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9618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学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学设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学设计.doc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学设计.doc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学设计

课题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课程版本

人教版

章节

第三章第一节

授课课时

2课时

课标要求

1.以我国山西省能源资源开发为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说明因地制宜开发煤炭资源对于山西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2.分析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与原因;

3.山西省是资源型大省,随着资源的开采,分析山西省未来的发展方向;

4.说明山西省在开发能源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必修二的学习中掌握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在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的学习中,学会比较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能初步归纳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具备分析本节案列的知识基础;

2.通过必修一与必修二系统的学习,学生形成了基本的读图能力,并能够从教材与相关材料中获取有效的信息;

3.本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少关注到能源资源的开发问题;

4.本节内容信息覆盖面积广,信息量大,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要求学生需要具备较好的知识归纳能力与逻辑推导力。

设计思路

新闻导入、创设问题→分析开发条件、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因地制宜、探究解决措施→人地和谐、综合、可持续发展→案列纲要总结

教学目标

1.比较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图与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分布图,说出山西省的资源优势;

2.参照中国交通布局图与山西省煤炭外运线路图,分析山西省煤炭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形成“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的意识;

3.综合运用教材与教师所给材料的图表与文字信息,知道山西省能源开发面临的挑战,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列举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

4.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图,探究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未来发展方向;

5.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山西省在能源开发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的方法,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进一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6.运用分析山西省能源资源开发的方法分析其他区域的能源资源开发。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山西省开发能源资源的区位条件;

2.山西省建设能源基地与综合利用能源的具体措施及山西省未来经济发展方向;

3.山西省在开发能源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的手段。

难点:

通过案例学会分析区域能源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直观演示法、读图分析法、纲要总结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用具

教材P40-P48、投影地图、多媒体软件、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地图法的应用

新闻导入

引用《人民日报》2017年9月的一则新闻,国务院印发《意见》——支持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提出问题:

根据国务院对山西省经济发展的意见,山西省如何更好地进行资源型经济转型?

在必修二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要了解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我们首先要分析这个区域的?

学生浏览新闻,提取关键信息,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回答:

区位因素。

承转

那我们首先来分析山西省的资源开发条件

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0第一段后完成学案的填空。

PPT投影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图与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分布图(注意比较),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0“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部分。

指导学生注意观察我国煤炭资源分布集中地区及山西省煤田和煤炭的分布特点。

黑板板书:

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P40第一段,简要复习能源的分类(可再生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并完成学案的知识点填空。

比较两幅地图,结合教材内容,能够说出我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省及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的特点。

同时在PPT上演示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图和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分布图,通过比较,学生能够对山西省煤矿资源丰富形成更深刻地认识,并能够知道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形成综合看待地理事物的观点。

承转

山西省的能源资源开发有了物质基础,那么除了煤矿资源丰富,还有什么优势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地图法的应用

市场广阔

PPT投影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图(2012年)及我国主要能源消费结构预测图。

引导学生思考:

我国这种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影响?

黑板板书:

市场辽阔

学生读图,通过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比较及我国未来能源消费结构的预测,能够归纳得出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且这种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学生能够说出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教材上只给出了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旧图,这里应用2012年的图,更新了数据,并增加我国主要能源消费结构预测图,学生能清楚认识到我国能源结构在较长时间内不会改变。

承转

有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市场条件,山西省的煤炭肯定需要运输到其他地方,那山西省的位置和交通条件如何呢?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PPT投影中国交通图与山西省煤炭外运线路图,指导学生在学案“山西省煤炭外运线路图”中标出山西省周边主要大城市与山西省主要铁路干线,学生完成标注后,黑板板书“山西省交通运输条件简图”。

学生阅读中国交通布局图与山西省煤炭外运线路图,能够正确地在地图上指出主要的城市与铁路干线,并得出“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交通比较便利”的结论。

演示中国交通图,是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出山西省在中国的位置适中,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及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的方式与布局,并结合山西省煤炭外运线路图,能够更清晰地指出山西省周边主要城市与煤炭外运的主要铁路线。

最后以简图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承转

我们分析出了山西省开发煤炭资源的条件,那么山西省是如何利用它的优势来建设能源基地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地图法的应用

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P42-P43,整理出山西省建设能源基地的具体措施。

学生交流讨论后,请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在PPT上投影教材的图3.3、图3.5与图3.6,结合学生回答的内容,指导学生分析图表中体现出的相关信息。

分析到第三点,山西省的加工转换,引导学生思考山西省输煤输电的利与弊。

学生结合教材图3.3、图3.5与图3.6,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时间5分钟)山西省建设能源基地的具体措施。

结合山西省煤炭开发的优势条件与教材的三幅图表,能够整理出山西省建设能源基地主要有:

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及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三点措施。

结合教材P43活动1,分析山西省输煤与输电的利与弊。

教材提供了三幅图表,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图表,并在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后,带领学生分析图表,归纳山西省近年来逐步扩大了煤炭的开采量,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网,几年来能源的转化变化与调出结构变化可以得出山西省加强了煤炭的加工转换。

要注意分析图表的时机,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回答内容,有利于知识的补充。

课堂总结

课后探究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山西省开发能源资源的优势及其在此基础上建设能源基地的措施,完成了课前老师所提问题的第一步,为了更好地理解山西省的资源型经济转型,下节课我们还需要分析山西省经济转型中面临的调整及其应对的措施,请同学们课后认真阅读教材P41阅读部分与P43活动部分,思考山西省在开发煤炭资源的过程中都遇到了什么挑战?

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PPT投影知识总结框架图,学生做习题巩固知识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地图法的应用

山西省能源开发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学生上节课课后进行了该部分内容的预习探究,提问学生,从世界大环境、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及山西省自身因素三点入手,回答山西省面临的挑战。

PPT投影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示意图。

板书:

面临挑战。

结合课前的预习探究及教师的引导,能够说出山西省主要面临以下挑战:

①单位产值耗能高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③能源安全受到威胁④我国能源结构向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调整⑤山西省自身的开采条件下降,产业结构单一。

教材对于山西省能源开发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文字叙述为主,缺乏图片信息,学生阅读起来较枯燥,教师在此处应提供较形象“我国能源结构变化示意图”,学生可以结合示意图更形象地概括出山西省面临的挑战。

承转

面临这些挑战,山西省是怎么做的呢?

能源的综合利用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P44-P45,分析山西省是如何运用自身资源优势来攻克这些难题的?

附加图表(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与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

以小组为单位,提取教材有效信息,结合教师提供的材料,讨论分析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并能够说出山西省利用资源优势,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与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形成了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实现产业升级。

提供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可以更直观地体系山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山西省构建的三条产业链是重点知识,学生要结合示意图深化理解,指出产业链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承转

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较大,我们追求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对当地环境的保护,山西省在建设能源基地时,产生了哪些环境问题?

又是如何治理的?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地图法的应用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观看《一列煤车》纪录片的一个片段,提问:

视频中反映了山西省开发能源资源的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2.针对产生的环境问题,山西省做了什么?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6-P47,结合PPT投影示意图,整理山西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措施。

学生回答:

生态环境破坏、“废水、废气、废渣”三废污染问题,学生提取教材信息,完成学案的图表。

1.建设生态露天采煤区;

2.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

3.调整产业结构:

4.“三废”的治理措施:

课堂总结

课后探究

通过这两节课学习,参照国务院印发《意见》——支持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同学们可以回答老师的问题:

资源大省山西省如何进行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那么课后,请同学们读《西南地区地形图》、《西南地区水系图》和有关资料,运用这两节课区位能源资源的开发方法,分析西南地区水能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板书设计

第1课时:

第2课时:

姓名:

杨婷婷

学号:

201811010747

时间:

2018年11月02日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