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面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3089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信证券面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信证券面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信证券面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信证券面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信证券面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信证券面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信证券面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信证券面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信证券面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信证券面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信证券面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信证券面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信证券面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信证券面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信证券面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信证券面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信证券面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信证券面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信证券面经.docx

《中信证券面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面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信证券面经.docx

自我介绍

(这个跟我一样)。

什么是投行?

投行都做什么?

(这个最好多答,越详细越好)。

你觉得投行的人或证券业的人都具有什么特点?

(最好是除了知识,专业方面外,还答下投行人的性格,也就是全面答。

你觉得你跟这些特质符合吗?

中信证券怎么样?

再然后就是一些随机问题了,没有太多专业上的,呵呵。

最后再说一句,HR的女生有点aggressive,问题也都比较犀利,要做好心理准备。

呵呵,好了,祝大家成功!

公司主营业务范围为:

证券(含境内上市外资股)的代理买卖;代理证券还本付息、分红派息;证券的代保管、鉴证;代理登记开户;证券的自营买卖;证券(含境内上市外资股)的承销(含主承销);客户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咨询(含财务顾问)。

公司长期以来秉承“稳健经营、勇于创新”的原则,在若干业务领域保持或取得领先地位。

2007年公司股票承销的市场份额20%,排名第二;企业债和金融债承销的市场份额20%,排名第一;公司及控股公司合并的股票基金交易额市场份额8.08%,排名第一;公司控股基金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合并占8.0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人民币集合理财资产净值市场份额15.7%,排名第一;权证创设总量市场份额29%,排名第一;研究团队继续以较大优势蝉联第一。

中信证券第一大股东为中国中信集团公司。

中信证券与中信银行、中信信托、信诚人寿保险等公司共同组成中信控股之综合经营模式,并与中信国际金融控股共同为客户提供境内外全面金融服务。

中信证券下属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信金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信万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证期货有限公司、金石投资有限公司、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标普指数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包括所属子公司在内,中信证券在境内合计拥有165家证券营业部、61家证券服务部和4家期货营业部。

2007年8月31日公司完成A股增发3.34亿股,募集资金约250亿元。

截止2007年底,中信证券总资产1897亿元人民币,净资产516亿元人民币,是国内资本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

2005年,中信证券被《新财富》杂志社评选为“本土最佳证券公司”第一名,2006、2007年评选为“本土最佳研究团队”第一名,2006年“本土最佳销售团队”第一名。

2002年至2005年连续被《亚洲货币》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债权融资行”。

公司2003年至2005年连续荣获《亚洲货币》杂志“中国最佳股权融资行”,2006及2007年被《亚洲货币》杂志评为“中国内地最佳股票承销机构

中金面试-IBD投资银行部

昨天下午4点多到的国贸2座28层——中金总部。

这是上次在清华笔试之后的第一次正式面试,说实话上次笔试的感觉并不怎么好,能被通知参加一面实在值得庆幸。

这次一面分3个部分,3间会议室里各一个考官,二女一男;一个时间段(大概一小时)有三个candidates,分别进3个屋子进行面试。

我到的时间比较早,前-■拨的3个还没面完,确切的说是还没进去,嘻嘻,这种面试一般排在后面的没有不被拖时间的。

不过有一个好处,就是前面的人出来后可以尽量了解一下考官的特点。

还好,前面出来的gg说今天3个面试官都是特别nice,一下子后面等的人心宽了不少。

据说前一天的interviewer挺tough的 暗自庆幸自己今天运气不错,呵呵。

等待的时候,为了放松心情跟一起等的

ggmm们随便聊天,知道原来一起面试的有外经贸的,北大的,还有出国回来的,让人佩服的是还有一个老远从西安来的西安交大的研究生ppmm,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北大那个本本mm是光华的,有点目中无人,偶是不太感冒。

不过,也难怪,人家中金90%以上都是清华北大的,我们这些非目标院校的candidate本来也是很难成功的。

还是那个西安mm人比较和善,大家聊的比较开心。

终于到了5点10分才轮到我们这拨进去,车轮战终于要开始了:

第一间,一个干练的30多岁的madam,原来面经上说都是要从英文的self-introduction开始的,可今天的面试上来就是中文,呵呵,让偶爆爽,前几次面四大遇到的都是全英文,这次终于让我有了说母语的机会,哈哈,跟她狂侃。

那个interviewer真的很和善,全是聊天和探讨的口气,很容易让人放松,所提的问题主要是基于网申的简历来的,很常规,比如:

在学校参加的活动,发挥的作用,个人的优点,学习的经历,还问到有没有在投行的实习经历啊,等等,基本还可以应付。

但突然口气一转,“下面这个问题,请你用英语来回答,因为英语是我们面试中必考的一项。

”仕,不过,幸亏上轮那个ppmm已经遇到了类似情况,好在我有准备,blablabal……后来,又讨论起来学习能力,问“从事投行必须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有什么可以证明你的出色的学习能力?

”我说,大学期间培养的啊,平时对学业不关注,临考试时自学,成绩也不错。

顿时考官脸色有点阴沉,我心想,坏啦,这下中招了。

“你们财经大学的学生好像都是这样啊,我们中金基本都是北大清华毕业的,你们财大的很少,我们在私下聊天时也发现在这一点上你们和北大清华的有些不同啊。

”这个嘛,我一时有点无言,随便搪塞了一下:

可能这是中财学生的特点吧,呵呵(笑得有些尴尬,心里挺不是滋味)。

其他的又探讨了一会,问我有什么问题,我说给我点建议吧,她从专业知识结构方面提了些。

这样就算结束了,出来后,在外面等的同仁说我进去了好久,呵呵,估计是中文面试的缘故,我的话有点收不住了,嘿嘿。

总的来说,第一关自我感觉还不错,起码发泄了一下在胸中积压已久的“母语”愤懑,唯一有一点是人家表达了对清华北大学生的偏好,唉,没办法,听天由命吧!

第二间,是个年轻些的mm,—问已经做了4年,是senior,这个更和善,问的问题也是基于简历,没什么专业性问题,只是随便聊,问起了我毕业论文,还好有所准备,给她瞎掰了一通,好像还挺满意,她的问题不多,一会就轮到我问了,我就是随便问问她们平时的工作啊,将来的training机会啊,以及一些十分“弱智”的小问题,比如什么是DD啊、MD啊,还有IPO的过程,反正不是什么特别古板正式的问题。

又出来了,这次比较快,大概不到20分钟,感觉这个mm比前一个考官更好对付。

第三间,等了很久我才进去,我是我这组的最后一个了,另外两个同仁都结束了,我想,哈哈,估计考官也累了,不会太认真的,很放松的进去。

里面是个帅气精神的男考官,好像一定都没有疲惫的意思,我赶紧振作精神,准备应付,据说他好像爱问专业问题。

开始他不说话,只是低头看我的简历,开始对我研究生的课程发问,XX课你们学的什么内容,我说什么什么,从我的回答中间他找出一个概念IRR让我解释,还好,我有准备,接着问我一个case,如果你知道一个公司的IRR是10%,那你的客户让你估算一下他们的股本收益率是多少?

这个……,心里代,我哪接触过,很老实,说平时接触IRR不多,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他笑说,没关系没关系,可能你们没有学过,那我们换一个问题,你们学过金融宏观经济学,那给我估计一下,利率在长期水平的变化?

靠,这个,又坦然,当时学的只是IS、LM曲线之类,(真是汗然)……又笑道,没事没事,我问的问题一般比较刁钻,很少有人回答好的。

接着说到coiporatefinance,valuation的几种模型,说起Discountfreecashflow,问freecashflow怎么算,我认为在估算时哪部分比较难估,还好还好,终于遇到一个我熟悉的问题,说了一通,他还比较满意,好险好险……专业问题终于结束,开始问一些兴趣爱好啊,说起足球,后面都比较轻松。

让我问问题,我准备了一个正式些的问题:

面对新合资投行以及外资投行的竞争,中金有何准备?

他称赞了这个问题,呵呵,我心想,前面两关这问题我都雪藏了,原来是专门给你准备的啊。

他blablabla说了不少,很专业,我很满意的点点头,我一估摸时间,差不多了,就此拜别。

感觉这个考官是专门问专业问题的,而且好像问的问题都是在实际中的例子,嗯,这应该是投行提问的特点啦!

从中金出来,已经快7点了,我是今天的lastone,结果嘛,不去管他,反正中文说得我很爽,而且感觉没有原来想象得那么差,呼呼,回家啦……ps,感觉中金的前台服务不如PwC的好,连水都不知道给上,让我渴了几个小时,考官那倒是有饮料,但也没空要啊,这点上PwC做的就比较好,为人热情,专门的HR的jj负责照顾面试者,而中金昨天好像前台的jj承担了HR的工作,但根本顾不过来。

什么是投行?

现在投行业务涵盖的范围很广了,中介、直投都做,一级、二级都做,VC、Buyout也都做,基本上只有那句经典的定义一“凡是这条街上的公司从事的业务都是投行业务”一可以涵盖。

但在中国,实质意义上的投行业务不多,IPO由于券商牌照有限以及通道的垄断还算小有规模,财务顾问生意惨淡,并购业务基本没成规模,私募基本也止于信息传播。

当然,中国市场化改革也才四分之一个世纪,不成熟的大环境是投行业现状如此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其中从业者的因素也很重要。

很多现存的投行机构一一包括券商、某些中介机构等一一把投行描述得太复杂,而自己做的又过于简单。

其实,作为一个生意,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一样,投行业务本身并不复杂,就经典的中介式的投行而言,无非三块业务:

为投资者寻找好项目,为好的项目寻找投资者,设计并执行并购与重组交易。

很简单,就是运用你的那些专业知识一一一般不涉及常微分方程等知识——将项目或者交易的真相揭示给参与各方,并设计能让各方接受的交易结构,达成交易。

所以,这一过程不应该像现在流行那样运用很多繁复、高深、神秘的丁具与术语将一个交易过度包装,令参与各方如坠云霄,从而只能听你的。

很多人认为做到这点就是成功了,因为让别人听你的话行事,意味着你具有了某种权势,高盛、摩根之类的大行就部分地做到了这点,但是随着PE的崛起,他们正在失去部分权势。

当然,PE本身也会造成某种权势的幻象,但据我接触过的有限几家顶尖的PE公司如KKR、TPG,看不出他们正在试图制造某种神秘的权势。

回到正题,高盛、摩根所获得的某些权势其实也是通过百年坚持不懈提供一流服务而赢得的客户信任与忠诚,就像可乐、吉列一样。

这种权势是结果,而不应成为追求的目标。

投行不能简单利用投资者与项目方的信息屏蔽赚取佣金,那没什么价值,因为早就有了分类广告,那种手段很便宜。

就我个人有限的理解,投行应该做的是将原本隐藏在杂乱无章的表象之后的项目内在优点或者交易关键点挖掘出来,呈现给各方,然后设计有效的交易结构达成交易。

这才有价值,也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所以,现在不少从海外回来的人,因为给国内企业介绍了几个海外基金,做成了几笔交易,从而就宣称要做中国的高盛、中国的摩根,确实有待商榷。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高盛和摩根也不是。

我个人以为,即时通过两代人的不懈努力,要在中国建立像高盛、摩根那样的投行,也是比较乐观的想法。

与做任何企业一样,一个投行取得一时的成功不很难一一虽然在投行领域其实已经不易一一但维持上百年的成功很难,这也是为何几十年来定见得投行基本还是那十几家的缘故。

做事先做人,这个道理在投行领域尤其重要。

不要去梦想在有生之年你的投行会成为高盛、摩根那样的帝国,更不要试图模仿他们的方式去做事,你要做的就是每天、每个交易都一丝不苟的完成,每天都付出比那些大行更多的勤奋与用心,而且不要期望获得与他们一样的回报。

因为你是一个新企业,所以你的服务对顾客而言是一个新产品,存在的风险比那些老牌公司要高,所以顾客想打折很正常。

当然,投行业务或许存在很多成功技巧与诀窍,但道理与其它生意一样:

竭尽全力以你所有的技能最大程度地服务好你的客户,然后坚持到退休,并且让其他成员也保持这种精神。

投行专业知识。

外资投行不同部门和职位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很不同。

如果是fixedincome部门,那么数学或工科专业,并修过相关课程、做过相关研究或项目的同学会有很大优势;如果是finance,那么财务专业和相关知识是很有用的.

传统投行业务(承销、并购等)部门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其实以我个人的经验,外资投行的IBD对应聘者的专业知识要求是非常非常低的,他们其实更看重你以往经历所体现的基本素质和潜力,而且对自己的training非常自信。

国内投行老大中金比较重视专业知识,另当别论。

当然不能忽略的是,如果你具备大大超出其他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和对市场及宏观经济的把握,毫无疑问能给你加分。

正如我一个朋友说的,面试时你表现得好是远远不够的,要胜出那么你必须表现出exceptional的方面,这样面试官才可能记住你。

如何提高专业知识?

平时注意多积累,修习或自学corporatefinance,accounting,financialengineering等课程,注意掌握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如mm定理,CAPM,公司定价

等等。

平时关注财经网站(wallstreetjournal,bloomberg,bizweek,ft,和汛,新浪财经等等),跟踪市场动态(如最近的ipo,并购deal),了解宏观经济动态(如加息、汇率、证券市场等)。

值得说明的是,这些不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你真的对投行业务感兴趣,那么应该会去关心。

而且,如果你确实专业知识扎实,会传递给面试官一个信号,你确实对这行感兴趣,并且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她/他会发现和你有共同语言。

行业研究求职报告:

投资银行篇

酒店,银行

如果说咨询是靠智慧赚钱,那投行就是靠钱赚钱……

你想知道投行是如何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财富神话的吗?

你想走近传说中拿到投行offer的几位南大牛人吗?

也许,投行对你来说很陌生;也许,你从没有听过MS,ML,GS,JPMorgan,CSFB但当你点击浏览的那一刻起,你的职业生涯也许就会因此而改变!

让我们一起,慢慢揭开投行神秘的面纱。

1.投行生活

在感性的印象里,投资银行里工作的是一群穿西装、打领带、开名车、坐飞机头等舱、住星级酒店的典型成功人士。

虽然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但从他们今天巴黎,明天纽约的行程中,我们也能隐约地知道他们都很忙。

的确,国际知名的投资银行一直都是华尔街精英梦寐以求的地方。

由于投资银行所从事的交易一直以来很少让公众所知晓,而投资银行又不断地创造着财富神话,再加上投资银行家们独具品位的生活方式,这种反差使得投资银行这个行业充满了神秘感和诱惑力。

1.1.超负荷的繁忙生活

想进投行,就要做好准备迎接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和毫不停歇的长途奔波。

不仅如此,投行的精英们还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获得信息,使自己永远处于最专业最敏感的状态。

所以,一旦进入这一行,你就必须对自己的生活方式高度自律。

职业银行家应该做好长期奋斗的心理准备,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尽最大努力获得学习经验,保持坚持不懈的专业精神。

投资银行帮助企业和政府发行证券,帮助投资者购买证券、管理金融资产,进行证券交易与提供金融咨询等服务。

因此,投行从业人员需要极为熟悉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市场)的主要经济指标和统计数据的解读及其在投资银行具体行业研究中的应用。

1.2.体面的收入

投行不仅以高强度的工作闻名,也以其丰厚的薪水让人称之为“金领一族”,让其它行业望尘莫及。

根据《澳大利亚金融评论》引述一项非正式的调查结果,在纽约投资银行工作的MBA毕业生,第一年可以挣得20万到26.5万美元,4年以后,这个数字涨到60万元,如果坚持7年,可以达到每年100万元。

在高盛银行和摩根?

斯坦利,这个数字还可以稍微高一点,每年有110万元。

7年就可以成为百万富翁,这个梦的诱惑太大了,大得可以盖过所有过来人的“忠告”,任何一个年轻的银行家,不论为哪一家投资银行工作,都可以告诉刚刚走出校门、渴望挣大钱的学生们同样的故事:

如果选择了投资银行,就意味着

要放弃好多年正常人的生活,他们如何一连7天工作,一连数周每天只睡2个小时,如何因为一点拼写错误而遭到来自老板的难以想象的训斥,如何忍受屈辱、收起自尊,二遍又二■遍改写一个高中水平的简单文件。

但这些带有劝戒的故事,从来没有激起哪怕是一点点浪花,多少年来,华尔街都有人嚷嚷着“MyLifeSucks”,然后甩出辞职信,从投资银行离开,但很快又会有人前仆后继地加入。

此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申请投资银行工作的时候,虽然人人都知道你应该是很爱钱的,但“钱”这个字在面试中是一个大忌讳。

许多赢得投资银行工作的学生都表示,当被问到为什么希望成为银行家的时候,申请者应该大谈特谈工作的挑战、交易的动人心魄以及和能力超群的同事一起创造财富的乐趣。

但是,绝对、永远不能谈钱。

1.3.他们的共性,他们的交友圈

全球金融市场是个充满生机与变化的领域,投资银行业务是一个高层次、高风险、高回报的领域。

在这个领域内业内领先者的普遍共性是:

精力充沛、热情向上、学识丰富、高度自律与具有极强的自我约束力。

他们有坚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接受过度疲劳时产生的挫败感和工作情况顺利时的喜悦感。

在投资银行中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团体协作。

能够将每一个人团结起来,共同为客户服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并且回报很可能是非常高的。

在投资银行这个圈子里,有一个高贵的“血统”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高盛,德意志,波士顿还是摩根斯坦利,里面的都有一部分亚裔员工,但学历基本都是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国外名校的MBA。

即使是分析员或者助手,也都是从北大清华这有限的几所牛校中走出的最优秀的毕业生。

因此,如果没有这些皇室贵胄的“血统”,那么更好的机会可能就在中金(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和国内大银行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和出色的工作成绩。

1.4.他们的人生追求

无论对于投行工作的“非人生活”的描述多么逼真和精辟,沃顿商学院每年都有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数百名毕业生毫不犹豫地投入投资银行的怀抱,国内的牛校学生也无不把投行咨询并列为求职的最顶级目标,奋勇奔向那条杀气腾腾的街道。

即使是最优秀的毕业生,也会在追求投行的过程中拼得筋疲力尽,满身伤痕。

而这些努力这些代价,究竟是为了得到什么?

他们是在追逐理想,还是金钱,是虚荣与地位,还是一种自己也未必说得清楚的奇怪信念?

每个投行人的心中有着不同的答案。

有的人为了生存生活,有的人为了欲望生活,有的人为了梦想生活。

我经常听到别人探讨一个话题,什么样的人算是真正的优秀,优秀的人又会有什么样的心态,我不敢说我今天找到了答案,但是我起码发现了很多优秀的人的一个共性:

为了梦想生活。

他可以没有高薪,他可以没有好运,但是他必定有这样的信念,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不管在别人眼里是多么的匪夷所思。

或许大摩的高薪和奢侈生活是难以抵御的诱惑力,但是心中念念不忘的是那个创业梦想,哪怕要经历多么曲折艰难和囊中羞涩的生活。

或许DB的offer是所有人艳羡的际遇,但是为了圆自己心里的那个情结,那种信仰和向往,宁肯到穷乡僻壤的地方做普通教师。

生活的艰难是很多人都惧怕并苦苦挣扎的,但是就是会有一些人,他们会自己选择过这样的艰难生活,因为这是通往梦想的一个台阶。

在这些人的世界里,是他们选择生活,而不是被生活主宰。

而同样的,如果你的梦想是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双手,通过投资银行的平台,尽力去改变这个世界,去影响这个世界,那么你也会在投行里体会到成就感和满足。

不要忘记,正是这些优秀的投行家们,将资本引入公司,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起到了决定性的社会作用。

2.投行是什么

投资银行是最典型的投资性金融机构,一般认为,投资银行是在资本市场上为企业发行债券、股票,筹集长期资金提供中介服务的金融机构,主要从事证券承销、公司购并与资产重组、公司理财、基金管理、风险投资等业务,其基本特征是综合经营资本市场业务。

总的来说,投资银行的业务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证券业务,包括股票债券的承销、经纪及自营业务、企业并购、金融咨询等;二是投资管理业务,包括基金管理、资产管理、风险投资等;三是研究业务,包括股票、债券、外汇研究等。

其中证券的承销、经纪、自营业务是投资银行的传统业务,其余为创新型业务。

具体来看,不同的投资银行,业务设置不尽相同。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最核心、最本质的区别即是:

商业银行是存贷款银行,其基本业务是资产、负债业务,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其业务管理的核心;而投资银行的本质是证券承销商和经纪商,其基本业务是证券承销和证券经济及由此而派生的各种金融中介业务,风险收益对应原则是其业务管理的核心。

3.1.国际资本市场发展中的投资银行

国际资本市场发展轨迹与趋势和投资银行的发展、嬉变及其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业务活动都无可辩驳的说明并昭示着:

投资银行是国际资本市场最为有效、最具影响力的高级形态的金融中介结构,是国际资本市场的主角、核心和灵魂。

投资银行百年回首:

1)1929年以前的投资银行:

迅速成长的年代

投资银行出现于19世纪,当时的业务主要是证券承销与二级市场的证券经纪业务。

2)1929到20世纪60年代末投资银行的发展:

规范调整、稳定发展的年代

1929年前证券市场空前的“非理性”繁荣导致了经济危机,并让此前迅速发展的投资银行业遭受重创。

经济危机后,以美国华尔街为代表的世界证券市场逐步从阴影中走出。

50年代到60年代末西方各国的投资银行业也因各国金融业格局的改变而迅速发展。

3)20世纪70年代以来投资银行的发展与展望:

百舸争流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投资银行业开始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并且投资银行开始侵蚀商业银行的领域,金融自由化趋势开始萌芽。

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勃发为投资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契机,投资银行业务渐渐向国际化趋势发展。

20世纪90年代,国际银行业务日益向“金融超级市场”的方向发展,呈现出全球化、多样化、专业化和集中化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特点。

3.2.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投资银行发展概况:

投资银行在中国目前仍然是新生事物。

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孕育和发展,中国投资银行也经历了初始的探索阶段到今日的基本成型阶段。

1995年至今的中国投资银行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该时期,中国投资银行业出现了三次重组或增资的浪潮。

通过证券公司间的竞争和行业内部的兼并重组,中国投资银行数量有所下降,但资产规模却得到大幅度提高。

业务情况:

中国投资银行的业务一直主要集中在一级市场的证券承销和二级市场的证券经纪业务等传统业务领域,而对于创造证券市场“三级泡沫”和“四级泡沫”的诸如公司重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等业务的运作则基本上无人问津。

因此,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上的业务表现已经成为衡量中国投资银行综合实力的体现。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银国际(BOCInternationalHoldings)>华欧国际证券、长江巴黎百富勤证券、高盛高华证券、海际大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等。

4.行业排名与市场的分类

4.1.世界范围内的投行排名

根据美国著名的汤姆森金融证券数据(ThomsonFinancialSecuritiesData)统计分析,2003年花旗集团投资银行业务收入排名第一,达35.7亿美元;摩根大通第二,为32.3亿美元;高盛第三,为28.9亿美元。

而在2003年主流投资银行业务方面(包括证券承销、并购顾问),高盛超过花旗集团,位居第一,花旗集团第二,摩根斯坦利第三。

4.2.中国投资银行的排行榜及相关情况

《新财富》曾邀请基金经理就中国本土各投行的表现,国泰君安当选“新财富最佳投行团队”,并被基金经理评选为"最受尊敬的投行”。

中国金融公司同样分享了本年度"最受尊敬的投行”之誉。

该公司作为中国第一家合资券商,经过数年的经营,在此次单项评选中也斩获良多。

5.投资银行的职业与能力背景要求

全球金融市场是个充满生机与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