐乐搭配衣服,排队留影等活动,由浅入深,开展学习探究,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探究过程趣味化。

一堂课下来,虽然同伴们说我教学设计新颖有趣、教态自然、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教学过程流畅,似乎上得挺不错。

而我自己心里却很明白,这堂课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课后反思如下:

第一,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生成的素材,大做文章。

《数学广角》的内容本来就像万花筒,不需要额外找大量素材,否则只会让我们的课堂华而不实。

如本堂课中,在让学生思考用1、8、3三张数字卡片能排列出几个两位数时,我在学生独立思考、同桌讨论的基础上,安排了同桌操作、验证,即一位学生摆数学卡片,一位学生做记录(用记号笔)。

在巡视的过程中,我有意搜集了3种不同方案,并给它们编上号:

① 13、18、31、38、81、83

② 13、31、38、83、18、81

③ 13、83、31、81、18、38

我让学生比较上面三种方法,说说你最欣赏哪种方法,让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

在这里,当学生说出“有顺序”三个字时,我没有细细品下去,而是用“是啊,这样有顺序地去思考问题,就可以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这么一句粗糙的话语把难点遮住,把亮点给错过了。

假如当时,我继续追问:

“哦,那你来说说,是怎样一种顺序呢?

”学生边回答,老师边在学生的方法上做文章,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提炼出“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等不同的顺序,这样就会很自然地突破难点。

第二,要用心关注课堂上的细节问题。

在四人小组进行握手操作时,后面的很多孩子其实都没看清,就不可能数出来有几次。

如果能让孩子们在握手时把手举高点,这样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有的时候就是如此,一个小小的细节往往关乎成败。

第三,要巧妙设计每一道练习。

在本堂课最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

乐乐、小青、笑笑三人想站成一排拍照留念,她们有几种站法?

一下子出现三个人的排列,对学生的挑战可能有些大,也可能是我前面的有序渗透地不好,学生半天都没拉扯清楚。

打算做如下修改:

把老师也加进去,每两人合影一次,共合影几张?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因为常常会有遗憾,所以需要我们不停地反思。

相信每一次反思总会带来些许进步和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