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4876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6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x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x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

物体的特征:

颜色、气味、轻重、形状等

1.发现物体来的特征

观察方法:

看(眼睛)、闻(鼻子)、摸(手)

轻重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可以测量。

2.谁轻谁重

方法:

预测、掂量和称量(更准确)

形状:

“占据空间”,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3.认识物体的形状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

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分类方法:

根据不同的特征分类

我们4.给物体分类(依据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不同)

周围分类的优势:

更清晰、有序的认识物体。

的物体水的特征:

无色、无味、会流动、透明等

5.观察一瓶水

观察方法:

看(眼睛)、闻(鼻子)、摸(手)

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

盐、糖等

6.它们去哪了有些物体很难溶解:

砂砾、石子等

观察方法:

1.放入前观察2.放入后观察

3.对比观察

气体是物质存在的另一种形态。

7.认识一袋空气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空气有一定的重量

空气的特征:

无色、无味、透明、能流动等

 

第二单元,请下载后观看

复习提纲+参考资料

本页可以删除

感谢您的支持

 

第二单元动物

动物是有生命的。

1.我们知道的动物动物共同的特征:

1.嘴、眼睛等

2.运动、进食、生长等

发现的动物:

蚂蚁、蝴蝶、蜜蜂等

2.校园里动物

发现的地方:

草坪、花坛等

蜗牛的结构:

口、足、眼、触角、腹足、壳等

3.观察一种动物应激反应:

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动物蜗牛运动缓慢,利用腹足在不同的物体表面爬行。

了解动物适宜的栖息地

4.给动物建个“家”

不同的方法观察动物的生命活动

鱼的结构:

鳞片、鳍、鳃等。

5.观察鱼

了解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

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6.给动物分类动物的多样性,分类的方法。

方法:

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

 

第一单元参考资料

水能不能无限地溶解固体

往一杯水里无限加盐,这些盐能全部被溶解吗?

如果想知道答案,就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首先,我们要准备一个烧杯、一根玻璃棒、-.些清水,还有足量的食盐。

现在,让我们向烧杯中倒入一.半清水,然后再向其中倒人少量食盐,用玻璃棒搅拌烧杯中的液体,我们会发现食盐慢慢“消失”在水中了。

接下来,我们继续加人食盐,用坡璃棒不断进行搅拌。

过了一会儿,烧杯底部竟然还有食盐颗粒,即使再搅拌也不会消失。

但如果再加些水,没溶解的食盐又能逐渐溶解了。

生活中,我们在用水冲-些冲剂的时候,如果水太少,冲剂则不能全部溶解,这时候需要再加一些水,冲剂才会慢慢“消失”。

为什么先放人的食盐会溶解在水中,剩下的食盐就不再溶解了呢?

为什么冲剂溶解不了的时候,要加一些水呢?

这就需差我们进一步了解溶解的过程了。

溶剂也会“吃不饱”吗?

溶液中能溶解多少物质是随机的吗?

还是说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定的?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科学家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发现了其中的秘密,那就是溶解度。

溶解度反映了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在容剂中能溶解的量是有限的。

假如我们把烧杯中的水比作-一个正要用餐的人,而我们要加入的食盐是他的食物。

在准备用餐的时候,这个人的胃是空的,就像烧杯中的清水-~样,他很“饿”。

那么当这个人吃了一些东西,但还没吃饱的时候,仍可以继续吃下食物,就像我们开始向水中加入少量食盐,水能够将这些食盐全部溶解,并且还能继续溶解更多的食盐。

从这个人开始吃东西到吃饱的时同里,他的胃都是有空余空间的。

也就是这个人处于不饱的状态.

此时的食盐溶液,就像没吃饱的人一-样,还可以继续溶解食盐。

科学家给这种情况起了一个形象的名称,这种还可以继续容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作“不饱和溶液"。

溶液“吃饱”了还会继续吃吗?

没有吃饱的人可以继续进食,而他吃饱后就不会再吃东西了。

那么,溶液“吃饱”了还会继续吃吗?

溶液在“吃饱”的时候,有的会继续“吃”,有的则不会。

还是用食物举例子。

我们吃饱以后,虽然再也吃不下主食了,但饭后甜点和水果还是可以吃-些的,但是吃的量远远不及主食。

溶液也是如此。

当水中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时候,却还有可能再溶解些其他物质。

对于不能继续溶解食盐的食盐溶液来说,也有一一个形象的名称,叫作食盐的饱和溶液。

通常我们说的饱和溶液是指某--单-物质的,而此时溶剂中还可以继续溶解某些其他物质,相对于其他物质,这个溶液就不是饱和的了,所以饱和具有相对性。

这也就是说,对于食盐,水中没有多余的空间了,加人的食盐只能乖乖地沉在水底,但是对于其他物质,可能还有一部分空间供它们探索。

(资料来源:

胡志强奇妙的溶解战术[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重量和质量有什么区别

地球吸引其他物体的力叫作重力。

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重力也叫地心引力。

重量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

地球的重力在赤道地区小-些,在两极地区大一些。

因此,同一物体在赤道地区称的重量会比其他地方轻。

重力不同,重量也就随之发生改变。

相反,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质量是指-个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会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重力是从哪里来的?

任何物体之间都会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种力叫作万有引力。

质量越大的物体引力越大。

我们感觉不到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因为人的质量不足以感知。

但是,地球的质量非常大,引力非常强,所以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会往地上掉。

怎样称量重量和质量?

称重量的时候,使用最多的就是弹簧测力计。

因为弹簧拉伸程度会随着物体重量的变化而变化。

称体重用的体重秤中也有许多弹簧。

踩在体重秤上后,体重秤内部的弹簀会发生形变,带动秤面上的指针转动以显示体重。

测质量时,我们通常使用的是托盘天平。

在天平的右侧托盘放置1千克的砝码,如果天平保持平衡,那么所称物体的质量就是1千克。

 

登上月球体重就会减轻吗?

重量和质量是不同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会将两者区分得役细。

然而,在月球上就能发现重量和质量的差别。

月球的质量远远小于地球的质量,因此,人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只是在地球上所受重力的六分之一。

所以,人在月球上称量出的体重会是在地球上体重的六分之--,但实际上的质量是不会变的。

(资料来源:

阿卡狄亚.怎样比较轻重[M].北京:

知识出版社,2014.)

 

第二单元参考资料

动物哪里找

蜻蜓和蜻蛉——水塘附近。

潮虫、蜈蚣、千足虫、蜗牛、隐翅虫、弹尾虫、蠼螋、拟蝎——落叶堆里。

飞蛾毛虫、吸食植物汁液的昆虫——乔木和灌木丛中。

蝴蝶、蜜蜂、食蚜虻——鲜花盛开的草地上。

甲虫——地面上和落叶堆里。

蜘蛛——草地里和石块下。

蚯蚓——落叶堆下的泥土里。

吹沫虫——树上或墓地上。

蚁蛉——温暖向阳、松软的沙壤土里。

磕头虫一树上或草地上。

放屁虫——地上的石头缝中或落叶堆里。

蚜虫——寻找它最佳的季节是春天和初夏。

蚜虫经常聚集在茎千末端和叶子背面,它们最喜欢的植物是果树、蔷薇。

昆虫热身处植物顶部、朝阳照射到的裸露地面上。

昆虫乘凉处——阴凉土壤湿润处。

昆虫冬眠处——树皮下、石头下、车库和小棚屋里。

诱捕动物

1.落坑陷阱

许多动物都是入夜后才出来活动的,有很多虫子是在地上爬的。

制作--个简单的落坑陷阱,能抓住很多夜间爬行的虫子,天亮后,学生就可以观察了。

第一步,在松软的地面挖一个小坑,将-一个-次性杯子整个埋进去,直到杯口与地面齐平。

然后在杯子里放-块诱饵,如一块水果或糖果。

第二步,围着杯子放四块小石头,盖上瓦片,搭成一个防雨屋顶。

第三步,第二天早晨检查-下装置,可以把整个杯子挖出来,仔细观察动物。

可以试着换不同的诱饵,抓不同的动物。

2.蝴蝶喂食台

蝴蝶以吸食花朵里的花蜜为食,可以制作-一个蝴蝶喂食台,放上加糖的水果糊一绝大多数蝴蝶都抗拒不了这美味,天黑后,这个喂食台还能吸引饥饿的飞蛾。

蝴蝶喂食台的制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香蕉剥皮后切碎,放进碗里捣成糊状。

动物第二步,将香蕉糊、糖、水放进炖锅进行搅拌。

煮沸后继续煮,直到水果糊粘稠。

然后关火,让水果糊冷却。

第三步,找一个纸盘子,在边缘等距离地扎三个小孔,在小孔里穿上绳子。

第四步,把蝴蝶喂食台挂在-根低矮的树枝上,抹上水果精,等蝴蝶来进食。

3.柚子陷阱

在校园中生活着蠕虫、蛞蝓、蜈蚣、蜘蛛等小动物,设置-一个柚子陷阱,可以帮助我们诱捕这些小动物。

第一步,把柚子分成两半,将果肉去除。

第二步,晚上,将两个半球形的柚子皮分别倒扣在比较隐蔽的角落。

第三步,第二天清晨,翻开柚子皮,看看里面诱捕到了哪些动物,

动物是什么

动物是生物界中重要的一类,与植物相对。

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

脊椎动物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等.无脊椎动物包括节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海绵动物、棘皮动物等。

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包括进食、清洗等简单行为,也包括吸引配偶等复杂行为。

有的动物群居,有的动物单独生活。

动物会使用城叫、身体语言等不同的方式进行联系。

遇到危险时,动物会采取快速逃跑或鼓起身体、扩大体形、装死等方式进行防御,

动物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有的动物有长达百年的生命,有的则只有几个小时或几天的生命。

在生命周期里,动物寻找配偶,通过胎生或卵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栖息地是动物生存的地方。

从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到极地苔原,从温带森林到海洋、山脉,甚至在城市里都有大量的动物生活。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动物。

但是,对动物威胁最大的却是人类。

人类大肆破坏自然环境,来为自己的活动提供场所,不断毒害土壤、海洋、空气,甚至影响气候。

每年都会有数量惊人的动物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

我们需要通过保护动物的栖息地来保护动物。

怎样饲养蜗牛

一般选择玻璃、塑料等材质的盒子作为饲养蜗牛的容器。

为了便于观察,可以用透明的盒子。

盒子可以稍大一些,让蜗牛有更多的活动空间。

同时盒子不能密闭,必须留有缝隙,让盒子里面的空气保持流通。

在盒子里铺上一层经过消毒的饲养土。

饲养土可以是在菜地里挖的-.些泥土,铺在盒子中的饲养土高度约为盒子高的四分之-。

因为蜗牛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饲养土一定要保持潮湿状态,不能太干燥,在饲养过程中还要注意经常洒水,保持饲养土的潮湿。

铺好土后,将蜗牛小心放人盒子中。

适时给盒子喷水,保持盒内泥土的湿润。

蜗牛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各种各样的水果、蔬菜、瓜果为主。

在平时的眼养中,可以多给蜗牛喂食一些蔬菜叶子、腐烂的水果、小麦粉等。

蜗牛喜阴厌阳,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在25C- -30C的环境中蜗牛活动时间和运动量明显变多,这也是蜗牛生长最迅速的时期。

在气温较低时,蜗牛会缩进克里,进入冬眠状态。

蜗牛喜欢干净清洁的环境,但其吃喝拉撒都在饲养盒里,如果不及时清理,容易导致蜗牛死亡。

所以,要注意保持饲养盒子的清洁。

-般3-4天就要把盒子里面的食物残渣、粪便清理干净,给蜗牛一个干净的环境。

此外,可以在盒子里放一些树叶、树枝,供蜗牛在上面爬行。

鱼化石形成的原因

鱼死后沉人水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起来。

由于水底空气被隔绝,又有泥沙覆盖,鱼的尸体没有腐烂,尸体上覆盖的泥沙越米越厚,还受到高压的作用。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鱼尸体上面和下面的泥沙变成了坚硬的沉积岩,夹在这些沉积岩中的色的尸体,也就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且十分坚硬,这就是“鱼化石”。

蜗牛和蛞蝓

蛞蝓是黏稠的、果冻似的动物,它们通常生活在园地里,以植物作为食物。

长有螺旋状外壳的蛞蝓叫蜗牛,蛞蝓属于腹足动物。

它具有长着触角的大头,还有柔软的身体。

鱼的呼吸

为了生存,鱼需要从水中获取氧气。

它们用嘴吸水,从鳃部排水。

当水流过鰓时,鳃的表面就会从水中提取出氧气,送人血液中。

鱼鳍的作用

鱼利用鳍,再结合身体的运动,掌控方向,在水中游动。

我们来认识一下鱼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