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2607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docx

《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docx

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

2016-2017学年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小明早上7:

30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拐了几个弯,骑行2km后于7:

52到达学校东门,耗时22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

30”是时间间隔B.“2km”是位移

C.“7:

52”是时间间隔D.“22min”是时间间隔

2.校运动会上,小龙参加了百米赛跑并荣获冠军.关于小龙赛跑过程中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龙加速跑的过程中,其惯性增大

B.小龙减速跑的过程中,其惯性减小

C.小龙赛跑过程中的惯性保持不变

D.小龙跑完后停下休息时,没有惯性

3.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运动.已知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速度变化一定比乙的速度变化快

B.甲的速度一定比乙的速度大

C.甲的速度变化量一定比乙的速度变化量大

D.甲运动的位移一定大于乙运动的位移

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

D.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5.某同学乘坐观光电梯,从一层上升到顶层.该过程中,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的是(  )

A.进入电梯,等待电梯关门

B.电梯加速上升,但加速度在减小

C.电梯匀速上升

D.电梯以恒定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6.在水平面上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三个大小分别为5N、6N和7N的水平力,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为(  )

A.0B.10m/s2C.16m/s2D.20m/s2

7.如图所示,自动卸货车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厢在液压机的作用下,θ角缓慢增大且货物相对车厢静止,对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货物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货物受到的支持力变小

C.货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变小D.货车对货物的作用力变大

8.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即F=kx,其中k的值与弹簧材料、原长L、横截面积S等因素有关,理论与实验都表明k=

,其中Y是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中称之为杨氏模量.在国际单位中,杨氏模量Y的单位为(  )

A.NB.mC.N•m﹣1D.N•m﹣2

9.关于对摩擦力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压力的方向垂直

B.有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C.接触但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没有摩擦力

D.滑动摩擦力大小跟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

10.一质点沿一条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质点在0~t和t~3t两段时间内(  )

A.运动的方向相反B.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

1

C.位移大小之比为1:

2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

1

1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3kg和1kg的物块A、B通过轻弹簧相连.现对物块A、B分别施以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1、F2,且F1=32N,F2=2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3N

B.若把弹簧换成轻质绳,则绳对物体的拉力为20N

C.如果只有F1作用,则弹簧的弹力大小变为8N

D.若F1=20N,F2=32N,则弹簧的弹力大小变为29N

12.某日,一辆藏毒汽车高速驶进某检查站,警方示意停车,毒贩见势不妙,高速闯卡.闯卡后,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可视为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1=50t;在藏毒汽车闯卡的同时,原来停于卡口边的大功率警车立即启动追赶.警车从启动到追上毒贩的运动可看做以恒定的加速度做直线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2=2t2.上述物理量的单位均采用国际制单位,即位移的单位均为m,时间的单位均为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警车从启动到追上藏毒汽车所用的时间为20s

B.警车追赶藏毒汽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C.警车启动后12.5s,两车相距最远(警车追上藏毒汽车前)

D.警车从启动到追上藏毒汽车,最远距离为300m

 

二、非选择题

13.(6分)图甲为某物理兴趣小组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的装置,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矢量图.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拉橡皮筋的拉力大小可以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B.应尽量避免弹簧、指针、拉杆与刻度板之间的摩擦

C.测量前,应检查弹簧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确认指针指在零刻度线后再进行测量

(2)在图乙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力  .(填“F”或“F′”)

14.(9分)光电计时器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为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出物体的挡光时间,这样就可以将物体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视为其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如图乙所示,气垫导轨上安装有A、B两个光电门,导轨上放有一滑块,滑块上装有宽度d=3mm的遮光片.现使滑块从某一位置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滑动,并依次通过光电门A、B,光电计时器记录的时间分别为t1=0.003s、t2=0.001s,并测得遮光片从光电门A运动到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0.4s.

(1)在实验中,为了更准确地测得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应选用较  (填“宽”或“窄”)的遮光片;

(2)由题可知,遮光片通过光电门A时的速度大小v1=  m/s,通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大小v2=  m/s;

(3)滑块在气垫导轨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m/s.

15.(10分)以v0=20m/s的速率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在离十字路口x=50m时刹车,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要使汽车能在到达十字路口前停下,求汽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16.(12分)在水平面上固定一倾角θ=30°的斜面体,用两种不同方式将一光滑铁球挡在斜面上,其中图甲中的挡板处于竖直状态,铁球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大小为F1;图乙中的挡板与斜面垂直,铁球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大小为F2.求

17.(15分)如图所示,传送带的倾角θ=37°,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v=4m/s的速率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在传送带的底端B有一离传送带很近的挡板P可将传送带上的物块挡住,在传送带的顶端A无初速地释放一物块,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A、B间的长度L=9m,物块与挡板碰撞前后物块的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物块与挡板的碰撞时间极短.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块刚被放上传送带时的加速度大小a1;

(2)物块与挡板P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1;

(3)从物块与挡板P第一次碰撞后,物块再次上升到最高点(尚未到达A点)所需要的时间t.

 

2016-2017学年福建省宁德市浦城县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小明早上7:

30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拐了几个弯,骑行2km后于7:

52到达学校东门,耗时22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

30”是时间间隔B.“2km”是位移

C.“7:

52”是时间间隔D.“22min”是时间间隔

【考点】时间与时刻.

【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路程是运动的轨迹的长度,而位移是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

【解答】解:

A、上午7点30开始,是指的时刻,不是时间间隔,故A错误;

B、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过程中所走的是曲线,所以2km是路程而不是位移.故B错误;

C、“7:

52”到达学校,是指时刻,不是时间间隔,故C错误.

D、小明骑车的时间22min在时间轴上是时间段,是时间间隔.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对于物理中的基本概念要理解其本质不同,如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同时考查学生对位移和路程概念的理解,是很基本的内容,必须要掌握住的,题目比较简单.

 

2.校运动会上,小龙参加了百米赛跑并荣获冠军.关于小龙赛跑过程中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龙加速跑的过程中,其惯性增大

B.小龙减速跑的过程中,其惯性减小

C.小龙赛跑过程中的惯性保持不变

D.小龙跑完后停下休息时,没有惯性

【考点】惯性.

【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解答】解:

A、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小龙加速跑、减速跑时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AB错误;

C、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小龙赛跑过程中质量不变,惯性保持不变,故C正确;

D、小龙跑完后停下休息时,质量不变,惯性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一切物体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与速度、受力均无关.

 

3.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运动.已知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速度变化一定比乙的速度变化快

B.甲的速度一定比乙的速度大

C.甲的速度变化量一定比乙的速度变化量大

D.甲运动的位移一定大于乙运动的位移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加速度.

【分析】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根据加速度的大小,结合时间比较速度的变化量.

【解答】解:

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则甲的速度变化快,故A正确.

B、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无法比较甲乙的速度大小,故B错误.

C、根据△v=at知,时间未知,则无法比较速度变化量,故C错误.

D、加速度大,根据x=

知,位移不一定大,故D错误.

故选:

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大,速度变化快,但是速度变化量不一定大.

 

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

D.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从静止开始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是常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比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解答】解:

A、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从静止开始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不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故A错误.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不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故B错误.

C、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是常量,其运动规律与质量无关,即不同质量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故C正确.

D、由h=

得知: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比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有两点:

一是初速度为零;二是物体只受重力,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5.某同学乘坐观光电梯,从一层上升到顶层.该过程中,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的是(  )

A.进入电梯,等待电梯关门

B.电梯加速上升,但加速度在减小

C.电梯匀速上升

D.电梯以恒定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

【分析】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支持力大于重力,处于超重状态.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支持力小于重力,处于失重状态;超重和失重时与物体的速度的方向无关.

【解答】解:

该同学失重时,加速度的方向向下,可能是向下做加速运动,也可能是向上做减速运动.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

D

【点评】掌握超重、失重的特点:

加速度向上,超重,加速度向下,注意加速度向下时物体可能是加速向下,也可能减速向上.

 

6.在水平面上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三个大小分别为5N、6N和7N的水平力,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为(  )

A.0B.10m/s2C.16m/s2D.20m/s2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分析】求出物体受到的合力的范围,然后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范围,最后分析答题.

【解答】解:

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5N、6N和7N的三个水平方向的共点力的作用,则物体受到的合力范围是:

0≤F≤18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

,则物体的加速度范围是:

0≤a≤18m/s2,ABC均有可能,D不可能;

本题选不可能的,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物体的加速度,求出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范围、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7.如图所示,自动卸货车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厢在液压机的作用下,θ角缓慢增大且货物相对车厢静止,对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货物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货物受到的支持力变小

C.货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变小D.货车对货物的作用力变大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分别对货物和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明确整体和货物均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即可.

【解答】解:

AB、货物处于平衡状态,则有:

mgsinθ=f,N=mgcosθ,θ增大时,f增大,N减小,故A错误,B正确.

C、车厢对货物的作用力是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由平衡条件知,车厢对货物的作用力与货物的重力大小相等,保持不变,故C错误;

D、货物处于平衡状态,合外力保持为零,没有变化.故货车对货物的作用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衡条件的应用,要求能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要知道车厢对货物的作用力是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

 

8.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即F=kx,其中k的值与弹簧材料、原长L、横截面积S等因素有关,理论与实验都表明k=

,其中Y是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中称之为杨氏模量.在国际单位中,杨氏模量Y的单位为(  )

A.NB.mC.N•m﹣1D.N•m﹣2

【考点】胡克定律.

【分析】根据k、S、L的单位,由表达式k=

,推导出Y的单位.

【解答】解:

由k=

,得Y=

k的单位是N/m,S是单位是m2,L的单位是m,代入上式得Y的单位是N/m2=N•m﹣2;

故选:

D

【点评】Y的单位是导出单位,根据物理公式,结合各个量的单位推导出来即可.

 

9.关于对摩擦力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压力的方向垂直

B.有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C.接触但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没有摩擦力

D.滑动摩擦力大小跟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

【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分析】摩擦力定义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摩擦力既可以作为动力也可以作为阻力,当摩擦力做为动力时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而做为阻力时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

【解答】解:

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平行于接触面,而压力与接触面垂直,因此摩擦力跟压力的方向垂直,故A正确;

B、依据摩擦力产生条件:

接触发生弹性形变,且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两个接触面粗糙的物体之间,才一定会产生摩擦力,因此有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间不一定有摩擦力,故B错误;

C、接触发生弹性形变,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不一定有摩擦力,必须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两个接触面粗糙的物体之间,才一定会产生摩擦力,故C错误;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总是跟压力的大小成正比,静摩擦力与外力的大小有关,故D正确;

故选:

AD.

【点评】本题考查了摩擦力种类和方向,抓住产生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以及摩擦力的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10.一质点沿一条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质点在0~t和t~3t两段时间内(  )

A.运动的方向相反B.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

1

C.位移大小之比为1:

2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

1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分析】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只要图象在时间轴同一侧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没有改变,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解答】解:

A、0﹣3t时间内速度图象在时间轴的上方,都为正,速度方向相同,故A错误;

B、两段图线的斜率斜率之比为2:

1,故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

1,故B错误;

C、根据v﹣t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则得:

位移之比为:

x1:

x2=

vt:

v•2t=1:

2.故C正确;

D、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0~t和t~3t两段时间内位移之比为1:

2,时间之比也为1:

2,所以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

1,故D正确.

故选:

CD

【点评】v﹣t图象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面积”大小等于位移,掌握这点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所在.

 

1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3kg和1kg的物块A、B通过轻弹簧相连.现对物块A、B分别施以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1、F2,且F1=32N,F2=2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3N

B.若把弹簧换成轻质绳,则绳对物体的拉力为20N

C.如果只有F1作用,则弹簧的弹力大小变为8N

D.若F1=20N,F2=32N,则弹簧的弹力大小变为29N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然后用隔离法隔离出物体1,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弹簧的弹力.

【解答】解:

A、两个物体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两个物体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有:

F1﹣F2=(mA+mB)a…①

代入数据解得:

再对物体A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到:

F1﹣F=mAa…②

由①②两式解得:

F=

=32﹣3×3=23N.故A正确.

B、若把弹簧换成轻质绳,同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得到绳对物体的拉力大小也是23N,故B错误.

C、如果只有F1作用,整体向左匀加速运动,则有:

对B研究得:

弹簧的弹力大小为F=mBa=mB•

=1×

N=8N,故C正确.

D、若F1=20N、F2=32N,则

F2﹣F1=(mA+mB)a

再对物体B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到:

F2﹣F=mBa

联立解得,F=

.故D正确.

故选:

ACD

【点评】接体问题在比较力时,通用的办法就是“先整体后隔离“,用整体法求出整体的加速度,然后再隔离法一一分析即可.

 

12.某日,一辆藏毒汽车高速驶进某检查站,警方示意停车,毒贩见势不妙,高速闯卡.闯卡后,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可视为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1=50t;在藏毒汽车闯卡的同时,原来停于卡口边的大功率警车立即启动追赶.警车从启动到追上毒贩的运动可看做以恒定的加速度做直线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2=2t2.上述物理量的单位均采用国际制单位,即位移的单位均为m,时间的单位均为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警车从启动到追上藏毒汽车所用的时间为20s

B.警车追赶藏毒汽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C.警车启动后12.5s,两车相距最远(警车追上藏毒汽车前)

D.警车从启动到追上藏毒汽车,最远距离为300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追及的时间;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相距最远的时间,根据位移公式求出最远距离.

【解答】解:

A、设警车经过t时间追上毒贩,

有:

解得t=25s.故A错误;

B、根据警车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2=2

,由

,故B正确;

C、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

有:

v=at′,

解得t′=

,故C正确;

D、相距的最远距离

,故D错误;

故选:

BC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抓住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知道两车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

 

二、非选择题

13.图甲为某物理兴趣小组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的装置,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矢量图.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BC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拉橡皮筋的拉力大小可以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B.应尽量避免弹簧、指针、拉杆与刻度板之间的摩擦

C.测量前,应检查弹簧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确认指针指在零刻度线后再进行测量

(2)在图乙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力 F′ .(填“F”或“F′”)

【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分析】

(1)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要做到:

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进行调零,看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也就是弹簧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即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这个范围.

(2)明确实验原理,了解实验误差的存在,知道该实验中“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区别.

【解答】解:

(1)A、拉橡皮筋的拉力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故A错误;

B、应尽量避免弹簧、指针、拉杆与刻度板间的摩擦,故B正确;

C.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进行调零,测量前检查弹簧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用标准砝码检查示数正确后,再进行测量读数,故C正确;

故选:

BC.

(2)F是通过作图的方法得到合力的理论值,而F′是通过一个弹簧称沿AO方向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O点,使得一个弹簧称的拉力与两个弹簧称的拉力效果相同,测量出的合力.故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故答案为:

(1)BC;

(2)F′

【点评】本实验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即一个合力与几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可以互相替代,明确“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区别,注意弹簧秤的使用方法,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4.光电计时器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为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出物体的挡光时间,这样就可以将物体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视为其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如图乙所示,气垫导轨上安装有A、B两个光电门,导轨上放有一滑块,滑块上装有宽度d=3mm的遮光片.现使滑块从某一位置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滑动,并依次通过光电门A、B,光电计时器记录的时间分别为t1=0.003s、t2=0.001s,并测得遮光片从光电门A运动到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0.4s.

(1)在实验中,为了更准确地测得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应选用较 窄 (填“宽”或“窄”)的遮光片;

(2)由题可知,遮光片通过光电门A时的速度大小v1= 1 m/s,通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大小v2= 3 m/s;

(3)滑块在气垫导轨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5 m/s.

【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分析】根据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求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1和2的速度大小.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度.

【解答】解:

(1)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所以遮光片选择较窄的.

(2)根据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则有:

v1=

=

m/s=1m/s,

v2=

=

m/s=3m/s,

(3)滑块的加速度a=

=

=5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