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184检验批表格.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3687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4 大小:6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50184检验批表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GB50184检验批表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GB50184检验批表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GB50184检验批表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GB50184检验批表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GB50184检验批表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4页
GB50184检验批表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4页
GB50184检验批表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4页
GB50184检验批表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4页
GB50184检验批表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4页
GB50184检验批表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4页
GB50184检验批表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4页
GB50184检验批表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4页
GB50184检验批表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4页
GB50184检验批表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4页
GB50184检验批表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4页
GB50184检验批表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4页
GB50184检验批表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4页
GB50184检验批表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4页
GB50184检验批表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B50184检验批表格.docx

《GB50184检验批表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50184检验批表格.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GB50184检验批表格.docx

GB50184检验批表格

GB50184-201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管道元件和材料的检验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重庆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专业负责人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

检验批编号

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

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

1

4.0.1管道元件和材料应具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文件,其特性数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

2

4.0.2对于铬钼合金钢、含镍低温钢、不锈钢、镍及镍合金、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管道组成件,应对材质进行抽样检验,并应作好标识。

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

3

4.0.3阀门应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具有上密封结构的阀门还应进行

上密封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阀门试验应以洁净水为介质。

不锈钢阀门试验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10-6(25ppm)。

试验合格后应立即将水渍清除干净。

当有特殊要求时,试验介质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2阀门的壳体试验压力应为阀门在20℃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1.5倍;密封试验压力应为阀门在20℃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1.1倍;当阀门铭牌标示对最大工作压差或阀门配带的操作机构不适宜进行高压密封试验时,试验压力应为阀门铭牌标示的最大工作压差的1.1倍;阀门的上密封试验压力应为阀门在20℃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1.1倍;夹套阀门的夹套部分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

3在试验压力下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5min。

4阀门壳体压力试验应以壳体填料无渗漏为合格。

阀门密封试验和上密封试验应以密封面不漏为合格。

5检验数量:

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于GC1级管道和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的C类流体管道的阀门,应进行100%检验。

2)用于GC2级管道和设计压力小于10MPa的所有C类流体管道的阀门,应每个检验批抽查10%,且不得少于1个。

3)用于GC3级管道和D类流体管道的阀门,应每个检验批抽查5%,且不得少于1个。

4

4.0.4安全阀在安装前应进行整定压力调整和密封试验,有特殊要求时还应进行其他性能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ZF001和设计文件的规定。

5

4.0.5GC1级管道和C类流体管道中,输送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或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的管子、管件,应进行外表面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检测结果不应低于国家现行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JB/T4730.4和《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JB/T4730.5规定的Ⅰ级。

对检测发现的表面缺陷经修磨清除后的实际壁厚不得小于管子公称壁厚的90%,且不得小于设计壁厚。

6

4.0.6当规定对管道元件和材料进行低温冲击韧性、晶间腐蚀等其他特性数据检验时,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

7

4.0.7合金钢螺栓、螺母应进行材质抽样检验。

GC1级管道和C类流体管道中,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的管道用螺栓、螺母,应进行硬度抽样检验。

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和设计文件的的规定。

一般项目

1

4.0.8管道元件和材料的材质、规格、型号、数量和标识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

其外观质量和几何尺寸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

材料标识应清晰完整,并应追溯到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检验数量:

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质量证明文件、管道元件检查记录;外观和几何尺寸检查。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

GB50184-201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管道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弯管制作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重庆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专业负责人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

检验批编号

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

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

1

5.1.1弯管制作后的最小厚度不得小于直管的设计壁厚。

2

5.1.2GC1级管道和C类流体管道中,输送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或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的弯管制作后,应进行表面无损检测,合格标准不应低于国家现行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JB/T4730.4和《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JB/T4730.5规定的Ⅰ级。

缺陷修磨后的弯管壁厚不得小于管子名义厚度的90%,且不得小于设计壁厚。

一般项目

3

5.1.3制作的弯管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得有裂纹、过烧、分层等缺陷。

2弯管内侧褶皱高度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3%,且波浪间距不应小于褶皱高

度的12倍。

3对于承受内压的弯管,其圆度不应大于8%;对于承受外压的弯管,其圆度不应大于3%。

4弯管的管端中心偏差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GC1级管道和C类流体管道中,输送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或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的弯管,每米管端中心偏差值不得超过1.5mm。

当直管段长度大于3m时,最大偏差不得超过5mm。

2)其他管道的弯管,每米管端中心偏差值不得超过3mm。

当直管段长度大于3m时,最大偏差不得超过10mm。

4

5.1.4Π形弯管平面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1.4的规定。

直管段长度≤500,平面度≤3

直管段长度>500~1000,平面度≤4

直管段长度>1000~1500,平面度≤6

直管段长度>1500,平面度≤10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

GB50184-201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管道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重庆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专业负责人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

检验批编号

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

位验收记录

一般项目

卷管制作

1

5.2.1卷管焊缝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卷管的同一筒节上的两纵焊缝间距不应小于200mm。

2卷管组对时,相邻筒节两纵缝间距应大于100mm。

支管外壁距焊缝不宜小于50mm。

3有加固环、板的卷管,加固环、板的对接焊缝应与管子纵向焊缝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l00mm。

加固环、板距卷管的环焊缝不应小于50mm。

2

5.2.2卷管的周长允许偏差及圆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2的规定。

≤800

周长允许偏差

±5

圆度允许偏差

外径的1%且不应大于4

>800~1200

周长允许偏差

±7

圆度允许偏差

4

>1200~1600

周长允许偏差

±9

圆度允许偏差

6

>1600~2400

周长允许偏差

±11

圆度允许偏差

8

>2400~3000

周长允许偏差

±13

圆度允许偏差

29

>3000

周长允许偏差

±15

圆度允许偏差

10

3

5.2.3卷管的校圆样板与卷管内壁的不贴合间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接纵缝处不得大于壁厚的10%加2mm,且不得大于3mm。

2离管端200mm的对接纵缝处不得大于2mm。

3其他部位不得大于1mm。

4

5.2.4卷管端面与中心线的垂直允许偏差不得大于管子外径的1%,且不得大于3mm。

每米直管的平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mm。

一般项目

管口翻边

1

5.3.1扩口翻边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与垫片配合的翻边接头的表面质量应符合管法兰密封面的标准要求,且

应符合相配套法兰标准的规定。

2扩口翻边后的外径及转角半径应能保证螺栓及法兰自由装卸,法兰与翻边平面的接触应均匀、良好。

3翻边端面与管子中心线应垂直,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mm。

4翻边接头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管子最小壁厚的95%。

5翻边接头不得有裂纹、豁口及褶皱等缺陷。

2

5.3.2焊制翻边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制翻边的厚度不应小于与其连接管子的名义壁厚。

2与垫片配合的翻边接头的表面质量应符合相配套法兰标准的规定。

3外侧焊缝应进行修磨。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

GB50184-201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管道加工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重庆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专业负责人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

检验批编号

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

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

夹套管制作

1

5.4.1夹套管的内管有焊缝时,该焊缝应进行射线检测,并应经试压合格后,再封入外管。

焊缝质量合格标准不应低于国家现行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JB/T4730.2规定的Ⅱ级

2

5.4.2夹套管的内管和外管应分别进行压力试验,试验介质、试验压力、试验过程及结果,应符合本规范第8.5节的有关规定

一般项目

1

5.4.3夹套管的加工尺寸和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外管与内管间隙应均匀,支承块不得妨碍内管与外管的热胀冷缩,支承块的材质应与内管相同

2

夹套弯管的外管和内管,其同轴度偏差不得大于3mm

3

输送熔融介质管道的内表面焊缝应平整、光滑。

一般项目

斜接弯头制作

1

5.5.1斜接弯头的焊接接头应采用全焊透焊缝,其型式和尺寸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

2

5.5.2斜接弯头的周长允许偏差

当公称尺寸大于1000mm时,允许偏差为±6mm

当公称尺寸小于或等于1000mm时,允许偏差为±4mm

主控项目

支吊架制作

1

5.6.1管道支、吊架组件中主要承载构件的焊缝,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无损检测。

焊缝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

一般项目

1

5.6.2管道支吊架的型式、材质、加工尺寸及精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

2

5.6.3管道支、吊架焊接完毕应进行外观检查。

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

施工

单位

检查

评定

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

监理

(建设)

单位

验收

结论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

 

GB50184-201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管道加工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夹套管制作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重庆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专业负责人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

检验批编号

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

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

1

5.4.1夹套管的内管有焊缝时,该焊缝应进行射线检测,并应经试压合格后,再封入外管。

焊缝质量合格标准不应低于国家现行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JB/T4730.2规定的Ⅱ级

2

5.4.2夹套管的内管和外管应分别进行压力试验,试验介质、试验压力、试验过程及结果,应符合本规范第8.5节的有关规定

一般项目

1

5.4.3夹套管的加工尺寸和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外管与内管间隙应均匀,支承块不得妨碍内管与外管的热胀冷缩,支承块的材质应与内管相同

2

夹套弯管的外管和内管,其同轴度偏差不得大于3mm

3

输送熔融介质管道的内表面焊缝应平整、光滑。

施工

单位

检查

评定

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

监理

(建设)

单位

验收

结论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

GB50184-201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管道加工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斜接弯头制作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重庆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专业负责人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

检验批编号

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

位验收记录

一般项目

1

5.5.1斜接弯头的焊接接头应采用全焊透焊缝,其型式和尺寸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

2

5.5.2斜接弯头的周长允许偏差

当公称尺寸大于1000mm时,允许偏差为±6mm

3

当公称尺寸小于或等于1000mm时,允许偏差为±4mm

施工

单位

检查

评定

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

监理

(建设)

单位

验收

结论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

GB50184-201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管道加工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支吊架制作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重庆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专业负责人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

检验批编号

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

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

1

5.6.1管道支、吊架组件中主要承载构件的焊缝,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无损检测。

焊缝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

一般项目

1

5.6.2管道支吊架的型式、材质、加工尺寸及精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

2

5.6.3管道支、吊架焊接完毕应进行外观检查。

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

3

施工

单位

检查

评定

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

监理

(建设)

单位

验收

结论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年月日

GB50184-201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焊接和焊后热处理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重庆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专业负责人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

检验批编号

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

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

1

6.0.1管道及管道组成件的焊接和焊后热处理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2

6.0.2当在焊缝上开孔或开孔补强时,应对开孔直径1.5倍或开孔补强板直径范围内的焊缝进行射线或超声波检测。

射线检测的焊缝质量合格标准不应低于国家现行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JB/T4730.2规定的Ⅱ级,超声检测的焊缝质量合格标准不应低于国家现行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JB/T4730.3规定的Ⅰ级。

被补强板覆盖的焊缝应磨平。

管孔边缘不应存在焊缝缺陷。

3

6.0.3平焊法兰、承插焊法兰或承插焊管件与管子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平焊法兰与管子焊接时,其法兰内侧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应为直管名义厚度与6mm两者中的较小值;法兰外侧角焊缝的最小焊脚尺寸应为直管名义厚度的1.4倍与法兰颈部厚度两者中的较小值。

承插焊法兰与管子焊接时,角焊缝的最小焊脚尺寸应为直管名义厚度的1.4倍与法兰颈部厚度两者中的较小值。

承插焊管件与管子焊接时,角焊缝的最小焊脚尺寸应为直管名义厚度的

1.25倍,且不应小于3mm。

4

6.0.4支管连接角焊缝的形式和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安放式焊接支管或插入式焊接支管的接头、整体补强的支管座,应全焊透,角焊缝厚度不应小于填角焊缝有效厚度

补强圈或鞍形补强件的焊接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补强圈与支管应全焊透,角焊缝厚度不应小于填角焊缝有效厚度

鞍形补强件与支管连接的角焊缝厚度,不应小于支管名义厚度与鞍形补强件名义厚度两者中较小值的0.7倍。

补强圈或鞍形补强件外缘与主管连接的角焊缝厚度应大于等于补强圈或

鞍形补强件名义厚度的0.5倍。

补强圈和鞍形补强件应与主管和支管贴合良好

一般项目

1

6.0.5管道焊缝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直管段上两对接焊口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尺寸大于或等于150mm时,不应小于150mm;当公称尺寸小于l50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应小于100mm。

2

除采用定型弯头外,管道焊缝的中心与弯管起弯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应小于100mm。

3

管道焊缝距离支管或管接头的开孔边缘不应小于50mm,且不应小于孔径。

4

管道环焊缝距支、吊架净距不得小于50mm。

需热处理的焊缝距支、吊架不得小于焊缝宽度的5倍,且不得小于100mm。

施工

单位

检查

评定

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

监理

(建设)

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