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 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7303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 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 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 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 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 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 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 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 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 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 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 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 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 1.docx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 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 1.docx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笔记1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

一、填空题:

1、“社会保障”一词首先使用于1935年美国“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法》)。

2、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并通过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为各国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依据。

3、现代型的社会保障,(国家)必须扮演出场的主要角色,这就意味着社会保障要由(国家)来组织和领导,并统一付诸实施和管理。

4、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安全)制度。

5、社会保障的特点是(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不可逆性)。

6、社会保障的功能有(补偿功能)、(稳定功能)、(调节功能)。

7、社会保障的利益主体可分为(政府)、(企业)、(个人)。

8、从共性上看,(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显然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9、现代社会保障理论逐渐向(多样化)、(复杂化)方向发展。

10、社会保障理论由(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理论)、(社会保障制度理论)三大部分构成。

11、传统社会保障时期可分为(萌芽阶段)、(慈善阶段)、(济贫阶段)三个阶段。

12、现代社会保障时期是以160多年前社会保障开始形成(制度)为起点的。

13、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颁布实行的新(《济贫法》)。

14、从时间顺序上看,现代社会保障建立的标志是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法》。

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15、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简称《劳保条例》))。

16、(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问题和中心内容,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建立并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17、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社会保障分配)。

18、社会保障分配贯穿于社会保障的全过程,其规划实施的第一步是组织(社会保障收入),其最终举措是组织(社会保障支出)。

19、筹集社会保障基金,有一个基本原则,即(收支平衡)的原则,这种原则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横向平衡);另一种是(纵向平衡)。

20、社会保障基金的建立方式主要有(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部分积累式)三种。

21、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的基本形式有(现金补助)、(实物补助)。

22、从原则上讲,社会保障基金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23、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安全性原则)、(收益性原则)、(流动性原则)。

24、战后半个世纪以来,(福利国家)一直是英国政府奉行的基本国策,它作为“社会安全阀”在英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5、瑞典推行的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其基本特点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福利待遇。

26、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内容,并辅以(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为特征。

27、美国的社会保障项目多达(300)多种,有(七)大类。

28、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保障的(普遍化)和制度的(多元化)。

29、俄罗斯实行养老金和(物价水平)挂钩。

30、近年来,我国城镇职工的医疗、养老保险制度所进行的“统帐结合”的改革,正是借鉴了新加坡实行(中央公积金制度)的成功经验。

31、社会救助的对象是那些因各种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具有(最低保障)性质。

32、我国扶贫解困的首要任务是消除(绝对贫困),我国目前的贫困问题主要表现在贫困者的(量)和(度)。

33、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救济制度,存在着(救济范围窄)、(救济标准低)、(救济工作随意性大)等问题

34、1993年6月1日,我国(上海市)率先建立了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

35、一般认为,社会保险包括(养老)、(残疾)、(遗属)、(疾病)、(失业)、(工伤)、(生育)七大块保险内容。

36、一般认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产生于德国,以(1889)年德国首相俾斯麦颁布(《养老、残疾、死亡保险法》)为标志。

37、养老保险的四种类型是:

(自保公助)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福利国家)型的“全民保险”、(国家保障)型养老保险制度、(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制度。

38、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始建于(50)年代初期。

39、“文革”始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改为(“企业保险”)。

40、从(1984)年起,我国开始在全民所有制企业范围内进行以(退休)费用的社会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点。

41、我国1993年召开的(十四届三中会合)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个人账户”概念,标志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创新。

42、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80)年代中期开始试点摸索。

43、医疗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体系中最古老的项目,始建于(德国),后迅速向其他工业化国家推进。

44、最先把医疗保险制度化的国家是德国,(1883)年德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疾病保险法》)。

45、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医疗保险(社会统筹)的办法。

46、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

47、生育社会保险从保险对象和筹集基金规模而言,是(小)险,从其保险的支付期限来看,是(短)险,但从其承担的重大责任来看,则是(重)险。

48、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的生育保险制度建于(1955),而生育保险制度的改革则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启动。

49、我国传统工伤保险的主要不足是:

一是(覆盖范围窄);二是(保险方式落后);三是(工伤待遇标准偏低);四是(缺乏工伤预防机制)。

50、按造成失业的原因,可把失业分为(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51、193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仔细分析了影响就业的因素,提出了新的失业理论,他认为失业有三种:

(自愿失业)、(摩擦性失业)、(非自愿失业),而正是(非自愿失业),才是本来意义上的失业。

52、失业不仅是一个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更是(社会学)特别是社会保障学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53、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避开使用“失业”这个概念,而沿用(“待业”)。

1986年国务院颁发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第一次明确对国营企业职工实行(待业保险制度),它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

1999年1月20日颁布实施的(《失业保险条例》),是我国建国以来最为完备的一项失业保险法规。

54、“下岗”这个概念是(90)年代中期才出现的新名词。

自(1995)年起针对国企改革引发的大量职工下岗问题,我国劳动部门就提出实施再就业工程,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55、社会福利的特征有:

保障对象的(全民性)、保障内容的(福利性)、享受保障的(无条件性)、保障待遇的(公平性)和(高层性)。

56、世界的社会福利事业,经历了从(剩余)型到(制度)型再到(发展)型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57、我国现行的社会优抚安置保障制度是伴随着(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58、我国优抚安置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社会),优抚安置的对象是(军人)及其(家属)这一特殊群体。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保障的特点?

答:

社会保障的特点有:

一是强制性;二是社会性;三是福利性;四是互济性;五是不可逆性。

2、简述社会保障的功能?

答:

社会保障的功能主要有:

⑴补偿功能;⑵稳定功能;⑶调节功能。

8、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

社会保障制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构成要素及构成内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现状和目标模式,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和比较等。

11、简述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

答: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渠道有以下几种:

①银行存款;②信托存款;③不动产投资;④有价证券(债券、股票等)投资;⑤直接贷款或委托贷款。

3、简述社会保障的方式?

答:

⑴社会保障对受保人提供的保护,通常有两种方法:

现金补助和提供服务。

⑵针对收入损失提供现金补助的措施,通常称为“收入维持方案”;对受保人提供特种商品或直接服务的方案,通常称为“实物补助”。

⑶“收入维持”方案有3种方法:

一是就业关联制度;二是普遍保障制度;三是经济状况调查制度。

⑷世界上还有其他2种保障方式:

一是公营的“储蓄保险基金”制度;二是雇主责任保险制度。

4、简述我国目前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

答:

我国目前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社会保险,包括养老社会保险,失业社会保险,疾病、医疗、生育社会保险,工伤、伤亡和家庭津贴社会保险等。

第二部分是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安置等方面。

第三部分是商业保险和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这些方面也有较大进展。

第四部分是住房保障。

5、简述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

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主要阐述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以及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关系。

其主要内容包括:

社会保障的概念、社会保障的范畴及其产生发展、社会保障的功能和作用、社会保障体系及其构成,社会保障的理论依据,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等。

6、简述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

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理论主要阐述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支付以及储备基金投资等资金运行的理论和方法。

其主要内容包括:

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原则,不同筹资模式和特点及适用条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规模的确定和结构优化,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的原则、方式及程序,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不同的社会保障资金的运行特点及相互间的区别与联系,社会保障储备基金投资的理论和方法等。

7、简述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

答:

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有:

⑴社会救助。

是国家及社会对遭受自然灾害、不幸事故等和生活在贫困线或最低生活标准下的个人和家庭进行救济和援助,以维护这些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⑵社会福利。

是在保障全体社会成员享受基本生存权的基础上,能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提高生活水平,增进社会成员个人福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⑶社会保险。

是社会保障体系最核心的部分,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建立的旨在保障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伤残、生育、失业等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力而减少或失去工资收入的情况下,仍能享有和在业期间相差不大的基本生活权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9、简述社会保障的再分配关系?

答:

社会保障有关的再分配关系有:

⑴国家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再分配关系。

这种再分配关系主要是由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社会保障支出占政府财政收入的比重这两个指标而体现出来的。

⑵劳动者之间的再分配关系。

这种再分配关系集中体现在社会保险方面。

⑶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再分配关系。

这种再分配是中国社会保障分配的主要形式和主要渠道。

⑷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再分配关系。

这种再分配关系集中体现在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上。

⑸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再分配关系。

这种再分配突出反映在那些由县级统筹逐步向市级、省级统筹过渡的社会保险项目上。

10、简述社会保障的筹资渠道和方式?

答:

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主要有5条渠道:

⑴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的预算拨款;⑵企业(用人单位)按制度规定的交费;⑶个人交费;⑷社会保障基金的结存和增值;⑸国内外各界的社会保障捐赠。

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⑴现收现付式;⑵完全积累式;⑶部分积累式。

12、简述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答: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一是社会保障制度内容丰富,项目繁多,但保障程度不高。

二是资金来源多渠道,有政府、非营利组织、雇主、雇员,还有政府、雇主和个人三方共同分担的。

三是多层次的保障管理体系。

是一个由中央、地方、企业、社会团体、私人机构、个人等多层次的体系,各层次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庞大的社会保障管理网。

四是、强制和自愿相结合。

18、简述我国传统社会救济制度存在的不足?

答:

我国传统社会救济制度存在的不足是:

⑴救济范围窄;⑵救济标准低;⑶救济工作随意性大。

13、社会救助对象有哪些?

答:

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是那些陷于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按他们致贫的原因,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凡类:

⑴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人,简称“三无人员”。

这类国民大部属于长期救助对象,国家和社会要向他们长期提供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资金和实物。

⑵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生活暂时困难的人。

这类国民有劳动能力,本来也有生活来源,只是因突遭自然灾害而一时陷入生存困境,因而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救助。

⑶城乡贫困者。

这类国民有劳动能力,也有收入来源,但收入较少,以致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或低于政府颁布的最低生活保障线。

14、简述划分贫困线的方法?

答:

确定贫困线有四种方法:

⑴以恩格尔系数为依据确定贫困。

食物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例就是恩格尔系数。

一般认为,恩格尔系数超过59%,属于生活绝对贫困的家庭。

⑵一些发达国家用相对的方法来衡量贫困,最常用的是将贫困标准和一个地区人均收入水平保持一定比例。

⑶市场菜篮子方法。

即以人们日常最起码消费支出的总费用作为划定贫困的标准,具体包括人们的食品、生活必需品和社会日常生活的费用。

⑷生活形态式方法。

以当地大多数人的主观判断来确定哪些人生活形态上是属于贫困的,并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调查,进行有关救助。

15、简述社会养老保险的特点和作用?

答:

一般来说,社会养老保险具有以下特点:

①推行保险立法化;②筹集渠道多元化;③享受待遇标准化。

社会养老保险有以下作用:

①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②强调劳动者的自我保障意识,使养老从家庭代际反哺方式转向自我保障。

③社会养老保险在当今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具有特别重要和现实的作用。

它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缓解养老压力。

16、简述医疗保险的特征?

答:

医疗保险是一个特殊的保障领域,具有以下特征:

①医疗保险所保障的内容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健康。

②医疗保险的保障手段是提供医疗技术服务。

③医疗社会保险比其他社会保险项目更复杂。

④医疗社会保险的社会效应一般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显现出来。

17、简述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组成部分?

答: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并发展起来的,由四大块构成:

一是全民保健。

它是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要资金来源,以全民为服务对象,由国家卫生机构直接组织实施的一项医疗服务制度,重点在疾病预防。

二是城镇的公费医疗制度。

这是对国家机关、党派、人民团体及科教文卫体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实行的一项免费医疗和预防疾病的医疗保健制度。

三是城镇企业职工的劳保医疗制度。

它是以企业为责任主体,对企业职工及其家属实施免费医疗的制度。

四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它是面向农民,以社队集体为单位,由集体和个人共同集资,并为本乡村居民提供免费或低费的医疗服务保障的医疗保险制度。

19、简述社会养老保险的类型?

答:

⑴自保公助型社会保险制度;⑵福利型的“全民保险”;⑶国家保障型养老保险制度;⑷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制度。

20、简述生育社会保险的特点?

答:

生育社会保障的特点有:

一是生育社会保险的对象较少,覆盖面较窄。

生育保险的对象是已婚并即将生育的劳动妇女。

一般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已婚且有工作的妇女和参加保险。

我国的条件是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已婚职业妇女,而且符合计划生育政策。

二是生育保险的原因是由于生育行为而暂失去劳动能力,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只需营养和休息得当就能自然恢复体力。

三是生育社会保险具有双重性质,它同时保障劳动力自身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在社会保险体系中又具有唯一性。

生育社会保险从保险对象和筹集基金规模而言,是“小”险,从其保险的支付期限来看,是“短”险,但从其承担的重大责任来看,则是“重”险。

21、简述工伤社会保险的特点?

答:

从各国工伤社会制度建立的实践来年历,其共同特点是:

①实施保险的强制性。

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所有企业,都必须参加工伤保险。

②保险内容的丰富性。

它包括工伤津贴、工伤医疗、职业康复、伤残抚恤、丧葬费补助和遗属抚恤等项目。

③工伤保险的雇主完全责任制和无过失补偿原则。

雇主承担工伤保险的全部费用,雇员无须缴纳工伤保险费。

④工伤赔付与工伤预防相结合。

工伤保险的目的不仅在于为工伤伤亡者和职业病患者提供经济上的补偿,而且在于减少和预防工伤和职业病的发生,降低劳动者可能遭受伤害的程度。

⑤保障水平的差异性和多层次性。

工伤保险的保障水平是根据工伤者受伤害的程度来确定的,具有差异性和多层次性。

22、简述我国传统工伤保险制度的不足?

答:

我国传统工伤保险制度的不足主要是:

一是覆盖范围窄。

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并未实行工伤保险制度。

二是保险方式落后。

保险方式是“企业保险”,是典型的“雇主责任制”。

三是工伤待遇标准偏低。

基本上是50、60年代制定的,没有建立该待遇的正常调整机制。

四是缺乏工伤预防机制。

工伤保险局限于善后。

23、简述失业的社会影响?

答:

失业无论对整个社会还是对社会成员个人或其家庭,都有一些负面影响:

⑴对整个社会而言,失业浪费了劳动力资源;⑵对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来说,失业使其失去了收入和生活来源;⑶失业的存在,必然影响到一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24、简述失业社会保险制度的内容?

答:

一项失业社会保险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失业社会保险的对象。

在失业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史上,对失业社会保险的对象经过了一个由严到宽、由小到大的过程。

②享受失业社会保险的条件和待遇。

包括享受失业社会保险的资格条件和失业社会保险的待遇标准。

③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

失业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采取社会筹集的办法,具体视情况不同采取不同方法:

a由政府、雇主、受保人三方共同负担;b由雇主和受保人分担;c由雇主和政府承担,个人不须缴费;d完全由雇主负担,受保人和政府均不负担;e完全由政府负担,雇主和雇员均不须缴费;f完全由受保人个人缴费,雇主和政府均不负担;g由政府和个人负担,雇主不缴费。

25、简述社会福利的内容?

答:

社会福利制度体系的内容比较庞杂,它一般包括除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以外的所有其他社会保障项目。

按福利项目的具体内容,可分为:

教育福利、住房福利、卫生福利、个人生活福利、各种社会津贴等;按享受福利的对象,可分为:

妇婴福利、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儿童福利、青少年福利和单位职工福利;按福利的给付形式,可分为:

货币形式和实物形式;服务形式有对贫困家庭子女的免费义务教育、失业人员的免费培训、贫困家庭的免费或低费医疗救助,或是对特困家庭的无息贷款等;带薪假形式,就是给予一定对象的假期福利,如对有突出贡献者的疗养或休养假,定期探视外地父母的探亲假及交通费报销制度,照料未成年子女的特别假期,等等。

四、论述题

7、试述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答: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积极作用:

一是该制度使新加坡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而人民有了老年、疾病、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切实保障;

二是中央公积金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长期储蓄,公积金除了用于支付会员利息和正常提款外,积存部分大都用于投资,促进了经济发展,确保了累积基金的增值;

三是这种公积金制度,本质是强调个人最多是家庭自助互济,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不会产生“惰性”。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不足:

一是社会成员之间没有互济特征,与社会保障的本质特性社会性和互济性不相吻合。

二是保障水平参差不一,特别是对年轻雇员和低薪雇员的生活保障水平较低。

三是过度的储蓄,降低了人们的当期消费,限制了国内有效社会需求的满足。

四是过高的交费比率,降低了新加坡人储蓄的可能性,因而老年时的退休金来源单一,不利于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

同时高额投保费增加了企业产品的成本,削弱了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1、论述福利经济学、福利国家论和福利国家制度的基本观点。

答:

在社会保障学形成过程中,西方出现了所谓“福利国家论”、“福利国家制度”和“福利经济学”三种理论。

①福利经济学。

1920年庇古《福利经济学》一书出版,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福利经济学基本观点:

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福利也越大,收入越平均,福利也越多,在国民收入分配方面,同等数量的收入或货币,对于穷人的“边际效用”要比富人大。

因此,主张实行收入均等化政策。

②福利国家论。

福利国家论主张:

a、收入均等化,通过对不同收入阶层的赋税差别来实现再分配;b、社会福利化,即通过国家提出一整套津贴补助、社会保险和公共救济制度,包括失业救济、退休金、养老金、家庭补助、医疗保险、卫生保险、住房补贴以及文化、教育等社会服务或设施等,以期实现“现代自由民主”的国家,即高福利型的国家;c、充分就业化;d、国有化和计划化、工程社会化;e、混合经济论。

③福利国家制度。

1942年11月,英国社会学家威谦·贝弗里奇在英国政府的委托下提出了《社会保障及相关服务》的著名报告。

这被称为贝弗里奇报告。

贝弗里奇报告的实践即为“福利国家制度”。

1945年,英国工党执政,以部分工业国有化、实现充分就业和社会福利为纲领,并先后施行了社会保险、工业伤亡、家庭补助、社会保健四种社会福利法案。

2、试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答:

中国社会保障实践,古已有之。

但作为社会保障制度,则是从20世纪50年代陆续建立起来。

中国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1949年10月到1957年的社会保障制度初创阶段。

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简称《劳保条例》),该条例主要用于企业。

建国初期,社会救助及社会优抚是在吸取解放区传统办法的基础上创建起来。

社会福利有很大一部份内容包含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的职工福利中,在社会上,福利是和社会救助合在一起的,统称救济福利事业。

②1958年至1966年的初步调整时期。

建国以后,我国基本上实行了两套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二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的社会保险。

在此期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调整中得到初步发展。

但由于受“左”的思潮的影响,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出现了“过热”的倾向,周总理提出的修改《保险条例》的任务也没有完成。

③1966年至1978年“文化大革命”中的停滞甚至倒退时期。

“十年动乱”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

一是社会保险的统筹工作停止;二是社会保险沦为企业保险;三是影响了社会保险基金的积累。

④1979年至今的恢复、健全和快速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基本上实现了由“企业自保”向“社会互济”、由“全部包揽”向“三方分担”、由“平均主义”向“效率公平兼顾”、由“福利包揽”向“基本保障”、由“局部覆盖”向“全体覆盖”的转变,保证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10、试述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

答: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

⑴低保制度的实施过程。

1993年6月1日,上海市率先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从那时起到1999年底,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由试点阶段(1993年6月-1995年5月)、推广阶段(1995年5月-1996年底)进入普及阶段(1997年-1999年底)。

⑵低保对象。

199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保障对象主要是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具体有三类:

一是“三无人员”,即“无法定继承人、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人员;二是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三是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