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但愿人长久》教案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5947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但愿人长久》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但愿人长久》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但愿人长久》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但愿人长久》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但愿人长久》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但愿人长久》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但愿人长久》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但愿人长久》教案文档格式.doc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但愿人长久》教案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但愿人长久》教案文档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但愿人长久》教案文档格式.doc

1、王菲的歌曲《但愿人长久》

2、课件

3、相关资料图片

4、要求学生查找苏轼的资料,了解我国中秋节的习俗

5、搜集思念家乡的诗歌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

①我们刚刚度过一个传统节日是什么节?

②在中秋节的夜晚你看到什么?

那天还有那些传统习俗?

这些习俗有什么意义吗?

2、小结:

中秋节是象征着团圆的节日,人们合家团圆,在一起吃着月饼赏月。

对那些不能团聚的人,我们也常常会听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祝愿。

那么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呢?

表达了人们的什么美好心愿?

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出示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

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速度可以稍慢一些。

2、出示生字词,指名试读生词,纠正读音:

奔、蝉、辙、延。

3、指名领读齐读生字词。

4、提问:

这些生字词中哪些容易写错?

怎样记住它们?

5、尝试听写。

6、组织反馈。

7、提问:

在预习中,你用什么方法解决了哪些生词的意思?

8、齐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小声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速度适中。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默读课文,要求有一定的速度,思考:

围绕这件事情,课文先讲了什么?

接着讲了什么?

最后讲了什么?

尝试给课文分段。

4、组织交流。

四、小结

1、小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①听写生字词。

②熟读课文。

③思考:

课题“但愿人长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文中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此话的含义?

④搜集抄录《水调歌头》全文。

⑤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

第二课时

细读课文理解全文

一、回顾复习

1、听写词语,并且反馈。

2、提问: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题“但愿人长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文中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此话的含义?

3、检查读书情况:

出示《水调歌头》,指名读。

二、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

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2、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在庆祝团圆,苏轼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3自然段,思考:

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3、提问:

①“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

这儿指什么?

②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

4、默读第三小节,思考:

苏轼为什么这么思念他的弟弟?

把关键词标注出来。

5、相机理解“手足情深”,“一起----一起----”“形影不离”“七个年头”这些词语,让学生理解苏轼思念弟弟的急切心情,并指导读出感情.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此时此刻,苏轼在想什么呢?

自由读第4、5自然段,思考:

苏轼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有这些想法?

7、相机指导理解:

(1)出示句子:

“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

提问:

①“无情”是什么意思?

这儿苏轼为什么说月亮无情呢?

②“偏偏”表达了什么情感?

③看到月亮,苏轼可能想到了一些什么往事?

这儿的省略号表达了什么?

指导朗读。

试着背诵这段话。

(2)出示语段:

他转念又想:

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①“转念”是什么意思?

②苏轼的这段话中有哪几个意思?

③这段话照应了诗句中的哪几句话?

④现在,你知道诗句中的“婵娟”是指什么了吗?

8、提问:

①你们还搜集了哪些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

②这些诗同这首《水调歌头》相比,在表达的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③这同苏轼这个人的性格有什么关系?

9、齐诵《水调歌头》。

三、小结,布置作业

课堂练习

(一)听写课后词语。

(二)默写《水调歌头》

(三)辨析,组词:

官()念()隐()吟()

宫()令()稳()今()

(四)选字填空:

曲屈

委()冤()()折()膝求饶

和合

()好()并()适()手

(五)多音字组词:

埋má

n()禁jīn()

i()jì

n()

(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七)月亮,似乎在中国古诗中成了思念家乡的代名词。

你能默写几句“借月思乡”古诗名句吗?

板书设计:

密州做官远离家乡

中秋思亲天各一方手足情深

埋怨月圆人不圆

望月怀人思绪万千(转念)

(悲而不伤,充满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