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情与灾情的搜集和速报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2565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震情与灾情的搜集和速报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震情与灾情的搜集和速报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震情与灾情的搜集和速报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震情与灾情的搜集和速报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震情与灾情的搜集和速报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震情与灾情的搜集和速报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震情与灾情的搜集和速报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震情与灾情的搜集和速报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震情与灾情的搜集和速报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震情与灾情的搜集和速报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震情与灾情的搜集和速报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震情与灾情的搜集和速报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震情与灾情的搜集和速报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震情与灾情的搜集和速报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震情与灾情的搜集和速报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震情与灾情的搜集和速报Word下载.docx

《震情与灾情的搜集和速报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震情与灾情的搜集和速报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震情与灾情的搜集和速报Word下载.docx

灾情,是指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和社会功能的破坏的情形。

依照中国地震局制订的《地震灾情速报规定(试行)》,地震灾情速报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

⑴影响范围:

指地震造成破坏的范围、有感范围;

⑵人口影响:

指人员伤、亡等情形;

⑶经济影响:

指地震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生命线工程、重大工程、重要设施设备的损坏或破坏,对本地生产的影响程度及家庭财产的损失等;

⑷社会影响:

指地震对社会产生的综合影响,如社会组织、社会生活秩序、工作秩序、生产秩序受破坏及影响情形等。

对于基层速报员来讲,其需要报告的灾情内容主如果:

⑴人员的伤、亡及地址等情形;

⑵建筑物、重要设施设备的损坏或破坏情形,牲畜死伤情形,对本地生产的影响程度及群众的家庭财产损失等;

⑶社会影响:

群众情绪,社会生活秩序、工作秩序、生产秩序受破坏及影响情形等。

重要性

二、震情与灾情速报的作用

一、震情速报是政府采取办法保护社会安全的依据

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6.l级地震,震中离陆地150千米左右,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普遍有感。

其中上海震感强烈,人们纷纷逃到户外,一时刻,街道和空旷处人山人海,上海中心广场聚集了几十万人。

向上海市地震局询问情形的电话和人群蜂拥而至,竟使其所在的普陀区发生通信和交通阻塞,市委、市政府和地震局在一段时刻内都难以取得联系。

但随着各个基层地方的情形聚集到地震局,并报告到上海市委、市政府,市领导专门快掌握了上海全市的情形,是普遍“有感无损”。

于是,中共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及时采取有力的针对性应急办法,及时公告地震影响情形,发布了不会发生更大地震的预报意见,明确劝导群众回家休息以利第二天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富有成效的工作迅速地消除广大居民的疑虑和不安,专门快恢复和稳固了社会秩序。

二、灾情速报是政府制定和实施紧急救援办法的依据

发生地震后,有无人员伤害?

有无损失破坏?

需要采取哪些抢险救援办法?

是不是需要和如何进行生命抢救、工程抢险、扑灭火灾?

是不是需要并如何安置灾民?

各项应急和救援需要多少人员、装备、物资、器材?

应急的整体工作规模需要多大?

对所有这些问题,各级政府亟待取得决策依据,哪怕只是初步掌握震后的情形或得知若干典型情形,也十分有利于政府迅速采取针对性紧急应对决策和处置办法,以尽快地抢救生命,消除险情,减轻震灾损失。

3、灾情速报的及时准确,关系到应急救援的效率和效果

众所周知,发觉灾情越早,越有利于救助生命,专门是从死亡线上拯救那些弥留的生命。

获知情形越早,越有利于争取时刻采取有效的应急办法,诸如集结急救用血和抢救装备与工具。

以往有的地震发生后,由于缺乏及时准确的情形掌握,如震灾区到底需要多少人力支援,需要哪些专业力量参与救助等,使得对部署救灾工作增加了盲目性,大大降低了救灾效率。

再如,对于急需抢救被埋压人员的各类工具、机械难和时集结到受灾现场,许多救援人员不能不靠双手去挖掘被埋压者,由于效率低下,眼睁睁地看着一些人失去了生命。

三、群众性速报的重要性

一、我国震情与灾情获取途径

我国目前大致有三种途径取得地震影响和灾害情形。

一是人在感觉和观察到情形后迅速将信息上报,二是靠仪器观测记录取得,三是应用遥测遥感技术从空中观测。

靠人的感官直接发觉情形,再将消息通过各类传递渠道和手腕迅速传送上报,人们在最短的时刻内得知何时何地发生了地震和不同地域的震感、破坏、人员伤亡、群众情绪等情形,有关部门可迅速聚集情形,得知灾害的程度和范围。

仪器观测有两种方式:

一是将遥测台网地震仪观测数据通过度析处置后取得较为准确的发震时刻、地址和震级大小和震源深度,然后按照经验估量地震灾害大小。

二是烈度遥测台网的烈度仪可测得不同地址的烈度值,将不同地址的烈度值分析处置后可取得等烈度图,然后按照经验估量不同烈度区的灾害。

仪器观测的不足的地方是所取得的结果是估量的、宏观的,难以反映具体地址的真实震害情形和地震对人和社会的各类影响。

应用遥测遥感技术从空中观测,所取得的结果也是估量的、宏观的,而且是在震后一段时刻以后才能取得,不能靠它实时得知灾情。

它的优势在于能够得知大范围的震灾整体情形及其随时刻的转变情形。

由上述可见,人的速报是最直接的,它在地震速报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唐山等地震中群众性速报发挥的重要作用

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事后,河北省政府当即通过各级政府迅速查明:

全省均有震感,廊坊、沧州有倒房现象;

可是令人焦急的是,唐山联络中断,情形不明,从中央到地方的领导都急切需要了解唐山市情形。

地震灾害后,许多人的第一反映是“马上向上级报告情形”。

他们不顾个人和家庭的安危,利用那时身旁最快捷的手腕及时采取行动,向上级报告。

震后15分钟,解放军驻唐山市某炮团迅即将唐山灾情等电告上级。

一样是震后十多分钟,唐山开滦煤矿李玉林等3人,顾不得自己和小家庭,驾驶一辆救护车向北京方向疾驶。

唐山市邮电局郊区载波机务站职工跑出宿舍直奔机房,紧急启动备用发电机供电,5时15分同北京联络接通,报告了机务站的灾情和通信受阻情形。

可是唐山灾情到底如何还不清楚,机务站负责人当即派8人进入市区了解情形,继而再向上级报告。

6时51分,唐山机场的气象条件方才适航,震前在唐山作短暂停留的一架军用飞机,便自唐山腾空飞向北京报告惰况。

大地震发生后,幸存脱险的唐山地委、唐山市委及武装部负责人,前后站在废墟上组成临时指挥班子,当即指挥抗震救灾行动,踊跃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设法向上级报告。

灾难以后来自极震区的这些“灾情速报”,为领导机关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信息,为部署唐山地震的抗震救灾争取了宝贵时刻。

以往我国各地发生地震后,本地社会公众纷纷向有关政府部门报告情形。

公众报告震情和灾情的志愿举动,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的公民义务的表现,受到法律的保护和支持。

当前,关心社会公共事务的人愈来愈多,各类通信工具的普及,使得通信联系加倍速捷方便。

各级政府和地震工作部门正在“与时俱进”地开展地震震情和灾情速报各项预备工作,继续落实地震灾情信息汇总上报制度,目的是更方便和快捷地集中地震震情和灾情速报信息。

如甘肃省嘉峪关市政府将地震应急纳入本地“110”报警社会联动网络,使得震灾后群众能够更直接更方便地反映情形,以利政府最快地掌握情形。

青海省公安部门也在研究将突发性的灾害事件和抗震救灾纳入各级公安部门“110”报警台联动服务系统。

能够相信,此后会有更多的人踊跃参与地震情形速报。

3、群测群防人员是“地震灾情信息速报网络”的骨干力量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级人民政府认真增强地震应急基础建设。

在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地震局和各级地震工作部门的一路尽力下,全国“地震灾情信息速报网络”大体成立。

据了解,到本世纪初,全国共有169个地级行政单位(其中129个处于国家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或城市)在乡镇一级成立了地震灾情信息联络员制度。

其中担负地震灾情信息速报的人员,大体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由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的民政或科技“助理员”兼任速报员,另一种是聘用其他有关人员担任速报员。

河北邯郸、甘肃张掖、四川攀枝花、广东阳江等市较早地在乡镇一级成立了“兼职助理员”或“宏观员、联络员”制度,开展了相应的活动。

宁夏自治区全区建成乡镇一级的地震灾情速报网,对各乡镇的4255人落实了灾情速报职责和任务。

北京市在各区县设立了108个震情、灾情地震应急快速联络点,形成遍及全市的联络网。

每一个联络点的联络人员、职位电话、职位职责落实“三到位”。

北京市地震局明确要求:

一旦出现有感地震后,30钟内108个点全数接通,将震情、灾情、宏观异样及社会影响等信息快速反馈到市地震局。

然后,在50分钟内由市地震局报告北京市人民政府。

群测群防速报员在地震灾情信息速报网络中处于最基层,犹如人体神经系统中的神经末梢一样,是地震灾情速报网络的基础。

一旦发生地震,出现灾情,速报员凭着人熟地熟,不仅能够亲自感受情形,而且能够更深切地调查了解本地情形并向上报告,在速报和应急抢险救灾中发挥一般人难以替代的骨干作用。

方式方式

第二节地震灾情的观察与调查

一、《中国地震烈度表》简介

《中国地震烈度表》作为我国的国家标准(GB/T17742—1999),于1999年4月发布并执行。

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中,规定了三类现象作为衡量地震烈度的指标(见第一章表1.l),即“地面上人的感觉”、“衡宇震害现象”、“其他震害现象”,称为衡量地震烈度三类大体标志性现象。

某一地方的地震烈度,能够按照《中国地震烈度表》规定的三类大体标志性现象程度,定性地评定。

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中,“地面上人的感觉”包括室内的人和室外的人,静止中人和运动中人。

“衡宇震害现象”是指未经抗震设计、施工或加固的一般衡宇,包括单层或数层砖混和砖木衡宇所出现的震害现象。

“其他震害现象”,一是指悬挂物和不稳固器物对地震的反映,如吊灯摆动、门窗响动;

二是主要指砖烟囱和石拱桥的裂痕倒落损坏或破坏;

三是自然环境震害现象,就是地面上层的裂痕、塌方、喷砂冒水和岩层上层的滑坡、断裂等等。

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中,涉及数量统计,要注意关于数量词的特定含义。

相关的国家标准中的界定是:

“个别”为10%以下;

“少数”为10%-50%;

“多数”为50%-70%;

“大多数”为70%-90%;

“普遍”为90%以上。

《中国地震烈度表》是调查震害现象、评价地震灾害影响的有效工具,也是群测群防速报员观察、调查与判断地震灾害程度的依据。

二、地震灾情的观察与估量

地震发生时,速报员应认真体会地震动感的形式和程度,注意所处环境物体的转变,继而对周围的衡宇、景物进行观察,然后对照《中国地震烈度表》中的三类大体标志性现象,粗略估量判断地震的影响或灾害程度。

第一要特别注意人的感觉,以动感“量”的不同去判定地震的大小。

如少数人有感,地震多在IV度以下;

如多数人有感,地震可达V度;

通常Ⅲ~V度地震,称为有感地震;

如站立不稳、行走困难,则可能达到VI~Ⅷ度了;

通常把V度以上地震,称为强有感地震;

固然强有感地震就可能有破坏了。

在分析人的感觉以后,结合对周围的衡宇、景物的观察,就可对震情灾情轻重程度进行判断。

若是“人的感觉”现象一般,仅仅令人“有感”,无衡宇的损坏现象,这说明地震的影响程度较轻,相当于烈度VI度以下。

若是还出现了轻微的“衡宇震害现象”、“其他震害现象”,则表明地震较大,肯定是“强有感”,乃至可能是轻微破坏。

衡宇和其他震害,在程度上不同专门大。

若是不仅出现而且从“量”上看程度不轻,那么就形成相当程度的灾害了。

三、地震灾情的调查

对干速报员来讲,按照自己感受和观察身旁的上述三类大表现象,可迅速做出第一次速报。

可是,第一次速报的情形常常是粗浅的。

进一步说,在负责的地域内,是不是有人受到伤害?

究竟是“强有感地震”、仍是哪一种程度“破坏性地震”的情形?

手头掌握的情形是个别的、仍是普遍的?

是不是还存在更严峻的情形?

公私财物、衡宇建筑和有关生命线设施发生如何的损坏?

这些问题,常常在进行第一次速报时,速报员还无答案。

所以,速报员必需尽快调查了解自己负责的区域内的三类大表现象信息,以便进一步报告。

具体行动建议如下:

第一,速报员按照自身感觉和其他人的感觉、连同所在建筑物的动态,若是初步估量出“不单单是强有感地震,可能有损坏”以后,又识别到出现了诸如墙裂痕、檐瓦掉、烟囱裂或掉等损坏或局部破坏的震害现象,即可粗略估量:

这种情形已是损坏或轻度破坏了。

那么,速报员下一步伐查搜集情形的重点是:

⑴室内和室外人的感觉;

⑵是不是有人伤亡,其程度和数量如何;

⑶人群的震后行为和社会动态。

第二,按照自身感觉和他人感觉,连同建筑物的情形,若是速报员初步估量“绝对不是强有感地震,也不单单像是有些损坏的地震,看来还要严峻”。

接着再查看周围环境,如衡宇建筑物破坏较重,这时即可粗略估量:

这些现象表明已经达到Ⅷ度或大于Ⅷ度。

如此,速报员下一步伐查搜集情形的重点是:

⑴建筑物破坏的程度;

⑵人员伤亡数量;

⑶人群的震后行为和社会动态;

⑷地震造成的其他危急的震害现象。

第三节地震灾情的速报

一、地震震情与灾情速报的规定

1998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

“地震灾区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震情、灾情及其进展趋势等信息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

为贯彻落实此要求,中国地震局于1999年制订了《地震灾情速报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

《规定》明确了实行统一指挥、分工负责、领导把关、责任到岗、迅速准确和按程序速报的工作原则。

要求省和震区地、市、县地震工作部门、地震台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当即进行速报,大中城市显著地震影响必需在震后24小时内进行速报。

在地震现场工作队伍抵达地震观场之前,震区的地、市、县地震工作部门和地震台要不中断地搜集和核实震害损失,遇有新的灾情信息要及时向上级速报。

为了保障速报工作切实有效快捷地进行,《规定》强调要做好平时的预备工作并明确提出要求:

⑴各地要成立能够覆盖辖区范围内的“地震灾情信息速报人员网络”;

⑵省、地、县级地震工作部门要踊跃推动各级政府、各部门组建地震灾情信息速报人员网络;

⑶在国家和省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所在乡(镇、街道)能够进展科技助理员或民政助理员等为灾情速报人员;

⑷要结合群测群防网点(地震宏观信息网点)的建设和进展,合理布局,完善地震灾情信息速报人员网点;

⑸增强对各级地震灾情速报人员的业务培训。

《规定》还要求各级地震部门应牢牢依托本地政府,成立政府各部门之间通报地震灾情信息和汇总到地震部门的机制并使之制度化。

二、第一次速报

速报员在地震后的短时刻内应第一及时发出第一次速报。

第一次速报主要抓住“人的感觉”,因为这是最显著最容易判别的情形。

其内容是感觉到的地震动的程度、人们的反映、速报员所处环境及周围的衡宇、景物的转变等。

若是可能,应尽可能包括社会及群众的动态和其他危险情形。

第一次速报时,了解多少情形就先报多少,没必要求全以避免延误机会。

因为第一次速报的目的是“让上级最快地得知信息——某某地方的人已经感到地震(或发生震害)了”。

例如,能够如此说:

“我是×

×

地方的速报员×

此刻从×

地方向你速报地震有情感况。

“×

日×

时×

分左右,在×

处,室内的人普遍感到地动,室外的人一多半都有感觉,地动的情形犹如……一样……尚未听到有人受伤害。

“我将及时报告了解到的新情形,同我联络的办法是……。

上级有关部门在平时组织地震灾情速报网络的时候,会明确规定速报员的上报程序和途径、不同紧急情形下的上报规定和联络方式。

一般常常会给出几种可选择的备份方案。

平时,速报员必需将这些方案记于手头以便急需之用;

震后,面临不同情形应当遵守这些规定进行上报。

三、后续速报

在第一次速报后,速报员应对自己负责的区域内的情形进行调查,重点是人员伤亡、衡宇破坏和社会影响情形。

初步情形调查清楚后,进行第二次速报。

以后还要不断调查核实和补充新情形,随时上报。

人员伤亡是上级领导急需明白的情形,应随时上报,发觉多少报多少。

后续速报涉及的情形信息将会加倍详细一些,表至表是适合我国广大乡镇和城市社区的若干地震灾情速报条款内容,供速报员在紧急行动中备忘参考。

四、速报工作的指导原则

一、提高对速报重要性的熟悉,平时做好预备

对于速报员来讲,震情和灾情的速报工作是基层人民政府和本地群众的一项郑重委托,在震后紧急危难之时,速报工作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安危,作为速报员,只有在平时熟悉有关防震减灾知识和政策、提高应急速报工作能力,震后才能及时做好速报,不孤负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期待。

二、震后始终把“速报”放在主要位置

速报员在了解、搜集和报告的进程中,或许会碰到各类任务聚集在一路,工作千头万绪。

周围的群众在急切地询问,或许还有危难者在求援,……。

这时,速报员要赶快招呼可能的帮手和时应答多方的召唤,自己始终抓住“速报”的主要目标。

表速报员的自我记录

速报人

身份

联系电话

其他联系方式

速报信息发生地点

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居委会)

本次速报为第次速报

速报时间月日时分

收报人

表地震时人的感觉

震动的感觉

出现现象

说明出现位置或其他

震时感觉

敏感的人稍有感觉

静止的人有较强感觉

室内的人多数有感

室外的人稍有感

室内的人都有感

室外人多数有感

步行中的人稍有感

所有人都有感觉并站立困难或摔倒

少数睡着的人醒来或惊醒

多数睡着的人醒来或惊醒

全部睡着的人醒来或惊醒

一些人惊逃到室外

土坯房土窑洞砖窑洞平房(瓦房)砌石房一般(砖混)楼房中高层楼房(20层左右)高层楼房(30层左右)超高层楼房(50层以上)山坡平地洼地高岗河岸塘边桥上

晃动强弱

微弱中等强烈

晃动方向

南北东西其他上下

掀起感觉

无感觉微弱中等强烈

晃动持续

从感到初动到大动约秒从感到初动到完全静止约秒从上下动到水平晃动约秒

乘(行)车(船)人的震感

无感觉从自行车上摔下在汽车中有震感

震感范围

估计大约范围

地声

如听到可描述

地光

如见到可描述

表人受伤害情形

现象分类

其他说明

受伤受害

没有人员受伤、死亡无需住院治疗的轻伤约人需要住院治疗的重伤约人重伤主要伤种(四肢骨伤,躯干部骨伤、内伤、头部),重病病种死亡人(压砸、重伤致死)有无无家可归的、大约户数、人数

描述现状情况和具体需求

表家畜受伤害情形

出现位置或其他说明

牲畜伤害

耕牛骡马奶牛牧羊其他驯养大动物

表衡宇震害现象

房屋震动

墙壁掉土、灰层剥落天花板震落部分天花板震落大部房梁掉土微小裂缝较宽裂缝较多裂缝门窗咯咯作响不能开关门窗玻璃碎

土坯房土窑洞砖窑洞平房(瓦房)砌石房一般(砖混)楼房中高层楼房(20层左右)高层楼房(30层左右)超高层楼房(50层以上)

房屋损坏

房屋轻微损坏掉砖、瓦、梁柱脱榫平房(瓦房)的烟囱倒土坯房或草房倒塌窑洞倒塌老旧、新砖房倒塌预制板临时活动房倒塌

表室内器物震害现象

家具

发出轻微声响发出较响声响发出剧烈声响少数倒下多数倒下全部倒下摆放较稳定的多数翻倒全部翻倒移动

架子上摆放物品落下

少数有一些多数全部

容器中水

杯中水面稍有波动装满水溢出水池中的水荡漾

悬挂物

电灯电线摆动墙上挂画掉落

表地面震害现象

软土地面陷落地面沉陷喷砂冒水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

房屋地基道路平地(农田)洼地河岸(塘边、堤坝)高岗山坡

表生命线系统、要害部位及危险品震害现象

系统分类

需关注的重要目标物

说明备忘

通信

线路天线塔架中继(分局)机房

可尽量描述关注目标物的受损或事故地点及过程、影响和现状如果得知险情紧急或者可能进一步引起燃烧、火灾、水患、毒害等,必须明确地强调说明

供水

上下水管泵房贮水池水塔污水处理池水坝(土坝、土石坝、混凝土坝)

供电

输电线路线杆塔架配(变)电站

交通

道路(路面、路堤)桥梁码头

手术室(药房化验室)

关键设备、易燃、爆、毒、腐蚀品

表震后社会影响和紧急救援的需求

类别

需要速报的概要情况

群众情绪

户外避震

社会秩序

医疗救护紧急技术需求

工程抢险紧急技术需求

3、“急为先、缓置后”

“急为先、缓置后”,无论了解仍是报告地震影响或震灾实况都应如此。

例如,人员伤亡情形,后果严峻、有可能产生次生灾害而且急待采取紧急办法震害现象,和其他会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灾害现象,必需第一了解和紧急报告。

如有可能,应当进一步主动和及时地按照了解到的情形,在报告中提出应采取的应急办法的建议,如:

大约有多少人需要紧急救治,本地的自救及医疗条件如何,急需什么样的外援救治,进一步的可能危害因素——例如天寒地冻、房倒屋塌、伤员难以当场安置医治亟待外运疏散,等等。

4、选择捷径及时传送

选择最快捷的工具——电话、短信息、寻呼、警报信号、电报等,避开阻塞的通信线路,必要时利用其他交通工具或手腕进行传送。

传送途径要有“备份”方案,因为在平时轻而易举的事,震后都可能成为问题。

所以,平时要明白哪里还有可用电话?

还能够向谁报告?

委托临近速报员迂回上报情形是不是会更快,等等。

五、心理镇定、精神振作

应当克服急促不安和心慌意乱等情绪,将世人的安危放在第一名,沉着冷静地倾听和清楚地提问,及时和有条不紊地报告。

六、实事求是、准确传送

报告情形切忌缩小或夸大,避免匆促中遗漏或推测。

一些数字和典型情形要擅长速记,也可利用一些简要易记的符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