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5049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1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docx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docx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汇总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一、世界第一大洲

在世界上的地位:

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1)位置

半球位置:

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经纬度位置:

10°S-80°N,26°E-180°-169°W之间。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海陆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东部,西接欧洲,西南与非洲相邻;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海与北美洲相望。

分界线:

亚欧: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山-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

苏伊士运河;亚北美:

白令海峡。

亚洲:

世界面积最大,约4400万平方千米。

(非洲3000,北美洲2400,南美洲1800,南极洲1400,欧洲1000,大洋洲900。

(2)地理分布和主要国家

亚洲分为六个地区:

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和中亚。

主要国家:

东亚:

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等。

东南亚:

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东帝汶等。

南亚: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不丹、尼泊尔、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

西亚:

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土耳其、叙利亚等。

中亚:

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

北亚:

俄罗斯。

二、地形和河流

(1)地形

地势特点:

<1>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3/4),平均海拔高(950m)<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主要高原:

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平均海拔位于1000-3000m之间,位于亚洲西部)、德干高原(亚洲南部)、中西伯利亚高原。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和帕米尔高原都位于亚洲中部。

主要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面积为260万平方千米,亚洲最大平原,位于亚洲北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位于亚洲西部),恒河平原(位于亚洲南部)、印度河平原(位于亚洲南部)、华北平原(位于亚洲东部)、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亚洲东部)。

这些地形区海拔都在1000m以下。

主要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主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m,世界第二高峰)、阿尔泰山脉。

都位于亚洲中部。

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地势最高的。

亚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东部边缘海外围的群岛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区。

东部沿海岛屿、中亚和中东北部地震频繁。

(2)河流

河流特点:

<1>大江大河众多;<2>多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3>内流区面积广大。

河流

流向

特征

注入海洋

长江

自西向东

长度、流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太平洋

黄河

自西向东

长度5500km,亚洲第二长河

太平洋

湄公河

自西向东南

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太平洋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自西向北

亚州北部,纬度最高。

冬季河流结冰时间较长

北冰洋

恒河

自西向东

位于亚洲南部,主要流经印度。

孟加拉国

印度洋

印度河

自西向南

位于亚洲南部,主要流经巴基斯坦

印度洋

萨尔温江

自北向南

受地形及大气环流影响,气候比较复杂。

印度洋

锡尔河

最长内流河,2991km

锡尔河:

最长的内流河;其次是阿姆河(2540km)和阿里木河(2179km)。

(3)海

海:

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

重要海峡:

马六甲海峡、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地理集锦: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大的山脉,海拔超过7000m的高峰有50多座。

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世界最高峰,海拔8844.43m。

青藏高原——世界最大的大高原,平均海拔4500m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西西伯利亚平原:

亚洲最大的平原,面积260万km2。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半岛,面积约300万km2。

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共有岛屿2万多个,面积243万km2。

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面积约37万km2。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淡水湖),最深处达1620m,蓄水量2.3万km3。

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25m,是世界陆地最低点。

三、复杂的气候

(1)复杂多样:

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亚热带季风气候(亚洲东部)、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亚洲西部)、温带季风气候(东亚)、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广泛)、地中海气候(亚洲西部)、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成因:

跨纬度广、海陆位置不同、气流(季风对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影响:

)和地形。

(2)季风气候显著。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韩国和日本的南部;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的北部以及俄罗斯的远东太平洋沿岸。

季风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变化规律及特点:

项目

源地

风向

性质

对气候的影响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

由海洋吹向陆地的东南风(太平洋)、西南风(印度洋)

温和湿润

高温多雨

冬季风

西伯利亚和蒙古

由海洋吹向陆地的西北风(太平洋)、东北风(印度洋)

寒冷干燥

低温少雨

季风气候分布位于大陆东岸。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唯独在亚洲分布。

(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几乎占亚洲的一半。

成因:

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较远,受海洋影响较小,。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对比:

气候特征

气温

气温年较差

降水

成因

大陆性

冬冷夏热

季节变化大

受大陆影响

海洋性

冬暖夏凉

季节分配均匀

受海洋影响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农业有利的一面:

雨热同期使农作物生产旺盛;不利影响:

旱涝灾害频繁。

雅库茨克(62.5°N)与孟买(19°N)纬度因素;哈尔滨(近海)和乌兰巴托(内陆)海陆位置

第二节人文环境

一、人口最多的大洲

人口最多:

2007年,世界总人口为66亿,亚洲约有40亿,占世界人口的61%。

亚洲最多,其次是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

自然增长率:

非南亚大北欧。

净增人数:

亚非南北大欧。

人口稠密区: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及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区:

北亚、西亚和中亚

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中日两印孟加拉,巴基斯坦在南亚。

人口过快带来的问题:

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压力。

二、多样的地域文化

亚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

著名文化:

华夏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和恒河文化、阿拉伯文化等。

亚洲是三个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亚洲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分布在南亚巴基斯坦,是印度河流域文化的诞生地)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因其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击而成,故又称“两河流域”,主要分布在西亚的伊拉克)。

可适宜的温带或热带气候,有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

(1)沙特阿拉伯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旱。

由于气温很高,他们身着宽大的袍子,宽大的袍子,以便散热。

干旱的草场适于发展畜牧业,牧人们采取游牧的方式,所以他们身居帐篷。

(2)东西伯利亚,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之一,为御寒当地人身着毛皮服装,大面积的亚寒带针叶林为建造木屋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终年的积雪使雪橇成为这里主要的交通工具。

(3)也门,位于丘陵地带,所以也门的住房大都依山而建,农田也基本上是梯田。

(4)孟加拉国,地处恒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终年湿热,河网密集,所以这里的居民出门乘船,以捕鱼为生。

(5)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岛地处热带雨林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为了防潮,他们都居住在高脚屋内。

由于过的是聚居生话,所以房屋很长--200M。

(6)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多地震。

近百年来,5级以上的地震有500余次,有"地震国"之称,所以日本的建筑有很多防震设计。

亚洲南部和东南部的热带地区居民服饰为单一薄裙。

世界古国:

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

连接波斯湾和阿拉伯海的总要海上通道是霍尔木兹海峡。

三、经济发展差异

(1)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很大。

(2)各国经济发展差异的形成原因以及特点:

受社会、历史(长期遭受殖民统治)、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

(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等先后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波斯湾沿岸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大量出口石油资源。

发达国家:

日本(尼泊尔的148倍)

亚洲四小龙:

韩国、新加波、台湾、香港。

经济发展的特点:

(1)增长速度快

(2)出口扩张迅速(3)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4)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失业减少。

促进因素:

(1)外部世界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2)实行正确的经济政策(3)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4)注意发扬了中国的注重教育、甘于吃苦、勤俭节约等文化传统。

(3)三类产业:

农业(林牧渔)为第一产业,工业和建筑业为第二产业,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为第三产业。

经济落后的国家以第一产业为主。

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1)位置、范围

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北部(鄂霍次克海南部),于亚洲东部,隔日本海、东海与亚洲大陆相望。

是一个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按大小:

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等四个大岛、数千个(约3900)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2)面积、人口和首都

日本面积37.7万平方千米,人口1.27亿(2000年),是典型的地狭人稠的国家,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首都东京。

(3)地形

日本境内多山,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仅在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

临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日本河流短小、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日本的海岸线曲折,有许多优良港湾,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横滨和神户是日本著名的对外贸易港。

日本受海洋影响大。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较多,太平洋沿岸夏季台风多。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200多座,活火山80座)、地震(每年有震感地震1500多次)的国家。

为了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日本的传统居民多采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的。

最高峰是本州岛上的富士山(圣岳),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一座活火山。

日本森林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缺乏。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日本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

世界上有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18家,在国际金融中所占比重很大。

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

日本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日本的工业产品行销全世界。

(1)经济特点:

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2)发展经济的条件

不利条件:

地域狭小、资源缺乏、地震多灾、国内市场狭小

有利条件:

港湾众多、海运便利、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

(3)主要贸易对象:

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

(4)工业区分布及原因

以东京、横滨为中心的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太平洋沿岸)

以大阪、神户为中心的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内海沿岸)

特点:

高度集中,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区。

原因:

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

日本的近海捕捞业、远洋捕捞业、海水养殖业等渔业都很发达。

日本农业单产高,平原多生产稻米,产量能够自给;丘陵地区多栽种果树和蔬菜,但仍需大量进口。

日本将污染较重的企业移往海外,污染了其他国家环境;为了保护本国森林,进口世界木材,破坏了其他国家森林资源,导致全球环境失调;是渔业大国,远洋捕捞,但加快了世界渔业资源枯竭的速度。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日本民族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化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1)日本的语言、民族和传统服装

日本居民通用日语。

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传统服装:

和服。

(2)文化特征

古代,受中国影响;近现代,受欧美影响。

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日本文化三道:

花道、茶道、书道。

第二节东南亚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1)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

10°N-20°N之间。

<2>海陆位置:

位于亚洲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3>交通位置:

处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今年,东南亚进一步发展为世界海运和航空运输的枢纽之一。

<4>马六甲海峡: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包括新加坡海峡在内,全长约1080km,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km。

载重25万t的大型轮船可通过。

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2)范围

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马来群岛位于中南半岛的东南方,岛屿总数2万多个,是世界上的群岛,我国习惯三成为“南洋群岛”。

马来群岛位于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所以本区多火山、地震。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仅活火山就有70多座,称之为“火山国”。

爪哇岛上的默拉皮火山,海拔2911米,是印度尼西亚众多活火山中最活跃的一座。

(3)东南亚的国家

内陆国:

老挝;

临海国:

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缅甸、泰国;

岛国:

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由13000多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千岛之国,热带海洋上的翡翠项链)、东帝汶和文莱。

印度尼西亚被誉为“火山国”。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气候类型

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中南半岛的绝大部分、菲律宾群岛的北部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分旱(11月至次年5月,东北风)、雨(6月到10月,西南风)两季。

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以及马来群岛和菲律宾的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区,日出升温,午后降雨,日落降温:

日出以后,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商务温度上升很快;午后两三点钟,天空往往浓云密布、雷电交加,降下急骤的对流雨;日落前后气温下降,降水停止。

对流雨一般发生在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2)农业生产

东南亚地处热带,终年高温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1>水稻

水稻生产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和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东南亚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是世界重要的稻米产地及输出地。

<2>经济作物——世界最大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泰国、越南、缅甸

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泰国

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马来西亚

世界最大的麻焦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菲律宾

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印度尼西亚

橡胶种植面积将近500万多公顷,年产橡胶约占世界的80%。

仅泰国,橡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居世界首位。

世界三大天然橡胶生产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

<3>经济状况

1)东南亚的矿产以锡和石油最为重要。

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都是主要产锡国,三国每年锡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近60%。

2)出口商品主要以原料或半成品等初级产品为主。

3)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引进国外资本主义和先进的工业技术,发展工业加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经济得到了高速增长。

4)文莱是东南亚第三大产油国和世界第四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国。

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和出口是文莱的经济支柱,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6%和出口总收入的95%。

石油储量和产量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居东南亚第二,液化天然气的出口居世界第二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万美元,是世界最富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文莱政府大力推行经济多元化和私营化政策,力图改变过分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的单一经济结构。

5)缅甸是农业国,主要工业部门是碾米、木材加工和采矿业。

采矿业以石油和有色金属较重要。

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

但多年来工农业发展缓慢。

1987年12月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1)地形特点

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山脉、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河谷剖面呈现V字型。

(2)河流

中南半岛的河流由西向东依次是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等。

湄公河(最长,亚洲流经国家最多)、湄南河(被称为“希望之母”)、红河注入太平洋。

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

主要河流所流经的国家:

红河-中国、越南

湄公河-中国、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

湄南河-泰国

萨尔温江-中国、缅甸、泰国

伊洛瓦底江-中国、缅甸

各大河上游流经山区,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最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击平原。

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原因:

河流沿岸平原以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易于浇灌,交通便利,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

城市

附近大河

国家

河内

红河

越南

金边

湄公河

柬埔寨

万象

湄公河

老挝

曼谷

湄南河

泰国

仰光

伊洛瓦底江

缅甸

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弊:

(1)利:

能够提供大量的城市建设用地,能为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能够利用河流提供水上运输,若城市位于河流上游,还能够利用廉价清洁的水能资源。

(2)弊:

河水水患会对城市造成损失,城市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向河流随意排放,会导致河流污染,城市生态恶化,过量取水会破坏流域内的自然循环和更新。

四、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1)东南亚的人口和人种

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区之一,共有5亿多人口,绝大部分属于黄种人。

印度尼西亚有2亿多人口,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

该国人口一般以上分布在爪哇岛。

(2)华人、华侨

东南亚是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方。

新加坡是东南亚华人比重最大的国家,华人约占77%。

马来西亚华人占25%。

(广东和福建)

(3)旅游资源

新马泰,旅游专用词汇,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总称。

著名景区:

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越南的下龙湾(海上桂林)、新加坡(花园城市)的标志与象征——鱼尾狮塑像、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

 

第三节印度

18世纪,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1947年印度宣布独立。

1950年,成立共和国。

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1)人口:

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人口仅次于中国,有10亿多。

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口数量过多是印度人口的显著特点。

中国的人口对印度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压力。

(2)民族:

10个多民族和许多小民族,印度斯坦族占46%。

(3)语言:

印地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

(4)宗教:

印度教、伊斯兰教。

二、水旱灾害频繁

(1)南亚次大陆(印巴次大陆)面积最大的国家。

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10°N-30°N之间。

<2>海陆位置:

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以南,南临印度洋,位于我国西南面,西北部与巴基斯坦相接,东北部与中国、尼泊尔和不丹为邻,东边与缅甸、孟加拉国相接,东南濒临孟加拉湾,南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西南临阿拉伯海。

(2)地形

北部:

喜马拉雅山地

中部:

恒河平原和布拉马普特河平原组成的平原区。

南部:

德干高原为主的高原区,东高止山,西高止山。

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流经印度、孟加拉国,西北向东南注入孟加拉湾。

印度河发源于中国,向西南流经巴基斯坦的干旱地区,注入阿拉伯海。

(3)气候:

印度大部分地区此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为主。

季节

时间

风向

源地

性质

降水影响

农业影响

旱季

10月-5月

东北

温暖干燥

降水量少

干旱缺水,土地龟裂,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雨季

6月-9月

西南

炎热湿润

降水丰沛

退

风力

灾害

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但中南半岛雨季时间较长。

特征:

高温,分旱、雨两季。

灾害: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水旱灾害频繁。

水利工程如:

北部恒河、印度河流域规模庞大的灌溉系统,南部的防旱蓄水池等。

三、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

(1)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耕地面积广(1.6亿公顷),占国土1/2以上,占可耕地面积的87%。

75%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属于农业大国之一。

印度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2)

(2)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和分布

农作物

分布

与地形、气候关系

水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需水较多,平原地形平坦,降水充足,土壤肥沃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耐旱能力较强,起伏平缓,降水较少,日照充足

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东北部

雨水充足,排水良好的低山坡

黄麻

印度半岛东北部,恒河下游地区

较高温的土地和湿润的气候

20世纪60年达后推行“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培育作物新品种,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粮食已基本实现自给有余(粮食翻倍)。

20世纪70年代开展“白色革命”,引进、培育、推广优良奶牛品种,大大提高牛奶产量,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向海洋进军的“蓝色革命”也蓬勃发展。

(3)饮食习惯

印度人的日常饮食,南北方有很大差别。

北方人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食,尤其喜欢吃一种叫做“恰巴提”的薄面饼。

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爱吃炒饭。

而中部德干高原则以小米和杂粮为主。

印度人喜欢吃带有辣味的、伴有咖喱的食物。

在饮水和饮料方面,印度人和西方人一样,没有喝热水的习惯,一般喜欢喝凉水或者饮用红茶、牛奶和咖啡。

四、发展中的工业

(1)主要工业部门

工业部门

分布

条件

钢铁

德干高原东北部

铁、煤、锰丰富

麻纺织

加尔各答

地处黄麻产地(恒河三角洲)

棉纺织

孟买

靠近最主要的棉花产区(德干高原西北部)

电子

班加罗尔

科技发达,环境柔美

独立前:

工业部门不全,主要是丝织业和采矿业,这是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果。

独立后:

形成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有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麻棉纺织工业(传统工业)以及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世界第二软件大国,出口仅次于美国)(高科技产业)等工业部门。

(服务外包行业)

(2)主要工业区

<1>加尔各答<2>孟买<3>班加罗尔

主要城市

新德里

全国铁路交通中心

孟买

全国最大的港湾棉纺织基地

班加罗尔

南部新兴工业中心,是印度的“硅谷”

第三节俄罗斯

一、国土辽阔

(1)位置与范围

位置

半球位置

位于北半球,跨东西半球

海陆位置

地处亚欧大绿,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南接黑海、里海,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经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50°N与80°N之间,纬度较高,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寒带,东西跨经度170°,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国家。

范围:

领土包括欧洲东部(欧洲部分)和亚州北部(北亚部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的1/4在欧洲,3/4在亚洲。

欧洲部分历史上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并分布着俄罗斯主要的工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