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5年真题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6672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4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5年真题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5年真题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5年真题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5年真题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5年真题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5年真题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5年真题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5年真题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5年真题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5年真题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5年真题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5年真题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5年真题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docx

《高考地理5年真题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5年真题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5年真题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docx

高考地理5年真题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

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

题组1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5浙江文综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

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完成1~2题。

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

A.甲地海拔较高

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C.丁地地势低平

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2.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

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②增加耕地面积 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④改变耕作制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1.B 2.B第1题,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甲地在21世纪初期土地利用方式为湿地,因此甲地海拔较低;丙地纬度低于乙地,热量条件好;丙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排水条件好于乙地,因此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丁地在20世纪五十年代和21世纪初期都为林地,林地主要位于山区,海拔较高,开发条件较差。

故选B。

第2题,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措施。

该地为东北平原,农业要大规模经营需要增加资金投入,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材料中说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故可增加的耕地已经很少。

东北地区的气候决定了耕作制度。

故选B。

(2014海南地理卷)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

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管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

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热量B.土壤C.光照D.水分

4.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

A.降低运输成本B.改善生态环境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增强市场竞争力

解析:

3.A 4.D 第3题,土壤、光照、水分虽说也是影响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但影响不到早熟。

只有该地夏季热量比其他棉花种植区充足,才会提前收获,因此只有A项正确。

第4题,无论什么品种的棉花都需要运输,种植都会消耗水源,对生态环境不利,市场上对新品种(彩色棉和有机棉)需求量大,因此只有D项符合题意。

(2014江苏地理卷)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A.保障城镇用水B.开发水能资源

C.蓄水灌溉农田D.发展水产养殖

6.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C.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D.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解析:

5.AC6.CD第5题,绿洲地区的水资源十分珍贵,需要合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

图中水库离山地较近,地势较高,可以有效调蓄山地冰雪融水,保障城镇用水和灌溉用水的供给。

此外,由于水量有限,水库水域小,水能蕴藏量小,养殖业发展空间小,因而发电和发展水产养殖不是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

第6题,绿洲地区主要面临水资源短缺和土地荒漠化问题,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为节水灌溉和营造防护林网等。

开发山地会破坏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引发土地荒漠化;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会造成土壤盐碱化。

(2013上海地理卷)根据上海第一产业有关数据与三大产业产值比例变化图,回答7~8题。

2000年

2008年

2009年

农业人口/万人

25.40

12.50

11.70

耕地/万公顷

28.59

20.50

20.23

农业产值/亿元

216.50

280.35

283.15

种植业/亿元

61.84

106.07

114.29

牧业/亿元

80.75

63.50

60.04

渔业/亿元

36.53

55.23

51.39

农业服务业/亿元

8.20

8.49

7.2000年到2009年上海农业产值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①种植业科技投入增大 ②渔业产值有增有减 ③农业服务业有所增强 ④农业人口持续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

8.根据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图表数据,上海农业发展的趋势可能是(  )

①耕地面积保持稳定 ②牧业产值将持续下降 ③从业人口有所减少 ④农业产值比例将上升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7.A 8.B 第7题,根据表格数据分析,2000年到2009年,上海农业人口减少,耕地面积减少,但是农业产值却呈现上升趋势,这是因为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同时农业服务业的发展,也促使了农业产值的增加。

第8题,表格数据显示,2000年到2009年耕地面积、牧业产值和农业从业人口呈持续下降趋势;从三大产业产值比例变化图可看出上海农业产值稳定在一个很低的比例。

9.(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

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

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

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

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

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解析:

(1)题,三江平原地处我国东北的寒冷偏远之地,开发历史短,再加之地广人稀,工业、交通等落后,因而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轻,环境质量好。

(2)题虫害的多少与气候密切相关,通常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的地区虫害少;降水少、气候干燥的地区虫害少。

因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干燥少雨不利于害虫的生存与繁殖。

第(3)题,由材料可知,建三江地区土壤肥沃,肥力高,加之利用现代技术“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因此使用的化肥少。

第(4)题,绿色代表无污染或者污染程度很低。

由材料和前面三问可知,建三江环境质量好;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少;纬度高,气温低,虫害少,农药使用量少,因而三江平原的农产品几乎不受污染,符合绿色产品的标准。

建三江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较高,粮食产量大,商品率高。

答案:

(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

(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10.(2014上海地理卷)读墨西哥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4年以前,墨西哥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赖石油出口。

材料二 1994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

三国贸易实现自由化后,墨西哥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口质优价廉的中间产品、零配件,利用本国的劳动力资源加工或组装成最终产品出口美国或加拿大市场,从中获取利润。

同时,美国、加拿大农产品进入墨西哥,对其农产品产生巨大影响。

1982~2007年墨西哥主要商品占商品出口的比重(%)

主要出口商品

1982

1985

1986

1990

1994

1998

1999

2000

2003

2007

原油

74.8

54.2

29.3

33.9

10.8

5.4

6.5

8.9

10.2

13.8

组装的汽车

2.6

2.9

8.3

9.3

9.1

9.9

7.6

6.9

电视接收设备

4.4

4.2

3.8

3.5

3.9

8.0

开关、电路电器

3.0

2.6

2.6

4.0

3.7

2.3

发电机

2.6

3.0

3.0

3.1

3.1

1.9

新鲜蔬菜

0.6

0.5

2.4

1.6

注:

空格表示该商品未进入当年主要出口商品行列。

(1)墨西哥中北部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旱作农业,东南部沿海主要为热带种植园农业。

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这种农业地域类型格局的成因。

(2)分析1994年后墨西哥农业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解析:

(1)题,根据图示,判断中北部地形高山环绕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故干旱少雨,故以旱作农业为主;东南部沿海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并受赤道低气压和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气候湿热,适合热带种植园农业。

(2)题,根据图示与表格可见,墨西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新鲜蔬菜退出了主要出口商品行列。

这是1994年墨西哥加入了北美自由贸易区所致。

答案:

(1)旱作农业分布的成因:

中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周围高山环绕,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高原内部干旱少雨,因此以旱作农业为主。

热带种植园农业分布的成因:

东南部沿海为平原地带,地处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受赤道低压和东北信风影响,气候湿热,适宜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

变化:

由图、表数据可见,1994年后,墨西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新鲜蔬菜退出了主要出口商品行列。

原因:

1994年墨西哥加入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加拿大的农产品大量进入墨西哥,农业受到很大冲击所致。

11.(2013四川文综卷)图1和图2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

读图,完成下题。

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解析:

 东北地区的农作物为一年一熟,春季播种,秋季收获。

东北地区纬度高,作物生长期本来就短,该地区春季气温较常年低,使春播推迟,又缩短了生长期,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减产。

东北地区的耕地多为旱地,降水较常年多,土壤中含水量大,不利于耕作和农作物生长。

答案:

 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春季气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冻害影响)。

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不利于作物生长。

 

题组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12.(2016上海地理卷)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发展中相伴而行,城市化率、产业结构式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

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

材料二:

2012年,崇明县GDP仅占上海全市GDP的1.2%。

2012年崇明及全国三大产业比重(%)

产业比重

从业人员比重

崇明

全国

崇明

全国

第一产业

9.40

10.08

37.90

33.60

第二产业

53.10

45.27

16.30

30.30

第三产业

37.50

44.65

45.80

36.10

(1)概括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特点。

(2)据表中数据,分别归纳2012年崇明三大产业的特点。

(3)分别说明2012年崇明第一、第二产业对其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4)上海市《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提出2020年崇明城市化率要达到70%。

对此有专家建议,崇明应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并以此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强劲动力。

评价这一建议的合理性。

解析:

(1)题,概括城市化率特点时,要注意将崇明与上海、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2)题,归纳崇明三大产业的特点时,要包括产值比重和从业人员比重两方面的信息。

第(3)题,结合第一、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进行分析,可知第一产业滞留的劳动力较多,而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不强,从而影响了城市化率的提高。

第(4)题,可从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方面分析。

答案:

(1)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低于全市和全国平均水平。

(2)第一产业:

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高于全国平均值。

第二产业:

产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低于全国平均值。

第三产业:

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从业人员比重也低于全国平均值。

(3)第一产业:

影响:

崇明第一产业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

原因:

以种植业为主,规模小,效率低,难以为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力。

第二产业:

影响: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

原因:

(1)以传统产业、乡镇企业为主;

(2)布局零散,集聚程度较低,规模小。

因此,第二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

(任答一点即可)(4)通常,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崇明的第三产业不强,发展空间很大;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既可以促进崇明的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也可以有效地保持崇明优良的生态环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因此这个建议是积极的、合理的。

13.(2014江苏地理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

“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材料二 图甲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图乙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

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

图甲

图乙

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

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1.0

1.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8

20

城市化水平(%)

68

90

GDP占全国比重(%)

18

20

(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________。

(2)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序号)

①国际金融 ②机械制造 ③服装制造 ④石油化工 ⑤文化创意 ⑥进出口贸易

(3)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

(1)题,由表可知,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不大,而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远高于面积比重,说明两地人口密度大;两地城市化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城市化水平高;GDP占全国比重约为1/5,说明经济水平高。

(2)题,长三角城市群首位城市上海在产业分工协作中应发挥其服务功能,因此应大力发展服务业。

第(3)题,由图乙可知苏州经济综合发展指数高于嘉兴,说明苏州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均高于嘉兴。

从图甲中可以看出苏州的交通通达度要优于嘉兴,因此苏州与周边城市联系更加便捷。

从发展历史上看苏州要早于嘉兴,政策扶持力度上也有所不同。

第(4)题,长三角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沿江发达地带交汇处,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实力雄厚,长三角城市群人口数量已接近北美、西欧、日本的世界级城市群,作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最迅速、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的长三角,构建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应注意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打造一个合作共赢、相互补充、互通有无,协作型的、完整体系的有机城市群整体,提高整个城市群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知名度。

答案:

 

(1)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

(2)① ⑤ ⑥(3)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 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通达性)(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

14.(2013浙江文综卷)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下图为舟山市2007年和2010年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图。

说出2007~2010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

(8分)

解析:

 变化特点可从第二、三产业比重大小分析。

两大产业就业人口增加越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越大。

答案: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少,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小;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大。

15.(2012广东文综卷)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点。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1)甲、乙、丙、丁四处中,淤积作用明显的两处是________和________处,水深大于5m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处。

(2)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面积增加量居前两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和________。

(3)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区)布局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_。

(4)S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洋山港,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

目前上海市正在S处建设临港新城,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

(5)上海市在F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

解析:

(1)题,通过分析等值线数值,可以看出乙、丁两处水深小于5m,而甲、丙两处的水深大于5m,所以淤积作用明显的是乙、丁两处,而水深大于5m的是甲、丙两处。

(2)题,据图可知,上海市F围垦区面积增加量居前两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旱地和建筑用地。

第(3)题,读图9可知,上海市的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区)布局的总体特征是沿海、沿江分布,位于郊区;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技术和高素质人才。

第(4)题,有利条件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两方面分析。

第(5)题,引进的工业企业应注意避免污染环境和水体,避免引进占地面积过大的企业;结合新城特殊地理位置,可从防止台风和海浪危害、做好海岸带防护等角度分析阐述。

答案:

(1)乙 丁 甲 丙

(2)旱地 建筑用地(3)临江濒海、位于郊区 技术与高素质人才(4)①滨海地带,用地充足、环境条件好;②靠近装备产业基地、临近洋山港,有产业支撑与居住需求;③交通条件好,对外联系方便。

(5)①严格工业企业准入,防止传统工业企业的过度引进;②合理布局工业企业,防止土地资源浪费;③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排放,防止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④做好海岸带防护,防止台风等自然灾害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与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