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9251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88 大小: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8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8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8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_第9页
第9页 / 共88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88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88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88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88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88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88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88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88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88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88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88页
亲,该文档总共8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8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了解古代中国的主要耕作方式及农具:

(1)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时期:

铁犁牛耕技术形成

(3)汉代:

铁制农具数量超过前代,耧车,曲柄锄,大镰等。

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二牛抬杠);东汉,一牛挽犁;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③唐,江东出现曲辕犁,标志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便于控制耕土深浅。

2、了解古代中国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

⑴我国古代一直很重视农业灌溉,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代人民创造了一种“井渠”(龙首渠),后来传到西北地区称为坎儿井。

⑵人们还创制和改进农业灌溉工具。

①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②唐朝时创制了筒车;

③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水转翻车);

④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这些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3.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2)奴隶社会(商周):

实行井田制,名为国家公有,实为国王所有。

(私有制)

(3)封建社会:

土地私有制确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4.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

⑴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

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⑵小农经济的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③生产为满足家庭消费和交纳赋税,是基本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局限:

具有分散性、落后性、封闭性、脆弱性。

⑶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历代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小农经济。

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

1、主要经营方式:

①家庭手工业特点:

与小农业紧密结合,是小农个体经济的组成部分;大部分产品和原料自给自足P10

②田庄手工业特点:

在汉代豪强地主的田庄中进行,也是自然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P10

③官营手工业特点:

盐铁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官办,政府垄断;皇家工场专门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物品;对民间市场没有影响;制作工艺水平高,但生产不计成本,使国家财政支出大等。

P11

④私营手工业特点:

民间富人创办,面向市场生产民用产品,属于商品经济性质,后期出现雇工经营的手工工场即资本主义萌芽。

(明中叶后超过官营占主导)

2.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古代纺织业的发展:

P12

①新石器时代:

萌芽,原料最初麻、葛,出现育蚕和丝织技术

②汉代:

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③宋代:

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

④元代:

黄道婆革新棉纺织工艺,棉布逐渐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⑤明代:

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出现)

(2)古代冶金业的发展:

P13

①商周:

以青铜器为代表。

西周青铜器作为礼制象征,代表权力秩序。

②春秋战国:

铁器、炼钢、淬火工艺

③汉代:

用煤炭做燃料,水力鼓风的水排(东汉杜诗发明)

④南北朝:

灌钢法(团钢法)

⑤北宋:

有用煤冶铁的明确记载

(3)制瓷: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古代陶瓷业的发展:

P15

①原始时代:

彩陶和黑陶②商中期:

原始青瓷③东汉晚期:

制瓷技术成熟,出土青瓷器④唐代:

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越青邢白、景德镇和大邑白瓷、唐三彩;铜官窑釉下彩绘。

⑤宋代:

宋代我国制瓷技艺大放异彩,涌现出一批名窑(五大名窑)。

⑤元朝:

景德镇窑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⑥明代:

铜胎珐琅器

⑤清代:

粉彩瓷器,康熙时期,雍正时期。

瓷胎珐琅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及经济政策

1.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北宋为转折点)

①秦代:

法律规定明码标价、当面付钱

②汉代:

“市”有专门管理机构,只设在国家规定的大都市中的固定场所,并且交易时间固定在日中至日落前

③南北朝:

草市形成草市特点:

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离城镇稍远;位于交通便利地点;政府也实行行政管理草市尉

④唐代:

草市作用十分显著,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

⑤宋代:

A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市分散于宅屋之间;沿街列铺形成商业街)

城郊和乡村也出现案市。

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视。

B草市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措施。

⑥明清:

商业区相当繁华。

【归纳总结】宋朝前后市的特点。

(1)宋朝以前:

县治以上设市;有严格的地域限制,市坊分开;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贸易。

(2)宋朝时:

市与坊的界限被打破;时间限制也被打破;官府不再直接管理商业。

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普遍。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商帮

(1)商业城市:

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著名商业城市;经济中心南移后,隋唐黄河流域的长安、洛阳;长江流域的扬州、成都(“扬一益二”)等成为繁华的大都会。

(2)商帮:

明清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商帮”。

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3.理解“重农抑商”

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P22

(1)含义:

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目的:

①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②保障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

(3)影响:

①积极;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在封建社会初期巩固了新兴地主政权。

②消极:

明清时期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4、了解“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①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②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③影响:

一定时期内延缓了外国的侵略瓜分,具有一定民族自卫性质;但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使中国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附:

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

近代中国人在国内创办的使用机器生产、雇工经营的工业企业。

广义上的民族工业即包括近代官办工业也包括近代民营工业;狭义上的民族工业仅指近代民营工业企业(即近代私人资本主义或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1.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1)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商企业刺激,洋务企业诱导。

(2)产生的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3)地点:

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区。

(4)最早创办者:

官僚、地主、商人;

(5)著名企业:

①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

②1873年,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

③朱启昂在天津创办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6)特点: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先天不足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后天畸形

(7)意义:

标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认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3.了解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史实

⑴原因:

①甲午战争后,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

②“设厂自救”、“实业救国”的呼吁。

③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要原因)。

⑵表现:

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而且还表现出由沿海向内地的扩展。

⑶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二、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了解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1)时间:

辛亥革命后—“一战”期间(1912-1919年)

(2)原因:

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②南京临时政府的奖励措施,激发了投资热情;

③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地推动;

④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主要原因)

(3)发展情况:

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其中,以纺织业和面粉业的发展最快。

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如江苏南通的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4)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整个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2、了解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快速发展)

(1)时间:

1927—1936年。

(2)原因: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很快就实现全国的基本统一;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3)发展状况:

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3、了解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状况

⑴抗日战争期间(1937—1945):

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原因:

①沦陷区:

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②国统区:

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牟取暴利。

⑵解放战争期间(1945—1949)——陷入困境

①原因:

A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

B官僚资本大肆挤压民族企业。

C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D恶性通货膨胀

②状况: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纷纷倒闭。

附: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曲折历程: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夹缝产生

(2)19世纪末(1895-1912)初步发展

(3)20世纪初(1912-1919)短暂春天

(4)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发展较快

(5)抗战时期(1937-1945)沉重打击

(6)抗战胜利后(1946-1949)陷入困境

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1)在夹缝中求生存:

(发展阻力)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表现:

)②本国封建势力的束缚:

③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压制:

(2)在斗争中求发展:

斗争特点:

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

即两面性

①革命性原因: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斗争目的:

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②妥协性原因:

因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资和本封存在一定依赖关系

影响:

注定不能领到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了解“一五”计划(变化)

(1)时间:

1953-1957

(2)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对行社会土义改造。

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改造,由此开始起步。

(3)主要成就: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和鞍钢三大工厂先后建成投产。

(4)意义:

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2.理解三大改造

(1)背景:

国民经济的恢复、政权巩固。

(2)时间:

1953——1956年。

(3)过程:

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三大改造。

①农业:

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②手工业:

手工业者也纷纷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A、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

B、政策:

和平赎买(与苏联相比是创举)。

(4)实质: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5)意义:

中国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了解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

(1)背景:

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内容:

①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②当前的任务是:

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

八大路线是正确的,符合国情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4.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运动: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1958年,全国掀起“大跃进”高潮。

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农业,追求经济建设不切实际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提高生产计划指标。

(大炼钢铁“放卫星”)

(2)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中央政治局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片面变革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不适应,伤害农民利益,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3)影响:

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和超越历史发展阶段,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

5、探索的经验教训:

①指导思想上:

坚持认清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主观主义

②中心任务上: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对待阶级斗争:

只在一定范围存在,不能当成主要任务

③经济建设:

应遵循客观规律,国民经济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

④政治建设:

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律体制,坚持民主领导原则

⑤生产关系变革应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的主要内容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主要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2.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⑴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⑵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邓小平理论形成。

三、经济体制改革

1.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⑴原因: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②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⑵内容: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

⑶过程:

安徽、四川率先试点;到1983年,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⑷特点:

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经营,这样由集体生产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⑷作用:

①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②它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条件。

2、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原因: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政企职责不分,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2)全面展开:

1984年,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3)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4)内容:

①管理体制上:

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②所有制上: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分配制度上: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④中共十四大(92年)以后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5)作用:

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增加了企业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四、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新增)、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1)首先创办经济特区:

1980年,深圳(第一个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厦门;1985年,海南岛。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4年,中共中央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从1988年起至2007年3月,全国共设立了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有连云港、南通、南京、苏州工业园区等。

(4)兴办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年以后,国务院又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5)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0年4月,中央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浦东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6)形成对外开放格局:

到90年代中期,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了解“南方谈话”

⑴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在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在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⑵时间:

1992年春,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⑶内容: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⑷意义:

澄清了对市场经济错误认识和模糊概念,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禁锢人们头脑的传统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人们的思想束缚;被视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又一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2.理解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决定

(1)1992年召开中共十四大:

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2)1993年召开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基本框架),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1997年召开中共十五大:

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3.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P56-57

(1)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

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打破思想上对“计划”与“市场”的误区

(2)1992年中共十四大: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4)1997年中共十五大:

在所有制问题上突破: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②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③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④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到改革开放30年时:

已初步建立,表现:

①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②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了解近代的服饰变迁

⑴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广州、上海等地的买办穿起西装;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0世纪20年代以后,新式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随着洋布的涌入,百姓穿洋衣洋袜的渐多。

服饰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但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仍然是长袍马褂。

⑵建国后—60年代中期中山装、列宁装、连衣裙;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干部服、绿军装流行;改革开放后服装由单调走向多姿多彩,变化万千。

2.了解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的习俗

(1)废止缠足:

①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首先主张“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②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③广大农村缠足陋习未止

(2)婚姻自由:

①民国以来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已成新习俗。

②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已成为一种时尚

3.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中国传统四大菜系:

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

19世纪40年代传入,出现于通商口岸。

西餐中常用原料传入,洋葱,卷心菜,胡萝卜、胡椒粉等

4、居室建筑的演进

北方地区典型民居:

四合院。

鸦片战争后,租界中西式住房大量出现。

20世纪30年代后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如新村、花园、别墅、公寓等。

后在天津上海厦门出现中西合璧的毗连式房屋,典型的是上海石库门里弄住宅。

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了解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

⑴轮船:

1872年,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对江海运输业的垄断。

⑵火车:

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1905—1909京张铁路中国人自行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⑶汽车:

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成为富贵上层人士的代步工具。

⑷飞机:

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1920年北京——天津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30年代中期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⑸自行车:

19世纪中后期自行车传入中国,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业。

2.了解近代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

⑴电报:

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无线电报自1906年创设以来,也获得了发展,1932年中国还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⑵电话:

1882年传入,1949年邮电合一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⑴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使中国和世界联系大大增强;

⑵也促进了各地信息的交流,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⑶不可避免的带来城市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的负面影响和能源危机。

⑷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于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三、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

1.知道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

⑴近代报刊首先是19世纪中期外国人在中国创办。

⑵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

1873,汉口《昭文新报》,开创国人办报先例。

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

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