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8944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7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6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6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6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6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6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6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6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6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6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6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6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6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6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6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

水泥混凝土路面;

5)路面设计使用年限:

15年;

6)抗震高防烈度:

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

2.2主要实施及参考规范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9-2001)

《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设部、交通部颁发的其它现行有关规范。

以上规范如有更新,均按最新的执行。

3.施工条件及地质情况

3.1.气象条件

漳州市性东南沿海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宜人,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季节变化不明显,四季如春。

漳州市多年平均气温21.020C,极端最高38.1oC,极端最低1.3oC。

降雨量充沛,据漳州市气象台1976-1986年统计资料,年平均降雨量为1506.42mm,4-9月为雨季,占全年平均增长0%以上,5-6月为多雨季节,占全年30%以上,10月至翌年1月为旱季。

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东北风为主,风力1-3级,风速平均1.65m/s,每年4-9月为台风季节,每年4-6次。

3.2.水文条件

1)潮夕及潮差

漳州港台海域历史最高潮位4.76米,最大潮差6.92米,最低潮位-3.08米;

多年平均潮差3.99米,历年月平均潮差以9月份最大,为4.12米。

漳州港海域多年平均海面为3.58米,其年均海平面变化不大,但月平均海面随季节变化却十分明显,变幅可达0.31米,多年月平均海在大值出现在10月份,为3.78米,最小值则出现在4月份,为3.47米。

漳州港海域的涨潮历时与落潮历时相差不大,平均涨潮历时为6h08min,平均落潮历时为6h18min,落潮历时稍长于涨潮历时。

2)潮流

漳州港海域的潮流性质属非正规半日潮浅海潮流,地形对潮流作用甚大,其潮流的流向一般是与当地等深线的切线方向近于平行。

漳州港海域潮流最大流速的变化周期与该海域潮差变化周期相似,其半日潮龄约2d,受九龙江水流影响,涨潮时受九龙江水顶托影响水流相对较缓在初涨潮时水流表面仍向退潮方向流动,涨潮4小时后水流平均大潮最大流速一般均小于40cm/s;

退潮受九龙江水注入,水流相对较急,大潮最大流速一般为80cm/s,最大可达1m在暴雨期间,水流可能会更急。

3)海浪

漳州港海域自然海区的常浪向为E,频率37%;

次常浪向ENE,频率19.7%;

强浪向为SE,最大波高6.9米;

次强浪为S,最大波高5.8米,静浪频率7.5%。

本海区风涌浪频率比为42/58,年平均波高1米,平均周期3.8米,年平均最大波高1.6米,出现在ENE向上。

该海区3-4级浪出现频率最多,占60%。

每年8-10月为台风多发季节,台风风力达12级以上,海浪高度达10米,1999年14号台风风力达14级,(50年一遇),浪高达10多米,破坏力较大。

3.3.地形地貌

场地原地貌属海岸边滩涂,标高约0.65-13.45米之间,现经人工四周堆填碎块石,成人造平地,勘察场地开阔、平坦。

残丘地段位于K2+096~K2+160段边坡。

场地外侧已填堤封闭,潮水对场地影响甚小。

三、主要施工内容及工程数量详见招标工程量清单

●施工方法

一、路基施工:

1、填方路基施工

1.1施工技术参数

道路路基宽度为24米。

在地表自然横坡陡于1:

5的斜坡上(包括纵断方向)修筑路堤时,在路堤填筑前原地面应开挖成向内倾2%-4%坡度过及宽度不小于1.5m的台阶,以确保路基稳定;

路基填筑前须清除表层覆土。

道路两侧用地正在开挖,暂不考虑边坡防护。

1.2填筑材料

凡有规定强度且能被压实到规定密实度和能形成稳定填方的材料均为适用填料。

通常情况下,下列材料为非适用材料:

沼泽土、淤泥、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

含有树根和易腐朽物资的土;

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

液限大于50%、塑料指数大于26的土。

路基填筑前应注意填前夯实,施工要求除应参照《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外,尚须符合下列要求;

填筑高度小于0.8m地段,应将清除表土后的地面翻松,并分层碾压,其压实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

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应超出每层路堤的设计宽度,以保证完工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路堤经过水塘或洼地等不良地基段时,应先行挖沟排水疏干,挖除淤泥及腐植根茎后,才能进行路堤填筑。

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压实度应符合表4-1的要求: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

表4-1

项目

路面顶面以下深度

压实度

填料最小强度

填料最大粒径

分类

(cm)

(%)

CBR(%)

上路床

0-30

≥96

6

≤10

下路床

30-80

4

上路堤

80-150

≥94

3

≤15

下路堤

150以下

≥93

2

零填及挖方路基

路基边坡及防护

路基边坡:

填方路段边坡为1:

1.5,挖方路段边坡为1:

1.0。

路基边坡采用喷播植草防护。

路基排水

施工期间,应保持场地始终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修建一些临时排水设施,以保证施工场地不积水和不受冲刷损坏。

临时排水设施须与就近的河道相连,特殊情况下可修建部分集水坑,用泵排入邻近河浜。

临时排泄水设施应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在雨水管道系统形成之后,临时排水沟中的水通过集水坑,用泵就近排入邻近的窨井口,但排入窨井的水含泥量不能超标。

流水不得污染自然和引起淤积或冲刷等。

1.3填筑方式

路基填筑施工按常规的四区段、八流程水平分层填筑方法施工。

1.3.1四区段是:

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

1.3.2八流程是: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底处理、分层填筑、铺摊平整、碾压、检验、路面整修、边坡整修;

1.3.3水平分层填筑是:

在一个填筑区内按路基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

1.4注意事项

1.4.1在一个填筑区内施工,只许在该段内流程作业,不许几种作业交叉进行,特殊情况如遇雨除外。

1.4.2严禁混填不同类土壤和含有树根、杂草等不良土壤。

1.5路基压实标准(见表4-1)

1.6结构物处的回填施工要点

1.6.1回填时台背、涵洞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

1.6.2填料应具有渗水性,淤泥和含有杂草、腐植物的土不得使用。

1.6.3填料最大粒径不超过50mm。

1.6.4为保证填筑厚度,在回填的构造物两侧以油漆标注厚度。

1.6.5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用蛙式打夯机打夯。

1.6.6项目部组建专门的班组负责全线的结构物处的回填,以保证工程质量。

1.7质量控制

1.7.1路基填筑严格按照试验段试验结果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数据和填筑工艺组织施工。

路基施工中除保证达到规范要求压实度外,还要达到层层找平,即每层均有一定的平整度,每层都要有路拱,随时阻止雨水聚积,影响填方质量。

对路基填料随时检测含水量,偏低时洒水,偏高时晾晒,保证碾压时达到最佳含水量。

路堤基底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不得开始填筑,下一层填土未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上一层填土不得进行。

1.7.2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应超出路堤的设计宽度30c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1.7.3构造物背后、管涵两侧与顶部、锥坡与挡土墙等构造物背后的填土均应分层压实,每层压实的松铺厚度不宜超过20cm。

涵闸两侧的填土与压实和桥台背后与锥坡的填土与压实,均应对称地或同步进行。

由于工作面限制和构造物受压影响,应尽量采用小型手扶式振动压路机,涵顶部50cm内须采用轻型静力压路机压实,以符合规定的压实度为准。

1.8雨季路基施工

1.8.1路基正式施工前,填方段路基两侧挖临时排水沟。

1.8.2填筑路堤时要做到,随运、随铺、随压,每层填土表面要筑成2~4%的排水横坡,当天填土层当天完成压实。

路堤边坡每隔20~40m设置一道临时急流槽,急流槽以塑料编制袋筑成,宽度30cm。

槽底接临时排水沟,随路基填筑逐层砌筑。

1.8.3随时注意检查现场附近的临时排水系统和永久的排水系统,必要时及时改进,保持排水系统的畅通。

2、挖方路基施工

2.1土方路基开挖

2.1.1恢复定线,放出边线桩,对不同路段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

2.1.2对较短的路堑采用横挖方法,路堑深度不大时,一次挖到设计标高;

路堑深度较大时,分成几个台阶进行开挖。

2.1.3对较长的路堑采用纵挖法,其路堑宽度、深度不大时,按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开挖;

对宽度、深度较大的路堑,采用通道式纵挖法开挖。

2.1.3.1对超长路堑,采用分段纵挖法开挖。

2.1.3.2路基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

土方运距在100m左右,选用推土机挖运;

运距在500m以内,使用拖式铲运机挖运;

运距在1km以内,采用自行式大型铲运机挖运;

大体积的土方远运,宜用挖装机配合自卸汽车施工。

2.1.3.3路基开工前,应考虑排水系统的布设,防止在施工中线路外的水流入线内,并将线路内的水(包括地面积水、雨水、地下渗水)迅速排出路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1.3.4对设计中拟定的纵横向排水系统,要随着路基的开挖,适时组织施工,保证雨季不积水,并及时安排边沟、边坡的修整和防护,确保边坡稳定。

2.1.3.5路槽达到设计标高后,用平地机整平,刮出路拱,并预留压实量,最后用压路压实,检查压实度。

2.2挖方路基施工特点

挖方路基施工是路基工程中的一个重点。

挖方路基常常是控制工程进度的关键。

道路建成通车后,挖方路基地段又是养路部门养护的重点。

由于挖方路堑是由天然地层构成的,天然地层在生成和演变的长期过程中,一般具有复杂的地质结构。

处于地壳表层的挖方路堑边坡施工中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包括水文、水文地质、地面水、气候、地貌、设计与施工方案等的影响,比路堤边坡更容易发生变形破坏。

路基出现的病害大多发生在路堑挖方地段上,诸如滑坡、崩坍、落石、路基翻浆等。

路基大断面的开挖施工,破坏了原有的山体平衡,施工方案选择不合理,边坡太陡,废方堆弃太近,草坡栽种、护面铺砌及挡墙施工不及时,排水不良等都会引起路堑边坡失稳、滑坍,严重时甚至影响整个工程进度,这是挖方路基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施工人员应从设计审查、施工方案选择、现场地质水文调查多方面把关,切实搞好挖方路基施工。

2.3挖方路基施工前准备工作

2.3.1征地拆迁工作

征地拆迁工作是路基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其范围可分为临时设施用地(包括生活区、生产区、临时道路用地)和路基施工设计边线占地两部分。

施工单位进场前应提供给业主一份施工用地平地平面位置图,说明使用用途、需拆迁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建筑面积以及共它构造物的规格、数量。

2.3.2测量放样

施工恢复定线测量及施工放样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技术工作,承包单位根据设计图纸、监理工程师书面提供的各导线点坐标及水准点标高进行复测,闭合后将复测资料交监理工程师审核。

承包人应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定线数据进行施工放线。

按规范中规定,路基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恢复的路线中线桩、钉出路基用地界桩、路堑坡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

道路中线桩直线部分每20m一个,每100m设一个永久性固定桩,曲线部分除20m设一整里程桩外,曲线的起点、终点、圆缓点、缓圆点都应设置固定桩。

在中线桩施测后,进行横断面测量,然后根据路基横断面图及实测标高进行边桩放线。

在挖方断面的坡顶点位置上,钉挖断面的边桩,边桩上应注明里程、挖深(m),左右边桩以拼音字头或英文字头表示。

一般在距边桩一定距离的外方,设栓(护)桩,以备边桩丢失后及时恢复。

同时导线点、水准点应设立特殊标志,进行保护以免施工中遭到破坏。

承包人经过准确放样后,应提供放样数据及图表,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经批准后承包人才可进行清表开挖。

测量精度应满足交通部颁有关公路工程验收标准或合同规定标准。

2.3.3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

路基施工前,施工人员应对路基工程范围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通过取样试验确定其性质和范围,并了解附近既有建筑物对特殊土的处理方法。

对有岩石的地段要掌握岩层风化、龟裂程度,岩层的层理、节理、片理状态,对于易崩塌地带的断层和地质变化区段的情况尤应给予特别的重视。

土工试验取样一般按设计文件提供的资料每一种土类取样不少于三组;

也有按桩号取样进行土工常规或试验的。

挖方、借土场用做填料的土应进行下列试验项目

(1)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和液性指数:

(2)颗粒大小分析试验:

(3)含水量试验:

(4)密度试验:

(5)相对密度试验:

(6)土的击实试验:

(7)土的强度试验(CBR值);

(8)有机质含量试验(必要时);

(9)易溶盐含量试验(必要时)。

2.3.4开挖前路堑的排水设施

由于水是造成路堑各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所以不论采取何种开挖方法,均应保证开挖过程中及竣工后的有效排水。

应做到:

2.3.4.1在路堑开挖前做好截水沟,土方工程施工期间应修建临时排水沟。

2.3.4.2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流水不得排于农田、耕地,污染自然水源,也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

2.3.4.3路堑施工时应注意经常维修排水沟道,保证流水畅通。

渗水性土质或急流冲刷地段的排水沟应予以加固,防渗防冲。

水文地质不良地段,必须严格搞好堑顶排水。

2.3.4.4引走一切可能影响边坡稳定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在路堑的线路方向上保持一定的纵向坡度(单向或双向)以利排水。

2.4土方路堑的开挖

2.4.1土方路堑的开挖方式

土方路堑开挖根据路堑深度和纵向长度,开挖方式可以分为横挖法、纵挖法及混合式开挖法三种。

2.4.1.1横挖法

对路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从一端或两端逐渐向前开挖的方式称为横挖法或一层横向全宽挖掘法,适用于开挖深度小且较短的路堑。

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适用于开挖深而短的路堑,土方工程数量较大时,各层应纵向拉开,做到多层、多方向出土,可安排较多的劳动力和施工机械,以加快施工进度。

每层挖掘深度根据工作方便和施工安全而安定,人力横挖法施工时,一般1.5-2.0m;

机械横挖法施工时,每层台阶深度可加大到3m-4m。

横挖法适用于机械化施工,以推土机堆土配合装载机和自卸车运土较为有利,边坡修整和施工排水沟由人力与平地机修刮完成。

2.4.1.2纵挖法

分层纵挖法:

沿路堑全宽以深度不大的纵向分层挖掘前进的作业方式称为分层纵挖法,本法适用于较长的路堑开挖。

施工中当路堑的长度较短(不超过100m),开挖深度不大于3m,地面较陡时,宜采用推土机作业,其适当运距为20~70m,最远不宜大于100m,当地面横坡较平缓时,表面宜横向铲土,下层的土宜纵向推运:

当路堑横向宽度较大时,宜采用两台或多台推土机横向联合作业;

当路堑前傍陡峻山坡时,宜采用斜铲堆土。

通道纵挖法:

沿路堑纵向挖掘一通道,然后将通道向两侧拓宽,上层通道拓宽至路堑边坡后,再开挖下层通道,按此方向直至开挖到挖方路基顶面标高,这是一种快速施工的有效方法,通道可作为机械通行、运输土方车辆的道路,便于土方挖掘和外运的流水作业。

分段纵挖法:

沿路堑纵向选择一个或几个适宜处,将较薄一侧路堑横向挖穿,将路堑在纵方向上按桩号分成两段或数段,各段再纵向开挖。

本办法适用于路堑过长,弃土运距过远的傍山路堑,或一侧的堑壁不厚的路堑开挖,同时还应满足其中间段有经批准的弃土场、土方调配计划有多余的挖方废弃的条件。

2.4.1.3混合式开挖法

即将横挖法与通道纵挖法混合使用,适用于路堑纵向长度和挖深都很大时,先将路堑纵向挖通后,然后沿横向坡面挖掘,以增加开挖坡面。

每一个坡面应设一个机械施工班组进行作业。

3、路基特殊处理

3.1强夯

1、施工技术要求:

强夯前先将现状地面进行清理,基底上的树墩及主根应拔除,草皮、垃圾应清除,场地表层的耕植土及腐殖土应清除,然后进行强夯。

强夯开始正式施工前,应根据初步确定的参数,在现场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试夯,以确定点夯的击数。

试夯区:

桩号K0+960+K1+000段面积40*48m2,试夯区检验点不应少于3点。

单点夯击能,击数、收锤标准要严格按试夯后的设计要求进行。

夯击时点位偏差不得大于5cm,对于夯不下去且周围隆起过大时,夯点击数不少于4次;

对于夯坑过深,起锤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夯点,满夯前必须进行补夯。

由于场平回填土松散,密实性较差,每遍夯实后庆采用推土机进行场地平整碾压。

强夯应进行详细施工记录,避免偏夯、漏夯。

2、强夯质量检测要求:

强夯地基的质量检验,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测及夯后地基的质量检验,其中前者尤为重要。

所以必须认真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若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补夯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强夯后,应进行载荷试验检测,要求场地地基承载达达到150kPa。

强夯加固地基在施工期间,应按各部分施工的先后依次进行质量监测,重点检验每个夯坑、最后两次夯击的平均下沉量是否小于7cm,夯击次数和遍数是否符合设计提出的要求,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和基准点是否完美无缺,下降观测数据是否齐全。

一般在工程验收时,施工单位必须提交以下文件:

(1)试夯的成果报告及现场夯点布置图;

(2)地基强夯的全部施工记录。

(3)其他有关强夯施工的文件包括现场所发生的问题处理记录、设计洽商商通知书等。

上列文件须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工长、队长负责签署、作为全部工程竣工验收时的重要依据。

本区域夯后地基的质量检验应在满夯完成间隔7天后进行,载荷试验检测数量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002)的要求。

载荷试验采用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按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并参照《承载板测定土基回弹模量试验方法》(T0943-95)进行检测。

(1)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是用于确定承压板下浅部地基土层应力订影响范围内承载力,承压板面积为2.25m2(1.5m*1.5m)。

(2)试验基坑宽度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宜在拟试压表面用粗砂或中砂层找平,其厚度不得超过20mm。

(3)加荷等级可分为10级,最大加载量为540KN(是设计要求值的两倍)。

(4)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均应各读记承压板沉降量一次,以后每半个小时读记一次。

当一小时内沉降量小于0.1mm时,即可加下一级荷载。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1沉降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

2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或直径的6%;

3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已大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5)卸载级数可加载级数的一半,等量进行,每卸一级,间隔半小,读记回弹量,待卸完全部荷载后间隔三小时读记总回弹量。

(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当压力——沉降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而其值不小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比例界限;

当其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极限荷载的一半。

3.2开挖换填处理

挖除该段路槽顶面以下3.0或3.5米填土,先开挖至整平面后用50T带振动压路机进行反复碾压10遍以上。

然后换填路基土,进行分层回填碾压,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

并按验收规范要求进行抽检验收。

3.2.1处理范围

K0+560-K0+800,K1+220-K2+220,K2+300-K2+598.05段。

在现状地面以存在着一定厚度的填筑土,且K0+640-K0+800、K1+220-K1+440已进行堆载预压,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能达到100KPa,K0+560-K0+640、K1+440-K2+220、K2+300-K2+598.05场地附近道路已经建成或道路边已经建成厂区,为减少对现有建筑的影响,对本段路基中的填筑土采用部分开挖换填处理。

3.2.2材料要求

K0+560-K0+64、K1+440-K2+220\K2+300-K2+598.5换填符合路基填土要求的土料,并按路基密实度要求分层碾压至路基顶面设计要求。

K0+640-K0+800、K1+220-K1+440段底部铺填一层50cm厚的砂砾垫层并振压密实,密实度(重型标准)不小于93%。

砂砾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

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100mm,含泥量不昨大于5%。

砂砾垫层上部则换填符合路基填土要求的土料,并按路基密实度要求分层碾压至路基顶面设计标高。

(3)、换填施工注意事项

采用开挖换填时,对地下水及地表水渗透应采用隔流疏排或抽水明排处理。

砂砾垫层底面标高不平时,土面应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

垫层分层夯实、碾压的厚度、最佳含水量及夯实遍数根据夯实、碾压机具及设计要求的压实度现场确定。

垫层的宽度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压实度应分层检验,并满足设计要求。

3.3水泥搅拌桩处理

(1)处理范围:

宽度为47m

道路K2+220-K2+300段现状地面标高比与设计路面标高有一定的高差,在现状地面以下存在着9m左右厚的淤泥层,下层为粘土或残积砂质粘性土持力层。

对本段路基先回填整平至标高3.0m,作为施工平台后,进行深层水泥搅拌桩处理。

在处理本段路基时应先进行左侧围堰。

(2)设计参数:

①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40KPa,单桩承载力标准值Ra≥94KN。

②水泥掺量为50kg/m,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③桩径D=50cm,间距S=1.0m,呈正三角形布置,详见设计图。

(3)材料要求

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