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专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8011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2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专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专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专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专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专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专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专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专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专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专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专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专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专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专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专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专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专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专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专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专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专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专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专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专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

5.(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G跟质量m的关系式G=mg中,g一定等于9.8m/s2

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D.不论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受到的重力都一样

【解析】重力加速度g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并不是一定等于9.8m/s2,A错误;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但不一定指向地心,B错误;

重力是地球的引力产生的,而压力是由于物体间的相互挤压而产生的,故重力不是压力,C错误;

地球上同一个位置处,同一物体受到的重力相同,不论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D正确。

6.(2018·

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联考)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持面的压力的大小可以不等于重力

B.质量一定的物体,其重心位置不仅与形状有关,还与质量分布情况有关

C.赤道上各处的重力加速度都相同

D.某地的重力加速度是9.79m/s2,则此地做是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速度毎秒增加9.79m/s

【点睛】要知道重力是怎么产生的、重力加速度的变化规律、重心的概念、以及重力的方向。

7.以下关于物体受力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物体离开手后向上运动,是由于物体仍受到一个向上的力作用

B.甲打乙一拳,乙感觉疼痛,而甲未感觉疼痛,说明甲对乙施加了力,而乙对甲未施加力的作用

C.“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受到了力而弯曲,但未见到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

D.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不需要与铁钉接触,说明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解析】物体离开手后有一个初速度,由于惯性作用继续向上,并没有受到向上的力,故A错误;

甲打乙一拳,甲对乙施加了力,乙对甲也施加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错误;

有施力物体必有受力物体,同样有受力物体必有施力物体,故C错误;

磁铁吸铁钉通过磁场产生的力,可以不接触,故D正确。

8.关于物体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它一定在物体上

B.任何球形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球心上

C.物体只在重心处受力,其它部分不受力

D.物体悬挂静止不动,则物体的重心必与悬点在同一竖直线上

【解析】重力的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它不一定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比如均匀的圆环,其重心在环外,故A错误;

只有均匀球形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球心上,质量分布不均匀时,球形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其球心上,故B错误;

物体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我们所说的重力是物体各部分重力的合力,故C错误;

物体悬挂静止不动,重力与悬线的拉力平衡,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则物体的重心必与悬点在同一竖直线上,故D正确。

9.(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关于重心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D.用线悬挂的薄板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10.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直接测量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D.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解析】重力是指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故A正确;

天平测量的是物体的质量,故B错误;

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故C错误;

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几何形状都有关,不一定在物体上,故D错误。

11.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B.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

D.重心的位置跟物的形状有关

【解析】重心在效果上可以看作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集中点,不能说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故A错误;

物体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比如均匀圆环的重心在环外,故B错误;

任何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而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故C错误;

重心位置由两个因素决定:

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质量分布,故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对重心的理解能力,要紧紧抓住一般物体的重心与两个因素有关:

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质量分布.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12.(2018·

广东省遂溪县第一中学)如图所示,一被吊着的空心的均匀球壳内装满了细沙,底部有一阀门,打开阀门让细沙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球壳与球壳内剩余细沙组成的系统的重心将会

A.一直下降

B.一直不变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点睛】注意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在细沙从阀门不断流出的过程中,球壳连球壳内中细沙的整体的重心将先下降,当细沙流完后,重心又上升。

13.(2018·

北京市第156中学)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物体的重心一定在这个物体上

B.在物体上只有重心受到重力的作用

C.一个球体的重心一定在球心处

D.一辆空载的载重汽车装上货物后,重心会升高

【解析】将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看成集中于一点,所以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故AB错误。

重心除了与几何位置有关外,还与密度分布有关,因此一个球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球心处,故C错误。

上方增加了相当大的质量,故重力的作用点也相对上升,重心升高,故D正确。

故选D。

14.关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受到重力,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

B.向下运动的物体受重力,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

C.受重力的物体对地球也有吸引力

D.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那个点

【解析】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选项A错误;

无论是向下运动的物体还是向上运动的物体都受重力,选项B错误;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受重力的物体对地球也有吸引力,选项C正确;

物体的重心是物体重力的作用点,并不就是物体上最重的那个点,选项D错误。

15.甲、乙两拳击运动员竞技,甲一拳击中乙的肩部,观众可认为甲运动员(的拳头)是施力物体,乙运动员(的肩部)是受力物体,但在甲一拳打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是一种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的特殊情况

B.尽管乙避开了甲的拳头,但乙仍受到甲的作用力

C.甲的拳头是施力物体,空气是受力物体

D.甲的拳头、胳膊与自身躯干构成相互作用的物体

16.(2018·

海南省华侨中学三亚学校)如图所示,是小球放在斜面上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C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C。

1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个孤立物体有时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成对出现的

C.知道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完全知道一个力

D.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中,如果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则不是施力物体

【答案】B

【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孤立的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故A错误;

力都是成对出现的,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故B正确;

只有知道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才能完全知道一个力,故C错误;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则也受到这个物体对它的反作用力,所以任何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D错误。

18.(2018·

北京市大兴区)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越来越大

B.抛出的铅球轨迹是曲线,说明铅球所受重力的方向在改变

C.物体所受重力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D.物体所受重力作用于重心处,物体的其他部分不受重力作用

【点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无关,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

19.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个矢量

B.力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可能存在力的作用

D.一个受力物体可以不对其他物体施力

【解析】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个矢量,选项A正确;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传递,故B错误;

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在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如万有引力,故C错误;

有力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故D错误。

20.(2018·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六盘山高中)歼20战机是中国最近研制出的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

它以具有隐身性、高机动性以及先进的航电系统让世界能惊。

关于歼20战机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战机受到的重力指向地心

B.战机受重力的同时,它也对地球产生引力

C.战机向前运动的推力无施力物体

D.战机匀速飞行,它不受重力作用

【点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对地球有吸引力作用;

重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1.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挂在绳子上的物体,它所受到的重力就是悬绳上拉它的力

B.地球上的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C.物体受到的重力就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

D.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重力大小为mg,所以只要m一定,它的重力大小就保持不变

【解析】一个挂在绳子上的物体,它所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悬线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是同一个力,故A错误;

地面上的物体均受到重力作用,是由地球的吸引力而产生的,与是否静止无关,故B错误;

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等同于地球的吸引力,故C正确;

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g不同,所以质量一定,放在不同的地方,重力不等,故D错误。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个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所受重力都相等

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球球心

D.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解析】根据万有引力知识得知,同一个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重力加速度不同,根据:

G=mg可知重力不相等,故A错误;

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只有在两极、赤道是垂直向下的,其他地方不是垂直向下,故B错误;

重力的方向只有在两极、赤道是指向地球球心,其他地方不指向地球球心,故C错误;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D正确。

23.(2018·

海南省定安中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说明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

B.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但形状规则的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同一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其重力大小不变

D.重心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及形状有关

【点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不受外力时,一定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重心的分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

24.关于重力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悬挂在竖直绳子上的物体,绳子对它的拉力一定等于其重力

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一定等于其重力

C.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

D.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

【解析】悬挂在竖直绳子上的物体,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拉力才等于重力,所以绳子对它的拉力不一定等于其重力,有加速度时,绳子的拉力并不等于重力,故A错误;

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水平面的支持力两个力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得知,支持力等于重力,而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压力等于支持力,则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一定等于其重力,但物体还可能在竖直方向受到其他力作用,故B错误;

在同一地点,同一物体的重力一定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等于向下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故C正确,D错误。

25.关于重力、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风筝升空后,越升越高,说明风筝的重心相对风筝的位置也越来越高

B.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的时候,其重心相对身体的位置不断变化

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

26.炮弹发射后在空中飞行,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炮弹只受重力作用,方向沿竖直方向向下

②若炮弹的质量是m,则其重力大小为mg

③炮弹在飞行中还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其方向不断发生变化

④炮弹在飞行过程中还受到大炮对它的推力作用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炮弹发射后在空中飞行,若不计空气阻力,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因此只有A选项正确。

27.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

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

A.马的重力较小

B.马蹄大

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

D.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

【解析】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和马的重力大小没有关系,和马蹄的大小也没有关系,而是因为马处于平衡状态,飞燕对马的支持力和马的重力一定在一条竖直线上,二力是一对平衡力;

根据马的形态可以看出,马的重心不会在飞燕上,故选项D正确。

28.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29.2016年1月22日以来,持续的中到大雪和北方来的寒流影响,古都南京全城开启冰冻模式,道路积雪积冰严重,市民出行受到影响。

质量为3t的汽车,以40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已知橡胶轮胎与普通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6,与结冰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g=10m/s2),汽车的重力为

A.3×

102N

B.3×

103N

C.3×

104N

D.3×

105N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汽车的质量为

,则重力为:

,故C正确,ABD错误。

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受力物体,就必定有施力物体

B.力只能产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C.施力物体施力在先,受力物体受力在后

D.力是一个物体就能产生的,而并不需要其他物体的存在

【解析】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产生。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有受力物体,就必定有施力物体。

施力物体施力和受力物体受力是同时的。

A.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

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故A正确;

B.在空中飞行的物体尽管没有和地球接触,仍受重力作用,故B错误;

C.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力的同时也对施力物体产生力的作用,故C错误;

D.由力的概念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说“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故D错误故选A。

31.(多选)下列关于重力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重心受到重力的作用

B.同一物体在不同纬度上所受的重力大小不同

C.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即不受重力的作用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答案】BD

3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可能有力的作用

B.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C.只施力而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D.只要力的大小、方向相同,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

【解析】A、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比如两个两个磁体间的力,故A错误。

BC、因为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所以力不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只有施力而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B错误,C正确。

D、力的大小、方向相同,力的作用效果不一定就相同,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概念、物质性,知道力有接触力和不接触力两类等等基本知识。

力有接触力和不接触力两类;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力的作用效果取决于三要素: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3.(多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由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答案】BCD

【解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故A说法正确;

例如磁铁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故B说法错误;

力不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磁铁是通过磁场发生作用,故C说法错误;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推乙,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故D说法错误。

34.(2018·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高级中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说春水相对于水中划动的小船在运动

B.温度有正负,是矢量

C.登山运动员攀登一座500m的高山,这500m指的是位移

D.薄板的重心可以通过悬挂法来确定

35.(多选)下述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

B.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作用点位置不同产生的效果不一定相同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D.力的作用效果一定会使物体运动

【答案】ACD

【解析】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共同决定,故A说法错误;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作用点作用在不同位置产生的效果不一定相同,故B说法正确;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形变和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不一定同时出现,故C说法错误;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或者使物体发生形变,故D说法错误。

36.(2018·

福建省罗源第一中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轻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B.“北京时间12点整”指的是时刻

C.一块砖平放、侧放、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运动员在跳水的过程中,其重心在体内的位置不变

【解析】A:

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与它的大小无关,关键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能否忽略不计,则轻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例如:

研究原子的内部结构时,原子不能被当作质点,故A项正确。

B:

“北京时间12点整”指的是时刻,故B项正确。

C:

一块砖平放、侧放、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故C项正确。

D:

运动员在跳水的过程中,身体的姿势变化,其重心在体内的位置变化,故D项错误。

本题选不正确的,答案为D。

37.(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个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B.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

C.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D.有的物体自己就有力,这个力不是另外的物体施加的

【答案】AC

38.(2018·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物体的支持面垂直

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向下

【解析】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与水平面垂直,故AD错误,B正确;

C、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水平支持物体的水平支持面垂直,和倾斜支持面不垂直,故C错误。

【点睛】地球表面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重力的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39.(多选)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B.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必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C.把一物抬到高处,其重心在空间的位置也升高了

D.背跃式跳高运动员,在跃过横杆时,其重心在身体之外

【答案】CD

【解析】重心只有在作用效果上的一个点,该点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故A错误;

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果规则形状物体的质量分布不均,则不在几何中心,故B错误;

把一物抬到高处,物体位置升高,其重心在空间的位置也升高了,故C正确;

用背跃式跳高运动员,在跃过横杆时,身体是弯曲的,其重心在身体之外,故D正确。

40.(2018·

山东省济南市济南外国语学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一个物体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C.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大小有关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1.(多选)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B.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都属于短程力

C.只要确定了力的大小和方向,那么这个力就完全确定了

D.画某力的图示时,选定的标度不同,那么表示这个力的长度也不同,但箭头的标向是相同的

【解析】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这几个力的合力为零,运动状态不变,故A错误;

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都属于短程力,万有引力作用和电磁作用是长相互作用,故B正确;

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三要素都确定,才能说明这个力完全确定,故C错误;

画某力的图示时,选定的标度不同,那么表示这个力的长度也不同,但箭头的标向是相同的,故D正确。

42.(2018·

北京市西城区第三中学)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必然在物体上

B.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与形状有关

C.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D.物体被举高后,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将改变

【解析】A.一般物体的重心在物体内,但有些物体的重心在物体外,例如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环,其重心就不在该物体内,故A错误;

B.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在几何中心处,只与形状有关,故B正确;

C.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不一定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故C错误;

D.重心的位置只与质量分布情况和形状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