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4662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选.docx

《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选.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选.docx

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选

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选)

柳剑《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摘要

获取幼儿发展的信息是幼儿发展评价的首要环节,幼儿教师作为直接面向儿童的教育工作者,掌握运用观察记录进行幼儿评价的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观察记录法幼儿教师可以更深刻的了解幼儿的发展,发现幼儿的独特性,同时观察记录的过程也是个案观察的过程,专业成长的过程。

关于运用观察记录进行幼儿发展评价的研究早已成为国际际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但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研究通过对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评价幼儿的调查研究,分析当前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力图丰富幼儿发展评价的理论,为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评价幼儿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论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

第二部分:

结合案例具体分析了当前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中存在的问题:

观察记录具有盲目性;观察记录内容主观随意性强;观察记录法运用的效用不高。

第四部分:

从提升幼儿教师自身素质和幼儿园提供条件支持两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的对策。

关键词:

幼儿教师;观察记录法;问题;对策

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教育评价中明确指出:

“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以及“评价必须是在日常生活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平时观察所获得的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是评价的重要依据”,教师评价幼儿必须以幼儿有关行为和发展变化为前提,因此获取幼儿发展的信息是幼儿发展评价首要环节。

观察记录法作为一种质的研究方法,能够在自然的情景中真实的反映幼儿的发展状况,观察记录着重记录教师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料和信息,幼儿教师将记录下的儿童和其他人的行为和事件置于一个自然情景之中,能够全面了解行为发生的具体过程,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以便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幼儿提供更适宜的帮助与指导。

观察记录法是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的,平时观察所获得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都是评价幼儿的重要依据,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缘起

1.幼儿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幼儿教师深入了解幼儿

2.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可以促进教师和幼儿共同发展

(二)相关研究综述

1.观察记录相关概念的研究

国内学者刘俐敏认为随机的观察主要有两种形式:

日记描述法和轶事描述

法,日记描述法即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幼儿长期跟踪,进行反复观察,以日记的形式描述性的记录幼儿生长和发展的信息;轶事描述法是观察者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具有评价他们的个性或其他方面的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的、突出的行为情景的观察记录。

在本文论述中,观察记录法主要是指运用描述性语言记录幼儿的行为发生过程并加以解读的一种评价幼儿发展的方法。

2.关于观察记录价值的研究

观察记录不仅可以使教师有效的了解幼儿的发展,对幼儿的发展进行评价,从而为教育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也可以促进教师的反思能力的提高,学会在日常教学中反思自己,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同时观察记录强调个体的差异性,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最终也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3.观察记录法应用现状研究

蔡昱晓在《做好观察的几点思考》里,认为当前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主要有五方面的问题:

①缺乏目的性;②缺乏过程性;③缺乏递进性;④缺乏客观性;⑤缺乏有效性。

强调教师应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真实的信息,理解和评价幼儿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制定、调整并实施教学计划,最终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刘小燕在《幼儿主动性学习中观察记录的使用》里总结了园内老师的一些经验:

①记录幼儿塑造的物体时,教师采用简笔画的方法;②在区分幼儿的行为和语言方面,教师采用了引号和括号;③教师在记录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分类记录,便于节省记录时间,有教师记录前先留出预设问题的空间;教师还采用了摄像记录的方法等经验。

王珏提出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行为时,教师要抱有欣赏和宽容的心态;在分析幼儿行为时,要持客观和研究的态度,学会从客观的立场看问题。

钱芬提到在幼儿园教研工作管理中,将观察记录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认为教师要做到:

明确近阶段自己所要观察记录的目标;要如实记录,不夸张虚构;教师要做有心人,能敏感地捕捉幼儿中有价值的典型行为,及时记录。

庄爱平认为观察记录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而日益受到幼教界的高度重视,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许多幼儿教师反映存在着诸多困难,往往望而却步,作者提出要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应着重做好“观察、记录、分析、调整”这四项工作。

二、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中存在的问题

观察记录法着重记录教师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料和信息,幼儿教师将记录下的儿童和其他人的行为和事件置于一个自然环境之中,能够全面了解行为发生的具体过程,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以便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幼儿提供更适宜的帮助与指导。

在本文的论述中,观察记录法主要是指运用描述性语言记录幼儿日常活动中的行为发生过程并加以解读的一种评价幼儿发展的方法。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观察记录法的认识偏差和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等因素影响了观察记录的实效。

笔者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及文献分析法对幼儿教师在运用观察记录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观察记录的认识具有盲目性

运用观察记录是为了促进教师对幼儿的了解以及进一步的教育教学。

幼儿园的观察记录目的在于幼儿教师发现并存在的问题,逐步改进教育,最终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难以确定观察哪个幼儿,观察幼儿日常发生的什么行为,观察之后怎样去记录幼儿的行为等问题一直困扰幼儿教师如何运用观察记录。

1.对观察记录的目的认识不清

记录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工具。

记录是对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的整理和反思,“使解读、重温和评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而有的教师为了记录而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的教师为了记录而放弃了对幼儿的指导,只是要完成:

“我要观察记录”,这本身就违背了观察记录的目的。

教师在记录时,有为了寻找记录的行为时教师总想找到幼儿的一些闪光点,而这些闪光点没有出现时就无事可记了,或是为了完成任务硬着头皮写记录。

幼儿教师在做观察记录时并没有意识到做观察记录的最终目的就是了解幼儿,评价幼儿,发现幼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促进幼儿的发展。

这时幼儿教师仅仅意识到做完观察记录完成教学任务,只是为了寻找记录的行为时教师总想找到幼儿的一些闪光点,而这些闪光点没有发现时就无事可记了,或是为了完成任务硬着头皮写记录。

其实,幼儿教师做记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教学服务,使幼儿教师能够更好的去评价幼儿,了解幼儿。

正如“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证明幼儿掌握知识的正确和多少,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或是拓展孩子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32]。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不仅仅是观察者,更重要的还是指导者和参与者,在观察幼儿活动的同时,教师要把握好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以开展有效的指导和启发,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对选取的行为存在困惑

3.提炼出的观察目的不恰当

教师在做观察记录时,往往都是针对观察的目的,因此,记录时教师往往都会写上观察目的是什么,但是教师把观察记录当作活动教案来进行对待,经常存在把观察目的和教育活动目标相混淆的现象,把教育活动目标和观察目标等同起来。

例如:

观察目的:

增强幼儿信任、理解他人的信心,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幼儿教师直接把教学目标直接等同于观察目的,教师在做观察记录时,关键是通过幼儿的某些行为或者事件,发现幼儿的一些问题和进步,而不是直接让幼儿取得进步。

教师对幼儿的典型行为观察只能是了解幼儿自信心及自理能力,通过了解幼儿的行为,教师进一步实施教育措施改变幼儿的行为,而非通过一次的轶事记录能帮助幼儿提高自信心或者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观察记录内容具有主观随意性

幼儿教师在做观察时,需要在自然情景或者专门设计的情境中观察幼儿的行为,在行为发生时或之后不久,客观的对每个行为做出记录和分类,这样才能确保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是可靠而有效的,才可以运用这些观察记录来获得总体印象,为评价幼儿的行为提供全面、准确、客观的信息。

观察记录要求一个个具体情境下的实例,在书面描述中,尽可能保持客观、准确和完整。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记录的行为能够真实再现当时幼儿行为发生的情景,为教师评价提供准确的材料。

但是在记录中,幼儿教师往往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或者不能完整的记录幼儿行为发生的过程和背景,导致在评价的时候缺乏深层次的根据。

1.记录中主观性比较强

第一,幼儿教师用主观印象描述幼儿的行为。

在实际操作中,幼儿的性别、外貌、家庭环境、社会背景或者是平时幼儿留给老师的印象,往往会影响教师做观察记录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观察记录要求应忠实记录所发生的行为、事件。

有的观察记录过多的表达了教师对孩子的主观印象,记录的不是孩子的完整行为和事件,而是幼儿某个动作或者一句话,再加上教师主观的评价,比如这样一篇观察实录:

“婷婷各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积极性、主动性也有了很多提高,今天上午外教教英语的时候,婷婷开始主动举手要求回答外教提出的问题,下课后我主动找到婷婷对她说“今天表现真棒,以后会做的更好的。

这样的记录无疑是教师粗略的主观印象,教师并没有仔细观察幼儿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或许婷婷父母正好在家里提前教婷婷今天的英语了,或许是婷婷正好对这部分英语内容感兴趣…..幼儿教师在做观察记录时常常把描述性的语言和解释性的语言混淆,不能忠实的记录所发生的事件。

第二,幼儿教师以成人的观点看待孩子发生的事情。

有的教师观察记录的时间较短,没有将幼儿放在一个完整的情境中进行了解,教师只是抓住幼儿的几句话或者几个动作就结束了观察,主观的给幼儿贴上标签,而没有结合教学和生活实际去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观察实录:

准备上外教课时,小朋友都高兴地座到了小椅子上,邵振州四处观望、绕了一圈后回到座位上。

……振州独立意识较弱,做事依赖心理较强,语言发展不完善,做事漫不经心,不愿意与人交流。

幼儿教师往往以成人的观点看待孩子发生的事情,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回答没有观察到的问题,在没有认真任何一个人都有表现好和表现差的时候,只有在不同背景下多次观察某个幼儿,甚至追踪观察才能有效了解幼儿的行为发展状况。

第3,幼儿教师经常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和主观臆测的语言。

每个记录者都有其自己的背景、经历、兴趣和价值观,在选择记录什么时,每个人的选择都会不同,在观察实录中,对事件的描述要尽可能客观、准确,这就意味着要用具体的、非批评性的语言来叙述,而教师要经常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和主观臆测的语言,如:

“伤心、悲哀、愤怒、害羞、自私、固执和懒惰”,“在贴脸谱的活动中,明启能够很好的将脸的图形贴下来,但是都是在老师的催促下才完成,做事不能积极主动的去完成”等等,而没有将这些内容表现的行为记录下来,这就是专横的对幼儿提前作出判断,从而影响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采取的教学行为。

2.忽略行为发生的过程

在观察记录幼儿的活动时,教师不自觉地记录下幼儿活动的结果,而忽略了行为发生的完整过程,遗漏了很多有价值的行为。

客观、准确、详细的记录所观察到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能够确保观察记录能够提供行为事件发生的完整情景,为评价幼儿提供详细的根据。

观察记录要求对事件或者行为作出简短的描述性解释。

例如下面的一则观察实录:

今天第一节教育活动是英语课,明明做好上课准备后坐到椅子上,英语老师新授的内容是几个国家的国旗,其他小朋友在活动中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课堂上显得很活跃,在这30分钟内明明先后与旁边的小朋友说话,自己玩,站起来去玩前边小朋友的小椅子,用脚去踢地面,眼睛看地面,老师看他,他还和你玩捉迷藏,在小朋友的后面躲来躲去,就这样一节活动下来。

从上面的记录中发现,在30分钟内明明会发生很多行为,在什么情况下明明去踢地面,为什么眼睛一直瞧着地面等等行为的背景因素都没有说明白,只是把一系列的行为、事件进行叠加,而没有详细的、完整的去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全部过程及其背景,这样粗浅的记录并不能够为我们提供该幼儿的信息,更不能为教师评价幼儿的发展状况提供有效的依据。

因此我们要全面观察行为的背景、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幼儿的行为和语言、情绪变化(音调、面部表情等)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其他在场幼儿的活动。

同时,客观、准确、具体的记录所观察到的信息也非常重要。

(三)不能有效运用观察记录

1.分析幼儿行为表面化

观察分析就是对观察中幼儿出现的行为进行解释,阐述行为发

生背后的因素。

但是幼儿教师在分析时常常不能紧密联系着幼儿行为,将分析泛化、扩大,草率的对幼儿的行为做出正式的结论。

有的教师在寻找“为什么幼儿会发生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或者对该行为进行尝试性解释时,却不能围绕着“观察实录中的行为”进行。

分析中的语言在观察实录中却找不到相应的“行为”事实支撑!

教师在分析时,经常会仅凭一次观察就对幼儿下结论,或者所做的分析与原始记录脱节,分析不是针对前面的原始记录来做,而是将对幼儿固有的看法强加于原始记录之上。

例如,“从中可以看出某

某不善交际、语言发展不完善”、“某某不喜欢集体生活也不懂得和他人分享快乐,眼里只有自己的世界”、“某某是个性格倔强、霸占欲强、凡事好用武力解决的孩子”等等。

下面是针对同一个事件的两个教师观察记录:

教师甲观察记录:

观察实录:

今天在活动室里,孩子们边听音乐边拍手打节奏,这时阳阳一下子抱住了小琪琪,小琪琪害怕的叫了起来:

“老师,你看孙阳阳呀”,这时阳阳听见琪琪向老师告状,用力的亲了小琪琪一下脸蛋后,推开琪琪后赶快跑回自己的座位。

观察分析:

阳阳在日常生活不善于沟通,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常常造成其他小伙伴的误会。

教师乙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

一天在活动室里,孩子们正在听着音乐的节拍打节奏、拍手、做律动。

这时孙硕阳小朋友突然从后面冲了过来,一把抱住了小琪琪小朋友,小琪琪顿时神情慌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于是害怕的叫了起来:

“老师,你看孙硕阳呀”,她一边喊着一边使劲的挣脱,可是这时阳阳听见琪琪向老师告状后手抓的更紧了,而且还用力的亲了小琪琪一下脸蛋后,用力推开琪琪后赶快跑回自己的座位。

观察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模仿能力较强,她们会在生活、游戏、学习中模仿老师、家长的话或动作,在活动中我走过去拉着阳阳的小手问:

请问刚才你在做什么呢?

她说:

“我让琪琪和我一起做动作,她不和我做”。

阳阳是想模仿老师的模样去教琪琪动作,这也说明她是个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和模仿的人,可是由于她在与琪琪交流时没有表达出她的用意,导致和她交流的小朋友产生误会,不能够和她所喜欢的小朋友很好的建立友好的关系。

我决定去帮帮她。

于是我告诉她正确的方法应该问问琪琪愿不愿意和她一起做律动,要首先征求别人的意见再采取行动。

现在赶快去告诉琪琪你的想法,并真诚的向她道歉说声对不起,我相信她会愿意和你教朋友的。

如果我们教师在调解过程中注意教给幼儿运用合适的方式与他人交流、指导,幼儿一旦面临类似情况就会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处理。

从这两篇观察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同样的一个事件,但是两个教师所记录的内容却是不同的,同样对幼儿行为的分析也是不同的。

教师甲只是将日常对阳阳的印象和阳阳的行为联系起来,却没有针对这次行为发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的挖掘原因:

为什么沟通不好?

是能力的问题还是经验的问题?

而教师乙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并且和幼儿进行谈话,了解到该行为发生的原因,能够有效、客观的进行评价幼儿。

2.提出的教育策略空泛

我们在观察中会发现幼儿的一些问题,然后针对这些行为找出适合的解决办法。

这些措施首先是可以操作的,切实可行的,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实施的;其次是要在不改变现有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前提下进行。

很多教师在观察记录中提出的措施大多空泛且没有可行性。

例如,教师的措施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字眼“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对美术课的兴趣”、“以后要加强观察和教育”或是“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能够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等等。

又如一位教师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对美术课不感兴趣,就写出下面的几点措施:

1、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对美术课的兴趣。

2、与家长沟通,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美术活动。

3、每次涂色时,教师主动帮助幼儿完成美术作品,克服幼儿急躁心理。

这些用教育观念代替具体教育行为的措施仅仅是说教,而没有具体的行动,没有结合观察的事实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说明,没有具体说明使用什么方法,开展怎样的教育活动等等,根本指导不了下一步的行动,没有多少意义。

又如这样的教育措施:

“在早操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小朋多投放一些音乐,让他们自己创编动作,打破以往‘教什么跳什么’的教育方法”。

这样的教育措施需要幼儿园整体做出改变,需要和园长进行沟通,并不是教师自己所能决定的,这种不够到位的措施来指导教育行为,难免缺乏可行性。

3.观察记录与教学脱节

基于对幼儿的记录和反思,教师可以根据他们对幼儿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思考他们的教育、教学决策和行为,面对他们所记录和所理解到的幼儿,他们实际中做了什么,怎样回应儿童的兴趣等等,都需要幼儿教师在行动中去落实,真正满足、促进幼儿的发展。

观察者尽可能开放的真实的记录情况,不做判断。

然而研究者观察到:

很多教师观察到儿童的行为,做了很好的记录,并且认真对其进行分析,寻找各方面的资料,在记录中也想到了很多解决的办法,在实践中,老师也试着运用这些办法解决问题,但是一旦发现幼儿的问题并没有解决,老师就失去了耐心,于是一切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幼儿的问题照样存在,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是有限。

幼儿的问题不是立刻就能解决的,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和耐心,幼儿教师往往缺乏耐心,一旦效果没有立刻显现出来,就放弃了计划好的对策。

4、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的对策

(1)通过培训,提高教师观察记录能力

1.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在观察中,“教师一定要清楚自己需要观察什么内容,要始终把观察的内容与所要研究的问题联系起来。

第1,幼儿教师要记录典型的、有价值的行为。

第2,幼儿教师可以观察相对频繁的行为,幼儿普遍存在的行为。

第3,教师也可以将观察对象限定在少数几个幼儿或者某些行为事件中。

2.改善记录方式,提高记录的准确性

观察记录要求在结束观察后,尽快记录下发生的行为事件,这样才能尽可能准确的记录行为事件发生中重要的语言、非语言行为,使轶事记录保持客观、准确、全面。

首先,将现场记录和事后回忆有效结合起来。

其次,定人观察就是指将观察限定在少数几个幼儿身上,某段时间内集中观察某个或者某几个幼儿,当问题解决后再转向另外一个幼儿。

最后,将轶事记录和追踪记录结合起来。

轶事记录法着重记录教师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料和信息,以便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幼儿提供更适宜的帮助与指导。

追踪记录主要是指针对幼儿的某方面的特点,进行连续记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位教师针对幼儿午睡时经常有孩子尿床的现象进行了专门的追踪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

2007年12月20日下午2:

00~2:

30

观察实录:

“孩子们起床了!

”随着老师的一声叫醒服务,孩子们都睁开了朦胧的睡眼,“孩子们快下床去小便”,老师在提醒孩子们,去盥洗间,这时老师发现明明坐在床上一动不动,问她有没有小便,她只是看着老师不出声,老师又提醒了她一次,告诉她不要尿裤子快快去,然后就去帮助其他的小朋友了。

当老师再回头看她时,发现她站在地上不动,老师问她怎么了,还是不出声,老师走过去后发现,裤子湿湿的,地上一滩水。

老师明白了,问她为什么睡醒后不马上去小便?

为什么尿裤子了也不说?

可这个孩子就是不出声,而且用懦懦眼神看着老师。

观察时间:

2007年12月24日下午2:

00~2:

30

观察实录:

下午孩子们起床了,所有的小朋友照例去盥洗间去小便,明明小朋友坐在床上,眼巴巴地看着老师,老师发现后问她:

“怎么了,去小便啊!

”听见老师这么说,幼儿穿上鞋子去了盥洗间。

小便后,老师表扬了她:

“看,今天表现真好,没有尿裤子,以后都要这样做,睡醒后不用老师提醒,自己穿上鞋子去小便,或大声地告诉老师,那样就更棒了。

”幼儿明白的点点头。

观察时间:

2007年12月27日下午2:

00~2:

30

观察实录:

“孩子们,起床了!

”老师把孩子们都叫醒并叮嘱幼儿去小便,“老师,我尿裤子了”,老师闻声一看,是明明小朋友站在地上,怯生生的看着老师,“宝贝,没事,尿就尿了吧,老师给你拿裤子换上就没事了。

以后不管做了什么事情,都要向今天这样,大声地说出来,老师不会说你的”!

3.明确观察记录的基本要求,确保纪录与评价的客观性

幼儿姓名(年龄)、时间、发生地点、观察目的、观察实录、观察分析。

“观察记录多采用描述性语言,并通过对一些细节的举例来支持评价”观察的是幼儿的言语、动作、表情等行为表现;记录的过程是客观的,没有任何偏见的,真实、完整的记录行为发生的过程;分析是对观察实录中行为的解释,不是固有偏见的强加;措施是切实可行的。

记录保持了儿童的行为和教师的原始印象,保留了事件发生的原始顺序,提供了一种收集信息和发现关键行为的方法,为以后更加系统化的观察提供线索。

观察对象:

阳阳4岁

观察时间:

2007年12月4日

观察目的:

了解幼儿正确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

观察记录:

一天在活动室里,孩子们正在听着音乐的节拍打节奏、拍手、做律动。

这时孙硕阳小朋友突然从后面冲了过来,一把抱住了小琪琪小朋友,小琪琪顿时神情慌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于是害怕的叫了起来:

“老师,你看孙硕阳呀”,她一边喊着一边使劲的挣脱,可是这时阳阳听见琪琪向老师告状了手抓的更紧了,而且还用力的亲了小琪琪一下脸蛋后,用力推开琪琪后赶快跑回自己的座位。

观察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模仿能力较强,她们会在生活、游戏、学习中模仿老师、家长的话或动作,在活动中我走过去拉着阳阳的小手问:

请问刚才你在做什么呢?

她说:

“我让琪琪和我一起做动作,她不和我做”。

阳阳是想模仿老师的模样去教琪琪动作,这也说明她是个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和模仿的人,可是由于她在与琪琪交流时没有表达出她的用意,导致和她交流的小朋友产生误会,不能够和她所喜欢的小朋友很好的建立友谊。

我决定去帮帮她。

于是我告诉她正确的方法应该问问琪琪愿不愿意和她一起做律动,要首先征求别人的意见再采取行动。

现在赶快去告诉琪琪你的想法,并真诚的向她道歉说声对不起,我相信她会愿意和你教朋友的。

如果我们教师在调解过程中注意教给幼儿运用合适的方式与他人交流,指导。

面对这样的事情有合理的方法,加以解决,

幼儿一旦面临突似情况就会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处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