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7课帮垃圾分类回箱制作多图层动画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6487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第7课帮垃圾分类回箱制作多图层动画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第7课帮垃圾分类回箱制作多图层动画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第7课帮垃圾分类回箱制作多图层动画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第7课帮垃圾分类回箱制作多图层动画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第7课帮垃圾分类回箱制作多图层动画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六年级第7课帮垃圾分类回箱制作多图层动画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六年级第7课帮垃圾分类回箱制作多图层动画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第7课帮垃圾分类回箱制作多图层动画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

《六年级第7课帮垃圾分类回箱制作多图层动画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第7课帮垃圾分类回箱制作多图层动画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第7课帮垃圾分类回箱制作多图层动画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

知识与技能

了解图层的含义,掌握新建图层的方法,能根据需要进行图层的重命名、锁定、改变图层叠放次序等操作,会设置多个图层动画效果。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探究、小组协作学习制作多图层动画的过程,体验、掌握Flash动画制作中的使用图层技能方法及其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制作多图层动画的学习活动,养成垃圾分类放置的良好习惯;

初步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运用信息技术创作作品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插入图层,制作多个图层的动作补间动画

难点:

图层的概念与图层的操作

五、教学理念

有效的信息技术课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方式。

本节课就紧紧围绕这一理念,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并用操作去验证自己的猜想。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尊重学生的自我发现和与众不同的方法,鼓励创新思维,用恰当的评价为学生树立学好信息的信心,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创新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符合课堂教学中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文化为主线的创新教学原则,采用“主题性”教学策略,改变了信息技术学科单纯地由教师讲解演示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

教学中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环保题材作为知识技能教学的载体,力求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主的信息技术文化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审美能力以及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七、教学环境

拥有教学交互控制系统和投影机的多媒体网络教室。

八、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教师: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将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分类放置,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老师这里有两个环保标志,你知道它们的含义吗?

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制作一段宣传短片,帮垃圾分类。

板书展示课题:

帮垃圾分类回箱。

根据教师展的环保标志回答:

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

创设环保情境,自然过渡,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探究

播放动画,组织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回答制作动画时,可以用到哪些我们学过的知识。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来制作“香蕉皮投入不可回收箱”的动画效果。

观察思考。

可以用到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知识。

尝试操作,发现时间轴上出现虚线,用所学过的知识不能解决问题。

通过用以前的方法来制作,引起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主学习新知,验证猜想

结合教具,组织学生做实验,引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制作多图层动画(并板书)。

1.老师通过两个小实验,帮同学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刚才我们把“香蕉皮”和“垃圾箱”放在了同一个地方,我们移动“香蕉皮”垃圾箱会一起移动,你能想出一个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教师归纳总结:

老师可以将你的想法复述一遍吗?

我们可以拿两张投影片,第一张投影片放“香蕉皮”,第二张投影片放“垃圾箱”,这时动画的各部分就不相互影响了。

老师手中的投影片在Flash动画中的名字叫做图层。

为了制作这个动画,我们需要两个图层。

3.通过教具演示,引导学生再次发现问题。

“香蕉皮”投到“不可回收”箱的外面,你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

4.鼓励学生通过操作验证猜想。

老师就把同学们的想法,命名为学生1(姓名)猜想,大家一起通过操作验证学生1猜想。

5.提出添加图层的学习任务,自主完成学习。

要验证猜想,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你可以自学教材第49~52页的内容,知道图层的操作方法和分图层设置动作补间动画的方法;

也可以打开自学网站,在图层的操作栏目中有相关的操作方法和视频。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相邻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思考以下的问题:

(1)我将使用了()个图层。

(2)我将最底层图层重命名为()。

(3)为防止误操作,应把()锁定。

6.布置基础任务:

制作出“香蕉皮投入垃圾箱”的动画。

如果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可以请教同小组的其他同学,或者举手示意老师参加你们小组的讨论。

教师鼓励学有富余的同学探究两个图层以上的复杂动画的制作方法。

已经完成了动画的同学,看看库中还有什么垃圾,你能帮它们找一个家吗?

7.小组代表演示添加图层操作方法,巩固学生对新知的操作。

8.教师小结新知要点,针对在操作过程中多数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

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探索出可以用两张投影片分别放置两个不同的元件,这样物体的运动就不会相互影响。

总结出要分别为“香蕉皮”和“垃圾箱”建立一个图层。

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发现“香蕉皮”投到“不可回收”箱外。

学生1:

思考后,提出可通过应调换图层的叠加顺序解决问题。

学生选择一种学习方式进行新知的学习。

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能回答出“插入新图层”、“锁定图层”的方法。

学生进行操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适时指导。

部分同学打开教学素材库中的元件,尝试多个图层操作。

图层重命名:

双击“图层1”的文字部分,输入图层名。

学生2:

新建图层:

单击“插入图层”按钮。

学生3:

分图层动画:

在“垃圾箱”图层,插入帧,使画面延长,在“香蕉皮”图层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师生互动,学生观察其他小组演示操作。

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回答老师的问题。

通过使用实物的直观演示,能快速理解动画中的图层,并将学生对图层的认知有效迁移到Flash动画中。

让学生感受由自己担当主角的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教师充分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学生觉得有回报,使每个学生有主体感和成就感。

实践证明,采用探究性的学习和鼓励性的评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注重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分层教学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和上机尝试能力。

建立平等的师生地位。

巩固新知

老师发现班上的同学不仅能进行两个图层动画的制作,而且有部分同学还会多个图层动画的制作,把猜想升华为**班的猜想。

下面一起来看看提高任务。

提高任务:

请学生为库中的各种垃圾找到合适的垃圾箱,不要放错位置哦!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动画制作。

进行知识的迁移,通过前面的学习,发现物体同时运动时,要将不同的运动对象放在不同图层中。

生生互助,进行多图层动画的操作

开放教学;

打破传统师生间的结构关系,让学生自主创新。

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和物,利用学生爱表现的特点,将知识融入到任务中。

主题升华,技术拓展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保护环境的故事发生在校园、在春游的路上,环保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

下面我们看看还有哪些精彩的任务等着我们。

拓展任务:

为学生制作的《垃圾分类回箱》动画加上背景层,并和小组的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故事。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答疑。

学生进行主题动画创作。

适当设置有难度的练习,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将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与小组的同学分享。

总结评价

1.已经完成任务的同学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看看小组内其他同学的作品,小组长总结每位同学的意见,推选出小组内最优秀的作品。

2.教师根据学生作品内容,扮演家长、志愿者、社区人员等角色,让学生对本节课的主题方面、技能方面进行总结评价。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评价,分小组进行展示。

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总结。

培养学生自评、互评的能力和互相学习、启发的合作精神。

学会评价也是一种提升自我水平的好途径。

九、教学反思

本课创设了环保情景,设置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任务。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掌握了制作多图层动画的相关知识。

具体来说,图层的概念是本课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用“图层就像透明的玻璃纸”等语言描述来讲解层的概念,学生很难有感官上的认识。

那么,如何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

本节课设计了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实验的环节,通过教具的演示,使学生能很快地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时,教师再适时地引出层的概念——老师手中的投影片在Flash动画中的名字叫做图层。

通过实验给学生最直观的认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从“图层”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物体同时运动时,要将不同的运动对象放在不同图层中”的理性认知。

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