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3888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检测试题解析版

第2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注入液体后,等1~2min,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出刻度值

B.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

C.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它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

D.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简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2.有6位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科学》课本的长度,测得数据分别为26.02厘米,26.09厘米、26.10厘米、26.00厘米和26.08厘米、31.38厘米。

下列测量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

A.26.058厘米B.26.06厘米

C.26.95厘米D.无法确定,因为真实值未知

3.有四位同学分别用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如图所示,其中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4.关于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

A.误差就是错误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D.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

5.常温常压下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一间教室里的空气质量最接近(  )

A.4kgB.40kgC.400kgD.4000kg

6.小明在实验室里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时,通过加减砝码后,天平的指针指向中央刻度线的左侧。

接下来,小明应进行的操作是(  )

A.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B.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C.将游码向左移动D.将游码向右移动

7.小金用最小砝码为5克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称物体和砝码放错了左右盘,当天平平衡时,她读出砝码质量加上游码读数,记录物体质量为37.8克。

若其他操作和读数都是正确的,则该物体的真实质量应该为(  )

A.32.2克B.36.2克C.22.2克D.37.8克

8.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

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

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调节平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②若先测体积后测质量,会使密度的测量值偏大

③该金属球的质量是75.4g

④该金属球的密度是3.95g/cm3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④D.只有③④

9.如图,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正确的是(  )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直接进行测量

B.称量小石块质量时指针向左偏,则应调节平衡螺母

C.利用天平测得小石块的质量为32g

D.利用量筒测得小石块的体积为30mL

10.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球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a物质的密度是c的2倍

C.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D.c物质的密度最大

11.在用橡皮擦掉纸上的铅笔字的过程中,橡皮的(  )

A.质量不变B.密度不变C.体积不变D.形状不变

12.某种纳米材料具有坚硬、耐磨、耐腐蚀、耐高温、完全无磁性等特点,它不能应用于(  )

A.冰箱门的密封条B.切割硬物的刀具

C.“嫦娥二号”外表的涂层D.装浓硫酸的容器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为  cm。

14.在今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化实验技能考试中,某同学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减砝码过程中,他发现:

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若将这个砝码取出,指针偏左。

则要测出物体的质量,该同学下一步的正确操作是:

取出质量最小的砝码,  。

天平平衡时,天平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g。

15.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砝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石块质量

为  g。

16.小军测量一个体积为25cm3的长方体木块的密度,他用托盘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0”刻度线,再调节  ,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把木块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右盘添加的砝码数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由此测得木块的密度为  kg/m3。

17.用电子秤、一个玻璃杯和水,可以粗略测量椰子油的密度。

先后测出空杯,装满水、装满油的杯子的质量,数据如下表。

杯子两次“装满”,是为了使被测量的油和水  相同。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椰子油的密度是  kg/m3.(ρ水=1.0×103kg/m3)

空杯的质量/g

水和杯的质量/g

油和杯的质量/g

100

300

268

三.解答题

18.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使天平平衡。

测量李子质量时,天平右盘内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李子质量是  g.往量筒中注入60mL的水,将该李子浸没在水中后,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李子的密度是  g/cm3。

19.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

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

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g.然后,小明将系好细线的金属块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丙所示的位置。

则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

20.在农业生产中,常常用到许多物理知识。

(1)晾晒稻谷时,需要将稻谷均匀铺开,让稻谷更快晒干;

(2)为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农民用盐水选种,将虫蛀或不够饱满的种子筛选出来。

请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原理。

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检测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分析】根据对量筒使用规则的掌握作出判断。

【解答】解:

A、量筒中注入液体后,等1~2min,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出刻度值,以保证所量取的液体体积准确。

故A正确;

B、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以保证所量取的液体体积准确。

故B正确;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首先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它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以便于测量和读数。

故C正确;

D、量筒读数要放在水平桌面上,与视线平行后再读数,不能把量筒举起。

故D错误。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了量筒使用的方法,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比较简单,是一道基础题。

2.【分析】在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在求平均值时,要先对所有数据进行判断,把错误数据删除,然后进行平均,并且平均值的有效数字与原始数据保持一致。

【解答】解:

分析六次测量数据可以发现,31.38cm这个数据与其他五个相差太大,应该是一个错误数据;

所以其它五次测量的平均值为:

=26.058cm≈26.06cm。

故选:

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处理、减小误差的方法等知识点,比较简单。

但要注意求平均值时一定要先把错误数据筛选出来,然后用正确的数据进行计算。

3.【分析】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

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解答】解:

A、刻度尺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故A错误;

B、有刻度的一边没有紧靠被测物体,故B错误;

C、读数时视线没与刻度线垂直,故C错误;

D、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平行且刻度紧贴物体,符合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记住刻度尺的正确放置方法,做题时应认真排查。

4.【分析】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解答】解:

A、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是不按操作要求测出的结果,它是可以避免的,故A错误;

B、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是减小误差有效的方法之一,故B正确;

C、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C错误;

D、误差是在按照要求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正确做实验照样会产生误差,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误差与错误在产生原因上,及是否能避免等方面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应充分认识二者的不同。

误差是我们测量时不可避免产生的,是正常的,我们要正视误差。

5.【分析】首先估测出一间普通教室的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变形m=ρV,即可求出教室内空气质量,再把求得的结果与四个选项相比较,最接近这个值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

【解答】解:

据估测,一间普通教室的长约12m,宽8m,高3m,教室内空气的体积:

V=12m×8m×3m=288m3,

根据密度公式变形m=ρV=1.29kg/m3×288m3≈371.52kg,即最接近400kg。

故选:

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的应用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估测出一间普通教室的体积。

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6.【分析】用天平称量物质前要通过调节横梁两端的螺母使横梁平衡;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而称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应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解答】解:

称量时,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通过加减砝码后,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说明右盘质量偏小,应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右盘中加质量更小的砝码);

故选:

D。

【点评】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称量物体质量前和称量物体质量时,指针的偏向相同,但是操作是不同的,在称量物体质量前移动平衡螺母,在称量物体质量时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7.【分析】根据天平的构造可知,读数时应为左盘物体的质量=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本题将物体、砝码互换可得结果。

【解答】解:

砝码放到了左盘,物体放到了右盘。

所以砝码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该物体的真实质量应该为=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则该物体的真实质量应该为:

20g+10g+5g﹣2.8g=32.2g;

故选:

A。

【点评】天平在使用时应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放反后可将砝码看作有固定质量的物体,而物体可看作未知质量的物体即可。

8.【分析】①用天平称量物体前要通过调节横梁两端的螺母使横梁平衡;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②先测体积时金属块上会沾上水,使得质量偏大,根据ρ=

分析;

③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④根据图示先计算金属球体积,再由ρ=

可求得该金属球的密度。

【解答】解:

①在称量物体前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天平的左端下沉,应将天平右端或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故①错误

②若先测体积时金属块上会沾上水,使得质量偏大,根据ρ=

知密度的测量值偏大,故②正确;

③标尺上每一个大格代表1g,每一个小格代表0.2g,游码对应的示数为4g,所以物体的质量m=50g+20g+5g+4g=79g,故③错误;

由图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1cm3,水的体积为20cm3,量筒中水和金属球的体积为40cm3,

则金属球的体积:

V=40cm3﹣20cm3=20cm3,

则该金属球的密度:

ρ=

=3.95g/cm3;故④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密度的计算;关键是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9.【分析】

(1)用天平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上,然后再调节它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标尺的中央。

(2)若在测量过程中出现指针向左偏的情况,即表明物体较重,砝码较轻;

(3)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4)根据图示分析解答。

【解答】解:

A.天平使用前,应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然后把游码拨到零刻度处,再调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之后在进行测量。

故A错误;

B.称量小石块质量时指针向左偏,即表明物体较重,砝码较轻,故应该向右盘中增加砝码或向右调游码。

故B错误;

C.由图知,小石块的质量为m=20g+10g+2g=32g,故C正确;

D.图中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总=30mL,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测固体的密度是初中物理比较基本的实验,本题考查用天平和量筒的读数等,重点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10.【分析】A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都无关。

比较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可采取两种方法:

①相同体积比较质量,质量大的密度大;②相同质量比较体积,体积小的密度大;

B、分别算出a物质和c物质的密度,就能知道c物质的密度是不是a物质的两倍(或取体积相同,看c物质的质量是a物质的几倍,那么c物质的密度就是a物质的几倍);

C、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从图象b中找出一组对应的数据然后根据密度公式ρ=

算出b物质的密度;

【解答】解:

由图象可知,横轴表示质量,纵轴表示体积;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都无关,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当物质的体积都为2cm3时,a物质的质量是3.5g,c物质的质量是1g,所以根据ρ=

可知,a物质的密度是c物质的3.5倍;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当b物质的体积为2cm3时,b物质的质量是2g,则b物质的密度是ρ=

=1g/cm3=1×103kg/m3;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当三种物质的质量都为1g时,c物质的体积最大,a物质的体积最小,所以根据ρ=

可知,c物质的密度最小,a物质的密度最大,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密度的计算,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11.【分析】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解答】解:

用橡皮擦掉纸上的铅笔字的过程中,会有部分组成橡皮的物质脱离橡皮,形状发生变化,质量减小;

橡皮的质量减小,体积相应减小,橡皮擦这种物质没有变化,所以其密度保持不变,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

B。

【点评】此题虽然简单,但对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如果理解不到位,容易答错。

12.【分析】根据材料的特性及各选项的材料是否适合这一特性来判断。

【解答】解:

A、冰箱门的密封条是利用磁极间相互作用密封的,密封条需要有磁性,所以不能使用纳米材料。

故A符合题意;

B、切割硬物的刀具利用坚硬、耐磨的特性,可使用纳米材料。

故B不符合题意;

C、“嫦娥二号”的外表涂层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可以使用纳米材料。

故C不符合题意;

D、装浓硫酸的容器利用耐腐蚀的特性,可使用纳米材料。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要会分析根据材料的特性来判断应用的场合,在了解材料“脾性”的基础上做到“物尽其用”。

二.填空题

13.【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相垂直,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

由图知: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铅笔左端与1.00cm对齐,右端与8.50cm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8.50cm﹣1.00cm=7.50cm。

故答案为:

7.50。

【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

刻度尺要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

14.【分析】天平的平衡螺母只能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移动,在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当天平的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时,右盘中再放砝码会下沉,取出砝码会上翘时,需要移动游码。

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增加砝码;天平平衡时,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左侧所对的标尺上的刻度值,据此确定物体的质量;

【解答】解:

由题意可知,所放入最小砝码的质量偏大,此时应该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相当于往右盘中增加更小的砝码,能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游码左侧指在2.6g处,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m物=20g+10g+2.6g=32.6g。

故答案为:

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32.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天平的使用以及读数,难度不大。

15.【分析】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解答】解:

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的质量m=50g+5g+2g=57g。

故答案为:

57。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天平的读数,是密度测量中的必考内容,应熟练掌握。

16.【分析】

(1)①使用天平时候,称量物品之前,要把天平调平衡,方法是:

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②放上物品后,要把天平再次调平衡,方法是:

增减砝码,调节游码。

(2)天平的读数:

物体质量=砝码+游码。

(3)密度计算公式:

【解答】解:

(1)①使用天平时候,称量物品之前,要把天平调平衡,方法是:

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②放上物品后,要把天平再次调平衡,方法是:

增减砝码,调节游码。

题中物品还没放置到托盘进行称量,故调节平衡螺母。

(2)木块质量=砝码+游码=10g+4g=14g;

木块密度

故答案是:

平衡螺母;0.56×103。

【点评】该题考查了学生天平的读数与密度的计算,注意密度的单位。

17.【分析】同一个杯子的容积相等,装满不同液体时液体的体积相等,根据表格数据求出水和椰子油的质量,根据ρ=

得出等式即可求出椰子油的密度。

【解答】解:

用同一个杯子装满水和椰子油的体积相等,

由表格数据可得,杯子装满水或椰子油时水或椰子油的质量分别为:

m水=m水总﹣m杯=300g﹣100g=200g,m油=m油总﹣m杯=268g﹣100g=168g,

由ρ=

可得,杯子的容积:

V=

,即

解得:

ρ油=0.84g/cm3=0.84×103kg/m3。

故答案为:

体积;0.84×103。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知道同一个杯子的容积不变即装满不同液体时液体的体积相等是关键。

三.解答题

18.【分析】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之前要进行调平,先调节平衡螺母,后调节游码,平衡螺母相对于指针的调节规律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正确读出李子的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李子的密度。

【解答】解:

由图甲知,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由图乙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李子的质量:

m=20g+1g=21g;

由图丙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李子的体积V=V2﹣V1=80cm3﹣60cm3=20cm3;

所以李子的密度ρ=

=1.05g/cm3。

故答案为:

右;21;1.05。

【点评】本题是测量李子的密度实验,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及读数以及密度的计算,难度不大。

19.【分析】天平的使用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衡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调节时:

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金属块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标尺的示数;

根据图丙读出总体积,从而得到金属的体积;利用ρ=

求出金属的密度。

【解答】解:

天平的使用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盘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金属块的质量m=50g+20g+4g=74g;

量筒中盛有50mL的水,由图丙知,量筒中水和金属的总体积为60ml,

则金属块的体积为V=60cm3﹣50cm3=10cm3;

金属块的密度ρ=

=7.4g/cm3=7.4×103kg/m3。

故答案为:

左;74;7.4×103。

【点评】此题为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考查了天平的使用、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密度公式应用,这些都是常考的问题,要掌握好。

20.【分析】

(1)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液面上空气流动的快慢等因素有关,要加快蒸发就要提高温度、增大表面积、加快空气流动;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物体下沉;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物体悬浮;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上浮。

【解答】答:

(1)将稻谷晒在阳光下是为了提高稻谷中水分的温度,将稻谷摊开晒是为了增大稻谷中水份的表面积,将稻谷晒在通风处是为了加快稻谷表面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了稻谷中水份的蒸发,稻谷从而干得快;

(2)在体积一定时,饱满种子的质量要比不饱满的种子的质量大,由密度公式ρ=

知:

饱满种子的密度大;

当调制的盐水密度介于饱满种子和不饱满种子的密度之间时,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知:

密度大于盐水的密度的饱满种子会下沉,而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的不饱满种子会上浮,从而达到选种的目的。

【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物理规律解释物理现象,解答此类问题时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准确性,叙述要抓住重点,科学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