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知识试题(简答题100题) 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617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史知识试题(简答题100题) 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党史知识试题(简答题100题) 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党史知识试题(简答题100题) 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党史知识试题(简答题100题) 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党史知识试题(简答题100题) 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党史知识试题(简答题100题) 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党史知识试题(简答题100题) 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党史知识试题(简答题100题) 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党史知识试题(简答题100题) 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党史知识试题(简答题100题) 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党史知识试题(简答题100题) 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党史知识试题(简答题100题) 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党史知识试题(简答题100题) 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党史知识试题(简答题100题) 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党史知识试题(简答题100题) 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党史知识试题(简答题100题) 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党史知识试题(简答题100题) 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党史知识试题(简答题100题) 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党史知识试题(简答题100题) 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党史知识试题(简答题100题) 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党史知识试题(简答题100题) 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党史知识试题(简答题100题) 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史知识试题(简答题100题) 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党史知识试题(简答题100题) 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是什么?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

10、 遵义会议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遵义会议的突出贡献是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实际领导地位。

因而,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和中国革命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是我们党从失败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

11、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处于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二,遵义会议是我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标志。

遵义会议从团结的愿望出发,进行了积极的思想斗争,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以来存在的分歧和矛盾,避免了一次可能造成的党内分裂的危险,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表明我们党政治上的日趋成熟。

第三,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在遵义会议前,右倾或“左”倾机会主义先后几次在党中央占据统治地位,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而在遵义会议以后,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一毛泽东思想在党中央的指导地位,使会党在思想上、组织上和军事上能够达到统一,把党的路线开始转移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

12、 中国共产党在什么会议上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

瓦窑堡会议。

13、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是在什么情况下发表的?

其意义是什么?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沦陷之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这时,国民党顽固派在日本侵略者的政治诱降下,为了清除投降道路上的障碍,采取了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政策,不断发动反共高潮,并在思想上大肆叫嚷“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谬论。

在这种情况下,全国人民对中国革命的前途极为担心。

于是,中国向何处去?

就成为当时最中心的问题。

为了向全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的全部见解,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14、 《新民主主义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理论,根据中国历史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经验,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地回答了当时中国革命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说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属于中国工人阶级;

说明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

说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必须采取既区别于资本主义,又区别于社会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15、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

16、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方针是什么?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17、 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方针和意义是什么?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是中心内容。

整风运动的方针是:

“惩前忠后,治病救人”,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

延安整风运动是对全党进行的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和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极大地加强了全党的思想统一和团结,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丰富了马列主义的建党学说。

18、 党的七大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

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 抗日战争是何时胜利的?

1945年8月15日。

20、 人民解放战争经历了几个战略阶段?

人民解放战争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3个主要阶段。

21、 “两个务必”是在何时提出来的?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22、 “两个务必”的内容是什么?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3、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

毛泽东在会上所做的报告,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

这次会议标志着我们党圆满解决了夺取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问题,使会党在革命转变关头,从政治上、思想上做了充分准备。

特别是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的“两个务必”思想,更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防止腐化变质的重要法宝。

24、 五星红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五星红旗的基本含义是:

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

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底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

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

旗面为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

2,五颗星在旗面左上方4/1处,旗杆套为白色。

25、国徽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包括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

天安门图案象征着民族精神;

齿轮、麦稻穗

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

国徽中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27、 建国后我们党惩处的第一大腐败案是什么?

“刘青山、张子善案"

28:

什么是“三反”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

29、 什么是“五反”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

30、 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1953年。

31、 我国是从哪年开始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其标

1956年,其标志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32、 毛泽东首次提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什么?

1956年4月发表的《论十大关系》。

33、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参与国家管理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34、 最早提出”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一部分”观点的人是谁?

周恩来。

35、 新中国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民族区域自治。

36、 什么是“双百”方针?

“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8、 1961年毛泽东在什么会议上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1961年1月召开的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又称“七千人大会”)±

o

39、 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是在何时发表的?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

在《人民日报》上发表。

在毛泽东的题词发表后,全国广泛开展了向雷锋学习的群众运动。

40、 “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何时提出的?

“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I960年毛泽东首先提出,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由周恩来代表中央正式向全国人民宣布。

41、 上世纪60年代是被人民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谁?

焦裕禄。

42、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何时发射成功的?

1970年4月24日。

43、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

44、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何时开展的?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公开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

由此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

针对这篇的种种指责,邓小平明确指出:

要坚持毛泽东同志实事求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而不要照搬照套其原话。

其他中央领导人以及省、市、自治区和大军区的领导同志也先后发表和讲话,表示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4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一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

这次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

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

做出了从1979年起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全会还提出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制定了加快发展的决定,提出了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重要思想;

还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O

46、 党的—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第一,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实、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第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o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富有远见地提出了对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改革的任务。

第三,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

得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纠正了过去对彭德怀、陶铸、薄一波、杨尚昆等同志所作出的错误结论。

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

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47、 “小康”的目标是在哪一年由谁最早提出来的?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方时提出,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

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

48、 四项基本原则是谁提出的?

邓小平。

49、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在哪年作出的?

1980年2月23日至29日中共^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50、 标志着党完成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历史任务的会议是什么?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全会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的请求,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主席,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

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51、 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52、邓小平在什么时候最早提出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命题?

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

大会开幕词中提出。

5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其一是说我国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其二是说我们的社会主义还不发达,还处于初级阶段。

5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止时间是怎样的?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止时间是1956年,其标志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达100年,即到21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

因此,我国不仅正处于而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5、 20世纪90年代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方面有什么重大改革?

20世纪90年代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方面的重大改革,是推行公务员制度。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指国家制定有关法律和规章,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利,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制度。

国家公务员可分为政务和业务两类。

政务类公务员,必须严格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进行管理,实行任期制,并接受社会的公开监督。

业务类公务员队伍,则应通过法定考试,公开竞争选拔。

56、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57、 什么是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工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58、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59、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0、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61、邓小平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三个有利于”

标准是什么?

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即: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2、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做到:

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63、邓小平提出的世界主题是什么?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64>

"

一国两制"

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织部分。

其基本内容是: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65、什么是知识经济?

知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为民发展经济,维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使用人类积累和创新的全部知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现代科学技术、经济科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以及许多社会科学知识。

因此,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是,把迄今为止以及尚待创新的全部知识作为资本来发展经济,靠知识创造财富,以知识、智力资源为第一资源,建立在科学技术和人类知识精华基础上的新的经济形态。

66、什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而形成的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67、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新”要求是

什么?

十六大报告指出,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这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改革提出的总要求。

就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来讲,这“四新”是完成各项任务的基本要求和保证。

68、 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向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了哪些希望?

胡锦涛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中,向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四点希望。

第一,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第二,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

第三,牢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

第四,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和肩负的历史责任,自觉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

69、 十六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什么?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70、 在党的历史上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的先例是在哪次会议上开创的?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表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增强党的活力作出的最新努力。

71、 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确立的?

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确立的。

其主要内容是: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72、 什么是党的执政能力?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73、 为什么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7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7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76、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什么能力?

党领导发展的能力。

77、 如何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为此,一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二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三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四要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五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78、 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人开展反腐败斗争?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各级党委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抓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以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违法违纪案件为重点,严厉惩处腐败分子。

加强廉政法制建设,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保证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加强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表彰勤政廉政典型,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79、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党员先进报告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六个坚持”是什么?

XX年1月14日,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即“六个坚持”,具体说来就是:

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

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