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5323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docx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docx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五年发展规划

 

2006年9月10日

 

目录

第一部分………………………………………………………………………………………1

学院发展现状和今后形势与任务……………………………………………………………1

第二部分………………………………………………………………………………………4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06-2010年发展建设规划…………………………………………4

一、学科建设工作……………………………………………………………………………4

(一)学科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4

(二)学科建设工作的建设目标………………………………………………………4

(三)学科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6二、科研管理工作……………………………………………………………………………6

(一)科研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6

(二)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6

(三)科研管理工作发展目标的实施方案……………………………………………7三、本科生教学管理和专业建设工作………………………………………………………9

(一)本科生教学管理和专业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9

(二)本科生教学管理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10

(三)本科生专业建设工作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11

四、研究生培养工作…………………………………………………………………………13

(一)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13

(二)研究生培养工作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14

(三)研究生培养工作发展目标的实施方案…………………………………………14

五、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14

(一)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指导思想…………………………………………14

(二)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15

(三)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发展目标的实施方案……………………………15

六、学科队伍建设和人事行政管理工作……………………………………………………16

(一)学科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16

(二)学科队伍建设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16

(三)学科队伍建设学科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实施方案……………………………17

(四)人事行政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19

七、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19

(一)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19

(二)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建设目标……………………………………………19

(三)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主要任务……………………………………………20

(四)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建设目标的实施方案………………………………21

八、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的文化建设工作…………………………………………………22

(一)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22

(二)文化建设工作目标………………………………………………………………22

(三)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22

(四)文化建设的组织与实施…………………………………………………………24

 

第一部分

学院发展现状和今后形势与任务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于1995年9月,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7个硕士学科授权点、4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和8个本科专业。

其中采矿工程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还拥有矿业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力学3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下设采矿工程、矿物工程、工程力学、安全工程、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地质资源与环境9个研究所和城市规划、测绘工程2个教学系及1个实验中心。

此外,学院还设有辽宁省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安全工程技术中心、东北大学滤料检测中心、东北大学环境工程中心、东北大学资源工程技术中心和辽宁省矿物材料技术工程中心等研究开发机构,形成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发展体系。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

全院共有教职工183人,其中专任教师134人,包括教授31人,副教授47人,博士生导师2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5人,在读博士10人。

徐小荷教授、金成洙教授、唐春安教授分别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第2-5届成员。

现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

现有在校学生近2000人,其中本科生近114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含工程硕士生)近800人。

学院十年来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86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0项。

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60多项,其中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3项、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规划项目(863)5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5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项、自然科学基金41项,省市及企业开发项目近700多项,总经费8000多万元,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超过15亿元人民币。

学院教师和研究生共发表论文285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86部;获国家专利60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4套,并得到工程实际应用;建立了具有行业领先和指导作用的专业信息网--“中国矿业信息网”。

建院以来,学院共承办了20余次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先后派出60余名教师到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南非、瑞典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进行讲学、攻读学位、研修和开展合作科研等。

已同国外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及合作关系。

学院的发展目标是: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建设特色鲜明、优势集成的研究型学院。

学院未来发展规划将重点实施“四大建设”,即学科建设;本科生专业和创新培养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同时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⒈整合力量、精心组织,迎接重点学科复审;

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实施;

⒊“十五”、“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总结,同时加强设备的管理;

⒋院士工程、领军人物的引进与培养;

⒌创新团队的建设与申报;

⒍精品课、教学名师、国家教学成果奖;

⒎“十一五”重大科技项目的申报与攻关;

⒏人才培养:

提高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质量;

⒐制订和实施发展规划;

⒑继续加强党的组织、思想、作风建设,开展有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党组织活动;

⒒按照“坚持标准,改善结构,保证质量,慎重发展”的原则,继续完善制度,落实措施,努力提高党员培养质量,注重在青年教师中培养发展新党员;

⒓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落实各级组织的各项整改方案;

⒔积极组织和筹备召开学院党员代表大会,推进党建工作全面发展。

 

第二部分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06—2010年发展建设规划

一、学科建设工作

(一)学科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

1.以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术水平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目的,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

2.突出建设重点,分层次投入。

以采矿工程为龙头的矿业工程优势学科群,是“985工程”二期的主要承担者,继续突出和强化优势,形成新的特色;土木工程学科群是“十一五”“211工程”的主要承担者,实现向优势学科群的转化。

3.通过学科建设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协作,推动学术团队的聚合和科研教学基层组织的建设。

(二)学科建设工作的建设目标

根据学校“把东北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总体定位,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科建设的目标为:

1.学术水平

以采矿工程为龙头的矿业工程优势学科群,在学术上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研究方向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紧跟科技发展趋势,提高老学科与新兴学科的交叉和高新科技含量,开拓前沿性研究方向;

土木工程学科群,在整体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研究方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现向研究型优势学科的发展。

2.学位授权点

矿业工程学科群,在保证采矿工程的国家重点学科地位的同时,力争增加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或获得一级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学科群,增加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为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奠定坚实基础;环境工程实现学科点升级;“十一五”末:

增加一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或获得一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增加两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力争增加一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位授权点增长与升级的目标学科:

⑴国家重点学科:

保证采矿工程,增加矿物加工工程,或使矿业工程成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⑵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力争土木工程成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⑶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增加环境工程和岩土工程。

3.科研教学条件

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完整、先进的实验体系,建成一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4.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在理论研究方面,在主要方向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较完整的理论方法体系,出版一批达到国内领先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规划教材和学术专著,具有承担国家重大基础课题的能力。

在应用研究方面,具有承担国家科技攻关等重大项目的能力,开发、熟化和推广一批能够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或具有良好市场的、科技含量高、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成套技术与设备及产品。

(三)学科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

矿业工程学科群的中心任务是,完成“985工程”二期建设,建成一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形成技术创新平台,并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上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国家重点学科的升级或增长。

土木工程学科群的中心任务是完成“十一五”。

“211工程”建设项目的申报与实施,在办学条件和科研实力上成为优势学科群,实现学科点的升级或增长。

环境工程学科的中心任务是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他学科积极参与“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科研实力。

二、科研管理工作

(一)科研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

针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矿山环境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在矿产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矿产资源开采诱发重大动力灾害机理及预测、矿山重大事故安全理论与关键技术、矿山生态环境修复与优化、土木工程新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与开发工作,为我国矿产资源的安全、高效、绿色开发与利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二)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学院的科研工作以建设研究型学院为目标,以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科研基地建设、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工程、创新学术环境建设为主要内容,实施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构建我院多元化的科技创新体系。

2006~2010年期间,我院科研工作的具体建设目标如下:

⒈发挥我院在国内外矿业工程领域的优势与影响,进一步拓宽项目与经费渠道,2006~2010年,争取获得各类科研与技术开发课题500~800项,其中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15~30项;科研经费总量每年递增20~30%,2010年达到3500~4000万元;

⒉强化科研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改善科研基础设施条件。

2006~2010年,力争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优化重点实验室)或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矿产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建成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2~3个(教育部岩石破裂与失稳控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⒊在采矿信息化与数字化矿山、高性能矿物材料制备、尾矿综合利用等方面形成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并实现成果的转化,力争转化科技成果10~15项,创造经济效益30~50亿元;

⒋每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0篇以上,其中SCI收录50~100篇,EI收录150~200篇;出版计划教材3~5部,出版专著5~10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5项;

⒌2006~2010年期间,获国家级科技奖励2~5项,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10~15项。

(三)科研管理工作发展目标的实施方案

⒈积极支持学院教师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努力使学院成为我国矿业工程领域基础研究的生力军。

“十五”期间,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纵向科研经费所占的比例为40~50%,2006~2010年期间力争达到50~60%。

为达到这一目标,将设立“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自主创新基金”,主要用于支持青年博士的前期科研启动、高水平知名学者和优秀青年学者的自主性研究、国家重大和国防科研项目的预研究等。

⒉加大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力度,构建多层次、开放式的科技创新平台,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群体。

2006~2010年期间将通过整合资源、凝练队伍、明确方向,首先建成教育部岩石破裂与失稳控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研究基地,进而建成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国家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优化重点实验室。

通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进一步实施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推进重点研究基地的综合化和规模化。

在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重点加强学术团队的建设,大力弘扬团队精神、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有战斗力的学术团队。

2006~2010年期间,学院在科研管理方面,将重点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形成教授愿意组织学术团队,青年教师积极加入学术团队的良好氛围。

下大力气狠抓学术团队建设是我院“十一五”期间科研工作的重点。

⒊积极支持、鼓励教师承担国际合作项目,强化学院科研工作的国际化。

“十五”末期,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国际合作项目开始起步,如采矿工程学科与赞比亚谦比西铜矿的合作、矿物加工工程学科与美国美铝公司合作的纳米碳酸钙增强塑料项目,矿物加工工程学科与美国里兹大学合作的微细贫杂赤铁矿高效选矿技术等。

学院将在人员配备、实验室等方面为承担国际合作项目的教师提供服务,为高质量完成国际合作项目、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的范围做出努力。

⒋积极支持、引导学院相关专业之间的联合,强化学科交叉,共同承担大的横向科研课题。

2006~2010年期间,学院将积极推进学院与企业的联合,建立横向科研基地,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做出贡献。

⒌发挥学科性公司对科研工作的促进作用,将“学科性公司”建成创新、创业平台,拓宽融资渠道,改善中试条件,提高科研和成果的转化能力。

2006~2010年期间,学院将出台一系列的管理方案和政策,通过学科性公司的建设和发展,带动学院科研工作跃上新台阶。

⒍建立学院科研奖励机制,对于我院教师为负责人获得的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项目、863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及进款额度在100万元以上的横向科研课题,学院也将制订相应的办法,予以奖励。

⒎鼓励教师积极组织、参加学术活动。

对于学院教师作为组织委员会主任主办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学院将提供一定额度的资金资助。

支持学院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和合作研究;鼓励教师出国讲学及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我院讲学,学院提供相应的经费。

⒏结合横向科研合同、科研经费、科研成果和科研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主动配合学校科技处的工作,建立健全科研管理规章制度,实现科研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三、本科生教学管理和专业建设工作

(一)本科生教学管理和专业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资源环境和土木建筑两大学科群为主线,抓重点建设,促全面发展。

各学科瞄准自己的发展趋势,努力使专业结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教学质量的保证措施等与教育群体相适应,以满足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对人才质量的需求。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二)本科生教学管理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

1.本科生教学管理的发展目标

(1)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

(2)课程体系改革和考试方法的改革;;

(3)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加强实践教学工作。

2.实施方案

找准差距,制定措施,与学院“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相配合,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

加强课程建设,编写新的高水平教材,提高教师学术和教学水平,加强与相关院校的交流,争取在专业建设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⑴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就业,目前有些课程内容不能涵盖最新的技术,教师所讲授的课程内容应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和修订,此外,还要及时更新相关专业信息。

⑵根据社会的需要,针对本科生开设一些关于适应社会、职业规划之类的软性实用课程。

对于已签订工作协议的本科学生,其毕业论文的选题可根据其工作单位的工作特点进行,对于已攻读研究生的学生要偏重于理论研究和深度。

⑶允许具有免试推荐研究生研资格的本科生在大三学年下学期进入导师课题组,以缓解研究生学制改为两年而带来的培养周期短等问题。

(三)本科生专业建设工作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

1.本科生专业建设工作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学院制订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已经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十一五”期间引进的教师50人。

与此同时,学院还将聘请兼职教授、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授和副教授的上课率。

同时,制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要求助教必须先助课,方可上讲台。

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鼓励青年教师通过攻读博士学位、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提高学术和教学水平。

(1)新专业建设

城市规划专业学制由四年改为五年制,2007年增设建筑学专业。

在学校对新专业建设支持的基础上,加强新专业的建设,引进高水平的师资,提高办学水平。

(2)深化教学改革

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巩固“产、学、研”基地,整合教学资源,优化专业结构。

不断完善新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加大投入,重点抓好师资队伍、实验条件与设备、教材、教学辅助手段建设,使专业建设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

(3)打造精品课程,推进课程建设

加大经费投入,继续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做好教材的建设与更新、CAI多媒体软件的研制,促进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加大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改革力度,在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提高服务质量,为学生进行创新试验提供条件,使我院教师授课的所有课程的80%都有综合性试验课或实习课。

重点建设5-7门影响面大、特色鲜明的优秀课程,从中强化1-3门精品课程,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建成1-2门国家级精品课。

(4)编写高水平的教材

保质保量完成学院在国家立项的三本教材。

借鉴国外教材,编写一批新教材,对我院以前出版的全国通用教材进行修订,更新知识内容。

(5)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

强化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做到职责分明、协调有序,使教学工作有规可依,实现制度约束、制度监控。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坚持学生评教、领导与督导组评教相结合,公开课堂教学评价结果,加强多媒体课件的审核工作,组织课件制作、课堂教学交流活动,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

(6)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责任感教育,在教师中宣传热爱本职工作、甘于奉献的精神,使教师真正把精力投入到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中。

在教师考核中实施教学质量考核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同时,重点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力度。

2.实施方案

加强教学管理,以学校本科生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加大对本科生教学的投入,在教师和实验人员的聘任过程中,对教学工作提出严格的要求,教学优秀和对教学工作投入的教师给予特殊的照顾。

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学风建设活动,不断浓厚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加强考风、考纪教育,规范考试秩序,杜绝作弊现象。

充分发挥“211工程”和“985工程”中学科建设所奠定的实验教学基础,加大实验、演示及专题实验的教学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

提倡本科生进课题组,毕业论文与科研课题紧密结合。

通过聘请国内外专家、教授进行不定期的专业讲座,使学生及时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提高专业学习兴趣,丰富本科生的专业知识,开阔视野。

本科生教育走校企联合之路,积极地与厂矿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和教育培训,增加现场实践机会。

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计划,加强各个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拓宽专业口径,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在“十一五”期间,努力贯彻教育部“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大力度地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积极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师资雄厚的队伍,全面建设具有东北大学教育特色的、层次齐全的、精干的教学科研基地,宽口径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四、研究生培养工作

(一)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院的研究生培养规模应随着培养能力的提高而适当扩大,重点放在提高培养质量上。

我院提高研究生培养能力的关键是实现博士生指导教师队伍的扩大。

(二)研究生培养工作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末,博士生指导教师达到30人以上;年均博士生培养能力达到90--100人,年均硕士生培养能力达到140--150人;省级优秀学位论文有较大幅度提高;争取实现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零的突破。

(三)研究生培养工作发展目标的实施方案

加强研究生培养力度,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注重独立工作及与协作能力的培养。

⒈优化学术梯队,构建合理的研究生培养师资队伍;

⒉通过引进和自身培养的方式,使更多的学术带头人充实到研究生培养队伍中;

⒊以“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为契机,不断改进实验设备,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的科学研究硬件条件;

⒋积极支持教师承担国内大型科研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并督促研究生积极参与该类项目的研究工作;

⒌鼓励研究生积极组织、参加学术活动,了解专业领域科研发展现状。

五、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

(一)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指导思想

为适应研究型大学和学院建设发展的需要,改革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抓住实验室归并和调整的有利时机,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验课程建设,实现实验教学的深化与完善,教学资源充分共享,实现教学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培养和造就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过硬,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合格人才。

(二)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学院的实验室工作以建设研究型学院为目标,以“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为契机,以高层次人才培养、科研基地建设、创新学术环境建设为主要内容,优化实验室系列队伍,不断提高人员的层次,为学院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服务。

建立和完善实验教学、实验研究、实验设备的开发利用管理体系和相关的规章制度。

(三)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发展目标的实施方案

⒈管理模式的改革

⑴学院主管科研的副院长兼任实验中心主任,实验中心设常务副主任和副主任各一名;

⑵教师成为实验室建设的主体,研究所所长(或副所长、学科带头人)兼任各专业实验室主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