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当剃头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4265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行当剃头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老行当剃头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老行当剃头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老行当剃头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老行当剃头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老行当剃头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老行当剃头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老行当剃头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老行当剃头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老行当剃头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老行当剃头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行当剃头匠.docx

《老行当剃头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行当剃头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老行当剃头匠.docx

老行当剃头匠

剃头匠——街巷里走失的手艺人

出像词:

芜湖是一座古城,曾经走街串巷的剃头挑子,是老芜湖人特别熟悉的场景。

剪头发,一些人称之为理发,而在老芜湖人口中,都称它为“剃头”。

“剃头挑子一头热”是老年间传下来的俗谚,可如今的芜湖街头,剃头挑子没人挑了,却生出不少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头发,更有了不少离子烫、玉米烫、陶瓷烫、锡纸烫、空气烫、烟花烫等等新名词,在剃头不仅仅是将头发剪短的年代里,这一切都是当年的剃头匠无法想象的。

(出镜,民生路老体育场)

一,剃头及剃头匠的历史

1,理发业最开始为什么叫“剃头”?

芜湖旧时,把理发叫做剃头,这是沿用清代的叫法。

清初,满人进关,攻下江南,颁布削发垂辫令,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规定,“剃头”之名由此而来。

剃头匠作为一种老手艺人,有着最精湛的手艺和最朴实的人生,他们从不奢望哪天能赚个盆满钵满,也知道靠着这份手艺绝对不会让自己和家人挨饿,只是带着自己的剃头挑子,老实本分地过完一生。

(影视资料)

 

2,昔日剃头匠们的工作场所在哪儿?

在没有理发店的年代,剃头匠们挑着“剃头挑子”,走街串巷,上门服务一根扁担挑着,热的一头是个火炉子,上面置着一黄铜盆,水必须是热的,用来洗头、敷面、刮脸,那句“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俏皮话就源于此。

 

3,传统剃头的样式有哪些?

从前剃头都比较简单,老人剃光头,中年人推平头,儿童则一般都是剪”锅铲头”。

如果遇到哪家产妇的孩子满月要剃胎头的话,那场面就更热闹了,这不仅仅因为剃胎头是家中的大事。

而且这活路非常考剃头匠的手艺,在众多围观者的注目下,剃头匠要把又哭又闹的孩子头上的绒毛利索地剃干净,就是在寒冷的冬季也非要把剃头匠整出一身汗来不可。

剃完胎头,孩子家里照例要给剃头匠端出一碗好吃的来,不管是饭是面,碗底都藏着几块大肉,这是祖传的规矩。

(影视资料+其他资料)

 

4,剃头有哪些规矩有?

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规矩,剃头也不例外:

一是唤头“三不鸣”,过庙不鸣,免惊鬼神;过桥不鸣,免惊龙王;过剃头棚不鸣,免惊同行生意。

剃头也有职业道德,工作前不能喝酒,不能吃葱、蒜等带刺激气味的食物。

另外,在给出家人剃头的时候,不能说“剃头”或“推头”,要说“请师父下山落发”。

在操作程序上,也与给一般身份的人剃头不同。

给出家人剃头要遵守“前僧后道”。

就是说,给和尚剃头要从前向后,一次剃通,俗称“开天门”;给道士剃头正好相反,是从后向前,一次剃通。

除了行规外,还有许多行话。

剃短头、光头称作“打老沫”,因为剃这种头型时要打肥皂;剃长发称作“耪(pang第三声)草”,把头发当做蓬乱的草;刮脸称作“勾盘儿”;刮胡子称作“打辣子”。

(影视资料)

 

二,现实街巷里的手艺人:

剃头匠

我们年轻一代,要剪上一个好发型,自然会选择现在的美容美发店,然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那把木头凳、那把推子和剃刀,更是他们往昔的记忆。

今天我们来到民生路老体育场一带,这里有几家特殊的“剃头店”,因为他们既没有门面、也没有店员。

(出像,民生路老体育场)

 

1,现代的剃头匠师傅们工作起来是什么场景?

介绍一组师傅工作的画面。

(现场画面+解说词)

 

2,身边有哪些“行头”?

摊子里的“行头”很简单:

三条凳子、两把椅子、一个脸盆、一个火炉,手推子、刮脸刀、剪子、刷子、挖耳勺等工具整整齐齐放在木板上。

 

3,怎样走上理发这条路?

说起理发,师傅很来劲:

“我干这一行都干了30几年了,摆摊也有15年了,我的手艺活还是从爷爷那辈传承下来的,都传了三代了”。

年轻时,张训华在饮食服务公司工作,后来单位倒闭了,他便自己单干起来。

15年摆摊,练就了张师傅一身的“硬功夫”,只见他动作熟练,顾客来了不用说自己有什么需要,直接躺下,张师傅就知道要做什么。

(一组画面)

 

4,光顾的客人有哪些?

顾客来自芜湖各个地方,都是一二十年的老顾客,因此即使不说话也知道对方该理发还是要刮胡须。

“有的人年纪大了或是行动不便,只要他们需要,我还会提供上门服务。

(解说词+同期声)

 

5,接受服务完的顾客感受如何?

刮完胡须的大爷对于师傅的手艺,他赞不绝口:

“很舒服啊!

,这儿的剃头师傅,不仅手艺好,人也本分,价格公道。

我们啊,还是喜欢来这儿,有感情了!

”(同期声+画面)

6,剃头讲究哪些技术?

“过去剃头师傅要必备十般技艺,梳(发)、编(辫)、剃(头)、刮(脸)、掏(耳)、剪(鼻毛)、染(发)、(梳)补、接(骨)、舒(筋),现在懂的人也不多了,也就没那么讲究了。

”“特别是给那些满月娃娃剃胎毛更要讲究技术,小孩子皮肤又薄又嫩,稍不注意就会刮伤皮肤。

外面那些理发店的年轻人都干不了这活儿。

”(这一段用剃头匠同期声+他给客人剃头的画面)

 

7,传统的剃头技艺还有那些特点?

剃头匠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不仅仅剃头或者刮胡子,通常还有全套服务,还会顺便给你掏耳朵、剪鼻毛,连眼皮和耳朵周围的毛都帮你刮干净,做得很仔细,让人觉得很享受。

等这一切工序都完成之后,还会附上简易的按摩,虽然比不上现在的专业按摩,但在当时已经让人觉得非常舒服了。

 

8,为什么说最值得称赞的是刮胡子手艺?

不仅刮得干净,而且舒服。

他们会先在你的嘴巴周围涂上肥皂浆,软化胡须,再用刮胡刀将表面的胡须刮干净,然后用热毛巾热敷一段时间,最后再用另一种刀具将胡须根部做更细致的清理。

这样刮完之后,通常三四天都摸不到胡子茬,非常干净。

而现在的刮胡手艺已经大不如以前,通常第二天就能摸到胡茬。

可惜这些好手艺现在很少有人能掌握了,现在理发很难再有那种很舒服、很享受的感觉了。

(同期声+画面)

 

9,掏耳朵有什么讲究?

掏耳朵可有讲究了,肩不能晃,臂不能摇,轻重幅度不能过大,深浅要恰到好处。

将耳朵掏干净,顺便按摩一下耳部头部,让人觉得十分舒服。

修面前,先将毛巾用热水浸透,平敷在主顾脸上,然后老道地在荡荡布上反复地擦剃头刀,顾客半躺在木椅上,微闭双目,锋利的刀刃在其面部缓缓地运行,利而不灼。

(同期声+解说词)

 

10,现在接受一次剃头收费多少?

师傅介绍说收费便宜:

“剃一个头以前是0.5元后来是1元、2元,去年物价上涨,要3元了”。

一把老式靠背椅、一面大镜子、一个吹风机,一把手推剪和一把剃须刀,这就是刘大爷的全部挣钱装备。

靠着这几样东西,刘大爷不仅能挣足自己的生活费,还能供房租和儿子读书。

刘大爷从外地来此打工,学得一手理发技术的他发现,这一带低保户、贫困户较多。

由于发廊收费高,许多老人的头发长得很长了也舍不得花钱修整。

于是,他开起了路边理发摊。

虽然近来物价大幅上涨,但他仍然只收两元钱。

11,现在芜湖像这样的剃头匠多吗?

12,芜湖现在这么多的美容美发店,剃头匠们会觉得受到影响吗?

三,传统手艺的未来路

1,“以后考虑过让自己的子女继续做这一行吗?

师傅(摇头+无奈):

“这一行实在太辛苦,我自己干了一辈子了,不希望子女继续受罪。

而且现在的年轻人也不愿意出门摆摊,这个老手艺,估计再过个十几年,就要失传了”。

(同期声+解说词)

 

2,剃头的传统技艺是否会后继有人呢?

想招个徒弟吗?

记者:

您会担心失传吗?

同期声:

记者:

为什么?

干了几十年剃头匠的师傅至今没有收到一个合适的徒弟:

“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新鲜的东西,以后啊,我们这个老行当恐怕就要消失了哟。

 

3,剃头匠生存现状如何?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像这种剃头挑子大多散布在芜湖的各个角落,还在继续勉强维持着这个老行当。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这些正在“老去”的剃头挑子终将面临自己真正的归宿。

无论手艺如何精湛,靠在路边给人剃头的剃头匠,终究无法和现在的霓虹灯炫目的美发厅相抗衡,逐渐被这个时代边缘化。

 

4,老行当、老手艺人出路何方?

事实上,很多剃头师傅开始顺应潮流,逐步向现代的理发行业转化,因为他们有过硬的基本功和丰富的经验,所以只要稍加学习,还是可以赶上时代潮流的。

即使老一辈的已经无法改变,年轻的一辈则能够继承上一辈的技术经验,将其与现在理发技术整合,从而迅速地在流行理发行业获得一席之地。

所以说,现代的理发厅是否代表着剃头匠们的终结还有待进一步讨论。

但毋庸置疑的是,旧时的剃头挑子已经无法再现,他们已经完全被历史所湮没,成为一段往事佳话。

这代表着传统行业技艺的消失,也代表着传统行业文化意义的流失——这是一个需要我们重视的历史现实。

 

5,老街、老铺、老行当,营造一个以怀旧来寄托安宁、怀想童真的角落。

当年流行的发型,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已经变得“老土”,但不变的是老理发师和他的顾客们对生活的执着,与往昔的记忆。

剃头店,对于它的历史余韵,我们更希望的是能够很好的留存下来。

(出像)

文稿一:

剃发•剪辫•剃头——留了260多年的长辫子

主持人:

芜湖是一座古城,曾经走街串巷的剃头挑子,是老芜湖人特别熟悉的场景。

剪头发,一些人称之为理发,而在老芜湖人口中,都称它为“剃头”。

把理发叫做剃头,这是沿用清代的叫法。

清初,满人进关,攻下江南,颁布削发垂辫令,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规定,“剃头”之名由此而来。

而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推翻封建王朝的革命是从剪辫子开始的,那条长长的辫子中国人不知不觉梳了近300年。

 

解说词:

清朝以前,小孩一生下来便任由头发生长,不仅不剃,读书时把头发因势理顺、挽成髻,唤作“束发受书”。

《孝经》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除非出家当和尚,削发为僧,否则头发是不能剪也不能剃的。

1644年,拖着长辫子的满族军队入关以后,强迫汉民族男子按照满族人的生活习俗“剃发梳辫”,汉族人爱护头发的传统,也受到了致命一击。

第二年,清廷下达《剃发令》——今者天下一家,君犹父也。

父子一体,岂容违异。

自今布告以后,京师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后,亦限旬日,尽令剃发,遵依者,为吾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

这就是当年满清朝廷颁布的《剃发令》。

自大清王朝统治中国以来,这个北方少数民族几乎所有的风俗习惯,都被强大的汉文化同化了,唯独这条辫子。

因为这条辫子,按照在大清严酷的法律约定,汉人必须在留辫子还是留脑袋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男士把周围剃掉、留中央,叫做剃四周、保中央,而后面的头发辫成了辫子,这就是当时对大清皇帝的效忠。

当年的清朝廷威胁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更想从思想上击垮汉民族抗争的意志,因此对不顺从者进行了血腥屠杀。

在清廷的淫威下,人们被迫接受这种落后的生活习俗,在脑后拖起了一条长长的辫子。

当代中国青年可能还不太清楚,当年这条辫子,还有这样一个实用功能:

在帝制时代,它能给刽子手把人头顺利砍下来,提供某种方便。

“剃头令”的颁布,在令汉人不寒而栗的同时,却催生了剃头业这一新兴产业。

“问项上人头多少,看老夫手段如何。

”这可以算是剃头业发展史上最牛的广告了。

随着汉人抵抗意志的逐渐消磨,对清朝统治的接受,剃头业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业。

走街串巷的剃头匠们挑一副挑子,一头是火罐,上面的铜盆盛着热水,旁边也有一根旗杆,渐渐由挂“剃头令”圣旨变成了行当的标志;另一头是长方形的小柜子,小抽屉里放着剃刀、梳子等工具,放在地上便是顾客的坐凳。

从前剃头匠用来招揽生意的叫做“唤头”,据说可以发出响亮的声音。

在芜湖老体育场边,街头摆剃头挑子的80多岁的老匠人嘴里,依然寻觅不到这种“唤头”的影子。

同期声:

解说词:

清王朝统治中国260多年,中国人脑后的辫子也拖了260多年,男子“剃发留辫”一直是皇权的象征,也成了清皇室所谓的祖制之一。

260多年后,辫子再次成为中国政治的焦点,剪辫子被看成是一些革命者与清王朝决裂的第一步。

(画面走向共和孙文血淋淋剪发)

1895年,孙中山在日本短发易服,开始投身共和革命。

1903年,留学日本的鲁迅也告别了长长的辫子,并刻意在照片后题诗,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迫于朝野的压力,清政府新政期间,松动了对留辫子的禁令。

1910年,资政院通过《剪辫易服案》,这年召开了剪辫大会,一时盛况空前。

这些100年前的照片,出自外国摄影师之手,在他们眼里,辫子是这个封闭保守国度的象征。

随着大清王朝你的灭亡,也宣告了辫子这种陋习的终结。

同期声:

解说词:

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人们的发型服饰和神情无不流露出生机勃勃的风采。

而在紫禁城,一批遗老遗少仍然拖着长辫生活在逝去的岁月里。

洋师傅庄士敦进宫后,经常同溥仪谈论紫禁城里一些不好的习俗。

当他谈到中国人脑后的辫子时,讥笑它是“猪的尾巴”。

对于这种过去要掉脑袋的话,溥仪却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舒服。

因为这时的溥仪也开始对脑后的辫子感到别扭了。

1922年四月的一天,溥仪叫来自己的剃头太监,要求将辫子剪掉,太监被吓得不知所措。

溥仪却二话没说,拿起剪刀,把自己脑后的辫子咔嚓一声剪掉了。

这一年他刚好16岁。

溥仪带头剪掉辫子,在紫禁城里的反响似乎不亚于八级地震,受到震动最大的,是那些宫中的老太妃们以及几位中国师傅。

溥仪后来回忆说:

“因为我剪了辫子,太妃们痛哭了几场,师傅们有好多天面色阴沉,那天陈师傅面对他的几个光头弟子,怔了好大一阵,最后对毓崇冷笑一声,说道,把你的辫子卖给外国女人,你还可以得到不少银子呢!

 

文稿二:

剃发•剪辫•剃头——剪辫,革命的开始

主持人出像:

解说词:

在孙中山在担任临时大总统的3个月里,多次召开内阁回忆,颁布100多个新法规。

建元改历、奖励工商、保障人权、开放舆论,这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新气象,燃起了人们的新希望。

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开始发生一系列变化。

男人身后不再拖着一条大辫子,是当时最明显的变化之一。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推翻清王朝的革命,就是从剪辫子开始的。

1912年,刚成立的民国政府专门发出29号公令,号令民众一律剪辫。

革命军警加上青年学生,荷枪实弹、全副武装外加一把剪刀,上街巡行,设卡堵截,只要见着脑后拖辫子的人,就拉着辫子拖将过来:

客气一点的还宣传一下剪辫的“伟大意义”、然后再动剪刀,不客气的干脆过来就是喀嚓一剪。

在革命党人看来,有没有辫子,并不是个人的喜好,而是是否依然忠于满清朝廷的问题。

极而言之,脑袋后面拖着的辫子,就是个奴隶根,所以非加大挥剪的力度不可。

同期声:

(世纪老人林仲芬生于一九零四年)那个时候才刚刚念小学一年,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很怕,后来过了一段时间,还是自己拍到剪发队里,把辫子剪下来,辫子剪下来还是保存着,保存了十几年,后来不知掉到哪儿去了。

(世纪老人杨惠芳生于一九零五年)过去裹足可惨了,12岁被大人用布裹紧,用针缝紧,解开有脓有血,好惨呀,多亏孙中山,我们不用裹脚,不用痛苦了,到现在行动都很方便。

(世纪老人李建成生于一九零零年)我在小学的时候,北京乱,革命,大家都走上革命的路上去了,反对满清了,到处成立小学,那个时候我就入了小学,11岁,辫子有这么长,一个辫子在这后边,进学校就得剪辫子。

解说词:

其实老百姓不愿意剪辫子,并不象革命党人理解的那样,是心里依然甘愿做满人的奴隶。

留辫子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他们习惯,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一时还不敢相信,200多年的大清王朝就这样说完就完了,深怕没了辫子皇帝回来要掉脑袋。

剪辫子规定二十天内全国不准再有男人的一条辫子存在。

但是直到命令发布起的数十年后,在中国的某些地方依旧可以看见,这条辫子的固执的、在中国男人的脑后晃来晃去。

解说词:

大清的灭亡,让人们讨厌的辫子消失了。

民国时的剃头挑子,也渐渐有些进化。

陆续增添的打眼儿、掏耳朵等服务项目。

如今在老式的理发店里,或者是这样的理发挑子上,依然还能看到一根耳勺、一根耳绒。

辛亥革命之后,各种西式的东西纷纷涌入中国,大家已经开始不留辫子了。

需要剪成这种欧洲西方社会的,简洁、明快的发式,这样以来,剃头挑子就显得不实用了,于是剃头匠就开始坐在专门的理发店当中,去给大家剪头了。

这个时候剃头匠这个词也就逐渐消失,变成了理发师。

令今天热衷于美发厅的时尚女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无论是当年剃头挑子还是理发铺子,女子理发非常少见。

据史料记载,1920年末,重庆有几位女学生受新思潮的影响,去男士理发店剪掉了长发。

此事居然引起了轩然大波,结果学校以伤风败俗为由,开除了她们的学籍。

1949年,伴随着五星红旗的升起,新中国诞生了。

年轻的姑娘编起了辫子、或剪成了短发,这是那时的解放形象。

那个时候许多理发店也配上了电烫机,有的爱美女士也开始用上了时髦的烫发。

然而在六七十年代,众所周知的原因,时尚并没有流行起来,烫发成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化身。

那时唯一的时尚痕迹,就是样板戏《红灯记》李铁梅头上的那条、扎着红头绳的大辫子。

在80年代初,电影演员的形象就代表了当时的流行时尚。

在1980年拍摄的电影《庐山恋》中,女主角张瑜的那个明显烫了许多卷的发型,一下子让人们觉着“美丽又回来了”。

如果说当年的剃头挑子、理发店,还是男人们占据的地方,那么90年代中期以后,女性、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在追逐头顶上不断变化的流行色彩造型的同时,把理发店充盈的满满当当。

 

文稿三:

剃发•剪辫•剃头(剃头匠——街巷里走失的手艺人)

主持人出像:

芜湖是一座古城,曾经走街串巷的剃头挑子,是老芜湖人特别熟悉的场景。

“剃头挑子一头热”是老年间传下来的俗谚,可如今的芜湖街头,剃头挑子没人挑了,却生出不少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头发,更有了不少离子烫、玉米烫、陶瓷烫、锡纸烫、空气烫、烟花烫等等新名词,在剃头不仅仅是将头发剪短的年代里,这一切都是当年的剃头匠无法想象的。

外景:

我们年轻一代,要剪上一个好发型,自然会选择现在的美容美发店,然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那把木头凳、那把推子和剃刀,更是他们往昔的记忆。

今天我们来到民生路老体育场一带,这里有几家特殊的“剃头店”,因为他们既没有门面、也没有店员。

(出像,民生路老体育场)

解说词:

这家特殊的“剃头店”,就在马路过道旁,一张椅子、几条板凳、一个架子,构成了全部行头。

店员是两口子,已经当了30多年“剃头匠”的张训华师傅和爱人张桂香正在给几位老顾客“剪脑壳”,整个过程显得干净利落。

(一组画面)

  

同期声:

“剃头这活儿讲究的是眼力和手技,推剪围头一周就要剪完,绝不来第二刀。

解说词:

那么他们是怎么走上理发这条路的呢?

解说词:

53年出生的张训华今年整60岁,剃头的手艺活儿还是从爷爷那辈传下来的,传到他正好第三代。

86年,单位倒闭了,于是夫妻俩重操旧业、出来单干。

起初在三八公园摆摊,10年之后,转到了现在的老体育场一带,一直待到现在。

那么老张的铺子里有哪些“行头”呢?

同期声:

解说词:

老张的铺子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椅子底部的小木盒子里装有剃刀以及掏耳朵的工具;墙角搁着一个两层的架子,上面放着水瓶、香皂、小脸盆还有毛巾,那么来的主要是哪些客人呢?

同期声:

解说词:

由于店里的业务主要是洗头、理发、刮脸,年经人一般不会前来光顾,来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尤其是回头客,还有一二十年的老客。

同期声:

(芜湖现在这么多的美容美发店,剃头匠们会觉得受到影响吗?

解说词:

那么传统的剃头技艺有哪些特点呢?

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不仅仅剃头或者刮胡子,通常还有全套服务,还会顺便给你掏耳朵、剪鼻毛,连眼皮和耳朵周围的毛都帮你刮干净,做得很仔细。

等这一切工序都完成之后,还会附上简易的按摩,虽然比不上现在的专业按摩,但在当时已经让人觉得非常舒服了。

解说词:

在剃头这个老行当里有种说法是,最值得称赞的是刮胡子手艺,为什么有这种说法呢?

因为不仅刮得干净,而且舒服。

首先他们在你的嘴巴周围涂上肥皂浆,软化胡须,再用刮胡刀将表面的胡须刮干净,然后用热毛巾热敷一段时间,最后再用另一种刀具将胡须根部做更细致的清理。

这样刮完之后,通常三四天都摸不到胡子茬,非常干净。

(同期声+画面)

 

解说词:

至于掏耳朵有讲究吗?

掏耳朵可有讲究了,肩不能晃,臂不能摇,轻重幅度不能过大,深浅要恰到好处。

将耳朵掏干净,顺便按摩一下耳部头部。

(同期声+解说词)

同期声:

“特别是给那些满月娃娃剃胎毛更要讲究技术,小孩子皮肤又薄又嫩,稍不注意就会刮伤皮肤。

外面那些理发店的年轻人都干不了这活儿。

解说词:

像这样一整套剃头服务下来,收费是多少?

同期声:

解说词:

靠着剃头这门老手艺,全家人的收入都在这里。

如今的芜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理发店,但张训华是一个本分辛苦的手艺人。

他住在离市区很远的地方,每天早上天亮出门,天黑归家。

他每天都自己带水瓶,里面装满热水,因为张训华嫌“用电浪费钱”。

等到收摊的时候,他就把椅子放在别人的车铺里

同期声:

解说词:

一年365天,日日如此。

老张夫妇的艰辛我们无从想象也无法计算。

如今,坚持这门老手艺的剃头匠还多吗?

同期声:

解说词:

据了解,像这种剃头挑子从前还散布零星散步在芜湖一些角落,可现在,像老体育场这儿的剃头摊,几乎是硕果仅存。

同期声:

“以后考虑过让自己的子女继续做这一行吗?

师傅:

“这一行实在太辛苦,我自己干了一辈子了,不希望子女继续受罪。

而且现在的年轻人也不愿意出门摆摊,这个老手艺,估计再过个十几年,就要失传了”。

 

解说词:

干了几十年剃头匠的老张师傅至今没有收到一个徒弟,也不指望收到徒弟了。

同期声:

剃头的传统技艺是否会后继有人呢?

想招个徒弟吗?

记者:

您会担心失传吗?

同期声:

记者:

为什么?

  “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新鲜的东西,以后啊,我们这个老行当恐怕就要消失了哟。

”干了20年剃头匠的卢师傅至今没有收到一个合适的徒弟。

老体育场边的剃头摊,难得一见的剃头匠。

在他们这儿,有你在别的地方体会不到的手艺,感受不到的淳朴,发现不了的人性光辉。

解说词:

无论手艺如何精湛,靠在路边给人剃头的剃头匠,终究无法和现在的霓虹灯炫目的美发厅相抗衡,逐渐被这个时代边缘化。

结语:

老街、老铺、老行当,营造一个以怀旧来寄托安宁、怀想童真的角落。

当年流行的发型,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已经变得“老土”,但不变的是老理发师和他的顾客们对生活的执着,与往昔的记忆。

剃头店,对于它的历史余韵,我们更希望的是能够很好的留存下来。

(出像)一切从头开始。

主持人:

事实上,很多剃头师傅开始顺应潮流,逐步向现代的理发行业转化,因为他们有过硬的基本功和丰富的经验,所以只要稍加学习,还是可以赶上时代潮流的。

即使老一辈的已经无法改变,年轻的一辈则能够继承上一辈的技术经验,将其与现在理发技术整合,从而迅速地在流行理发行业获得一席之地。

所以说,现代的理发厅是否代表着剃头匠们的终结还有待进一步讨论。

但毋庸置疑的是,旧时的剃头挑子已经无法再现,他们已经完全被历史所湮没,成为一段往事佳话。

这代表着传统行业技艺的消失,也代表着传统行业文化意义的流失——这是一个需要我们重视的历史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