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烹饪烹调专业课程思政教案典型案例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4786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烹调专业课程思政教案典型案例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烹调专业课程思政教案典型案例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烹调专业课程思政教案典型案例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烹调专业课程思政教案典型案例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烹调专业课程思政教案典型案例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烹调专业课程思政教案典型案例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烹调专业课程思政教案典型案例1.docx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烹调专业课程思政教案典型案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学校烹饪烹调专业课程思政教案典型案例1.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烹调专业课程思政教案典型案例1.docx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烹调专业课程思政教案典型案例1

 

“课程思政”教案

《中式冷菜制作——酸辣粉皮》

 

部门:

餐饮服务系

教师:

···

时间:

2021-12-8·

 

“课程思政”教案

《中式冷菜制作——酸辣粉皮》

餐饮服务系···

一、课程思政主题元素

酸辣粉皮,是一款深受新疆各族人民非常喜爱的冷菜,筋抖的粉皮,配以酸香微辣的口味、让这个冷菜流行于中国各地,不少男女老幼都爱不释手,在这个冷菜中,选择醋尤为重要,醋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的醋都是用粮食酿造,而西方的醋都由水果酿造,在中国历史文书中醋又写作“酢”。

从唐代的文书可以反映,在唐代从西域到敦煌、西安一带的人们是经常嗜醋。

在寺院在每年的六月份或春秋二季要酿醋,并且在寺庙的所有集体饮食过程中都要用到醋。

即使是在僧人亡故的丧事中,也要大量用醋以制作粥。

当时的粥多为面粥,即面糊。

今天河西一带称作酸拌汤,而非小米或大米稀饭,酿醋的主要原料为麦麸,“酿醋”叫“卧醋”,和今天河西一带的称谓相同。

有文献记载在市场上用粟等粮食“沽醋”的情况。

显示出西域、敦煌、西安一带一路区域人喜食加醋汤煮类面食。

醋在当时已经是老百姓重要的调味品。

当然醋在中国历史上的记载更早可见于周和春秋战国时期,记载有周王把醋赏赐给打了胜仗的将军的事件。

二、课程思政教学

(一)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掌握酸辣味的调制方法

2、掌握《酸辣粉皮》制作过程

(二)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设计思路:

通过讲解菜品制作中的重要调味品醋,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中华文化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

1、知道中华民族是最早掌握酿醋技术的国家

2、知道唐代的西域属于大唐的核心区域,西域与西安的人文、物产交流非常密切,西域与西安的经济贸易超过其他地区。

3、中心的交流十分密切,西域是大唐行政区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的新疆在历史上与中国政治中心是血脉相通的。

4、育人主题:

(1)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为做一名中国人而自豪,有做中国人的自信,相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重现

(2)了解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因丝绸之路贸易的兴旺而发达和繁荣,又因丝绸之路贸易的改道而沉寂。

三、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1、让学生看一组敦煌壁画上描绘僧人酿醋的场景和集体吃加醋的面粥的情景

2、让学生看一看李时珍论醋的起源

3、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猜一猜唐朝的酸汤面和今天新疆人喜欢的酸汤饭可能有哪些不同

 

让学生找找自己喜欢吃的酸辣菜

 

利用学生实实在在接触过的酸辣菜,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讲授新课

 

知识升华

畅所欲言

制作冷菜:

酸辣粉皮

菜名:

酸辣粉皮

新疆人为什么也喜欢酸辣味的历史渊源

命名:

调料+主料

命名时为什么把“酸”放在最前面

方法:

一、味型:

酸辣味

二、备料

(一)主料:

粉皮1张

(二)辅料:

青、红椒丝,香菜段

(三)调料:

盐、香醋、味精、酱油、糖、红油、花椒油、姜。

(四)思考:

发酵酿的醋为什么比白醋鲜美?

三、学生掌握制作工艺:

(一)老师演示制作:

酸辣粉皮

粉皮切成0.2cm宽,10cm长条装盘备用

(二)青红椒丝放入锅中汆水,取出晾凉待用。

(三)再将料碗中放入红油,酱油,醋,白砂糖,香油,盐,花椒油,味精,姜,香油调制成味汁,

(四)将味汁浇在粉皮上

(五)将青、红椒丝、香菜撒在浇好汁的粉皮上即可。

四、特点:

麻辣鲜香,酸甜适口

五、引导学生思考:

2000年来为什么很多人喜欢食醋?

 

五、学生实践酸辣粉皮的生产制作过程

(一)问题探究:

盐、醋、辣椒油、鲜汤在酸辣味中的作用

(二)问题探究:

醋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什么食疗作用?

能当饮料喝吗?

(三)你都吃过哪些加醋的饭菜

给学生讲述唐太宗赐醋给宰相房玄龄夫人的故事。

知道“吃醋”的来历

(四)引导学生探究醋的作用,如果没有醋,这个菜会受到这么多的人喜欢吗?

学生对符合他们自身想法的问题展开讨论。

(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结合教材归纳出实践的概念和特征

 

 

学生在讨论问题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谈体会,认识到做菜过程中丰富的文化知识

 

学生间相互开展讨论,畅所欲言,是所学知识得到巩固。

引导学生进入餐饮企业厨房的角色,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教师指导下,使实践课生动有趣

帮助学生正确评价社会中的各种现象,正确理解面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提高信心,适应就业。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动手实践,体现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总结全课

及反馈

1、制作难点

2、菜品举一反三

学生回顾所学操作过程。

分析存在的缺点

 

作业

 

叙述《酸辣粉皮》的制作方法

学生通过课后练习,对知识加以巩固。

学以致用,落实学习任务

三、课程思政教案解析

(一)课程思政教案展开的思路和效果

通过本次教学,我深刻的感受到,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不是很好,知识面不大,非常缺乏对国家,对中华民族血脉相通的准确认识和理解,但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利用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且贴近他们的生活情境,善于用他们能够回答的问题启发他们思考,就会在无形中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自豪和信心,这样不仅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掌握技能,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人落在实处,成就他们将来幸福生活,为学生更好地走上社会,实现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效果和实施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我采取“理论—演示—合作实践”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使学生学习变成一种“自主探究质疑、互助解疑,动手实践生产”的过程。

在课堂上利用菜品制作过程中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同时融入思政元素。

即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自己、锻炼自己的空间和机会,也给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思、增强了学生维护民族团结,抵制“三股势力”的能力和自觉性。

另外,在本堂课上,由于学生都能按照餐饮企业厨房的生产模式动手实践,因此也培养了学生的技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案例反思

1创新点:

初中学生进入中职学校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很多人是退而求其次不得已选择。

这些学生往往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的,因此,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是必须的,这样不仅能形成烹饪菜品的氛围,还能让学生们在学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赋予“酸辣粉皮”这个教学内容思想的灵魂,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目标,做一个不危害国家、社会、民族的人。

课程思想教学内容不仅在书本上,实际上它存在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

作为专业课教师,不了解思政知识是万万不行的,平时必须收集报刊、广播、电视、杂志上的资料,坚持天天看新闻,浏览网页,并及时抓住机会热点和敏感点,尽量选择一些鲜活的思政知识融入专业课程,让思政知识和专业内容融为一体,就能把冷冰冰的技能教学内容变为活泼的有思想和灵魂的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思考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价值和意义。

2、改进措施:

陶行知先生说:

“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

”一池死水,风平浪静,投去一石,碧波涟漪,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教师教学要善于设疑,巧妙的在于无疑处设疑,去撞击学生的思维火花,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的波澜,一连串的提问,激发学生不断思维分析,这正如古人所说: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著名教育家奥尼舒说:

“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的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独立获取知识,并补充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

”因此,教师的职责不仅要满足学生“学会”,而且还要引导学生“会学”,还要让学生有高尚的品德,有做民族得自豪感。

使学生在职业学校3年中收获思想品德、文化知识、职业技术而受益终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