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中水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1024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性污泥法中水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活性污泥法中水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活性污泥法中水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活性污泥法中水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活性污泥法中水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活性污泥法中水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活性污泥法中水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活性污泥法中水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活性污泥法中水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活性污泥法中水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活性污泥法中水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活性污泥法中水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活性污泥法中水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活性污泥法中水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活性污泥法中水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活性污泥法中水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活性污泥法中水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活性污泥法中水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活性污泥法中水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

《活性污泥法中水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性污泥法中水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活性污泥法中水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

220

3

SS

200

4

pH

6~9

5

氨氮

45

中水用途:

污水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级标准并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后回用于小区内绿化,剩余出水排入市政管网。

《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级标准

表2出水水质指标

设计取值

6.5~9.0

CODcr(mg/l)

≤50

BOD5(mg/l)

≤10

SS(mg/l)

氨氮(mg/l)

≤5

6

总大肠菌数

<

103个/L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

表3出水水质指标

3个/L

第3章设计依据及原则

3.1设计依据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3、《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

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5、《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6、《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J231-78);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3.2设计原则

1、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的环保法规,认真执行有关的技术规范。

对该站中水进行综合治理,力求获得最大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充分考虑小区内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整体协调,使工程的设计、运行管理都达到预期目标;

3、中水处理流程要简单、可靠、先进、能耗低、投资少,占地面积小。

积极慎重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在保证出水达标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工程投资与运行费用;

4、要充分考虑气候条件,采用安全可靠的工艺路线和设计参数,确保中水处理的达标和投资的安全性;

5、采用目前国内成熟先进技术,尽量降低工程投资、缩短施工周期、降低运行费用;

6、选用质量可靠的自动化仪表,以提高工程的自动化水平,使运行管理简单、方便,尽量减少操作人员,并保证处理效果;

7、中水处理设施不影响周围景观,布局及色调上与小区整体环境保持协调统一。

3.3设计范围

本工程的范围为:

从污水进入格栅井开始至污水处理净化后中水池出口止。

污水处理站区域内:

构筑物、工艺设备、水、气管线、电气仪表、控制设备等各专业设计及设备配套、安装、调试等的工程总承包。

处理站用电由甲方将设备的动力电缆接到设备间配电柜进线端子,污水处理站的进、出水及管线和自来水管线由甲方接至污水处理站界区内。

污水处理站内、外照明、等均由甲方负责完成。

第4章工艺选择及流程

4.1工艺选择

对于生活污水,污染物浓度不高,BOD5/CODcr≈0.5,可生化性较好,主工艺适宜采用好氧生物法进行处理。

好氧工艺是一个主要耗能单元,在选择时应考虑如何提高污泥负荷,降低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

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工程特点,参照国内外污水处理研究成果及已建成的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经验,列出下面的工艺进行比较:

a、普通活性污泥法

普通活性污泥法又称普曝法,是采用普通曝气池为主体构筑物,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的方法。

废水及回流污泥从曝气池首端进入,沿池长方向推流式前进,需氧量首端高,末端低,利用好氧微生物对废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其工艺比较简单,运行经验成熟,此工艺对CODcr,BOD5,SS的去除率均可达到预期效果,但该工艺BOD5负荷低,抗击负荷的能力较弱,占地面积大。

b、SBR工艺

SBR法是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eBatchReactorActivatedSludgeProcess缩写为SBR),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其特点是集生化反应池和沉淀池于一体,不需设初沉池和沉淀池,亦避免回流污泥泵房等装置。

基本操作为进水,反应,沉淀,出水等过程组成。

从废水流入开始到出水排泥结束为一个周期。

在周期内一切过程都在一个设有曝气装置的反应池中依次进行。

该法不易产生污泥膨胀,处理构筑物简单,同时对运行参数调整后可有效进行生物脱氮除磷。

但由于其运行的周期性,一般要设置多池,池体内有效利用率低,占地面积较大,运行控制较复杂。

C、接触氧化工艺

生物接触氧化是一种好氧生物膜法工艺,池内设有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在填料表面,部分则是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

该工艺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二者的特点,其优点有:

容积负荷高,处理时间短;

生物活性高;

污泥产量低,无需污泥回流;

出水水质好且稳定;

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

该工艺成熟稳定,占地面积省,设备国产化,在运行管理上更具优势,在废水处理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各种工艺的综合比较见下表:

几种好氧技术或工艺在工业废水处理应用的比较

工艺或技术

普通活性污泥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

SBR

BOD负荷

较高

较低

抗冲击负荷

较差

较好

抗丝状膨胀

投资

一般

较大

占地面积

运行控制

简单

复杂

7

自控要求

8

设备维修

9

运行费用

迄今为止,接触氧化法已大量应用在污水处理当中,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而且其应用规模在逐渐扩大。

接触氧化法特别适合于这种中、小型污水处理站,操作管理简单,不易发生污泥膨胀,出水水质稳定。

综合比较以上工艺,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完全成熟的工艺,对于本工程,它是最好的一项技术。

因此,在本方案中,我们采用高负荷,高活性的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对废水进行处理。

但是单纯的接触氧化法对污水中的氮去除量仅仅是由于微生物细胞合成而从污水中摄取的数量,其去除率较低,为了保证出水水质完全达标,我们采用A/O工艺,前一段为缺氧池,后一段为好氧池,设混合液回流系统,这样提高了系统的脱氮率,一般能达到80%的去除率。

4.2工艺流程

图例:

污水经过格栅截留大块的悬浮物、漂浮物后进入调节池,污水经过调节池均质均量后由提升泵输送到生化处理池中(A池+接触氧化池),进行生物降解。

污水在生化处理池通过A池、接触氧化池、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氮生化降解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在二次沉淀池沉降去除后,污水进入中间水池由泵提升进入机械砂过滤器,经过过滤处理后中的悬浮或胶态杂质被去除;

过滤器出水再进入清水池待用,同时向清水池中投加氯,使处理后的水中维持一定的余氯量,防止供水系统中细菌的滋生。

4.3预测处理效果表

水质指标

处理单元

CODCr

(mg/L)

格栅、调节池

进水

出水

330

210

180

去除率%

10

缺氧池

215

147

54

35

30

70

好氧池

12

48

6.7

75

92

85

沉淀池

24

≥8

20

50

≥25

过滤消毒

≥58

第5章工艺设计及设备选型

5.1主要构筑物与设备选型

5.1.1格栅井:

用途:

格栅是污水站第一道预处理设施,格栅可去除漂浮物以防止后续处理构筑物的管道阀门或水泵堵塞,并尽量去掉那些不利于后续处理过程的杂物,栅后水自流入调节池。

结构尺寸:

钢结构,内壁尺寸为1.0×

0.4×

0.5m。

设备:

提篮格栅一台,Φ=3.0mm,栅渣定期人工清除。

5.1.2调节池

由于原水的排放量在一天内变化幅度较大,为了保持处理设施的连续运行,同时避免对后续生物处理系统造成较大的冲击负荷,保证生物处理系统的稳定进行,采用调节池均衡废水的水质和水量。

调节池内设有预曝气装置,对调节池中的水体进行连续搅动,防止部分易于沉淀的悬浮物沉于调节池底,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防止水质恶化。

同时曝气搅动对水质的均化也有很好的作用。

设计参数:

1.设计流量:

Q=250m3/d;

2.停留时间:

8.0h

3.有效容积:

80m3;

4.总容积:

84m3

钢结构;

6.0×

4.0×

3.5m

提升泵两台,一用一备,型号50WQ10-10-0.75,Q=10m3/h,H=10m,N=0.75kw。

调节池内安装预曝气管道,曝气量为7.5m3/h,采用曝气管。

5.1.3缺氧池

将缺氧池设置在好氧池的前部,缺氧池中的氧含量很少,池中主要是兼氧微生物,在兼氧菌的作用下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和溶解性有机物,利于后续好氧处理;

同时缺氧池对于悬浮物有着很好的去除率,可以取代初沉池;

具有较好的抗有机物冲击能力;

使脱氮过程一方面能直接利用进水中的有机碳源而省去外加碳源;

另一方面则将好氧池混合液回流到缺氧池段,使回流混合液中的NO3-N、NO2-N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从而使废水中的总氮得到去除。

2.5h

25m3;

11.2m3

2.0×

3.5m。

填料,16m3,布水器8㎡。

5.1.4好氧池

好氧池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接触氧化法是在曝气池内填充组合填料填料,在池内设有曝气装置,含有机物的废水浸没并流经全部填料,通过曝气装置的曝气作用,使混合液中活性污泥处于强烈搅动的悬浮状态,能够与污水充分接触,并使空气中的氧转移到混合液中去,向固定在生物填料上的活性污泥微生物提供足够的溶解氧,以满足其在代谢过程中所需的氧量;

在此条件下废水中的有机物与填料上的生物膜广泛接触,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下污染物得到去除。

接触氧化池主要由池体、填料、曝气装置等组成;

接触氧化池填料采用组合填料,结构设计巧妙、新颖,功能设计科学、创新,克服了石英砂、陶粒等载体动力消耗高、比表面积小的不足;

采用鼓风机加微孔陶瓷曝气器的曝气方式,对水有剧烈的掺混作用,气水混合均匀,加速气液二相的传质。

可以有效的保证填料得到均匀供气和冲刷,使生物膜保持较高的活性。

10.5h

3.容积负荷:

0.5kgBOD5/(m3*d)

4.有效容积:

105m3;

5.总容积:

122.5m3

钢结构。

10×

3.5×

罗茨风机两台,一用一备,型号:

HSR65,风量2.68m3/min,风压3.5mH2O,P=3KW;

曝气器,Φ178mm,105套;

填料,70m3。

混合液回流泵两台,型号:

50WQ20-7-0.75,流量20m3/h,扬程7m,功率0.75KW。

5.1.5沉淀池

沉淀就是利用重力沉降将比水重的悬浮物颗粒从水中去除的操作,沉淀池采用斜管沉淀池。

斜管沉淀池是根据“浅层沉淀”理论,在沉淀池中加设斜管,以提高沉淀效率的一种新型沉淀池。

它具有沉淀效率高、处理效果好、停留时间短、占地少、无需刮泥设备、运转费用低等优点。

斜管沉淀池由配水槽、穿孔墙、斜管、集水槽、排泥装置等组成。

污水从配水槽水下穿孔墙流入沉淀区,污水沿斜管上升,悬浮固体沉积于斜管上,当达到一定量时,自然滑落到污泥斗中。

经沉淀后的污水变为清澈水,继续上升至斜管区上部水域,并汇入集水槽中,流进中间水池。

污泥由污泥泵排入化粪池进行处理。

1.5h

3.表面负荷:

1.7m3/m2.h

18m3;

21m3

3.0×

斜管填料6㎡;

污泥泵一台50GW20-7-0.75;

流量20m3/h,扬程7m,功率0.75Kw。

5.1.6中间水池

为后续提升深化处理提供保障。

沉淀池出水进入中间水池暂存,为后面二次提升过滤提供充足的源水,保证处理连续运行。

1.0h

10m3;

14m3

钢结构,2.0×

提升泵两台:

50WQ10.5—16.5—1.5,流量10.5m3/h,扬程16.5m,功率1.5Kw。

5.1.7机械过滤器

过滤系统是以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过程。

它是目前水处理系统中,保证净化水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二沉池出水进入过滤器,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或胶态杂质,对保证出水水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过滤流速:

12m/.h;

机械过滤器两台,Φ1000×

2965㎜;

反洗泵一台:

TQL80-125,流量65m3/h,扬程17m,功率5.5Kw。

5.1.8清水池

经过以上处理后,水中COD、BOD、SS、色、嗅均可达到回用水水质标准。

为了进一步保证回用水细菌指标达标,还应加设消毒装置,以便完全满足回用要求。

兼作过滤器反冲洗水池。

6.0h

63m3;

74m3

钢结构,6.0×

消毒池进水口加药,加药装置为二氧化氯发生器,发生量100g/h。

第6章工程投资概算

一、设备部分: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金额(万元)

提篮格栅

3.0mm

1台

0.40

调节池曝气系统

1套

0.80

提升泵

50WQ10-10-0.75型

2台

0.45

水解池布水器

DN80-50

8m2

1.10

罗茨鼓风机

HSR--65

3.52

混合液回流泵

50WQ20-7-0.75型

0.43

组合填料

86m3

2.80

曝气器

105个

1.90

斜管填料

6㎡

0.73

污泥泵

50GW20-7-0.75型

0.28

二级提升泵

50WQ10.5-16.5-1.5

0.58

11

机械过滤器

Φ1000×

2965㎜

9.20

反冲洗泵

TQL80-125

0.41

ClO2发生器

HP-100型

2.54

13

中水回用泵

0.65

14

管道阀门

3.50

15

电气仪表

2.55

16

安装费

合计

34.55

二、钢结构部分:

规模

结构

数量

格栅井

0.02m3

1座

0.20

调节池

6.50

9.50

二沉池

3.00

中间水池

2.50

清水池

6.20

31.4

三、工程直接投资:

65.95万元

四、其它费用:

项目

取费比例

(占工程直接投资的比例)

设计费

3%

1.98

调试、培菌费

免费

五、税金:

占以上投资的3.44%计2.34万元

六、工程总投资:

70.27万元

第7章运行费用效益分析

10.1运行费用分析

电费E1:

本工程总装机容量为15kW

其中连续运行功率为6.75kW

用电按0.60元/kW·

h计,则处理吨水电费为:

E1=0.38元/吨水

药剂费E2:

E2=0.10元/吨

人工费E3:

定员2人,月工资按700元/人·

月计,则吨水人工费为:

E3=0.18元/吨水

运行费用E:

E=E1+E2+E3=0.66元/吨水

10.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内容

资料

设计规模

250m3/d

160m2

0.66元/吨水

附项目实施计划

时间

工作内容

备注

施工图设计

半个月

设备加工、考察、订货

钢质水池

一个月

设备安装

调试验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