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十一五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7115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潭十一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平潭十一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平潭十一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平潭十一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平潭十一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平潭十一五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平潭十一五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平潭十一五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平潭十一五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平潭十一五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平潭十一五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平潭十一五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平潭十一五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平潭十一五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平潭十一五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平潭十一五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平潭十一五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平潭十一五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平潭十一五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平潭十一五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潭十一五规划.docx

《平潭十一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潭十一五规划.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平潭十一五规划.docx

平潭十一五规划

平潭十一五规划

 

前言

“十一五”时期,是平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市委市政府建设省会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实现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准确定位、主动融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跨跃,为把我县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县和现代滨海旅游城市而努力奋斗。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一)“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十五”时期,在省、市、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一心一意谋发展,群策群力搞建设,克服困难前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为“十一五”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综合实力增强。

据初步统计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可达到40.64亿元,“十五”期间年平均增长5.5%;农业总产值可达26.33亿元,年均增长5.5%;工业总产值可达6.91亿元,年均增长7.0%;财政总收入达到1.78亿元,年均增长1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从2000年的0.7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32亿元,年均增长8.9%;

2、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效,第二产业有所增强。

据初步统计,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4.7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4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44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40.5:

12.8:

46.7,调整为2005年36.2:

15.9:

47.9。

第二产业有所增强,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比重由2000年的25.4%提升到2005年48.7%。

3、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逐年增强。

“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00.4%。

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使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大大增强。

县域内交通条件日益完善,全县公路总里程20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50公里。

生产、生活设施不断改进,通讯设施优化,现有城乡固定电话用户75708户,移动电话用户76493户。

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1.2平方公里,城区供水、供气、垃圾处理、园林绿化等建设取得新进展。

4、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日趋和谐。

预计到2005年底,城镇人口增至1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25.8%。

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教育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广播影视工作取得新成绩,铺设了海底光纤电缆,建成了有线电视网络,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8%。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千分之六点八。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效,基本农田得到保护,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平方米。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继续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

此外,“双拥”、人防和海防工作进一步发展。

5、城乡居民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向小康目标迈进。

预计到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可达8746元,年均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4119元,年均增长4.0%。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0年的11.54亿元增加至2005年的13.40亿元,年均增长6.3%。

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建立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初步形成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相结合的保障体系;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始启动。

6、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发展活力得到增强。

五年来,平潭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求突破,扎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所有制结构不断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增强,比重上升。

国有企业结构性调整取得新进展,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设。

金融、财税、投融资体制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等项改革逐步深入;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也取得新成效;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重点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县、乡两级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有序推进,政府依法行政职能转变工作进一步加强。

这些改革成果为我县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也为未来五年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体制基础。

在充分肯定“十五”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平潭存在的不足和困难。

主要是:

长期作为海防前线,发展受到影响,底子薄、基础差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工业困难,第二产业比重偏底;地方财力较弱,财政负担沉重;外向型经济发展缓慢,利用外资规模偏小;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多,环境保护任务繁重;陆岛交通依然是瓶颈,预计“十一五”末期跨海大桥竣工通车后,陆岛交通才会得到根本性改善。

(二)未来发展面临的环境

展望未来,平潭的发展环境总体上趋于宽松,有利因素增多,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

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平潭发展指明了方向。

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为平潭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福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及福州外港建设,为平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省政府发展海洋经济的政策出台平潭的海洋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我们必须紧紧把握当前难得的重大战略机遇,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动对接省会中心城市,在主动融入中发展,在接受辐射中受益,进而实现平潭经济社会跨跃式发展。

特别要看到的是随着台海局势的缓和,平潭在对台经贸中的区位优势、地位优势和重要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建设对台贸易重要基地成为可能。

要善于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把机遇和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更强劲的发展动力。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做强做大省会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充分发挥海洋优势,实施海洋兴县、海洋强县战略,重点发展海洋捕捞和养殖、滨海旅游、海洋加油、海岛风电、海洋运输和船舶修造业等为主导的海洋产业;以大城关建设为中心,带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区域功能突出、经济结构合理、城镇与乡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全面进步的发展新格局,把平潭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山川秀美、文明开放的海洋经济强县和现代滨海旅游城市。

(二)战略定位

全面考察平潭未来五年面临的发展环境、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按照“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省会中心城市”的战略要求,平潭未来发展定位如下:

1、发展目标定位:

海洋经济强县和现代滨海旅游城市。

充分发挥独特的海洋资源优势和滨海旅游资源优势,联接福州、依托全省、面向全国,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和滨海旅游业,把平潭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山川秀美、文明开放的海洋经济强县和现代滨海旅游城市。

2、基本功能定位:

建设“八大基地”。

(1)中国隧道工程产业基地。

充分发挥平潭遂道产业优势,以提升工程技术和企业资质为突破口,进一步壮大实力和从业人员队伍,做大做强隧道工程产业。

(2)中国海岛风力发电基地。

充分发挥平潭风能资源优势的特点,加快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步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丰富的清洁能源。

(3)福建滨海旅游基地。

平潭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地理位置优越,有众多符合当前国际需求的旅游资源和产品,特别是所拥有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海岛森林公园和省级风景区等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色。

近年来通过举办中国福州海坛国际沙雕节和水仙花节,进一步提高了平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从长远发展看,平潭有条件建设成为国际性、集海岛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滨海旅游城市。

(4)福建海洋运输基地。

抓住我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时机,立足现有基础,继续发展海洋运输业,建设成为福建海洋运输业新基地。

(5)福建船舶修造改装基地。

平潭发展船舶修造改装产业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好,省里已批准在平潭设立“福建省国防经济动员船舶修造改装中心”。

“十一五”期间要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发展壮大船舶修造企业,不断提高产业规模和水平,力争批准设立国家级“船舶修造改装中心”。

(6)福建远洋渔业、生态养殖和海产品加工基地。

平潭发展远洋渔业、生态养殖和海产品加工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已经拥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和整体实力,“十一五”期间要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号召,继续做大做强这一传统产业。

(7)福建对台经贸合作基地。

充分发挥平潭对台优势,继续拓展对台农业合作、劳务、贸易等经贸往来,增强服务功能,发挥窗口、中继点的作用,努力建设海峡两岸物流中转中心,逐步形成全省乃至全国的对台经贸合作基地。

(8)福建海洋加油基地。

充分发挥平潭紧邻台湾海峡国际航线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海洋加油等补给业务,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

(三)发展目标

1、经济总量进一步壮大。

“十一五”期间,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年递增11.0%,达到全市11%的平均水平,超过全省平均9.5%的增长速度,2010年实现全县生产总值68.5亿元。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继续发展海水养殖、远洋捕捞、海洋运输和隧道工程等传统产业的同时,突出发展风电产业、现代旅游业、海洋加油业等新型产业,全面繁荣第三产业,使平潭海洋经济特色更加明显。

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25.1:

19.7:

55.2。

3、生态环境美化绿化。

重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海岛”,人居环境得到优化美化,投资软硬环境显著改善。

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3.2%,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40%。

4、社会文明更加进步。

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人才强县战略,不断提升国民科技素质、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2010年,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城镇化水平达33%以上。

5、人民生活进一步小康。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别;高度重视劳动就业,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快公益事业发展,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重率保持在千分之八以内,人口总量控制在41.6万以内;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达到福州市平均水平。

(四)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平潭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1、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实施海洋立县和海洋强县战略,始终瞄准“建设海洋经济强县和现代海滨旅游城市”的目标,大力发展海洋产业,真正把巨大的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逐步提升经济增长速度,争取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把平潭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海洋经济大县、强县。

2、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以市场为导向、以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为支撑,大力发展远洋捕捞和近海养殖、滨海旅游、海洋加油、海岛风电、海洋运输和船舶修造业等为主导的海洋产业,形成以传统产业为主导、新型产业为支柱、基础产业为支撑的相互配套、紧密协作、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结构。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鼓励社会力量、优势企业创办海洋产业和工业小区,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鼓励乡镇围绕主业开发,兴办多层次的海洋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群和产业带。

3、大力改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

以桥、港、水、电为重点,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安排,推进平潭大桥、新兴港口、路网、信息网、电网、供排水网和燃气管网的建设,夯实城区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形成适度超前、功能完善、协调配套、高效可靠的基础设施环境。

优先安排出岛通道建设,解决交通瓶颈。

应当立即着手编制引水进岛的规划工作,排除发展中的新问题。

4、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以大城关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城镇化步伐。

加强城乡统筹的力度,大力推进生产要素向城镇合理聚集,形成以大县城为核心、副中心为骨干、卫星镇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交通便捷、信息通畅、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城镇格局。

加强城乡统筹的力度,促进岛屿乡镇、发展相对滞后乡镇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坚持科教兴县战略,为建设海洋经济强县提供智力和人才保障。

加大科教投入,大力促进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围绕海水养殖、海洋运输、船舶修造等海洋产业,促进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构建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良好环境,为产业升级并向知识经济迈进奠定基础。

6、推进社会事业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的同时,继续加快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不断改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发展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有效的支撑和保障。

7、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

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把维护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建设“平安平潭”,“诚信平潭”,“祥和平潭”,努力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8、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环境友好型和生态效益型社会。

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县和现代滨海旅游城市”目标,注重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坚持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并举,提高人口素质;坚持循环利用、集约利用原则,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资源;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发展后劲。

9、坚持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对台经贸。

对外开放是平潭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要全方位扩大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外资外贸并进,软硬环境并重,更加注重软环境建设,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大幅度提高外经贸对平潭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拉动作用。

力争在对外开放方面有新的突破,扩大吸收利用外资规模。

要发挥平潭的相对优势,做好对台文章,服务于祖国统一大业。

10、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激活社会发展活力。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功能,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三、发展现代农业经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任务。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要紧紧围绕这个任务展开。

平潭是个岛县,渔业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十一五”期间要以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渔业,继续发展特色种植业,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产品安全体系、市场信息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执法体系、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

(一)大力发展现代渔业经济

以建设海洋与渔业经济强县为目标,大力推进海洋综合开发管理。

加大渔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渔业产业化进程,切实把渔业结构调优、产业扶强、效益调高。

切实落实《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强化水产品质量管理。

围绕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目标和生产关键问题,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广浅海和垦区虾池优质高效综合养殖技术、保鲜冷藏精加工技术和海洋捕捞现代化技术。

建立健全乡镇水技推广体系,完善渔业110设施配套,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依靠科技进步、制度创新,积极实施项目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渔业现代化建设,实现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新跨越。

至2010年,全县水产品总量达37万吨,年递增2.6%,其中捕捞19.5万吨,养殖17.5万吨,养捕比例提升到47∶53;渔业产值27亿元,年递增3.4%;水产品加工产值7亿元;渔区人均年收入8500元,年递增9.9%。

1、海水养殖业。

不断扩大海带、紫菜、牡蛎、花蛤等品种的养殖面积,重点开发20—30米等深线浅海。

合理开发利用水域滩涂资源,突出抓好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实施统一规划和项目引进,积极推进优势水产品基地建设,努力搞好已通过市审批的岚台渔业水产养殖试验区规划建设,大力拓展精品渔业。

鼓励发展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虾池鱼虾贝藻混养、套养、轮养、海上吊养等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建立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和花蛤无公害养殖基地,加强放流品种苗种培育和放流水域生态环境监管,大力发展生态渔业。

建立国家级坛紫菜原种场,实施鲍鱼人工放流自然增值项目,推进养殖业上规模、提档次、出品牌。

力争至“十一五”末,全县养殖总面积达10万亩,其中无公害养殖区增加到5万亩;鲍鱼养殖总量达l亿粒,产值5亿元;生态养殖花蛤达15000亩,产量3万吨,产值1.5亿元。

利用交通方便、经济发展较好的渔区、海岛,完善配套服务,开展渔区旅游观光;利用澳前等重点渔港,创办渔业休闲场所,发展休闲渔业,培育渔业经济新增长点。

2、海洋捕捞业。

压缩破坏资源的定置网和拖网作业,继续发展轻型作业,保持近海捕捞产量零增长或负增长。

积极引导鼓励远洋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入渔船只,发展轻型、节能、高效和一船多具兼轮作业,促进与印尼近海捕捞和加工业项目的合作与发展,争取建立境外远洋渔业基地,拓展外向型渔业。

至“十一五”末,近海轻型作业达800条,总产值3.7亿元;远洋渔船达70艘,年产优质经济鱼7万吨,产值5亿元。

3、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渔港建设步伐,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项目资金,筹建东澳中心渔港,山边西楼、国彩、苏澳、青峰、钱便澳5座二级渔港,实施下湖澳、看澳二级、渔港二期工程,新建、改建澳前坛角底、紫兰、东礁,屿头屿南、东贵,苏澳先进,南海北楼,芦洋马腿等9座三级渔港。

整治清理敖东安海澳、东庠葫芦澳、东澳、苏澳、竹屿等天然渔港及航道,完善渔港功能。

4、海洋渔业经济区功能区划

——岛屿沿岸滩涂养殖带。

①海水鱼类养殖。

培育以苏澳、澳前、北厝为主产区的海水鱼类养殖。

②虾、蟹养殖。

培育以流水、苏澳、澳前、岚城为主产区的虾、蟹养殖。

③贝类养殖。

建立以北厝、苏澳、大练、流水为主产区的贝类养殖基地。

④藻类养殖。

建立以敖东、南海、屿头、澳前为主产区的藻类养殖基地。

——海洋捕捞区。

①鱼类捕捞。

培育以流水、敖东、澳前、东痒、白青为主产区的海水鱼类捕捞。

②虾、蟹捕捞。

培育以流水、敖东、东庠、白青为主产区的虾、蟹捕捞。

③其它海产品捕捞。

培育以敖东、南海、东庠为主产区的其它海产品捕捞。

(二)提升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水平

围绕“稳量、抓特、创优、增效”的工作构思,以品种多样化、产品优质化、结构多元化、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拓展外向型农业经济。

改造甘薯、花生两大传统种植模式,垒大畜牧、果蔬两大重点产业,建立优质商品薯基地和花生高产稳产示范基地,稳定粮油作物生产,改造传统农业。

积极推动建设台湾农民创业园,打造两岸共同开发的农产品基地。

1、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适当缩减甘薯种植面积,推行甘薯五改、间作套种、脱毒甘薯应用等农业科技新成果,提高科技贡献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增加花生播种面积,推广“闽花3号”、“泉花327”、“泉花648”、“抗黄一号”以及白皮花生等优良新品种。

推广花生高产配套技术措施,努力提高花生单产和产品质量。

稳定粮油作物生产。

稳定粮食产量,增加优质商品薯数量,提升传统农业产值。

“十一五”期间,粮食总产稳定在3万吨左右,主要油料作物产量争取上万吨;粮经作物比例调整到4∶6。

2、继续实施种子工程。

加大优质、专用、高效、抗病粮油经作物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促进优良品种更新换代,加快粮油作物品种更新步伐。

引种优质高产的特种商品薯和花生新品种,促进优良品种更新换代,把优良品种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

利用近台和海岛天然隔离条件优势,引进试验台湾及东南亚等地珍稀果蔬新品种。

3、实施植物保护工程。

大力示范、推广高效低毒少残留农药,实施农作物病虫鼠害综合防治,加大生物防治技术应用。

完善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网络建设,加强疫病监测。

加大粮油作物产业化生产进程,逐步增强加工增值能力,努力提高种植效益。

4、发展品牌特色农业。

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

发展有机农业,推广设施农业,扩大订单农业,培植生态农业,开发旅游观光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和反季节蔬菜生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到“十一五”末,种植日本大葱5000亩;马铃薯10000亩;优质西甜瓜5000亩;果树面积3000亩。

5、优化畜牧产业结构。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畜牧生产结构,发展优质、低耗畜禽良种,推广配方饲料,科学饲养,健全良种繁育体系。

继续实施动物无规定疫病区项目建设,提高疫病防治技术,完善重大疫病监控制度。

建立无害化生产示范场,消除“餐桌污染”,确保动物和动物产品安全生产和畜牧业生产的健康稳步发展。

到2010年,实现肉类生产8500吨,规模养禽场蛋禽存栏数达30万羽以上。

6、名特优农产品种植带划分。

①名优甘薯种植区。

培育以流水、中楼、岚城、芦洋、敖东、平原为主要种植区的名优甘薯。

②优质花生种植区。

建设以中楼、北厝、流水、平原、岚城为主要种植区的优质花生基地。

③名优西瓜种植区。

培育以芦洋、岚城、平原、流水为主要种植区的名优西瓜产品。

④蔬菜种植区。

建设以中楼、岚城、流水、澳前为主要种植区的蔬菜基地。

⑤名优花卉种植区。

培育流水、中楼、岚城、敖东四大水仙花种植基地。

(三)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以“政府为核心、部门为纽带、农民为鼎足”三位一体态势,积极稳妥推进水利建设。

抓住全省实施农村水利“六千”工程的有利时机,抓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抗旱工程、节水灌溉工程和乡村供水工程建设,争取一批水利工程项目挤进省、市项目盘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十一五”期间,建设水利工程312处(座),包括节水灌溉工程、供水工程、山地水利工程、围垦工程、水库工程、城防排涝工程、海堤加固工程、水库加固工程以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

(四)创新农村发展机制

稳定各项支农政策,全面落实农业零税负政策。

发展水产品和其他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提高农村经济自身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继续组织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和农民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力争户均掌握1项以上农业实用技术。

妥善做好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工作。

抓好农村税费改革后续配套工作,积极探索推进以农村集体林权、海域使用权为重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为农户和乡镇企业创造一个好的融资环境。

(五)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1、实行“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战略,抓好重点小城镇建设。

确定若干个基础条件较好的建制镇发展成为中心镇,重点扶植,发展成为有影响、有地方特色的卫星镇。

2、搞好乡村建设规划。

本着“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原则,搞好乡镇村规划,按规划发展经济,铺设乡村道路,建设居民住宅和社会公共事业,切实做到规划先行,发展有序。

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相结合。

注重农村住宅质量的提高,注重农村住宅内部卫生设施、水电设施的配套建设,引导农民建房向“实用、经济、安全、美观”转变。

加大村容镇貌的整治力度,提高村镇人居环境质量。

“十一五”期间,建设村镇住宅7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7万平方米,生产性建筑61万平方米。

3、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遵循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着重抓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水、气、路、桥、厕、场”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实施村镇路面硬化、环境美化、街面绿化、卫生洁化、夜景亮化等“五化”工程,为村镇农民创造一个舒适、安逸、明快、协调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4、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一是原则上每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