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讲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1541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逻辑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逻辑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逻辑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逻辑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逻辑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逻辑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逻辑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逻辑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逻辑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逻辑讲义.docx

《逻辑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讲义.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逻辑讲义.docx

逻辑讲义

逻辑讲义

逻辑讲义

第一部分逻辑概述

一、正确做题思维——逻辑精神

(1)严谨性——题干有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妄自推断

(2)形式性——勿现实

(3)非专业性(只用逻辑知识解题)

2、知识体系

1、必然性推理(前提对结论提供全部的支持)

题型:

直言命题真假话问题、复言命题推理、朴素逻辑

2、可能性推理(前提对结论提供部分的支持)

题型:

削弱型、加强型、前提型、评价型、结论型

【关键词】

1、所有/有些

所有:

全部

有些:

至少有一个(可以是某个、部分、全部3种情况)

2、判断词

肯定:

是双重否定

否定:

非不是没有

3、逆否命题(与原命题同真假)

作用:

增加或者减少否定词的个数

A是B==非B是非A适用于“所有”“某个”

考点一直言命题

直言命题是一句话的命题,本身即包含一个判断。

主要是真假话题型。

(一)六种简单的直言命题

所有……是……;所有……非……;

有些……是……;有些……非……;

某个……是……;某个……非……。

二、矛盾关系

(一)找矛盾的方法

1、加“并非”

2、“所有”变“有些”,“是”变“非”

(二)用矛盾法解决真假话的问题的步骤

1、发现矛盾(即找那两个命题之间具有矛盾关系)

2、绕开矛盾(只要知道谁和谁是矛盾就可以了,不要首先考虑矛盾之间的命题谁真谁假)3、解决问题(利用矛盾之外的命题的真假来判断事实)

(三)二次矛盾

设P是命题,P与“非非P”等价。

(四)常见题型

1、找题干形式“并非+命题”的等价命题。

对应方法:

①去“并非”;②变矛盾

2、找命题的等价命题

对应方法:

①变矛盾;②再加“并非”

三、

反对关系

1、上反对关系特点:

“必有假”

2、下反对关系特点:

“必有真”

常见题型

所有是所有是有些是有些是

所有非所有非有些非有些非

有些是有些是某个是某个非

判断词秒杀法

总结:

必有假

所有是所有非

 

某个是某个非

有些是有些非

 

考点二——复言命题

一、联言命题

联言命题是表示两个以上的直言命题同时成立的命题。

即含有2个以上的判断词。

(一)常见的逻辑联结词

并列:

和;且;既...又...;

递进:

不但...而且...;不仅...还...;

转折:

虽然...但是...

(二)标准表示形式

A且B(注:

A、B可以是词,也可以是命题)

(三)联言命题的矛盾

联言命题“A且B”矛盾“非A或非B”

(四)联言命题的肯定式推理规则

A且B为假,A为真→B为假

简言之,“已知一个联言命题为假时,肯定其中的一个命题,能够推出另外一个命题为真。

”即“肯一推否一”

2、选言命题

(一)相容选言命题

1、标准表示形式

“A或B”(A、B当中至少有一个成立,可以同时成立)

2、相容选言命题的矛盾

“A或B”的矛盾:

“非A且非B”

3、相容选言命题的肯定式推理规则

A或B为真,A为假→B为真

简言之,“已知一个选言命题为真时,否定其中的一个命题,能够推出另外一个命题为真。

”即“否一推肯一”

(二)不相容选言命题

1、标准表示形式

要么A,要么B(A、B有且仅有一个成立)

2、相容选言命题的矛盾

“要么A,要么B”的矛盾:

要么“A且B”,要么“非A且非B”

3、相容选言命题的“否一推一”规则

要么A,要么B为真→A、B一真一假。

A真则B假,A假则B真。

要么A,要么B为假→A、B一真一假。

A假则B真,A真则B假。

三、假言命题

假言命题是在假设基础上得出结论的条件命题。

它的标准形式是“充分→必要”

1、常见逻辑联结词

(1)如果A,那么B;

只要A,就B;

若A,则B。

它们的标准形式都是A→B。

(2)“只有A,才B”

表示为“A←B”(注意推出符号的方向)

(3)“除非A,否则B”表示为“非A→B”或者“非B→A”

注意:

只有前提发生,结论没发生,才能说A→B是假的,其他情况下A→B均可为真。

3、矛盾

“A→B”的矛盾是“A且非B”(假言命题的只能用事实来否定)

4、推理规则

“A→B”为真,能够知“非B→非A”为真。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假)

即“肯前推肯后,否后推否前”

 

复言命题知识点图示如下

联言命题

选言命题

假言命题(充分→必要)

相容

不相容

充分在前

必要在前

代表词

要么,要么

如果A那么B

只要A就B

若A则B

只有A才B

除非A否则B

表示形式

A且B

A或B

要么A,要么B

A→B

A←B

A←非B

矛盾

非A或非B

非A且非B

A且B;

非A且非B

A且非B

非A且B

非A且非B

推理规则

肯定式推理

否定式推理

否一肯一;

肯一否一

非A←非B

非A→非B

非A→B

考点三——朴素逻辑

注意方法的使用

一、排除法

当题干选项涉及元素较多,选项的长度较长时,使用排除法能快速解题。

二、代入法

代入法就是将选项代入题干进行验证的方法。

当选项比较简单,易于代入

三、假设法

假设法就是假设某个条件正确,根据假设来进一步推导的方法。

如果假设不能推导出矛盾,则假设正确;

反之,则假设错误。

有些能使用假设法的题目也能使用代入法。

四、找突破口法

找突破口法就是快速找到解题切入点的方法。

通常题干存在某个比较特殊的条件或者存在某个对象(条件)被反复提及的时候,这个(些)条件往往就是解题的突破口。

五、排序法

排序法是指题干给出的元素有某种顺序特征,在解答排序法问题时。

关键:

①列出题干中所给出的元素之间的顺序;

②根据已知条件将题干所给出的元素中从比较确定到不太确定的先后顺序填入元素的顺序中。

六、图表法

两种元素——列表法

三种元素——连线法

注意:

中间项的确定(元素出现次数最多)

第二部分可能性推理

题型介绍:

1、削弱题型:

(1)、问法形式

 题干问法中包含“削弱”、“反驳”、“质疑”等字眼。

(2)、解题方法

①分析题干结构,找出论据和论点以及论点和论据之间的论证关系。

②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对比选项得出答案。

a.削弱论证关系:

指出论据和论点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两者的论证关系不成立。

b.削弱论点:

选项中出现与结论相矛盾的论述。

 

2、加强题型:

一、一般加强型

(1)问法形式:

题干问法中包含“加强”、“支持”等字眼。

(2)解题方法

①分析题干结构,找出论据、论点和论据之间的论证关系;

②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思考,对比选项得出答案;

a.加强论证关系:

指出论据和论点之间联系的必然性,巩固两者的联系;

b.加强论点:

通过例子或其他观点说明论点的正确性;

c.加强论据:

通过不同侧面证明论据的可靠性。

二、隐含假设型

(1)问法形式

 题干问法中要求找出论证中的隐含假设。

(2)解题方法

①分析题干结构,找出论据和论点;

②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联系

三、相似论证型

①问法形式

要求选出与题干具有相似推理结构的选项。

②解题方法

分析题干论证结构,明确题干推理形式,对照选项进行选择

四、结论型题目

①问法形式

题干问法一般为”由题干可以推出:

”、”以下哪项是正确的”等。

②解题方法

正确选项一般为题干信息的同义转述。

考点四因果论证

模型一(背景)+事实(原因、现象)+结论

问法(削弱/加强/前提)

削弱:

另有他果

模型二(背景)+事实(结果、现象)+原因

问法(削弱/加强/前提)

削弱:

另有他因

模型三事实A+事实B+AB因果关系

问法(削弱/加强)

削弱:

因果倒置;另有他因

考点五缺桥论证

一:

含义:

题干在论证过程中存在跳跃性,需要将它们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论证过程。

二:

加强:

建立前提与结论的联系。

三:

削弱:

切断前提与结论的联系。

总结:

可能性推理题目的做题顺序:

提问方式——题干——选项

可能性推理的核心:

分析论证结构,找出论据和论点

可能性推理做题需灵活性,如果正面做题不行,就用排除法来做,学会排除法,也就是排除错误选项。

希望能够给你的学习带来帮助,祝你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