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1-4单元月考试卷.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9404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6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必修二1-4单元月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1-4单元月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1-4单元月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1-4单元月考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1-4单元月考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1-4单元月考试卷.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1-4单元月考试卷.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1-4单元月考试卷.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1-4单元月考试卷.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1-4单元月考试卷.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二1-4单元月考试卷.doc

《高一历史必修二1-4单元月考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必修二1-4单元月考试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历史必修二1-4单元月考试卷.doc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必修2)试卷

(选择题做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做在答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我校49届校友、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说,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呆很久,也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

下列关于中国农耕文明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B.中国原始农业主要的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C.我国古代农业经历了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

D.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我国开始出现早期农业

2.下列工具用于播种的是

A.筒车 B.水排 C.耧车 D.翻车

3.“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

”这一调笑令所调笑的生产工具最早出现在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4.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株赢”。

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当地人口买卖现象严重 D.当地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5.下列选项是某班同学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时引用的内容。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B.唐朝商业高度发展,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直接监管

C.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技术

D.宋代的“市”突破时空限制

6.《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

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明朝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

C.景德镇是著名的青花瓷产地之一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7.话剧《立秋》艺术再现了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精神。

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

A.徽商 B.锡商

C.粤商 D.鲁商

8.战国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秦国的农业劳动力缺乏现象严重,已达到免征十年赋税招徕三晋之民“使之事本”的地步。

为扭转上述现象,统治者

A.首倡“重农抑商” B.提倡“工商皆本”

C.下令实行“海禁”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9.某班同学正在排练历史剧《哥伦布》,下面是他们设计的人物旁白。

你认为正确的是

A.他经过70多天的航行,终于到达印度和中国

B.他橫渡大西洋到达古巴、海地等地,而他却认为是印度

C.他经历了千难万险,完成了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

D.他的船队经过大西洋和太平洋,最终发现了新大陆

10.“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

A.始于毛纺织业         B.与交通工具的革新相关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D.以电力作为能源

11.英国议会于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主要是为了与哪个国家争夺海上商业霸权,发展本国海上运输

A.法国 B.荷兰

C.葡萄牙 D.西班牙

12.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

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和掠夺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垄断组织的形成

13.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而且不受地理自然条件的限制。

它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第一次用智慧释放出一种自然力量,鼓励了人类的创新。

这里的“它”是指:

A.飞梭 B.万能蒸汽机

C.火车机车 D.汽轮

14.科技史专家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下图所示发明,属于后者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5.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

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民主人士拍手称快:

“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C.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16.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时间

茶叶(万磅)

生丝(包)

鸦片战争前年平均

5000

5000

1846年

7010

13220

1850年

8919

23040

1854年

14122

62896

A.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7.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张謇创办的企业从1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企业集团。

这主要得益于当时

A.洋务运动的办厂诱导

B.外国资本的大力援助

C.清朝政府的放宽限制

D.西方列强的放松侵略

18.《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

“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仅爪哇一地月销‘飞马’1000箱左右。

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

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

”对这一现象最恰当的理解是

A.甲午战争完全瓦解了国内自然经济

B.国民党政府颁布实业法令保护商品市场

C.倡导国货、振兴实业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增加了经贸总量

19.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记载:

“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以前数十年矣。

”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蒸汽轮船制造技术开始传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20.1947年上海《大公报》连载漫画《三毛流浪记》,作品揭示了流浪儿童的苦难生活,三毛对当时中国市场上到处充斥着某国商品感到疑惑不解,这种外国商品主要来自

A.日本 B.英国 C.苏联 D.美国

21.“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

22、中国20世纪50年代曾流行过这样一句顺口溜:

“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

”下列宣传画与这一顺口溜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相一致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③

23.根据下表分析,1953年至今,我国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土地改革②对农业进行改造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4.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农业生产合作社劳动工分票 人民公社,大有希望     农业承包合同书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

25.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

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

这主要反映了

A.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B.我国完全放弃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

C.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D.我国政府职能发生了根本改变

26.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

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

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D.经济形态由农业过变成了工业国

27.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指出: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

28.2011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揭晓,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省占7席,其中第一名是无锡的江阴。

下列对外开放的举措,直接有利于加快江苏经济发展的是

①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②在长江三角洲开辟经济开放区

③开放开发浦东 ④在上海设立经济特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29.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

“弓”比喻为1984年以来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

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比喻是

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浦东

30.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

“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二、判断是非题(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每题2分,共10分)

3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社会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所以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措施,注意减轻农民负担,从根本上保障农民利益。

32.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资本主义萌芽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了。

33.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相互孤立状态,促使世界逐渐连成整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4.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正式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5.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三、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材料三: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

……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材料四:

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地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材料五: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清世宗实录》卷57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

(1分)

(2)材料二的图片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

(1分)该方式什么时候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分)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明清时期商品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现象?

(2分)

(4)根据材料五指出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

(1分)该经济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2分)

37.张謇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他创办的大生企业是近代中国纺织业的活标本,它的历程在很大程度上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一个缩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张謇拥有科举功名和官场背景,属于地方头面士绅,人脉资源非常丰富,这使得他……能在必要的时候争取官府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大生纱厂)采用了绅领商办的形式,官、商各出25万两。

——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

那时候,南通是产棉区……民间向来有“种棉卖钱,胜过种稻贩盐”的说法。

当地……寻常农家的女孩十一二岁就会纺纱。

南通产的土布在国内许多地方,如东北、闽粤已形成销售市场,并出口东南亚。

——尤世玮《南通特色文化》

材料二:

自1912年至1921年,大生纱厂的利润率平均高达44.44%,10年盈利累计1161万9千两,相当于1899—1911年13年纯利润总和的3.61倍。

——单强《工业化与社会变迁》

材料三:

大生营业所1922年的业务信中披露:

“花纱均属疲滞不振,皆为时局不定,人心不靖,所以致此”“厥后奉直战事发生,通布销路……亦因时局不靖而销减,故布疲纱跌,无人问津。

积货多则有妨周转,不得不贬价求售,因此大受打击。

——单强《工业化与社会变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有利条件。

(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分)大生纱厂这10年的迅猛发展,有何特别的客观原因?

(2分)

(3)进入20世纪20年代中期,大生纱厂开始进入衰败期。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生企业迅速衰败的原因。

(2分)

(4)胡适曾这样评价张謇:

“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英雄……(他)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的根本原因。

(2分)

四.问答题:

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10分)

38.人类社会的古代几大区域呈点状分布,相互间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孤立地发展着。

伴随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世界逐渐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几大主要文明区域连接起来。

请写出最先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

(1分)分析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社会转型产生的影响。

(1分)

(2)工业文明兴起,人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实现重大跨越。

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的重大影响。

(2分)

(3)指出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并确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4)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19世纪四十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分)

班级学号姓名考试号

密封线内请勿答题

内511

线

银川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必修2)试卷答卷纸

请在各题规定的矩形区域内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

一、二、(两题答案请用2B铅笔填涂在历史答题卡上面)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二、判断是非题(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三、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10分)

(1)(2分)(1分)

(2)(1分)(1分)

(3)(2分)

(4)(1分)(2分)

请在各题规定的矩形区域内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

37.

(1)(2分)

(2)(2分)(2分)

(3)(2分)

(4)(2分)

四.问答题:

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10分)

38.

(1)(1分)(1分)

(2)(2分)

(3)(2分)

(4)(3分)

参考答案

DCCBBAAABBBCBCBBCCCDBCDAACAADD

31-35:

BBABA

36、

(1)小农经济(2分)封建土地所有制(或封建土地私有制)。

(1分)

(2)铁犁牛耕(1分)西汉(1分)

(3)出现商帮;(1分)出现一批繁荣的工商业城镇;(1分)

(4)重农抑商政策(1分)妨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导致中国近代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分)

37、

(1)张謇的头衔和人脉资源丰富,争取官府和士绅的支持;(1分)

南通当地有利的环境因素(原料、必要的技术和劳动力、广阔的市场)。

(1分)

(2)出现“短暂的春天”(2分)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大战,暂时放松对华侵略(2分)

(3)军阀混战使社会动荡;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2分)

(4)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分)

38、

(1)麦哲伦。

(1分)加速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2分)

(3)根本: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2分)

(4)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