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1466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2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

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D.自来水厂用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

7.下列是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环境

①用甲醛保存水产品

②进入溶洞前先做灯火实验

③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①向高空排放化工厂产生的废气

②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③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生活

①人体缺维生素C易患夜盲症

②可用硫磺蒸笋干使之颜色更好看

③制作糕点加入适量的NaHCO3使糕点松软

①把煤做成蜂窝状使煤充分燃烧

②衣服上的油污可用浩洁精乳化洗去

③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和聚酯纤维

A.AB.BC.CD.D

8.如图所示,分别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KNO3,充分溶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t1

t2

KNO3的溶解度(g/100g水)

60

90

A.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

B.甲、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

D.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9.下列实验中,根据现象得出结论,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出现蓝色沉淀

该溶液可能是烧碱溶液

B

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

溶液温度降低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C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该气体含氢元素

D

向盛有少量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产生气泡

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10.如图是小芸同学设计的化学动力小车,车上试管中均装有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

实验时,分别在甲、乙两车的试管中加入相同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塞紧塞子,同时将两小车放在摩擦系数极小的水平赛道起点处,观察实验。

A.两小车均向左运动

B.甲车比乙车跑得快

C.甲车比乙车跑得远

D.若试管内只加入干冰,也能使小车运动

二、简答题

11.下面连环画记录了今年“博物馆日”小华同学参观闽台缘博物馆的一天。

请据图回答下题。

(1)早餐

①早餐食物中有牛奶、煎糕、鸡蛋和香蕉,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

②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人体中缺少钙元素易得_____病。

(2)出发

①她使用的物品中,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填标号)。

A 纯棉帽子   B 涤纶背包   C 不锈钢水壶

②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要放在阴凉处,否则易爆胎,爆胎的原因是_____(用微观解释)。

③铁制车架表面喷漆,可使自行车不易生锈,原因是_____。

(3)参观

①博物馆广场有一对祖国大陆最高的“九龙柱”,雕刻“九龙柱”的石材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3),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②博物馆内《同文、同种、同根生》为主题的火药爆绘壁画是著名的泉州籍旅美艺术家蔡国强先生的作品。

火药爆绘时,用打火机引燃的目的是_____。

(4)离开

①小华和同学们按垃圾箱上的标志将产生的垃圾分类放入。

下列属于可回收利用垃圾的是_____(填标号)。

A 果皮    B 废报纸    C 铝制易拉罐    D 塑料矿泉水瓶

②垃圾直接焚烧会产生有毒气体SO2,当空气受SO2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CaCO3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降低,发生的反应是:

2CaCO3+2SO2+O2=2X+2CaSO4,X的化学式为_____。

三、填空题

12.【最新】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以庆祝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

材料一:

铷(Rb)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元素,某单质化学性质比钾活泼。

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铷(Rb)元素的部分信息,图2是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铕(Eu)用作彩色电视机的荧光粉,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

新制的金属铕在空气中点燃后猛烈燃烧,产生红色火焰并放出大量热,有近似白色的固体生成(如图3)。

请阅读信息后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图1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

A 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铷原子的原子序数是37

C 铷原子的中子数是37   D 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85.468

(2)图2中m的数值为_____;

铷离子的符号为_____。

(3)铕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铕(Eu2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根据材料二分析,铕的金属活动性比铁_____(填“强”或“弱”)。

四、流程题

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研究二氧化碳的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主要是_____。

(2)绿色植物通过_____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同时生成氧气。

(3)我国科学家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图:

①化合物(CH2)n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②反应①生成两种化合物,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汽油中含有X和Y,其中X的化学式是_____。

④小斌同学发现,有机物CH4、C2H6、C3H8、C4H10、X、Y等,都符合通式CnHm,则m与n的数量关系为_____。

⑤下列关于此技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

A 可以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B 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 转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D 多功能催化剂可以决定物质间能否发生化学变化

14.Na2SO3在印染、造纸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某研究小组采用图1所示流程制备Na2SO3。

[查阅资料]反应Ⅰ中随着SO2的增加,依次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①SO2+H2O+2Na2CO3=Na2SO3+2NaHCO3;

②SO2+2NaHCO3=Na2SO3+2CO2↑+H2O;

③SO2+H2O+Na2SO3=2NaHSO3。

(1)H2SO3的名称为亚硫酸,则Na2SO3的名称为_____。

(2)操作1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溶液得到Na2SO3晶体。

由此可知,Na2SO3的溶液曲线与下图2中_____(填“A”或“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3)操作2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4)反应Ⅰ通入SO2后,溶液中有关组分的质量分数变化如上图3所示。

图中曲线3表示Na2SO3的质量分数变化情况,则曲线1表示_____(填化学式,下同)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曲线2表示_____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

(5)反应Ⅱ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将反应Ⅰ生成的NaHSO3转化为Na2SO3,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五、推断题

15.某化学老师用自己的华为手机屏幕解锁图“Z”来构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关系。

图中数字代表一种物质,“—”表示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

已知①、②、③、⑤、⑦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⑦、⑧、⑨为三种不同状态的同一类别的物质,①和②的反应是古代湿法炼铜的原理,③由三种元素组成,⑦是常见的气态灭火剂。

请回答:

(1)将一定量的②加入到③的溶液中,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2)⑤和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构成⑧的微粒是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⑨的一种用途是_____。

(5)图中所有的化学反应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6)若保持①、⑦、⑧、⑨对应的物质不变,试将①、④、⑦、⑧、⑨相连,可构成简单的解锁图“L”。

则④可与原解锁图中_____(选填“③”或“⑤”)相同。

六、实验题

16.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装置。

(1)写出A装置中任一仪器的用途:

_____。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若用装满水的B装置收集氧气,a端应与_____(选填“b”或“c”)端相连。

(3)若用ABC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CO2,则试剂X的名称是_____,B装置中盛放适量的浓硫酸,导管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d。

(4)利用DEF装置测定某不纯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并验证气体生成物的性质。

①装置F的作用是_____。

②若氧化铁样品质量为20g,反应后D装置的质量减少4.8g,则该样品中氧化铁的纯度为_____。

七、科学探究题

1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进行如下实验:

探究一:

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甲同学设计实验: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20mL4%盐酸,用温度计反应后溶液温度升高,得出中和反应放热。

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

(2)丙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编号

实验方案

实验1

向20mL4%盐酸中加入20mL水,测定稀释前后溶液的温度。

实验2

向20mL5%氢氧化钠溶液中_____,测定稀释前后溶液的温度。

实验3

_____

(3)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3溶液升高的温度远大于实验1与实验2溶液升高的温度之和,由此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探究二:

盐酸与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

下图是丁同学在20、基本隔热条件下利用温度传感器,绘制分别向20mL水和2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各加入20mL13.7%盐酸的温度与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实验测得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稀释时温度变化不大,可忽略不计。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曲线①:

水+盐酸的温度变化曲线;

曲线②: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盐酸的温度变化曲线

(4)26秒后,曲线①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

(5)曲线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6)比较曲线①和曲线②,你认为13.7%盐酸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是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其理由是_____。

八、计算题

18.碳足迹计算器能够简便查出人类活动所排放CO2的多少,并在屏幕上显示需要种植多少棵树木进行抵偿。

某次使用天然气供暖所排放的CO2质量为3.52kg,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H4+2O2

CO2+2H2O

请计算:

(1)这次供暖消耗甲烷(CH4)的质量是多少?

(2)若一棵树每天能吸收50gCO2,则上述使用天然气供暖所排放的CO2需要一棵这样的树吸收约_____天(结果保留整数)。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金属纳米材料的表面配位是研究纳米材料,属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等,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故错误;

B、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属于信息研究的内容,与化学无关,故正确;

C、铝合金架空导线材料,属于金属材料,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故错误;

D、基于硫磷混酸协同浸出的钨冶炼新技术,属于物质冶炼,是研究物质的制取,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故错误;

故选:

B。

【点睛】

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

2.A

【分析】

根据化合价的有关规定来分析解答,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A、水银是金属单质汞的俗称,其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故正确;

B、在HgS中,硫元素显-2价,所以汞元素显+2价,故错误;

C、在Hg2Cl2中,氯元素显-1价,所以汞元素显+1价,故错误;

D、在HgO中,氧元素显-2价,所以汞元素显+2价,故错误;

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合价的概念和规律的认识,会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进行判断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

3.B

根据土豆淀粉制成的农膜是可降解塑料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A、“土豆农膜”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塑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不符合题意;

B、淀粉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6×

12):

(10×

1):

(5×

16)≠6:

5,符合题意;

C、淀粉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充分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

D、推广使用“土豆农膜”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不符合题意;

4.D

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选项不正确;

B、用滴管时不能将滴管伸入试管内,防止污染试剂,要悬空滴加,故选项不正确;

C、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故选项不正确;

D、把玻璃管蘸水润湿,慢慢转动着塞进橡皮管,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A

A、“气凝胶冰”中只有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故A正确;

B、结成“气凝胶冰”后,分子仍在不停在运动,故B错误;

C、“气凝胶冰”与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化学性质相同,故C错误;

D、“气凝胶冰”是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当外界条件改变时会融化,故D错误。

故选A。

6.C

A、地球上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是淡水资源较少,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选项不正确;

B、通电分解水时,正负极得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

2,故选项不正确;

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软化,故选项正确;

D、自来水厂用沉淀、过滤、吸附和消毒等方法净化水,而不是蒸馏,故选项不正确。

7.D

A、甲醛使蛋白质变质,不能保存食品,错误;

溶洞里常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溶洞前做灯火实验,若灯不灭可进入,正确;

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利用隔绝氧气灭火的原理,正确;

故选项不完全正确;

B、废气向高空排放,并没有减少排放量,仍然会造成大气污染,错误;

焚烧植物秸秆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错误;

PM2.5是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正确;

C、人体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症,错误;

硫磺薫蒸笋干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不利于人体健康,错误;

面粉发酵时可产生酸,碳酸氢钠与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膨胀使糕点疏松多孔,可使糕点松软可口,正确;

D、把煤做成蜂窝状,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正确;

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衣服上的油污可用洗洁精乳化洗去,正确;

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后有烧焦羽毛的味道,可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和聚酯纤维,正确;

故选项完全正确;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8.B

溶解度指的是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A、t1℃硝酸甲的溶解度为60g,即100g溶剂里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60g,甲、乙混合后溶剂质量为200g,溶质质量为130g,最多只能溶解120g,属于饱和溶液,故选项不正确;

B、根据表中不同温度下的硝酸钾的溶解度可知,甲是t1℃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溶解的溶质质量为60g,丙是t2℃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为60g,相等,故选项正确;

C、由题意可知乙恰好为t1℃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质量不变,故选项不正确;

D、t1℃硝酸甲的溶解度为60g,丙降温至t1℃,恰好达到饱和,没有晶体析出,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B。

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即可判断出该温度下一定量的溶液是否饱和;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转化时的方法等。

9.D

A、烧碱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铜离子能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根据现象能得出结论,故不符合题意;

B、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说明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故不符合题意;

C、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反应有水生成,能说明该气体含氢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D、向盛有少量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该固体可能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故符合题意;

10.C

小车在同一条水平道路上行程最远,小车是在气体放出时产生的推力作用下前进,行程远近与产生气体多少成正比,产生气体最多的小车行程最远;

小车运动的快慢决定于放出氢气的速度,产生氢气速度越快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

小车的运动是由于试管内气体冲出时产生的推力,因此,要使小车运动,只要能使试管内释放出气体即可。

A、由上分析可知,两小车均向左运动,故不符合题意;

B、锌比铁活泼,和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度是锌快于铁,由上分析可知甲车比乙车跑得快,故不符合题意;

C、等质量的锌和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铁生成的气体多,行程更远,故符合题意;

D、干冰升华吸热,不发生反应而释放出气体,若试管内只加入干冰,也能使小车运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越快,但不一定越多,生成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化合价和相对原子质量有关。

11.香蕉佝偻B温度过高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气体体积膨胀而爆胎隔绝氧气和水40%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BCDCO2

(1)

①牛奶和鸡蛋中富含蛋白质,煎糕中富含糖类,香蕉中富含维生素;

故填:

香蕉;

②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儿童缺少钙元素易得佝偻病,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故填佝偻病;

(2)

A、纯棉帽子属于天然有机材料;

B、涤纶背包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

C、不锈钢水壶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故填B;

②炎热的夏季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原因是温度过高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气体体积膨胀而爆胎;

③铁制车架表面喷漆可使自行车美观且不易生锈,其不易生锈的原因是隔绝氧气和水;

(3)

②碳酸钙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

②用打火机引燃的目的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

A、果皮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B、废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

C、铝制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

D塑料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

故填BCD;

②根据反应方程式2CaCO3+2SO2+O2=2X+2CaSO4,反应前钙、碳、氧、硫的原子数目分别为2、2、2、12,反应后钙、硫、氧的原子数目分别为2、2、8,还差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需要2X提供,则X的化学式为CO2。

12.C37Rb+4Eu+3O2

2Eu2O3强

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一格可知,铷元素带大“钅”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正确;

B、左上角的是原子序数,铷原子的原子序数是37,选项正确;

C、铷原子的质子数是37,中子数约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质子数的差,不等于37,选项不正确;

D、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85.468,选项正确;

故填C;

(2)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图2中m为核内质子数,数值为37;

n=37-2-8-18-8=1<7,容易失去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铷离子的符号为Rb+;

(3)由题意可知,铕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铕(Eu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Eu+3O2

2Eu2O3;

(4)根据材料二分析,铕在空气中点燃能剧烈燃烧,而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说明铕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元素周期表小方格的左上角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表示元素符号,中间表示元素名称,正下方表示相对原子质量,且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13.动植物的呼吸和化石燃料的燃烧光合作用-2CO2+H2

CO+H2OC5H12m=2n+2D

(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主要是动植物的呼吸和化石燃料的燃烧;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同时生成氧气;

①化合物(CH2)n中氢元素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

②由图示可知反应①生成两种化合物为一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H2

CO+H2O;

③汽油中含有X和Y,根据图示可知X中含有5个碳原子和12个氢原子,则化学式是C5H12;

④有机物CH4、C2H6、C3H8、C4H10、X、Y等,都符合一个通式CnHm,根据化学式可知碳原子数每增加1个,氢原子数就增加两个,根据碳氢原子的变化规律可得m与n的关系为m=2n+2;

A、由题意可知反应能实现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可以有效缓解温室效应,选项正确;

B、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汽油,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选项正确;

C、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D、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的作用,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但是不能决定物质间能否发生化学变化,选项不正确;

故填D。

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捕捉的有效性。

理解“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的原理,掌握化学变化的判别方法、催化剂的作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亚硫酸钠B引流Na2CO3NaHCO3NaOH+NaHSO3=H2O+Na2SO3

(1)由于H2SO3的名称为亚硫酸,所以Na2SO3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